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P16,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早期诊断、干预、减少大肠癌给患者带来的功能障碍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999-01/2004-08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肠镜活检组织归档蜡块100块,经病理证实为大肠癌78块及腺瘤22块,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肠癌及腺瘤中P16和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36%,77%;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62%,73%。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16与Bcl-2基因蛋白表达在大肠癌中呈显著负相关,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性别、Dukes分期无相关性。结论:P16基因的失活与Bcl-2基因的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大肠癌及腺瘤患者早期进行P16,Bcl-2基因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改变在大肠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大肠腺瘤发展至大肠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炎性息肉、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和突变情况.结果 大肠炎性息肉hMLH1蛋白阴性表达率为4.76%,hMSH2蛋白的阴性表达率为0;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hMLH1蛋白阴性表达率为21.66%;hMSH2蛋白阴性表达率为8.92%;在散发性大肠癌组织中,hMLH1蛋白阴性表达率为27.27%,hMSH2蛋白阴性表达率为13.64%.结论 本文的结果表明hMLH1和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从炎性息肉组织、腺瘤组织到腺癌组织逐渐降低,提示早在腺瘤阶段已经有MMR的基因的突变或功能异常,提示MMR基因的突变,尤其是hMLH1和hMSH2的突变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静  包翠芬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0):140-141,i009
目的:探讨P16,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早期诊断、干预、减少大肠癌给患者带来的功能障碍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999—01/2004—08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肠镜活检组织归档蜡块100块,经病理证实为大肠癌78块及腺瘤22块,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肠癌及腺瘤中P16和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36%,77%;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62%,73%。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1);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P16与Bcl-2基因蛋白表达在大肠癌中呈显著负相关,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性别、Dukes分期无相关性。结论:P16基因的失活与Bcf-2基因的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大肠癌及腺瘤患者早期进行P16,Bcl-2基因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及癌变组织抑癌基因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3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30例非腺瘤性息肉、60例腺瘤性息肉及30例肠癌组织中PTEN、COX-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相关性。结果 PTEN在正常肠黏膜、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及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腺瘤性息肉和肠癌组织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肠黏膜和非腺瘤性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正常肠黏膜、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及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腺瘤性息肉和肠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肠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腺瘤性息肉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中直径≥1 cm者PTEN阳性率低于直径1 cm者,绒毛状腺瘤PTEN阳性率低于管状腺瘤,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变的组织PTEN阳性率低于早期腺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中直径≥1 cm者COX-2阳性率高于直径1 cm者,绒毛状腺瘤COX-2阳性率高于管状腺瘤,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变的组织COX-2阳性率高于早期腺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和肠癌组织PTEN和COX-2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TEN和COX-2可能共同参与结直肠腺瘤癌变,并起重要负协同作用;联合检测或可预测腺瘤癌变,对腺瘤癌变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直肠肿瘤中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42例结直肠腺癌、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以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其中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Bcl-2、Survivin在正常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和Survivin与大肠癌分级有关(P< 0.05),但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腺癌组织中Bcl-2和Survivin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大肠癌及腺瘤进行Bcl-2和Survivin基因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16,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早期诊断、干预、减少大肠癌给患者带来的功能障碍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999-01/2004-08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肠镜活检组织归档蜡块100块,经病理证实为大肠癌78块及腺瘤22块,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肠癌及腺瘤中P16和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36%,77%;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62%,73%.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16与Bcl-2基因蛋白表达在大肠癌中呈显著负相关,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性别、Dukes分期无相关性.结论P16基因的失活与Bcl-2基因的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大肠癌及腺瘤患者早期进行P16,Bcl-2基因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大肠肿瘤中p53和nm23基因表达,探讨其在大肠肿瘤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大肠癌及57例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p53基因在大肠癌中高表达,而在大肠腺瘤中低表达;腺瘤伴低或中级别上皮内瘤变组p53的表达阳性率25.93%(7/27)与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65.22%(15/2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5);腺癌伴转移组nm23表达阳性率31.25%(5/16)与腺癌无转移组(包括腺瘤体高级男性皮内瘤变和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P〈0.05);nm23的阳性表达率在DukeC期为70.00%(15/20),与A、B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5)。结论 p53和nm23基因表达可能影响大肠癌发生发展,联合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对大肠癌临床分级、分期有辅助意义;p53检测有助于大肠肿瘤早期诊断;nm23可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磷蛋白在大肠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核磷蛋白在大肠腺瘤、大肠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核磷蛋白在大肠腺瘤、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70.83%,76.92%;与癌旁正常组织阳性率38.4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癌核磷蛋白阳性率与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核磷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核磷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核磷蛋白表达强度与肿瘤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核磷蛋白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均表达,其参与大肠癌发生的早期阶段,并在大肠癌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检测核磷蛋白的表达情况可能对大肠癌早期诊断、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TSS1(metastasis suppressor1)在大肠癌组织、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TSS1在大肠癌组织、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MTSS1表达阳性率大肠癌组织比正常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比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比局限性大肠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SS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无关(P〉0.05)。正常组织与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的MTSS1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SS1异常表达可能与大肠癌发生侵袭转移有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正>大肠息肉是常见的大肠疾病。目前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大肠癌起源于腺瘤性息肉,通过腺瘤、腺癌序列发生癌变[1]。早期诊断及治疗腺瘤性息肉,对预防大肠癌及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内镜医生在大肠镜检查中准确判断息肉性质,是及时诊断及治疗息肉样病变的关键环节。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一种内镜下的电子染色技术,并日臻成熟地应用于临床。已有内镜专家研究表明,应用大肠镜下NBI技术对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yclinD1及 p2 1WAF1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 40例大肠癌标本进行cyclinD1和 p2 1WAF1蛋白表达的检测 ,并与同期 2 8例大肠腺瘤、14例正常大肠粘膜作对比。结果 :cy clinD1和 p2 1WAF1的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瘤 (92 .9% )和大肠癌 (6 7.5 % )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 (35 .7% ) (P<0 .0 1,P <0 .0 5 )。cyclinD1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2 1WAF1的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 (37.5 % )显著低于正常大肠粘膜 (92 .8% ) (P <0 .0 1)。P2 1WAF1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cyclinD1和 p2 1WAF1表达异常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是一个普遍事件。  相似文献   

12.
彭立  欧阳淼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7):1140-1143
[目的]探讨COX-2,Bcl-2及Bax在大肠黏膜癌变过程中表达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正常结肠黏膜15例、慢性结肠炎20例、大肠癌旁组织50例、腺瘤30例及大肠癌组织50例中COX-2,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分析COX-2、Bcl-2及Bax的表达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COX-2在正常结肠黏膜,慢性结肠炎,大肠癌旁组织,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6.7%,10.0%,40.0%,56.7%,90.0%,呈递增趋势。Bcl-2在5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10.0%,38.0%,46.7%,76.0%,呈递增趋势。Bax在5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67%,75.0%,78.0%,76.7%,82.0%,五组之间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阳性表达程度在正常组织,腺瘤样息肉,大肠癌三组之间呈递减趋势(P〈0.05)。3者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COX-2和Bcl-2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反应呈显著正相关(P〈0.05,r=0.653)。COX-2、Bcl-2及Bax在大肠癌高、中分化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88.9%,85.2%,明显高于低分化组中的79.3%、60.9%、78.3%;在大肠癌Duke's A,B期中Bcl-2表达却显著高于C,D期。[结论]COX-2及Bcl-2在正常结肠黏膜、慢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递增趋势,而Bax在正常结肠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程度呈递减趋势,提示COX-2及Bcl-2表达上调和Bax表达下调与大肠黏膜癌变过程有关。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Bcl-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COX-2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PPARδ在大肠“腺瘤 -癌”序列过程中的表达特点 ,以及PPARδ的表达与大肠腺瘤病理学特征、大肠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 2 0 0 2年 5月~ 11月大肠癌手术病例 80例、大肠腺瘤电切术病例 80例和同期行PPH术病例 2 0例(正常对照 ) ,对它们的冰冻病理切片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进行图形分析 ,以阳性细胞面积占视野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PPARδ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入选大肠腺瘤病例、大肠癌病例和正常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无显著差异。 1)PPARδ在细胞内的定位主要位于细胞核内 ,呈现棕黄色。正常大肠组织中的阳性细胞较少 ,大肠腺瘤、癌组织中的阳性细胞主要是增生或恶变的大肠腺细胞。 2 )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组织和大肠癌组织的PPARδ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35± 3.4 2 %、18.4 9± 4 .2 0 %和 30 .5 5± 8.81,具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3)在大肠腺瘤的标本中 :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与PPARδ的表达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而腺瘤直径和腺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则与PPARδ的表达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4 )在大肠癌标本中 :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的侵犯深度和肿瘤的Dukes分期与PPARδ的表达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病理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肝转移情况与P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与大肠肿瘤发生过程的关系,以及对大肠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150例大肠肿瘤标本,其中腺癌50例,腺癌伴转移16例,腺瘤伴癌变24例,腺瘤伴异型增生28例、腺瘤3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p16、nm23和PCNA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53、p16、nm23、PCNA基因蛋白在大肠腺瘤、腺瘤伴异型增生、腺瘤癌变、腺癌、腺癌伴转移中的表达差异显著。结论p53和p16检测有助于大肠肿瘤早期诊断,nm23和PCNA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结肠异时性腺瘤 Bcl- 2和 P53异常表达与病理分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92例初发性息肉样病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Bcl- 2及 P53基因表达。结果  Bcl- 2、P53阳性率在异时性腺瘤比初发性腺瘤明显增高 ,随着肿瘤病理分级增加阳性率上升 ,呈正相关性 (P<0 .0 1)。 Bcl- 2 / P53 组异时性腺瘤发病间期明显缩短 ,较阴性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Bcl- 2 / P53 异时性腺瘤发病间期短 ,增殖活性强恶性潜能高。检测此项目可作为判断结肠腺瘤恶性潜能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16、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临床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肠癌及腺瘤中p16、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35.90%、77.27%(P〈0.01);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61.53%、72.72%(P〉0.05)。p16与bcl-2基因蛋白表达在大肠癌中有相关关系,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性别、Dukes分期无相关性。结论p16基因的失活与bcl-2基因的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大肠腺瘤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对大肠癌及腺瘤进行p16、bcl-2基因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大肠息肉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36例患者的病变标本,均在电子内镜下取大肠息肉组织5块,3块送活检,另2块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增生性息肉、腺瘤、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和息肉样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7%、18%、14%、0和88%。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大肠息肉恶变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癌基因C-myc和抑癌基因 p1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癌基因 C- myc和抑癌基因 p16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78例大肠癌组织、2 0例癌旁组织和 2 0例大肠腺瘤中 C- myc和 p16的表达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大肠癌中C- myc表达率最高 ,p16表达率最低 (P<0 .0 5 ) ;C- myc阳性表达和 p16阴性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隔转移密切相关 (P<0 .0 5 ) ;C- myc和 p16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P<0 .0 5 )。结论 :C- myc与 p16表达具有协同性 ,C- myc的表达上调与 p16失活在大肠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癌基因bcl 2 ,c myc和 p5 3在大肠腺瘤与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 ,检测 63例大肠癌和 40例大肠腺瘤的bcl 2 ,c myc和 p5 3表达。 结果 bcl 2 ,c myc和 p5 3在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分别为 72 .7% ( 2 4/3 3 )、62 .2 % ( 2 3 /3 7)和 45 .0 % ( 18/4 0 ) ,而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则依次为 3 4 .0 % ( 16/4 7)、82 .1% ( 3 2 /3 9)和 84.1% ( 5 3 /63 )。三个癌基因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但三个癌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bcl 2基因的异常激活在肿瘤的发展和演变出现较早 ,而c myc和p5 3的表达则较迟 ,且两者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甲状腺肿瘤细胞中p5 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初步探讨它们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sionMT法检测甲状腺肿瘤细胞中 p5 3蛋白的表达 ;用TUNEL法检测甲状腺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p5 3在腺瘤组中无表达 0 0 %( 0 /3 0例 ) ,在腺癌组中阳性表达率为 2 3 3 %( 7/3 0例 ) ,表达强度 12 96± 8 3 0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细胞凋亡在腺瘤组中阳性表达率为 16 7%( 5 /3 0例 ) ,表达强度 0 11± 0 2 9;在腺癌组中阳性表达率为70 0 %( 2 1/3 0例 ) ,表达强度 0 41± 0 42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5 3蛋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p5 3蛋白表达率和凋亡指数 (AI)可作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