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政  曹杰  梁立源  杨平  张通  张伟健  唐伟镖 《广东医学》2012,33(11):1556-1559
目的探讨CCN2及APC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癌旁组织、结直肠腺瘤、非转移性结直肠癌、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cancer,mCRC)及远处转移癌组织各30例中CCN2蛋白及AP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非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及远处转移组织中CCN2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76.67%、73.33%和70.00%;而在癌旁组织、结直肠腺瘤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67%、23.33%和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4.263,P=0.000);APC蛋白在非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及远处转移组织中均表现为低表达(表达率分别为26.67%、23.33%和16.67%),在癌旁组织、结直肠腺瘤、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均表现为高表达,分别为86.67%、76.67%和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00,P=0.000);CCN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和肿瘤组织病理分型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肿瘤的TNM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分别为2=4.689,P=0.03;2=4.13,P=0.042);APC蛋白表达与CCN2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0.467,P=0.001)。结论 CCN2基因是一种癌基因,CCN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指标有关系,CCN2可考虑作为诊断结直肠癌或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指标;CCN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与APC有关,且可能受Wnt信号通路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 BRCA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标本80例、腺瘤标本20例、正常黏膜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CA1和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BRCA1蛋白、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BRCA1蛋白、EGF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 BRC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组织低于腺瘤及正常黏膜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其BRCA1蛋白阳性表达率也低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2)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组织高于腺瘤及正常黏膜组织(P<0.05);肿瘤直径>5 cm、中(低)分化腺癌、Duke C+D期、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更高(P<0.05)。(3)结直肠癌组织中BRCA1与EGFR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19, P<0.05)。结论 BRCA1及EGFR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异常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ivin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TEN和Caspase-3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结直肠癌、腺瘤及大肠正常黏膜组织各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Livin、PTEN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结直肠癌、腺瘤及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0%、56.00%、18.00%,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瘤及大肠正常黏膜组织;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分期有关,而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在结直肠癌、腺瘤及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0%、76.00%、98.00%, Caspase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00%、84.00%、92.00%,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腺瘤及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TEN、Caspase-3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Duke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与PTEN及Caspase-3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凋亡抑制因子Livin、凋亡因子Caspase-3及抑癌基因PTEN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在结直肠癌中PTEN蛋白活性被抑制加速了Livin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Livin 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粪便肠脱落细胞、组织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端粒酶PCR-ELISA检测法检测30例大肠癌患者、30例大肠腺瘤患者及30例对照组健康自愿者粪便肠脱落细胞及对应组织细胞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粪便肠脱落细胞标本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83.3%(25/30)。大肠腺瘤组粪便肠脱落细胞标本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66.6%(20/30)。对照组粪便肠脱落细胞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3.3%(1/30)。27例大肠癌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的患者有25例其对应的粪便肠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也呈阳性表达。结论粪便肠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晶  原晓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225-1226
目的研究p15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癌序列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p15在大肠黏膜癌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大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大肠癌患者30例,大肠腺瘤患者10例,再随机取距病变组织大于5 cm的正常大肠黏膜10例,采用SP法,检测p15在不同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15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关系。结论 p15基因的失活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IF4E和cyclinD1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8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eIF4E和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①eIF4E蛋白在结直肠黏膜、腺瘤和腺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3.3%,92.5%,腺癌组和腺瘤组阳性率均高于黏膜组(P<0.01)。eIF4E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5年生存有显著相关性(P<0.05);②cyclinD1蛋白在结直肠黏膜、腺瘤和腺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46.7%,55.0%,腺癌组和腺瘤组阳性率均高于黏膜组(P<0.01)。cyclinD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5)、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P<0.01)有显著相关性;③结直肠癌组织中eIF4E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14,P<0.01)。结论①eIF4E蛋白表达上调可发生结直肠癌发展的全过程,提示eIF4E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eIF4E蛋白高表达的结直肠癌大多浸润深、淋巴结转移较多,患者预后较差,eIF4E可作为临床上结直肠癌的预后评价指标;②结直肠癌中eIF4E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存在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介素7(IL-7)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27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IL-7含量,并用13例健康体检者血样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检肠黏膜标本、27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IL-7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IL-7浓度为(2.98±0.93)ng/L,明显低于结肠炎患者[(4.72±0.69)ng/L,P<0.01]和健康体检组[(5.64±0.24)ng/L,P<0.01];结直肠癌患者14例(51.85%)癌组织IL-7表达呈强阳性,相应癌旁组织只有5例(18.52%)呈弱阳性;而结肠炎组肠黏膜组织中亦只有5例(25.00%)呈弱阳性。结直肠癌组织中IL-7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8.333,P<0.05)和结肠炎黏膜组织(χ2=4.454,P<0.05)。结论: 外周血及肠道组织中IL-7的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肠道疾病性质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RASSF1A和cyclin D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标本50例,腺瘤标本20例,正常黏膜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RASSF1A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RASSF1A蛋白阳性率:结直肠癌组显著低于腺瘤及正常黏膜组(P〈0.05或P〈0.01);RASSF1A蛋白表达与肿瘤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分型和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②cyclin D1蛋白阳性率:结直肠癌组显著高于腺瘤及正常黏膜组(P〈0.05);cyclin D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级、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型等无关(P〉0.05);③结直肠癌RASSF1A与cyclin D1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13,P〈0.05)。[结论]RASSF1A及cyclin D1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异常表达,对肿瘤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Tao S  Lu Q  Jiang B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0):1417-1419
目的应用放大内镜结合黏膜染色技术寻找平坦型病变,比较大肠黏膜隆起型病变与平坦型病变肿瘤情况。方法16457例患者通过放大结肠镜检查来寻找大肠隆起型与平坦型病变。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对大肠隆起型和平坦型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内镜下表现、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1)共检出腺瘤和癌变2218例,平坦型170例(7.67%)。(2)隆起型肿瘤平均直径为(29±9)mm,平坦型肿瘤平均直径为(17±14)mm。(3)隆起型和平坦型肿瘤发生在左侧结肠分别为1630例(79.59%)和140例(82.35%)。(4)隆起型和平坦型肿瘤性病变中发生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状腺瘤的例数分别为1051例(51.34%)和95例(55.55%),87例(4.25%)和29例(19.96%),180例(8.79%)和30例(17.54%)。(5)隆起型和平坦型腺瘤中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早期癌变例数分别为638例(31.15%)和44例(25.88%),337例(16.46%)和34例(20.00%),45例(2.20%)和16例(9.41%)。结论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早期癌变率的发现率平坦型病变明显高于隆起型病变。大肠黏膜腺瘤平坦型病变与隆起型病变相比,恶性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ivin、PTEN、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4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PTEN及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1)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正常粘膜组织和腺瘤组织;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有关,而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2)大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大肠正常粘膜组织的和腺瘤组织;PTEN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3)正常大肠粘膜上皮β—catenin的异位表达率与大肠腺瘤中异位表达率相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与大肠癌β—catenin蛋白异位表达率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β—catenin蛋白异位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4)在大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与β—catenin蛋白异位表达率呈正相关。结论:(1)L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过表达,它可能是促进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PTE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被抑制而降低,且与Livin的表达呈负相关。因此,抑制PTEN蛋白的活性是Livin促进结直肠癌发生的途径之一。(3)β—Catenin在结肠癌的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SD大鼠结直肠“腺瘤-癌”序列模型不同病变阶段正常组织、腺瘤和癌变组织中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1,2-二甲基肼盐建立结直肠“腺瘤-癌”序列动物模型.按30mg·kg^-1体质量,每周皮下注射1次,连续注射20周.造模完成后取同时存在正常、腺瘤和癌组织的30例SD大鼠结直肠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AP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PC阳性表达率在癌、腺瘤、正常组织中均不同(P<0.05);APC阳性率正常组高于腺瘤组和癌变组,腺瘤组高于癌变组(P <0.0125).免疫染色结果显示,在腺瘤-癌序列进展过程中,阳性细胞数与染色强度逐渐下降.结论 SD大鼠“腺瘤-癌”序列动物模型中,APC蛋白在不同阶段表达水平不同,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GR6基因的结构特征以及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GR6基因及其蛋白质产物GR6假设蛋白的结构特征,以及GR6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改变.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的软件和数据库,分析GR6基因的结构特点及其蛋白质产物GR6假设蛋白的二级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等,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9例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的远端切缘正常组织,以及19例癌旁组织和14例腺瘤组织中GR6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序列分析表明,GR6基因由3个外显子组成,含有4个CpG岛,编码产物为149个氨基酸组成的GR6假设蛋白.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GR6假设蛋白含有1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和3个N-肉豆蔻酸化位点及核定位信号,提示GR6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能是细胞核内的一种信号分子.mRNA水平上,GR6的转录表达水平从正常-癌旁-腺瘤-腺癌逐步递减,其中,正常与腺瘤(P<0.05)、正常与腺癌(P<0.01)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GR6基因的表达产物即GR6假设蛋白可能是细胞核内的一种信号分子.GR6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低表达,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ivin蛋白和Bcl-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15例腺瘤性息肉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ivin蛋白在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性息肉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Bcl-2蛋白在肠癌组织中和腺瘤性息肉中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但在肠癌组织中和腺瘤性息肉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Livin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Bcl-2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在结直肠癌中,Livin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无相关性。结论 Livin蛋白、Bcl-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蒋海涛  王红 《重庆医学》2018,(11):1470-1474
目的 探讨Notch3、DLL1、CD133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份正常结直肠黏膜标本、30份结直肠腺瘤组织标本、50份结直肠腺癌组织标本,了解Notch3、DLL1、CD133在不同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Notch3、DLL1、CD133在结直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32/50)、68.0%(34/50)和54.0%(27/50),均明显高于在结直肠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26.7%、33.3%、36.7%)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3%、16.7%、8.3%)(P<0.05).腺瘤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指标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均与是否伴淋巴结转移相关,且Notch3和DLL1的表达与Dukes分期相关,此外DLL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也相关(P<0.05).Notch3与CD133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8,P=0.000).结论 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Notch3、DLL1、CD133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及结直肠腺瘤组织;Notch3可能通过对肿瘤干细胞的调控,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bcl-2在大肠腺瘤及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5例大肠腺癌组织、19例大肠腺瘤组织和12例正常大肠组织中caspase-3和bcl-2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大肠黏膜、腺瘤和大肠腺癌组织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47.37%、41.74%,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84.21%、58.26%;正常黏膜组织caspase-3的表达高于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而bcl-2表达低于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pase-3和bcl-2的阳性表达率与大肠腺癌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组织芯片技术是大规模平行检测多基因蛋白表达的一种有效方法。caspase-3和bcl-2可能在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大肠癌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旨在为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大肠癌组织、20例大肠腺瘤和20例大肠正常粘膜组织中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实验资料的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Galectin-3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均有阳性表达,表达强度依次增加,三组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②Galectin-3在浸润程度深的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浸润程度浅的(P<0.01);Galectin-3在低分化大肠癌中的表达则高于高分化和中等分化的(P<0.05);Ga-lectin-3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 P<0.01)。 Galectin-3在不同性别、年龄(≤60,>60)及肿瘤发生部位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Galec-tin-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提示Galectin-3的高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Galectin-3在大肠癌不同浸润深度、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提示上述指标在大肠癌的浸润、生长及远处播散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cadherin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及1DO例大肠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4.0%)明显低于在正常大肠黏膜(100.0%)和大肠腺瘤组织(70O%)中的表达率(P〈0.01);E-cadherin低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血管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1),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E-cadherin高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的患者(P〈0.01)。结论E-cadherin表达下调可能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有关,在大肠癌恶性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Han J  Xia C  Gao J  Xing C  Yang X  Tang X  Qiu F  Du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7):481-483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 (FCM)对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粘膜组织标本进行VEGF的测定 ,结果用阳性细胞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表示。结合临床资料探讨VEGF和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以及发生、发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VEGF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阳性细胞表达百分率为 5 7%± 2 9%、阳性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为 2 4 %± 11% ,在癌旁正常粘膜组织标本中的阳性细胞表达百分率为 4 2 %± 2 4 %、阳性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为 16 %± 7% ,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且VEGF的阳性表达和结直肠癌Dukes分期相关 (P <0 0 1)。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 ,但与结直肠癌生物学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缺陷基因蛋白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缺陷基因在大肠腺瘤-癌演序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结直肠癌缺陷基因蛋白胞内部分独特氨基酸链的单抗15041A为一抗,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1例大肠粘膜、40例伴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大肠腺瘤、21例大肠癌组织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结直怕癌缺陷基因蛋白表达率,大肠粘膜及轻度不典型增生大肠腺瘤100%,中度不典型增生腺瘤93%,明显高于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45%)及大肠瘤(33%),P<0.05。结论:结直肠癌缺陷基因蛋白表达缺失与大肠腺瘤演变及大肠癌发展相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缺陷基因蛋白发现癌前病变,研究大肠瘤演变及大肠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 (AGEs) on the a ctivity of protein kinase C (PKC)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 BMC) and to observe whether aminoguanidine (AG) can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AGEs .Methods After PBMC were isolated from human peripheral blood and incubated with differen t concentrations of AGEs-BSA for various periods, total PKC activity in PBMC wa s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he incorporation of (32)P from [γ-(32) P] ATP into a special substrate using Promega PKC assay kit.Results AGEs-BSA increased the total PKC activity in PBMC from 83.43±6.57 pmol/min/ mg protein to 116.8±13.82 pmol/min/mg protein with a peak at 15 min. AGEs -BSA also increased the total PKC activity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fro m 83.1±6.4 pmol/min/mg protein (control) to 119.1±13.3 pmol/min/mg prote in (control vs AGEs-BSA 400 mg/L, P&lt;0.01).Furthermore, AGEs-BSA induc ed an elevation of PKC activity in a glycosylating time-related manner, from 80 .9±8.2 (control) to 118.3±11.5 pmol/min/mg protein (glycosylation for 12 wk, P&lt;0.01).The total PKC activity stimulated by AGEs-BSA pretreated wi th AG (100, 200 mg/L) was markedly lower than that of AGEs-BSA group not pretr eated with AG (P&lt;0.05, P&lt;0.01).Conclusions AGEs-BSA increased the total PKC activity in PBMC in a concentration and incuba tion time dependent manner. The ability of AGEs-BSA to stimulate PKC activity was markedly decreased by pretreatment of AGEs-BSA with 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