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L)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209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血清AsAb、EMAb、AcL检测,同时与健康组做对比研究。结果不孕不育组AsAb T(抗精子总抗体)的总阳性率为59.3%,IgM阳性率为24.3%;健康组AsAb总阳性率为5.3%,IgM为0,P〈0.01。不孕不育组EMAb检测总阳性率为31.4%,其中IgG阳性率为18.2%,IgM为13.2%,两者同时阳性占5.9%;健康组阳性率为5.3%,其中IgG为4.0%,IgM为1.3%,两组比较P〈0.01。不孕不育组AcL检测总阳性率为22.2%,其中IgG阳性率为14.1%,IgM为8.1%,两者同时阳性占6.0%;健康组阳性率为4.0%,其中IgG阳性率为2.7%,IgM为1.3%,P〈0.05。AsAb、EMAb、AcL检测中,其中两项、三项同时阳性的,不孕不育组分别为18.4%和9.1%,健康组无1例两项、三项同时阳性的。结论AsAb、EMAb、AcL与不孕不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ACA和AsAb.1756例不孕不育患者检测了血清ACA,其中1326例不孕不育患者与20对正常生育夫妇同时检测了ACA和AsAb,1127例反复自发性流产患者(流产≥2次)(高危组)检测了ACA.结果 不孕不育组AsAb的总阳性率为21.4%,IgM阳性率为13.5%;正常生育组AsAb总阳性率为7.5%,IgM为0(均P<0.05).不孕不育组ACA检测总阳性率为36.6%,其中IgA阳性率为5.1%,IgG阳性率为30.5%,IgM为12.3%;高危组ACA阳性者471例,阳性率为41.8%,其中IgA阳性73例,占6.5%,IgG阳性398例,占35.3%,IgM阳性154例,占13.7%;正常生育组阳性率为5.0%,其中IgG阳性率为5.0%,IgM为2.5%(均P<0.05).结论 AsAb、ACA与不孕不育关系密切,其检测有助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陶丽静  陈文惠  谭晓萍 《吉林医学》2014,(20):4418-4418
目的:研究不孕不育患者抗精子抗体检测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孕不育与抗精子抗体(AsAb)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不孕不育患者426例为试验组,同期选择有可比性已生育的健康者1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金标斑点渗滤法检测其血清中的AsAb,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AsAb总阳性检出率为27.23%,试验组患者血清AsAb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的阳性率(P<0.001);26~31岁(26岁除外)年龄阶段的患者阳性率最高且与其他年龄阶段患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患者抗精子抗体检测的临床疗效显著,不孕不育与抗精子抗体(AsAb)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检测在不育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197例不孕不育者进行了抗精子抗体与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同时与健康组作对比研究。结果不孕不育组AsAb总阳性栓出率为21.7%(260/1197),男性病例阳性为18,4%(94/511),女性不孕病例检测阳性占24.2%(166/686);健康组AsAb阳性率则为3.6%(2/56),经统计学处理,P〈0.01。而686例女性不孕不育中原发组AsAb阳性占24.1%(60/249),继发不孕组占24.3%(106/437);EMAb检测不孕组为9,2%(63/686),原发不孕占7、6%(19/249),继发不孕占10.1%(44/437),健康孕妇组为0(0/28),两组对比P〈0.01。结论AsAb和EMAb与不孕(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精子抗体(AsAb)检测对女性不孕不育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181例女性不育患者血清AsAb、EmAb;同时检测86例正常生育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女性不孕不育组中AsAb阳性44例,阳性率为24.31%;、EmAb阳性41例,阳性率为22.65%;正常对照组中AsAb阳性5例,阳性率为5.81%;、EmAb阳性4例,阳性率为4.65%;不孕不育组AsAb和Em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AsAb和EmAb是造成女性免疫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两者联合检测,减少漏诊率,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建宏  苏国生 《右江医学》2007,35(6):674-675
目的了解不孕不育夫妇中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79对夫妇总共158例血清抗精子(AsAb),同时检测正常育龄人员5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不孕不育患者组中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24.7%,正常对照组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3.8%。不孕不育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精子抗体是男女不孕不育的免疫性重要因素,对不孕不育患者检测AsAb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师萍  杨万浩  周艳 《吉林医学》2013,(26):5320-5322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β2-GP1抗体)以及抗精子抗体(AsAb)在女性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02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血清中ACA、抗β2-GP1抗体和AsAb。结果:女性不孕不育患者AsAb阳性率为35.2%,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A总阳性率为31.4%,其中ACA-IgG、ACA-IgM和ACA-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5%、14.7%和5.8%;抗β2-GP1抗体的总阳性率为29.4%,其中抗β2-GP1-IgG、抗β2-GP1-IgM和抗β2-GP1-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5%、12.7%和3.9%。ACA和抗β2-GP1抗体的IgG、IgM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A、抗β2-GP1抗体和AsAb是引起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重要原因,其检测有助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原发性不育不孕症患者中抗精子抗体(AsAb)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检出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3月门诊治疗的不孕不育症患者70例,其中不孕症35例,不育症35例,并筛选健康体检女性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G-AsAb、IgM-AsAb、IgA-AsAb、IgG-EMAb和IgM-EMAb,并进行分析。结果不孕组和不育组血清IgG-AsAb、IgM-AsAb和IgA-AsAb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不孕组血清IgG-EMAb和IgM-EMAb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sAb的存在是导致免疫性不育不孕的重要原因,并且AsAb和EMAb与不孕不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血清抗精子抗体亚型分析及精液有关参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男性不育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 (AsAb)的亚型并探讨AsAb对生育的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 4 5 0例男性不育患者血清进行AsAb IgM、AsAb IgG、AsAb IgA测定 ,同时用精子动态图像检测系统分别对 5 0例健康男性生育组和 1 2 8例AsAb阳性男性不育组的精液进行检测。结果 男性不育患者中AsAb阳性者为 2 8.4 % ,IgM、IgG、IgA阳性分别占总阳性例数 79.7%、4 6 .1 %、2 1 .1 % ,两两比较统计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不育男性AsAb阳性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均明显低于生育组 (P <0 .0 1 )。结论 AsAb检测对免疫性不育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抗核抗体(ANA)检测对复发性流产(RS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RSA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80例已生育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AsAb、EMAb、ACA水平,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水平。比较两组各指标的阳性率,并对AsAb、EMAb、ACA、ANA与RS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AsAb、EMAb、ACA、A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b、EMAb、ACA、ANA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各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sAb、EMAb、ACA、ANA阳性率与RSA均呈正相关。结论:AsAb、EMAb、ACA、ANA阳性率与RSA有相关性,可用于RSA的病因筛查,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RSA筛查的敏感性,诊断价值显著,能为病因分析和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孕不育患者抗精子抗体(As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例不孕不育患者和60例正常生育女性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结果:不孕不育组患者血清中AsAb阳性16例,AsAb-IgM阳性27例,ACA-IgA阳性4例,ACA-IgG阳性5例,ACA-IgM阳性8例;正常对照组中AsAb阳性5例,AsAb-IgM阳性、ACA-IgA阳性0例,ACA-IgG阳性1例,ACA-IgM阳性1例,两组间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ACA和AsAb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是引起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检测ACA和AsAb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免疫因素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L)在原因不明孕患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凝集试验和ELISA方法对537例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sAb、EmAb和ACL进行检测。结果:(1)不孕组AsAb阳性率为24.0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0%(P<0.05);(2)不孕组EmAb总阳性率为49.53%,其中IgG阳性率11.73%,IgM32.40%,2者同时阳性5.40%,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不孕组ACL总阳性率为51.14%,其中IgG阳性率8.33%,IgM32.20%,2者同时阳性10.6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AsAb、EmAb和ACL在不孕症的发病中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女性不孕不育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49例原发性不孕、466例继发性不孕、320例习惯性流产及45例正常生育妇女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结果:原发性不孕组中,AsAb阳性率为26.17%,EmAb阳性率为17.45%,ACA阳性率为12.75%;继发性不孕组中,AsAb阳性率为28.97%,EmAb阳性率为20.17%,ACA阳性率为19.10%;习惯性流产组中,AsAb阳性率为19.06%,EmAb阳性率为9.06%,ACA阳性率为28.12%;对照组中,AsAb和ACA阳性率为2.22%,EmAb为0%。不孕不育各组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2,P<0.05)。结论:血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对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许华斌  孙斌  张光满 《安徽医学》2013,34(2):183-185
目的建立六安地区人群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参考区间,并对336例不孕不育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用IBL公司的抗精子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六安地区640例已婚已育健康者血清AsAb,并建立参考区间;以此对该地区336例不孕不育患者血清AsAb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已婚已育健康者血清AsAb水平不受性别和婚龄的影响,参考上限为76.74 U/ml。336例不孕不育患者血清AsAb阳性95例,总阳性率为28.27%,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24.78%和30.04%,均高于正常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六安地区正常生育人群血清AsAb参考上限为76.74 U/ml,该参考区间对该地区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不孕不育患者免疫性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艳芬  邓辉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102-1102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Ab),在引起不孕不育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ASAb,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EMAb和ACAb。结果:ASAb男性阳性率为13.1%,女性阳性率为28.3%。EMAb男性阳性率为3.1%,女性为15.1%。ACAb男性阳性率为7.4%,女性为14.8%。结论:ASAb、EMAb和ACAb是引起不孕不育的重要免疫因素。应加强对夫妻双方的免疫性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卢卫国  周迎春  何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48-3449
目的:探讨混合凝集反应(MAR)检测精子膜表面的抗精子抗体(AsAb)的临床应用价值、利弊。方法:对85例有精子凝集现象的男性不育患者同时检测血清及精子膜表面抗精子IgG型抗体,分析其阳性率,同时分析阳性组与对照组主要精液参数的差异。结果:不育血清AsAb阳性率为32.9%。MAR阳性率为7.06%,MAR阳性组各主要参数如精子活率、a+b级活力、密度均明显低于血清阳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MAR检测精子膜表面的抗精子抗体更具临床意义,且特异性高、操作简单快捷。MAR试验可作为免疫性不育诊断的常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抗精子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 (AsAb)和抗子宫内膜抗体 (EMAb)在原发性不育不孕症患者中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ELISA检测 3 5例不育症 (不育组 )、3 0例不孕症 (不孕组 )患者和 2 4例正常对照者 (对照组 )血清中的AsAb和EMAb。结果 在 65份血清中 ,AsAb总检出率为 5 8.46% ,三组AsAb总检出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χ2 =18.3 3 5 ,P <0 .0 1)。不孕组EMAb总检出率为 40 .0 0 % ,以IgM -EMAb检出率为最高 ,占 2 6.67%。 结论 AsAb的存在是导致免疫性不育不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以及抗心磷脂抗体(ACA)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不孕、流产的原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37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按三者的检验结果,分别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并对三种抗体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AsAb与EMAb相关性分析(r=0.277,P<0.01),ACA与EMAb和AsAb的相关性分别为(r=0.073,P>0.05;r=0.155,P>0.05).结论 不孕、流产妇女体内,AsAb阳性与EMAb阳性具有中度的相关关系.AsAb与AcAb相伴发生的几率也高于单一抗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对男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男性不孕不育患者,共60例,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时期我院的健康男性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比较两组的抗精子抗体阳性率。结果:对照组抗精子抗体阳性的有2例,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3.3%,研究组抗精子抗体阳性的有14例,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23.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不孕不育患者的抗精子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体检者,说明抗精子抗体是引起男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将抗精子抗体应用到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在男性生殖道分泌液中的分布状况,探讨其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孔板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0例生育男性和110例不育症患者精浆中抗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进行了检测。结果不育症患者精浆中腮腺炎病毒IgG阳性者61例(55.5%),抗体平均水平为367 U/ml;IgM阳性者9例(8.2%),抗体平均水平为56U/ml;IgG和IgM同时阳性者4例(3.6%);生育组仅6例(20.0%)IgG呈现阳性,抗体平均水平为148 U/ml,明显低于不育症者。不育症组IgG阳性率以无精子症组最高,IgM阳性率以少精子症组最高。精浆中IgG在精子活动力正常组和不良组、精浆AsAb阳性组和AsAb阴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IgM在WBC精液组和非WBC精液组、精浆AsAb阳性组和AsAb阴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IgG和IgM同时阳性在WBC精液组和非WBC精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浆中腮腺炎病毒IgG阳性率与精子密度呈正相关。男性感染腮腺炎病毒所致的睾丸炎,可以引起精子数量严重减少或无精子症,并且可以影响精子的活动力,对以后生育功能可能带来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