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患儿男,1岁1个月。因全身水疱伴瘙痒3个月余,加重3 d,于2017年6月4日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会阴及大腿出现水疱,患儿哭闹、搔抓不止,随即全身出现类似水疱,无心慌、胸闷、胸痛、恶心及呕吐等不适,就诊于某县医院,诊断不明,治疗后症状未缓解(具体治疗方法不详)。3 d前患儿病情加重,遂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1岁.主诉:全身出现水疱7 d.现病史:患儿7 d前无明显原因颜面出现水疱,逐渐累及躯干、四肢,瘙痒明显.在外院予以静脉滴注抗生素及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后,水疱有所好转,但水疱反复发作.起病以来,患儿精神好,无发热、腹泻.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以口周、下腹部、外阴、臀部、大腿内侧及四肢多数水疱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见表皮下疱,疱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少量嗜酸性粒细胞.直接免疫荧光见基底膜带有线状IgA沉积.  相似文献   

4.
为了弄清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D)和儿童慢性大疱性皮病(CBDC)的关系,以及它们和其它表皮下水疱病的关系。作者取18例CBDC血清和15例LAD血清,用免疫印迹技术测定它们的靶抗原。以针对Ⅶ型胶原羧基端的单克隆抗体LH7.2作为体内的标准,以揭示LAD/CBDC抗原和Ⅶ型胶原的关系。免疫印迹测定的结果:在对照组中,大  相似文献   

5.
线性IgA大疱性皮肤病(LABD)是一种以IgA在基底膜区域呈线性沉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可发生在儿童和成人.其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感染、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及理化因素等均可诱发本病有关.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就线状IgA皮肤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2岁9个月。面颊、背部、双下肢泛发红斑、水疱伴疼痛15天。皮肤科情况:双侧面颊、耳廓可见红斑、糜烂,部分结痂。双下肢遍布黄豆大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尼氏征(-)。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形成,疱内可见浆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免疫荧光IgA(+),基底膜可见线状沉积。诊断: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相似文献   

7.
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1例蒙秉新①陈一婧①孙达成①陈鸣皋②患者符××,男,8岁。因全身皮肤出现水疱,伴痒痛7天于1995年3月2日入院。患者7天前无明显诱因于胸部及背部皮肤出现约绿豆大水疱,伴轻度瘙痒及疼痛。次日水疱迅速增多,并累及头皮、面、颈、腹...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患儿男,9岁.全身起水疱伴瘙痒10天,于2007年6月17日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0—2002年共收治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DC)患者11例,现将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5岁。突然发生瘙痒性大疱1周。临床表现为面部、手臂、躯干及腿部发生紧张性大疱和水疱。粘膜未受累,多处糜烂面已结痂,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患儿,女,8岁。全身红斑、水疱伴痒6个月。皮肤组织病理:表皮下疱,疱内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真皮乳头保持完整,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免疫荧光:基膜区IgA线状沉积。诊断: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相似文献   

12.
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是一种少见的儿童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国内报道不多,现将我科确诊的1例报告如下。患儿男,4岁半,因面部、躯干、四肢发生水疱1周,于1994年12月12日入院。入院前1周无诱因在踝部发生2处丘疱疹,次日变成水疱,并不断增多,小腿、面部、躯干、上肢等相继出现水疱、大疱,略痒。无腹痛、腹泻等。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检查:头面部、颈、躯干、阴囊、四肢均有黄豆至蚕豆大,半球状紧张性水疱、大疱(照片7),仅掌跖部无水疱。水疱壁厚,不易破溃,周围皮肤正常,尼氏征阴性,疱液清澈透明,少数附有薄痂。口腔粘膜、眼结膜无损…  相似文献   

13.
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临床上不多见,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儿女,12个月。头皮、躯干反复红斑、水疱,伴瘙痒7个月,复发8天。患儿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豆粒至指甲大红斑及紧张性水疱,自行搔抓后,水疱破溃形成糜烂、结痂性损害,同时伴发热(体温未测)。曾在当地外用及内服中药(具体成分不详)治疗,效果欠佳,数月来,皮损时轻时重,逐渐于枕部、前胸、后背及腋窝处亦出现类似皮损。8天前,上述部位皮损加重,伴瘙痒及发热,体温最高时达39℃,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儿童线状I外大疱性皮病收入院。  相似文献   

14.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是一种以基底膜带存在连续性IgA抗体沉积为特点的罕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可能与遗传、药物、炎症性疾病、肿瘤等有关。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常规病理和免疫荧光。该病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口服氨苯砜,近年来也有生物制剂治疗该病的报道。本文从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线状IgA大疱性皮病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D)是近年来才逐渐认识的。其临床表现类似于大疱性类天疱疮(BP)和疱疹样皮炎(DH)。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皮损周围外观正常皮肤可见,基底膜区(BMZ)有线状IgA沉积。部分病例血清中有IgA型抗BMZ抗体。然而,有关本病的病谱、抗原特征等问题尚未完全清楚,皮肤学界正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由于儿童慢性大疱性皮病(CBDC)的炎症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秋水仙碱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发挥强大抗炎作用。作者为此观察秋水仙碱治疗CBDC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1992年~1998年我科先后诊治儿童IgA线状大疱性皮病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女1例,男2例,年龄分别为3、4、9岁,平均5.3岁。皮损分布:口周、躯干下部、臀部及阴部3例,背部2例,四肢2例,口腔2例。皮损为丘疹、水疱和结痂,水疱约绿豆至黄豆...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3岁。因全身皮肤起水疱伴瘙痒10天,于1997年11月10日收入院。患者入院前半月因咽痛、高热于当地儿童医院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羟氨苄青霉素干糖浆”,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共10天。入院前十天自面部起米粒大水疱伴瘙痒,水疱逐渐增多增大,至蚕豆大,躯干及双下肢也见少数水疱。发疹以来无发烧及其它全身症状。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家族内无人患同样疾病。体检:T36.5℃,P100次/min,R18次/min,BP12/8kPa。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抱入病房,查体合作。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皮肤科情况:面部、…  相似文献   

20.
作者为了证明线状IgA皮病(包括儿童型和成人型)是否为IgA_1介导性疾病,检测了32例儿童慢性大疱性皮病(CBDC)、8例成人线状IgA皮病(LAD)皮肤和血清中抗基底膜(BMZ)IgA抗体的亚类。5例疱疹样皮炎(D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