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X-tube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在X-tube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行腰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及以神经根管狭窄为主的腰椎管狭窄,盘源性腰痛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13例。结果本组13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5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210 ml;住院时间6~14 d(平均8 d);无神经损伤,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伤口感染。ODI评分术前平均为48.3%,术后3个月平均为16.5%,术后6个月平均为14.0%,优良率97.5%。融合率100%。结论 X-tube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以神经根管狭窄为主的腰椎管狭窄及盘源性腰痛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短期疗效满意。较传统TLIF手术,具有切开小,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但是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UPS术、BPS术联合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骨科治疗的118例LD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UPS术组与BPS术组,每组59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UPS术组优良率为91.53%,BPS术组为77.9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PS术联合TLIF治疗LDD的疗效优于BPS术,治疗LDD患者时可应用UPS联合TLIF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治疗需行内同定融合手术的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均有腰痛及一侧下肢疼痛)。手术方法采用单侧显露症状侧椎板及关节突,单侧置入椎弓根螺钉,经椎间孔入路(TLIF手术)切除椎间盘及软骨终板,植骨后放入单枚cage。术后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卧床1~2周后,佩戴支具下地。根据JOA评分法(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腰痛评分)、ODI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系统)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95min,术中出血平均160 m L。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在术前与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加单枚cage内固定术,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对脊柱结构破坏少,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可供选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正>腰椎退变性疾病(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disorders,DLSD)是临床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多因为患者腰椎间盘与关节软骨或周围韧带的退行性改变造成腰腿疼痛等临床表现,常见腰椎间盘突出、退变性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侧凸等~([1])。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展,DLSD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大部分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得到较好的疗效,缓解症状的发生,但仍有部分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后路椎间单纯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125例腰椎滑脱患者分别采用后路单纯植骨融合(植骨组,n=59)与椎间融合器(融合组,n=66)融合通过3D-CT比较两种植骨融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通过3D—CT比较两种植骨融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价远期疗效肯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间单纯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相近,植骨方法的不同对椎间骨性融合成功与否关系极为密切。采用自体椎板、棘突植骨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融合率,节省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非对称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的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照自由选择方式将48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分为单侧组(23例)及双侧组(25例)。单侧组给予单侧椎弓根螺钉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双侧组给予双侧椎弓根螺钉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单侧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双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双侧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双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Oswestry评价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非对称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及预后,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3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指征及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采取MiTLIF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卧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改善术后疼痛情况,减少卧床时间,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尤以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滑脱症为多,症状重的腰腿痛以及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和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减压、固定、融合已成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在诸多融合技术中,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技术(TLIF)近10年来广泛用于临床。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其适应证有一定局限性,操作技术要求高。应用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技术,将手术区域内移,可扩大手术指征,减压彻底,避免神经根的损伤,现就其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后路腰椎植骨融合固定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1例患者采用后路腰椎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视作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视作观察组,对比2组围术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2例,分为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20例(微创组)和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3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射线照射时间、肌酸激酶(CK)浓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椎间融合率;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微创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较对照组早(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 VAS评分、ODI均较术前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组术后3 d血清 CK 浓度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均为100%。结论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效果好,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析了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于2009年到2011年共收治腰椎不稳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后12周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较,患者手术之后12周的临床疗效评估以及融合节段椎间高度明显恢复,患者锥体的活动程度与手术前相比也明显降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显示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手术前得病情对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疗效显著,患者年龄、病程以及病情对手术的治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隔合术(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和措施。方法采取回顾式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管狭窄的老年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TLIF),对照组采取经后路椎间体融合术(PLIF);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损伤、术后植骨融合、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中损伤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视觉疼痛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ODI)较术前显著减轻,P<0.05;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植骨融合率分别为,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应用于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管狭窄的治疗能迅速缓解腰腿疼,尤其是单节段病变,具有损伤小、可较完整保留组织结构,降低手术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后路椎弓根钉分别联合2种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联合椎间自体椎板、棘突植骨融合术( PLIF)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 PLF)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植骨融合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植骨融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9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分别联合2种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均有显著疗效,后路椎弓根钉联合融合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8.1±32.4)min,住院时间为(7.4±3.0)d,均短于对照组的(145.2±32.8)min、(9.8±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53.6±121.9)ml,术后引流量为(24.8±8.2)ml,均少于对照组的(384.5±148.7)、(279.4±51.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2.0±0.4)cm,小于对照组的(7.6±1.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视...  相似文献   

16.
腰椎滑脱由退行性变、峡部裂、创伤、发育不良及病理等原因造成,是引起下腰痛及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脊柱滑脱症的治疗原则是确保融合,尽可能恢复解剖序列,解除产生疼痛症状的原因。自上世纪  相似文献   

17.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敬阳  侯勇  张丽君  冯骁勇  曹斌 《河北医药》2006,28(10):971-972
腰椎管狭窄症后路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减压术后存在腰椎不稳的可能.因此,椎间隙高度恢复,腰椎稳定性的重建以及获得可靠骨性融合成为预防腰椎不稳的主要手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椎间植骨融合较其他方法更可靠[1,2],而成为近年主要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代凤雷  刘艺  李钦亮  储朝明  陈金传  王玺 《江苏医药》2012,38(11):1293-1295
目的探讨微创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单阶段腰椎退变疾病患者采用微创PLIF联合单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组,21例)和传统后正中入路PLIF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B组,34例),采用VAS和JOA评分系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18个月。与B组比较,A组手术切口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P<0.05)。结论微创单侧PLIF术治疗腰椎退变疾患具有切口小、痛苦少、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张慰 《安徽医药》2020,24(5):972-976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minimal invasive posterior transforamen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术后融合器下沉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4年 9月至 2018年 3月天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 78例,根据病人术后椎间隙丢失值将病人分为两组,其中融合器下沉组( ≥2 mm)10例,男性 6例,女性 4例,年龄( 53.8±7.2)岁;融合器未下沉组(< 2 mm)68例,男性 37例,女性 31例,年龄( 54.1±10.1)岁。分析病人在随访过程中的视觉模拟( VAS)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ODI)评分、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以及腰椎曲度,通过单因素统计分析及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 TLIF术后融合器下沉的原因及独立危险因素。绘制 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本次研究中融合器下沉发生率为 12.8%(10/78)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的比较(年龄、性别、吸烟史、体智联指数、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器下沉组病人术前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 IH)及术后节段性前凸角( SA)均高于未下沉组( P<0.05),而且术后两周腰疼,VAS评分及术后 6个月 ODI功能障碍评分低于融合器未下沉组( P<0.05),经 spearman相关分析,病人术后 IH、 SA与术后 6个月 ODI、术后两周 VAS评分的相关性分别为 r=-0.249(P=0.028)、 r=-0.004(P=0.973)及 r=-0.244(P= 0.032)、 r=-0.231(P=0.042)。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病人 TLIF术后发生融合器下沉的危险因素为术后 IH(OR=1.62, 95%CI:1.05~2.48)及 SA(OR=1.92,95%CI:1.12~3.3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 IH对病人融合器下沉鉴别的曲线下面积为 0.696(0.575~0.816)(P=0.003);术后 SA对病人融合器,下沉鉴别的曲线下面积为 0.701(0.579~0.823)(P=0.002)。结论病人 TLIF术后节段椎间隙高度、术后节段性前凸角是融合器下沉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关注术后椎间隙增加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病人术后融合器下沉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行腰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2月本院16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测评入院时和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疼痛情况,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并了解椎间融合情况。结果16例患者手术后随访12~52个月,平均24.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和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采用改良MacNab 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75%。末次随访时行X线检查,均无内固定失效和椎间不融合发生。结论 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