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寻未手术及放疗的肺癌行根治性或预防性放疗锁骨上淋巴结靶区勾画的范围。方法:将锁骨上区域按主要解剖转移途径分区,回顾性分析肺癌在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分布特点,进一步精确肺癌在锁骨上淋巴结靶区勾画范围。结果: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病例中有双侧锁骨上淋巴结的占31%;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在Ⅰ区出现的占22%,多数与其他区(如Ⅱ区及Ⅳ区)同时出现;锁骨上Ⅱ区淋巴结转移占绝大部分,为99%,与他区一同出现或单独出现。锁骨上Ⅲ区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约3.9%,且全部合并有Ⅱ区淋巴结转移,多伴有大的肿瘤负荷,纵隔及锁骨上广泛的淋巴结转移。Ⅳ区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占16%,均合并有Ⅰ区或Ⅱ区淋巴结转移。结论:Ⅰ区及Ⅱ区是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主要集中区,临床上考虑进行锁骨上预防性照射时建议包括Ⅰ、Ⅱ区;当Ⅱ区存在淋巴结转移时,结合患者耐受性,考虑Ⅳ区照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频彩色B超(以下简称B超)对肺癌、食管癌的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的早期临床诊断、首选放疗范围的价值以及颈部包块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门诊就诊及病房的食管癌15例,肺癌2例经手指触摸法有可疑淋巴结的行B超检查,对无原发病灶的颈部包块2例行颈部B超检查,对食管癌11例有可疑淋巴结转移但未行B超检查,原发灶放疗后1—2月锁骨上可疑淋巴结进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30例病例中,有恶性原发灶手指法扪及可疑淋巴结26例,行B超检查15例,14例B超阳性,11例未行B超检查。原发灶治疗后1—2月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明显9例,放疗后退缩9例;2例无原发病之颈部肿块经B超后排除肿瘤,一年后无变化。在章中还分析了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灶的病理、病变部位、大小长度及CT检查呈正相关的关系。结论 高频彩色B超对食管癌、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肺癌最常用的肿瘤分期系统是TNM分期,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在第13界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了新修订的第七版肺癌TNM分期.准确的临床分期有赖于从病史、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及侵入性检查等多方面分析,准确的临床分期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第七版肺癌TNM分期分别从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及远隔脏器转移方面分别作了修订,使之更准确地对应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左锁骨上小淋巴结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8例经超声发现左锁骨上长径〈1cm淋巴结的恶性肿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行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228例左锁骨上小淋巴结患者中,经超声引导下FNAC检查证实为转移性肿瘤84例,转移性肿瘤检出率为36.84%。淋巴结L/T比值〈2转移性肿瘤检出率约44.25%,L/T比值≥2转移性肿瘤检出率12.96%(χ^2=17.340,P=0.000)。有血流信号的结节穿刺肿瘤检出率高于无血流信号者(60.61%vs32.82%,P〈0.01)。[结论]彩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左锁骨上〈1cm淋巴结定性有一定鉴别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原发性肺癌的75%-80%,其中近45%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Ⅲ期。临床上根据肿瘤累及的组织器官与是否有锁骨上或对侧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N3)分为ⅢA及ⅢB期。部分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例可以接受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因肿瘤局部侵犯范围较广或总体健康状况不佳而无法接受手术。已达成的共识是对ⅢA期T3N1患者应该与Ⅱ期患者一样考虑手术治疗,伴有恶性胸水的ⅢB期患者已失去根治性治疗的可能,应采取姑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颈胸联合根治术在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7例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N3期乳腺癌患者,在术前行2~3个周期化疗(CAF或DA方案),原发肿瘤及锁骨上淋巴结均缩小后,同时施行乳腺癌根治术和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术,术后继续给予综合治疗。结果 联合根治术后,全部病例无手术并发症,无肉眼肿瘤残留。共切除锁骨上淋巴结175枚,转移152枚;乳腺腋窝清除淋巴结365枚,转移278枚。17例患者Ⅴ区淋巴结均阳性,且大部分位于颈后三角区。随访2~4年,均无颈部局部复发,4例于18个月内死于肺、肝及骨转移,余生存。结论 结合新辅助化疗最大限度的切除原发灶及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等综合治疗,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倍  丁嘉安 《肿瘤》2005,25(2):195-197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肺癌是否存在纵隔淋巴结转移对临床分期、判断预后及选择治疗措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术前评估肺癌纵隔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有多种诊断方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肺部浸润合并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发病原因、诊断标准及预后进行探讨,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分析1例原发性肺癌合并多发性骨髓瘤肺部浸润的全部临床资料,同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理化及影像学检查、结合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形态学分析及两次肺部细针穿刺的病理学特征,明确诊断1例多发性骨髓瘤(κ链IgA型III期)合并原发性肺癌的患者。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肺部浸润同时合并肺部的原发性肿瘤非常少见,在临床上极容易被误诊和漏诊。全面观察病情及各项检查结果对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进一步评价食管癌临床分期.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68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初治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对预后生存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与食管癌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原发灶治疗后完全缓解(CR)26例,部分缓解(PR)33例,无变化(NR)9例.全组锁骨上转移淋巴结治疗后CR 49例,PR 19例,总有效率为100%.全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1.4%、31.0%和15.0%,中位生存期15.0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病变部位、病变长度、原发灶放疗剂量、腹腔淋巴结转移、锁骨上转移淋巴结的大小及化疗为影响预后的因素.其中病变部位、原发灶放疗剂量、锁骨上转移淋巴结的大小及化疗为独立预后影响因素.食管胸下段癌患者的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均最低.结论:放化疗联合者可作为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胸上段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应归为区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2005-01-01-2011-12-30经手术切除2 284例原发性肺癌,筛选其中经临床、病理及影像诊断为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37例。对年龄、性别、吸烟状态、临床分期及肿瘤数目、位置和大小等变量与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预后的关系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检验。结果: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占同期肺癌的1.62%(37/2 284),中位年龄60岁。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相同病理类型者占86.49%(32/37)。病理类型相同者诊断需在多个癌灶见到原位癌区域;影像表现为肿块边缘不光整,分叶状,有毛刺征。术后3年生存率78.38%,临床分期与预后相关,肿瘤最大径≤3cm与>3cm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较低,多为腺癌,相同病理类型者需结合病理及影像与肺内转移瘤鉴别。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肿瘤最大径≤3cm、pT1、pN0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RT-PCR法检测区域性淋巴结中肺癌微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区域性淋巴结共261枚,取自4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将每枚淋巴结均分为两等份,分别进行病理学检测和细胞骨架角蛋白19(CK19)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18例患者同时被病理检查和RT-PCR法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另22例病理学检查未检淋巴结转移,但RT-CR法检测到其中6例存在淋巴结肺癌微转移。40例患者中,RT-PCR法显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癌肿侵犯血管,肿瘤分化等级和肿瘤的P-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22例病理检查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大小和肿瘤的P-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普通病理检查则显示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患者的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RT-PCR法在检测淋巴结转移方面较普通病理检查优越,它能准确地检测到存在于淋巴结中的肿瘤微小转移灶,有利于筛筛选早期亚临床转移的人群和揭示肿瘤转移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2.
鬼臼乙叉甙引起过敏反应一例周宝宁,曾苏才,周积甲患者女,43岁。因左侧锁骨上窝肿块9个月而入院。经胸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右下叶中央型,T4N3MO,Ⅲb期,有双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转移,累及心脏伴有心包积液。入院时...  相似文献   

13.
1380例手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旨在结合临床资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1380例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85%、49.78%和38.96%,中位生存时间38.77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类型(中心型和周围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术后是否化疗及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是否化疗和化疗的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化疗情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珍  赵滑峰  詹文华  折虹  程炳权 《肿瘤》2004,24(4):369-371
目的分析影响双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8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同时发生3例(16.7%);先后发生15例(83.3%),均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分析原发性肿瘤临床T分期、腋下淋巴结的转移、月经情况及两侧乳腺癌发生的间隔时间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肿瘤临床T分期、腋下淋巴结的转移及两侧乳腺癌发生的间隔时间为患者的主要预后因素.结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灶大小、淋巴结浸润及两侧癌发生的间隔时间与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关系;第二原发乳腺癌患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影响乳腺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及生物学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在原发性乳腺癌的治疗中 ,一些关键性决策都和预后因素有关。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乳腺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研究进展的一些重要指标。1 影响乳腺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1.1 肿瘤大小肿瘤的大小是乳腺癌有价值的预后指标之一。许多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因肿块体积的不同而呈台阶式的改变。肿块越大生存期越短 ,所以它是与预后有关的准确地以数量来表示的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有观察表明肿瘤大小与最终转移概率是线性对数关系 ,肿瘤越大出现转移的时间越短。1.2 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校正后 ,内侧病变较外侧病变预后差 ,因为内侧病变更易侵犯内乳淋巴结 (而腋淋巴结阴性 ) ,这样一些淋巴结阴性者实际上系淋巴结阳性。Hutter等[1] 认为淋巴结转移以及转移的数目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淋巴结无转移者预后好 ,一旦出现转移则预后差。转移淋巴结的数目越多、预后越差。文献提到转移的位置与预后有关 ,位置越高预后越差。腋上组 (锁骨下组 )淋巴结转移时五年生存率仅 2 8.4 %,腋中组 (胸小肌后组 )转移时为 4 4.9%、腋下组 (胸小肌外侧组 )转移时为6 5 .2 %、腋淋巴结转移伴结外软组织受累时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球蛋白(mammaglobin,MAM)在术前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细针穿刺吸取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91例原发性乳腺癌行术前细针穿刺,将吸取的组织制备涂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MAM表达,观察MAM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同时另收集15例原发性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增生性淋巴结炎和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三者间术前腋窝淋巴结MAM表达的区别.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在9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MAM的阳性表达率为74.72%(68/91).MAM的阳性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组织学分级、细胞学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及HER-2状态无关(P〉0.05).腋窝淋巴结观察结果显示,MAM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呈阳性表达,在乳腺癌增生性腋窝淋巴结炎和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均为阴性表达.结论 MAM可表达于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合MAM的测定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具有一定辅助判断价值.MAM阳性表达与ER、PR状态、细胞学分级、组织学分级有关,有利于了解肿瘤的生物学指标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表达对肺癌生成及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海玉  沈春燕  陶盟 《癌症进展》2009,7(1):101-10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阳性表达影响肺癌进展和预后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检测4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标本中VEGF的阳性表达、微血管密度(MVD)计数,评价VEGF和MVD的关系、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呈现阳性高表达,其含量及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肿瘤直径越大、已有淋巴结转移,则VEGF含量和表达越高。在VEGF表达阳性的癌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的肺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通过调节和诱导肺癌微血管的生成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它可作为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潜能和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PET代谢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诊断为肺癌的60例患者进行18F-FDG代谢显像。SPECT/PET图像重建用迭代法(OS-EM)获得三维图像。18F-FDGSPECT/PET图像分析采用T/NT比值法及5点打分法对病灶作出定性分析,计算诊断灵敏度并与CT比较。[结果]60例肺癌患者中,18F-FDG显像阳性55例,灵敏度91.67%;CT阳性54例,灵敏度90%。SPECT/PET提示23例双侧肺门、纵隔、锁骨上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共发现78个转移的淋巴结;CT提示16例,共发现25个转移的淋巴结。在27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中,18F-FDGSPECT/PET显像对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性为83.33%。[结论]18F-FDG符合线路SPECT/PET代谢显像对肺部肿瘤及其转移灶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局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较CT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并可对肿瘤的良、恶性作出定性分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多的期待,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地改善了生活质量。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1]、《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2]和《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2016年版)》[3]的颁布,对我国原发性肺癌的规范化诊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脑转移的诊疗水平,改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专家,制定了《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相似文献   

20.
对58例原发性肺癌病人手术,就其术前淋巴结的CT检查,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CT检查用于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58例原发性肺癌病人,男42例,女16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2岁。周围型3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