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6月男婴,以发热三天为主诉入院,伴呕吐、拒乳。查体:体温38℃,神志恍惚,全身皮肤散在淤点、淤斑,前囟稍紧张,颈软,心肺无殊,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脊液中白细胞6400/mm~3,中性62%,淋巴18%,内皮20%,糖34mg/dl,蛋白265mg/dl,氯化物710mg/dl,皮肤淤点涂片镜检未见细菌,按流脑给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住院第三天复查脑脊液白细胞784/mm~3,中性63%,淋巴3%,内皮7%,但体温不降,出现抽搐,  相似文献   

2.
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儿和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一个主要病原,然而意外的是很少把其它临床表现归因于轮状病毒。本文报导1例同时患胃肠炎和无菌性脑膜炎的小儿,患儿脑脊液(CSF)中的轮状病毒,通过免疫电子显微镜(IEM)得到证实。病例:男性,6个月,于1982年12月住进ULLA医疗中心。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6天,激惹表现4天,不发烧,尿量减少。入院时表现激惹,估计有10%的脱水,肌张力正常,大便呈水样无粘液。住院后化验结果:Hb12.1g/dl红细胞压积35.2%,白细胞9800/mm~3、中性43%,淋巴49%,单核  相似文献   

3.
患儿邓×,男,5岁,住院号53638,以血尿半月、腹痛1天入院治疗,有时尿血块,伴有尿频、尿痛,入院前1天突然出现腹痛,腹胀与拒食。查体:体温37.3℃,脉搏13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30/80mmHg,神萎,贫血貌,心肺无珠,腹部膨隆,右下腹轻压痛,双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6g/dl,白细胞15000/mm~3,中性60%,淋巴40%,尿蛋白 ,红细胞 ,  相似文献   

4.
女性患儿,10岁,以突然大量呕血(总量约300ml)、黑便1天入院,伴头晕、乏力和上腹痛;患儿呈贫血貌,血压70/40mmHg,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紫癜,上腹有轻压痛,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g/dl,白细胞8200/mm~2,中性68%,淋巴32%,血小板20万/mm~2,大便柏油样,潜血强阳性,有大量钩虫卵,诊为  相似文献   

5.
女性患儿,12岁,以转移性右下腹痛28小时入院,腹软,右下腹局限性压痛,肌卫、反跳痛阳性,结肠充气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400/mm~3,中性81%,淋巴19%,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6.
病史摘要患儿,男,9岁。因右上腹剧痛1周,发现肝大、质硬,拟诊肝硬化、肝癌(?)住院。体检:发育、体温正常,精神尚可。浅表淋巴结不大,右上腹膨隆,肝肋下3cm,剑突下4cm,表面不平,质坚如石,有触痛。脾未及,腹水定(一)。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6g%,红细胞335万/mm~2,白细胞10,500/mm~3,中性75%,淋巴24%,肝功能正常。HBsAg阳性,甲胎蛋白800~1200ng/ml。经A、B型超声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7岁。4天前接触并食入二溴氯丙烷浸泡的花生10余粒。约2小时后,烦躁不安,频繁呕吐粘液样胃内容物。上腹痛,尿黄。当地医院检查:GPT400u;尿蛋白(++),脓细胞(+),红细胞0~1/HP,经治3天无效急转我院。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90/60mmHg。神志恍惚,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剑突下4cm.质韧,有触痛,双下肢有针尖大小出血点。白细胞6.2×10~9/L(6200/mm~3),中性90%;淋巴10%,血小板75×10~9/L(7.5万/mm~3)。尿蛋白(++),  相似文献   

8.
小儿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治疗和予后完全不同,故早期鉴定细菌性或病毒性甚为重要。以往普遍认为无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白细胞数<500/mm~3,Feigin等报告87%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白细胞8小时内由以中性占优势变为单核占优势,且与病毒型别无关。作者报告1次肠道病毒71型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流行,脑脊液白细胞持续以中性占优势,偶而以淋巴占优势,测定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证实病原仍属病毒性。本文收集纽约某医院1977年7月1日至1977年10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10天。第一胎,足月顺产,新法接生,出生体重3.15kg,生后18小时母奶喂养。其母健康,孕期无中毒反应。入院前4天因脐部发炎,吃奶减少,但不发热,来本院就医。外周血白细胞15,400/mm~3,中性粒细胞64%,淋巴细胞36%。粪  相似文献   

10.
430635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一例刘斯美河南医药4(6):400~401,1984患儿,女,13岁。因午后发烧,颈淋巴结肿大入院。查体:T:37.6℃,右颈淋巴结肿大,压痛明显,肝、脾均于肋下触及并有轻压痛,白细胞4400/mm~3,中性44%,单核4%,Hb12.2g%,RBC438万/mm~3,血沉51mm/小时,GOT54u,胸片两肺门有数个钙化灶,颈淋巴结穿刺病检为炎症性病变,经抗结核、抗生素、氢化可的松治疗,10天后痊愈出院。该病诊断可依据:①疼痛性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     
8730552 先天性无反应结核病误诊一例/苗榕…//实用儿科杂志.-1986,1(5).-272患儿女,12天。生后第3天开始轻咳,第8天出现不规则热。患儿为足月顺产,未接种卡介苗。入院时体温37.8℃,呼吸52次/分,发育及营养较差,皮肤苍白。腹略胀气,肝肋下2cm。红细胞375万/mm~3,血红蛋白10g%,白细胞3900/mm~3,分叶54%,淋巴46%。胸片: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4岁。6天前误服电镀用氧化锌溶液约10ml,家长发现后当即给服小苏打水300ml并引吐,下午患儿自感腹痛并排出黑红色粪便,连续6天每日均排黑色便4~5次,面色进行性苍白,伴有轻咳,于住院前2天开始发热,体温38~39℃。入院查体:面色苍白,神志清楚,咽稍充血,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脐周轻度压痛,神经系统无异常。尿蛋白++,白细胞0~3/HP;血红蛋白74g/L,白细胞15.3×10~9/L,中性64%、淋巴36%;肝功能GPT32单位;粪便潜血,镜检无异常。住院后体温持续在38~39℃。治疗:经输全血100ml,青霉素,庆大霉素肌注,  相似文献   

13.
病史摘要患儿,男,4岁。因低热,咳嗽,面黄,消瘦一个月,高热伴乏力一周,不能行走一天,拟诊再生障碍性贫血,于81年8月29日入院。体检:体温39℃,全身浅淋巴结不肿大。两肺湿性罗音;心率156次/分,律不齐,无明显杂音。肝肋下3cm,脾刚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2g%,白细胞2600/mm~3、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血小板41000/mm~3。曾作三次骨穿,均因骨髓太少,未能有助于确诊。给  相似文献   

14.
传染病     
1233 新生儿麻疹一例陈科琪中华儿科杂志22(4):221,1984 患儿,女,29天,因发热、咳嗽、眼红3天,皮疹1天入院。患儿母、兄、姐均因患麻疹并肺炎已住院3天,当地麻疹流行。体检:体温39.8℃,头颈胸腹及背部皮肤散在红色斑血疹,部分融合成片。双眼结膜充血、水肿、畏光。口腔粘膜有典型Koplik氏斑。外周血白细胞9,800,中性40%,淋巴60%。住院后第四日  相似文献   

15.
3岁小儿,右股部肿块半月,半年来常吃石蟹.查体:呼吸急促,双颈、右腋下、右腹股沟可触及蚕豆大小淋巴结3~4个,稍硬且相互粘连,左肺底可闻湿罗音,心无殊,肝右肋下4.5cm,脾肋下1.5cm,右股外侧见1.5×1.5cm肿块,无波动感,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6200/mm~3,中性23%,淋巴30%,嗜酸性47%,嗜酸细胞计数1034个/mm~3,尿蛋白( ),红细胞2~4/HP,血沉25mm/小时,心电  相似文献   

16.
8岁男孩,双侧腮腺肿痛6天,呕血1天入院,1天呕血4次,每次约30~50ml,暗红色,混有少量未消化食物,呕血前恶心,上腹隐痛,伴发热、恶心、纳差。平素身体健康。除本次病后服板兰根冲剂外,无其它药物服用史,有腮腺炎接触史。查体,体温38.8℃,脉搏110/分,血压80/60mmHg,双侧腮腺肿大,局部灼热感,有触痛,腮腺管口红肿,咽稍充血,心肺正常,肝脾不大,剑突下轻压痛;血红蛋白11g/dl,白细胞11000/mm~3,中性75%,淋巴25%,血小板25g/mm~3,肝功正常,血淀粉酶15单位(温氏法),尿8A 正常。呕血停止后第5天钡餐透视见胃粘膜粗乱,给禁食、输液、止血等后,肿胀  相似文献   

17.
病例报告:患儿为11岁男孩,患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复发性中耳炎。免疫学检查发现其血清免疫球蛋白降低,同种凝集素缺乏,植物血凝集素(PHA)引起的淋巴细胞转化正常,但对共同抗原组的延迟过敏反应缺如。平均白细胞计数低于100/mm~3。患儿出现水痘的典型水疱,在发病4天内,相继出现成批的水疱超过正常典型的儿童期水痘。第5天胸部X线检查发现间质性肺炎,即开始静脉注射青霉素。以后2日内,体温升至40℃,呼吸加快,50次/分。全身布满小水疱与痂皮,两肺可闻弥漫性罗音,淋巴细胞与粒细胞的绝对计数分别为500/mm~3与600/mm~3。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性,13岁,因四肢对称、渐进、弛缓性麻痹、呼吸困难入院。体检:体温38℃,呼吸急促,胸廓呼吸动度减弱,四肢软瘫,腰背肌麻痹重度,腹壁反射消失。脑脊液常规。定量均无异常。白细胞23,500/mm~3,中性88%,淋巴12%。入院诊断:Gillain-Barre综合征。入院后即行气管切开术,次日患儿吞咽困难,呼吸停止,意识不清,即予橡皮囊加  相似文献   

19.
例一,女性,4岁,发热三天,体温高达40.1℃,伴骶髂关节疼痛二天入院。体检:体温40℃,神萎,咽充血,两侧扁桃体Ⅱ°肿大,无分泌物,两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率160次,律齐,无杂音,腹略胀,肝肋下1.5cm,质软,肠鸣音减弱,两侧髋关节及骶髂关节无压痛,双下肢活动自如。实验室检查:末稍血白细胞18400/mm~3,中性92%,淋巴8%,血沉85mm/小时,血培养金  相似文献   

20.
病例摘要患儿,男,6个月,住院号28308。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6Kg。母孕期40天曾患感冒。生后20余天时,其母发现患儿脉搏不规则,在当地医院诊断“心律不齐”,但未治疗,半月来因活动后气喘于1983年10月24日来院。体检:营养发育中等,体重8.5Kg,身长64cm,咽部充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快慢不一,心脉率不一致,无杂音,心率180次/分,两肺无异常,呼吸40次/分,腹软,肝肋下1.0cm,质较,脾肋下刚可扪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5g,白细胞4000/mm~3,中性61%,淋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