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运动对高脂膳食诱导胰岛素抵抗(IR)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丝氨酸307(Ser307)磷酸化和酪氨酸(Tyr)磷酸化通路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75只,分为正常对照(NC)组、高脂膳食(HF)组.10周后再将HF组分为高脂膳食运动(HFE)组和高脂膳食非运动(HFNE)组.以钳夹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IS)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骨骼肌IRS-1 Ser307磷酸化和Tyr磷酸化水平.结果 (1) 10周后HF组葡萄糖输注率(GIR60~120)明显低于NC组;与NC组比较,HF组IRS-1 Tyr磷酸化水平降低,IRS-1 Ser307磷酸化水平升高(P均<0.01).(2) 14周后HFE组GIR60~120明显高于HFNE组;与HFNE组比较,HFE组IRS-1 Tyr磷酸化水平升高,IRS-1 Ser307磷酸化水平降低(P均<0.01).结论 运动干预改善IR大鼠IS,其机制可能与改善IRS-1 Ser307/Tyr异常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糖尿病阴茎组织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的变化和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情况。方法用葡萄糖和血红蛋白(Hb)在体外孵育形成Hb-AGEs,免疫新西兰兔,制备AGEs抗血清,建立竞争性ELISA法,测定大鼠阴茎组织AGEs含量。应用RT-PCR研究RAGEmRNA表达。结果各组糖尿病大鼠未经治疗时阴茎组织AGEs水平均较对照(NC)组明显升高(P<0.01),8周时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DMI)组及糖尿病用胰岛素和二氨基酚嗪(DAP)治疗(DMID)组的AGEs水平较糖尿病未治疗(DM)组降低(P<0.05~0.01),至16周DMID组上述指标较DMI组明显降低(P<0.01)。RAGEmRNA在DM组大鼠阴茎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NC组(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AGEs水平明显升高,RAGEmRNA高表达,胰岛素和DAP治疗可降低AGEs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饮食调整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 ♂, 80只, 随机分为8 wk对照组(NG 8 wk组)、12 wk对照组(NG 12 wk组)、8 wk高脂组(HG 8 wk组)、12 wk高脂组(HG 12 wk组)及饮食调整组(DG组)各16只. NG组喂饲普通饲料, HG组喂饲高脂饲料,DG组喂饲高脂饲料, 8 wk后改普通饲料继续喂饲4 wk. 正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检测葡萄糖输注率(GIR), 放射免疫法和生化法检测血清及肝匀浆生化指标; 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1、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1丝氨酸307磷酸化(phospho-IRS-1Ser307, p-IRS-1Ser307)的表达.结果:HG组与同期NG组大鼠比较, 体质量、肝指数、血清ALT、AST、TG、TC、FFAs、FIns、TNF-α及肝匀浆TG、TC、FFAs、MDA均明显升高(P <0.05或0.01), 肝匀浆SOD降低(t = 4.88, 7.92); GIR降低(均P <0.05); 肝组织JNK1蛋白表达、p-IRS1Ser307水平增高(t =4.39, 5.81; 4.60, 6.48), JNK1蛋白表达强度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 HG 12 wk组和HG 8 wk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 随着喂养时间的延长,HG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加重; 而DG组大鼠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但仍未达到同期NG组大鼠水平(均P <0.05).结论:高脂饮食喂养8 wk及12 wk分别能够构建SD大鼠NAFLD及NASH模型, 仅恢复正常饮食对于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黄芪甲苷(0、25、50、100μmol/L)与50 mmol/L葡萄糖共处理RGC-5细胞,标记为高糖组、高糖+黄芪甲苷1组、高糖+黄芪甲苷2组、高糖+黄芪甲苷3组;运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磷酸化(p)-氨基端激酶(JNK)、JNK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氨酸(Glu)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增殖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显著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氧化水平显著升高,兴奋性毒性显著升高,p-JN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黄芪甲苷1、2、3组细胞凋亡显著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氧化水平显著降低,兴奋性毒性显著降低,p-JN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高糖+黄芪甲苷1组相比,高糖+黄芪甲苷2、3组细胞凋亡显著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氧化水平显著降低,兴奋性毒性显著降低,p-JN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对高糖诱导RGC-5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抑制、抗氧化能力增强、兴奋性毒性减弱的作用,保护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免受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黄芪甲苷失活JN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KKAy糖尿病小鼠骨骼肌组织中叉头状因子(Fox)O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的表达,探讨FoxO1的表达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8周龄KKAy小鼠8只为糖尿病模型组(DM),予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龄C57BL/6J小鼠1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8只、高脂喂养组(HFD)8只。喂养至16 w后检测3组小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骨骼肌组织FoxO1及PPARγ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骨骼肌组织中FoxO1蛋白表达。结果DM组FBG、TG、TC、LDL-C、Ins和HOMA-IR水平均较NC组及HFD组显著升高(P<0.05),HFD组小鼠Ins、TC、LDL-C和HOMA-IR较NC组显著升高(P<0.05);DM组PPARγmRNA较NC组及HFD组均显著降低(P<0.01),HFD组PPARγmRNA较NC组显著降低(P<0.05);DM组FoxO1 mRNA及蛋白表达较NC组及HFD组均明显增高(P<0.05)。DM组骨骼肌FoxO1 mRNA表达与FBG(r=0.910,P<0.01)、Ins(r=0.864,P<0.01)、TG(r=0.897,P<0.01)和HOMA-IR(r=0.944,P<0.01)呈正相关,与PPARγmRNA呈负相关(r=-0.719,P<0.01)。结论FoxO1的表达与糖血脂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喂养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骨骼肌中蛋白激酶B(PKB)表达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的改变及饮食治疗、葛根素、罗格列酮干预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A)组和高脂饮食(B)组,2个月后再将B组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C)组、正常饮食干预(D)组、葛根素干预(E)组和罗格列酮干预(F)组。干预1个月后检测骨骼肌中PKB的表达及转位至质膜的GluT4含量。结果C组大鼠产生了明显的IR,骨骼肌中PKB的表达较A组显著降低(P<0.01),转位到质膜上的GluT4含量显著减低(P<0.01);D、E、F组大鼠IR明显改善,骨骼肌中PKB的表达较C组大鼠显著增加(P<0.01),GluT4含量较C组大鼠显著升高(P<0.01)。结论高脂饮食喂养的SD大鼠骨骼肌产生明显的IR,骨骼肌中Ins诱导的PKB表达降低,Ins刺激的GluT4向质膜的转位减少。饮食治疗及葛根素、罗格列酮干预能增加骨骼肌中Ins刺激的PKB表达及GluT4向质膜的转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黄芪联合胰岛素疗法对糖尿病(DM)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DM患者应用抗氧化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DM组、黄芪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黄芪+胰岛素治疗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每隔3d监测大鼠血糖.治疗8w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 DM模型组及其治疗组SOD活力、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黄芪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和黄芪+胰岛素治疗组SOD活性、体重明显高于dm模型组(P<0.05),黄芪治疗组和胰岛素治疗组SOD活性、体重明显低于黄芪+胰岛素治疗组(P<0.05).DM模型组及其治疗组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黄芪治疗组和胰岛素治疗组MDA含量、血糖明显高于黄芪+胰岛素治疗组(P<0.05),黄芪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和黄芪+胰岛素治疗组MDA含量、血糖明显低于DM模型组(P<0.05).结论黄芪联合胰岛素在抑制DM大鼠的氧化应激,改善血糖,控制体重上较单一应用黄芪或胰岛素,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1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T2DM组、T2DM+GLP-1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T2DM组及T2DM+GLP-1组高脂喂养、NC组普食喂养4 w,给予T2DM组及T2DM+GLP-1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建立T2DM模型。受试大鼠进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T2DM+GLP-1组大鼠在钳夹实验前30 min开始持续输注GLP-1,检测钳夹实验120 min葡萄糖输注率及0、30、60、90、120 min血清胰岛素浓度。Wester印迹法测定大鼠腓肠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T2DM组钳夹实验120 min葡萄糖输注率降低(P0.05),骨骼肌Akt磷酸化水平下降;与T2DM组比较,T2DM+GLP-1组钳夹实验120 min葡萄糖输注率增加(P0.05),骨骼肌Akt磷酸化水平升高;各组间胰岛素浓度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 GLP-1可以增加平静状态T2DM大鼠葡萄糖摄取,改善骨骼肌的胰岛素敏感性,这一改善作用不依赖于胰岛素浓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坎地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0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坎地沙坦高剂量组(Can 1组)及坎地沙坦低剂量组(Can 2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WKY大鼠作为对照组。均给予果糖喂养,Can 1组(0.8 mg/kg)、Can 2组(0.4mg/kg)分别给予坎地沙坦灌胃干预,观察第8周末各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AngⅡ的水平,以及骨骼肌蛋白激酶B(Akt)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ngⅡ、HOMA-IR及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明显升高,骨骼肌中Akt mRNA表达及P-Akt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Can 1组大鼠FINS、HOMA-IR明显降低,Can 1组和Can 2组骨骼肌Akt mRNA表达及P-Akt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AngⅡ通过下调SHR骨骼肌的Akt蛋白表达引起胰岛素抵抗,而坎地沙坦通过抑制AngⅡ的这种作用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M大鼠模型膀胱乙酰胆碱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胰岛素治疗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模型组(DM组)和胰岛素治疗组(DM+Ins组)。成模10周后取膀胱提取RNA,RT-PCR半定量分析3组大鼠膀胱乙酰胆碱M2和M3受体mRNA。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和DM+Ins组M。受体mRNA表达上调显著并以DM组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和DM+Ins组M3受体mRNA表达下调较NC组显著(P〈0.01),尤以DM组明显(与DM+Ins组比较,P〈0.05)。结论DM大鼠膀胱M2受体mRNA表达增加,M3受体mRNA表达则减少,胰岛素治疗可能预防或减轻上述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胰岛素疗法对糖尿病(DM)大鼠血清血糖、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链脲酶菌素(STZ)诱导的DM大鼠是否产生低度炎症以及黄芪联合胰岛素疗法对DM这种低度炎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胰岛素组、黄芪组和黄芪联合胰岛素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大鼠STZ腹腔注射制备DM模型.治疗8 w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中血糖、IL-6以及TNF-α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黄芪组大鼠血糖、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黄芪组、胰岛素组、黄芪联合胰岛素组血清血糖、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黄芪联合胰岛素组血糖、IL-6、TNF-α值低于黄芪组及胰岛素组(P<0.05).结论 黄芪联合胰岛素疗法治疗DM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DM的高糖和炎症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喂养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骨骼肌中蛋白激酶B(PKB)mRNA表达改变。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采用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IR大鼠模型,用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实验测定葡萄糖输注率(GIR),同时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大鼠骨骼肌PKB mRNA表达。结果①高脂喂养4 w后,高脂组F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下降(P<0.05),GI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高脂组存在IR,IR模型制造成功。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组PKB 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高脂饮食喂养的IR大鼠IR的产生与骨骼肌胰岛素刺激PKB表达明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鼠骨骼肌中microRNA27b、microRNA130,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表达变化及其与糖尿病(DM)相关性。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糖、体重,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骨骼肌中miR27b,miR130,PPARγ的RNA表达水平,并用EMSA检测大鼠骨骼肌中PPAR结合能力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骨骼肌中,miR20b的RNA水平表达明显增加(P<0.01),miR130、PPARγ、PPAR的DNA结合能力也显著降低(P<0.01),同时各组大鼠血糖水平与miR20b的RNA水平存在负相关(P<0.01),与miR130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在大鼠DM模型中,microRNA27b,microRNA130,PPARγ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提示microRNA可能通过调节PPARγ参与DM过程中血糖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的血清学指标的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黄芪对糖尿病(DM)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胰岛素水平的作用,为黄芪治疗D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DM模型组和黄芪组.给予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 mg/kg体重,每隔2 d测一次血糖,3次血糖测定值均高于16.7 mmol/L,被确定DM模型成功,黄芪组每日腹腔注射DM大鼠黄芪注射液1 ml(内含2 g药材提取物).DM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0.1 mmol/L柠檬酸钠1 ml.于治疗后的第7、14天分别取3组大鼠的血液,测定血糖、血清TG、HDL-C、LDL-C、胰岛素水平.结果 黄芪组治疗14 d后,血清中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DM组(P<0.01);TG和血糖水平显著低于DM组(均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具有调节脂代谢,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O)-1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中8只为对照组,余16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DM大鼠模型,将血糖浓度大于16.7 mmol/L的大鼠定为DM模型,随机分为DM组8只,另外8只腹腔注射HO-1特异性诱导剂正铁血红素为实验组,对照组及DM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12 w后,HE染色观察RGC密度,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视网膜HO-1、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RGC密度显著降低(P<0.01),而实验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DM组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实验组无明显变化(P>0.05)。HO-1在对照组仅微量表达于内核层,DM组阳性表达在节细胞层及内核层有所增加,而实验组阳性染色显著增加,特别是节细胞层。Caspase-3在对照组视网膜几乎无表达,而DM组阳性表达显著增多,主要分布于节细胞层及内核层,实验组与DM组相比阳性表达有所减弱。与对照组相比,HO-1在DM组及实验组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1),且实验组增加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在DM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实验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正铁血红素诱导HO-1在视网膜的高表达,下调了DM大鼠视网膜Caspase-3的表达,抑制了氧化应激,恢复了视网膜RGC密度;提示HO-1可能对DM大鼠RGC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大鼠肺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DM模型组(DM组)和对照组各24只.DM组大鼠成模后4、12、20周末各杀检8只.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AGEs、CTGF变化并分析图像.结果 大量AGEs和CTGF阳性细胞分别出现于4、12、20周和12、20周DM大鼠肺组织内,其平均灰度值低于对照组,并随病程进展而降低(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DM大鼠肺组织AGEs与CTGF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高血糖状态下,肺组织内AGEs和CTGF显著增加并正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DM肺损害;蛋白非酶糖基化通路可能是DM肺损害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I3K在2型糖尿病(T2DM)骨质疏松(OP)中的作用及LY294002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75只清洁级近交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S组),T2DM OP模型组(M组)和LY294002干预组(IN组)。M组和IN组大鼠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备T2DM大鼠模型,两组大鼠均采用手术摘除卵巢的方式制作OP大鼠模型。IN组在模型制作成功后注射溶解于二甲基亚砜(DMSO)的LYP294002。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PI3K、AKT-1、AKT-2在骨骼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组大鼠PI3K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S组(P0.05),IN组显著低于NS组(P0.05),M组显著高于IN组(P0.05);M组大鼠AKT-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S组(P0.05),IN组显著低于NS组(P0.05),M组显著高于IN组(P0.05);M组大鼠AKT-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S组(P0.05),IN组显著低于NS组和M组(P0.05)。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在T2DM大鼠OP大骨骼肌的活性降低,LY294002会进一步降低T2DM大鼠OP大骨骼肌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结肠动力障碍是糖尿病(DM)的常见并发症。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DM患者体内显著升高,然而其在DM结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AGEs和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在DM结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DM组和正常对照组,以链脲菌素腹腔注射建立DM模型,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远端结肠组织。检测离体结肠肌条肌张力;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肠组织p-MLC表达;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p-MLC、总肌球蛋白轻链(t-MLC)表达。分离培养结肠平滑肌细胞(SMCs),以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AGEs作用于SMCs,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MCs的p-MLC、t-MLC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结肠平滑肌张力显著减弱[(0.89±0.09)g对(1.98±0.12)g,P0.05],DM组大鼠结肠组织pMLC/t-MLC/β-actin水平显著降低(0.98±0.10对1.61±0.12,P0.05)。SMCs经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AGEs干预后,p-MLC/t-MLC/β-actin水平显著降低。结论:DM结肠动力障碍可能由AGEs抑制SMCs中MLC磷酸化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内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7~8周龄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雄性糖尿病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未治疗糖尿病组、胰岛素组、格列齐特组,每组各6只.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细胞SREBP-1c mRNA和核内成熟型蛋白表达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子3磷酸化(Tyr705)(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3.7±1.1)比较,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SREBP-1c mRNA(7.3±2.6)和核内蛋白(3.3±0.4)、TNF-α(0.44±0.03)及P-STAT3蛋白(0.50 ±0.08)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早期胰岛素治疗则下调了SREBP-1c mRNA(4.1±1.8)和核内蛋白(2.7±0.3)表达、TNF-α(0.19±0.22)及P-STAT3蛋白(0.29±0.0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胰岛素治疗抑制骨骼肌细胞内脂质合成通路中关键转录分子的表达,可能是骨骼肌内脂质沉积减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韦广洪  付锋  马斌  薛洋  李嘉  张利华 《心脏杂志》2013,25(2):176-179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8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制备MI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Sham)组(n=20)、生理盐水对照(MI+NS)组(n=20)、胰岛素治疗(MI+Ins)组(n=2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益赛普治疗(MI+En)组(n=10)及Ins+En治疗(MI+Ins+En)组(n=10)。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在MI后1周和4周时,心肌及血清TNF-α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经右颈总动脉插管测定血压(BP)、左室舒张压(LVDP)和最大左室舒张压/收缩压变化速率(±LVdp/dtmax)。结果: 大鼠MI后心肌中TNF-α增加,Ins治疗可明显降低大鼠心肌中TNF-α的含量(P<0.05,n=6)。Ins治疗组大鼠EF、FS、LVDP和±LVdp/dt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10),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10)。与单独En治疗组相比,Ins+En治疗组大鼠EF、FS、LVDP和±LVdp/dtmax明显升高、LVESD明显降低(P<0.05,n=10)。结论: Ins可抑制MI后心室的扩张,改善心脏功能,但其机制不依赖于抑制心肌TNF-α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