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只家兔静注溴化二甲基轮环藤宁(以下简称环轮宁,系中草药千金藤的生物碱)1mg/kg,窦房传导时间(SACT)明显缩短(P>0.01),表明环轮宁可以改善窦房传导功能,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明显延长(P>0.01),但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及窦房结恢复时间指数(SNR-TI)无改变,表明此剂量环轮宁不抑制窦房结自律性,SNRT延长系由于心率减慢所致。P-R间期无延长,提示环轮宁不抑制房室交界区的传导。  相似文献   

2.
一、资料我院自1957年开始应用降压麻醉,先后使用过丙嗪类药物,三噻吩嗪(阿风那),六烃季铵及环轮宁。环轮宁系防己科植物地不容(Stephania delavayi Diel 云南又称其为山乌龟或罗锅底)所含的一种膺碱,结构式与右旋管箭毒相似,早期用作肌松剂,后因降压作用明显,上海等地区推荐作降压药物使用。我们自1979年9月26日起至1980  相似文献   

3.
环轮宁是近年来国内研制成功的新控制性降压药。降压作用迅速可靠,易控可逆,副作用较轻,可以代替进口的三甲硫吩(Trimethaphan,又名阿方那特Arfonad)。现将环轮宁的研究资料介绍如下: 一、理化特性(1,2) 环轮宁是防已科植物地不容(Stephonia epigeae H.S.Lo.)中所含生物碱——轮环芚宁(Cycleanine)经季铵化后制成  相似文献   

4.
罗库溴铵(ROC)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中时非去极化肌松药中起效最快的药物,且此药物无心血管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罗库溴铵在老年患者临床手术中的应用,多种因素对老年手术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并探究了罗库溴铵用于老年患者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5.
1977年7月海南农垦海口医院发现防己科植物海南轮环藤(Cyclea Hainanensls Merr)的总生物碱,经甲基化处理后具有良好肌肉松弛作用,1977年底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共同协作,从海南轮环藤中分离出有效单体左旋箭毒碱(L-Curine)。最初制成二甲基左旋箭毒碱双碘甲盐,经药理试验及临床应用48例,于1978年3月在广东省医药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海南轮环藤科研协作会议上,该药肌松作用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肯定。为了提高注射剂的浓度及解决析晶等问题,1978年5月改制成功二甲基左旋箭毒碱双氯甲盐注射剂(简称海轮碱Ⅱ),先后在广东、广西、上海、北京、江苏、沈阳等地34个医院验证了1222例。1978年12月在广州市第十制药厂和第二制药厂扩大试制,为成批生产创造条件。1979年3月15日由广东省卫生局主持,在广州召开了海轮碱Ⅱ鉴定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该药肌松效果确实,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的临床应用,是非去极化肌松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经典的长效肌松药如潘库溴铵和氯筒箭毒碱,其肌松残余作用达40%,而属于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的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其肌松残余作用仅为5%。临床上四个连续成串刺激(TOF)>0·7时可以考虑拔管,>0·9时,表示喉肌功能及气道保护机制已完全恢复。潘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加上长效肌松药的应用可能导致术后肌松恢复延迟,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研制无肌松残余作用的肌松药。本文介绍三种新型肌松药:瑞库溴铵、罗库溴铵及…  相似文献   

7.
海南轮环藤总生物硷及其分离得出的海轮硷——Ⅱ的临床肌松效果和药理实验,广东省海南农垦海口医院已经作了报导。本工作拟从海南轮环藤总生物检和海轮硷——Ⅱ对家兔胫前肌动作电位的影响,进一步观察本药对骨骼肌的松弛作用,并初步探讨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依据临床指征拔除气管导管后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的肌松残留情况。方法 :6 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维库溴铵 (VEC)、罗库溴铵 (ROC)及阿曲库铵 (ATR)三组 ,每组 2 0例。静吸复合麻醉。肌松药首量 :VEC组 12 0 μg/kg ;ROC组 6 0 0 μg/kg ;ATR组 5 0 0 μg/kg。术中用四个成串刺激 (TOF)监测肌松 ,当其值 (TOFR)至 0 .1时追加肌松药 1×ED 95。结果 :维库溴铵末次给药作用时间长于罗库溴铵 (P <0 .0 1)和阿曲库铵 (P <0 .0 5 ) ;拔管时各组TOFR及TOFR <0 .75的例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阿曲库铵残留时间短于维库溴铵 (P <0 .0 1)和罗库溴铵 (P <0 .0 5 )。结论 :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一样 ,用药后若依据临床指征拔除气管导管都有发生术后肌松残留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溴化潘克劳宁系一种新的非去极化肌肉松弛剂。临床应用证明,该药优于既有的一些肌松剂,特别适用于以下一些患者:①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手术病人行全身麻醉时;②对常规治疗无反应的支气管痉挛患者;③因严重破伤风或中毒而肌肉痉挛、妨碍充分通气的患者;④不能维持正常呼吸的癫痫患者;⑤需行气管内插管而禁忌使用琥珀胆碱的患者。使用潘克劳宁的同时,应使患者适当地镇静,否则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损害。其他的危险有呼吸器中断未及时发现,快速性心律失常,因药物互相作用而致肌肉松弛作用延长等。溴化潘克劳宁(Pancuronium Bromide),商品名潘龙(Pavulon),系1964年合成。它系按下列要求探索新肌松剂的结果:①非去极性;②作用出现迅速接近去极化肌松剂;③其作用容易逆转,而且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顺式阿曲库铵与维库溴铵复合剂量用于眼科手术小儿患者时神经肌肉阻滞的时效.方法 18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行眼科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组和维库溴铵组,每组90例.麻醉诱导:两组分别静脉注射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或0.1 mg/kg维库溴铵.麻醉维持:T1恢复至25%时两组分别静脉注射0.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02 mg/kg维库溴铵.予首次剂量后2 min评估插管条件.采用ToF-Guard肌松监测仪对尺神经行连续4个成串(TOF)刺激,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变化.记录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首次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重复给药后的肌松持续时间(重复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最后给药的肌松持续时间(最后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最后给药到T4/T1=0.8的时间)和肌松恢复指数(自T1恢复至25%到T4/T1=0.8的时间).结果 顺式阿曲库铵组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维库溴铵组(P<0.01),两组重复给药后的肌松持续时间、最后剂量的肌松持续时间、肌松恢复指数、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顺式阿曲库铵组≤12个月的患儿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维库溴铵组(P<0.01);顺式阿曲库铵组≤12个月的患儿肌松恢复指数显著短于维库溴铵组(P<0.01).两种药物都提供了良好的插管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顺式阿曲库铵的恢复指数明显短于维库溴铵,更适合小儿,尤其是<12个月的行眼科手术的患儿.  相似文献   

11.
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I组).吸入七氟烷1MAC(II组),1.5 MAC(III组),2 MAC(IV组).比较不同MAC七氟烷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分别记录各组注入维库溴铵后其抑制时间、T1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起效时间Ⅱ组与I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组和Ⅳ组与I组相比明显缩短(P相似文献   

12.
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丙泊酚及依托咪酯静脉诱导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胸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丙泊酚诱导组 (1 5例 )、依托咪酯诱导组 (1 5例 )。两组术前和术中用药相同 ,用TOF GUARD加速度仪监测神经肌肉功能。结果 两种药物对罗库溴铵肌松效果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丙泊酚和依托咪酯静脉诱导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在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援下,我们和湖南省冶金矽肺防治研究所等单位,从广泛筛选中草药中发现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汉防己乙素(Fangchinoline)、小檗胺(Berbamine)、千金藤素(Cepharanthine)和轮环藤宁(Cycleanine)5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对大白鼠实验性矽肺具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肖向锋  吴俊林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5):399-399,405
目的 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维库溴铵对肥胖病人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60例,ASAⅠ~Ⅱ级,按体重指数分为三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超重组,C组为肥胖组.使用TOF-Watchi SX进行拇指内收肌连续监测肌松,采用四个成串刺激,频率为2 Hz,每个成串刺激间隔15 s.记录维库溴铵插管剂量(0.15 mg/kg)的起效时间(注药结束到T1抑制达95%时间),时效(注药结束到T1恢复到对照25%的时间).结果 给予诱导插管剂量(0.15 mg/kg)的国产维库溴铵后,C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时效显著长于A组(P<0.05).结论 在全凭静脉麻醉下成年肥胖病人按实际体重给予国产维库溴铵时,可增强肌松作用,延长在体内的消除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复合顺式阿曲库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肌松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患者年龄19~65岁, ASA分级Ⅰ~Ⅱ级。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即罗库溴铵组(R组,0.60mg/kg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0.10mg/kg顺式阿曲库铵)和联合组(RC组,0.30mg/kg罗库溴铵+0.05mg/kg顺式阿曲库铵)。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常规麻醉诱导,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注射麻醉维持。采用TOF模式监测肌松情况,采用握力评价术后肌力恢复情况。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体温等,记录肌松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恢复指数及术后肌力恢复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R组和RC组肌松药物起效时间较快(P=0.000)。与RC组比较,C组和R组肌松药物持续时间较短,术后拔管时间长,术中额外追加肌松药物次数多(P<0.01)。3组患者肌松药物恢复指数、术后握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95罗库溴铵和ED95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使用时,缩短了诱导肌松起效时间,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肌松效果且术后肌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6.
单次插管剂量维库溴铵残余肌松与术中低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J  Ye WD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3):3074-3076
目的 研究单次插管剂量维库溴铵的术后残余肌松的发生率及其与术中低温的关系.方法 民航医学中心(民航总医院)麻醉科2009年7至12月80例只用单次插管剂量维库溴铵的全麻患者,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19 ~59岁.常规麻醉诱导维持,术中无肌松剂追加.术中鼻咽体温(T)<36℃为术中低温组(LBT组)否则为非术中低温组(NBT组).术毕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根据临床拔管指征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即刻测定4个成串刺激比值(TOFr).结果 单次插管剂量维库溴铵残余肌松发生率为28.7%.LBT组37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发生术后残余肌松,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为43.2%.NBT组43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发生术后残余肌松,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为16.3%.LBT组与NBT组相比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低温术后肌松残余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7.
杨峰  维拉  钟唯一 《新疆医学》2007,37(6):69-70
维库溴铵是临床常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本文通过国产维库溴铵与进口维库溴铵肌松效应和心血管反应的对照比较,估价国产维库溴铵的肌松作用及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效应的影响。方法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并比不吸入七氟醚以及吸入1个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1.3MAC七氟醚后,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分别记各组注入罗库溴铵后其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T1恢复间及恢复指数。结果起效时间上:Ⅱ组与Ⅰ组相比较差无显著性(P>0.05);而Ⅲ组与Ⅰ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在临床作用时间、T125%、T150%及T175%恢复间及恢复指数上,Ⅱ组和Ⅲ组与Ⅰ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延(P<0.05),其中组Ⅲ与组Ⅰ相比有更明显的延长(P0.01)。结论吸入七氟醚能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长罗库溴铵的作用时间,吸入1.3MAC七氟醚增强罗库铵的肌松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9.
体温对罗库溴铵残余肌松恢复和拮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术中保温对罗库溴铵肌松恢复和残余肌松拮抗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4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术中不保温和术后肌松自然恢复组(I组),术中不保温和术后残余肌松拮抗组(Ⅱ组),术中保温和术后肌松自然恢复组(Ⅲ组),术中保温和术后肌松拮抗组(Ⅳ组).予丙泊酚、芬太尼和0.6 mg/kg罗库溴铵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使用4个成串刺激(TOF)-Watch SX监测,TOF中第1个肌颤搐出现的时间(T1)恢复至0.25时给予罗库溴铵0.15 mg/kg.Ⅲ组、Ⅳ组采用热毯加覆盖法保持体温.手术结束后当TOF中第4个肌颤搐与第1个肌颤搐的比值(TOFR)恢复至0.6,Ⅱ组、Ⅳ组给予新斯的明0.015 mg/kg和阿托品0.5 mg拮抗肌松,Ⅰ组、Ⅲ组让肌松自然恢复. 结果 Ⅲ、Ⅳ组的术毕体温显著高于Ⅰ、Ⅱ组(P值均<0.05).对于术后拮抗的患者,Ⅳ组的TOFR恢复时间为(15.5±2.6)min,显著短于Ⅱ组的(6.3±2.0)min(P<0.05);对于术后不拮抗的患者,Ⅲ组的TOFR恢复时间为(15.5±2.6)min,显著短于Ⅰ组的(19.5±6.3)min(P<0.05).对于术中保温的患者,Ⅳ组的TOFR恢复时间显著短于Ⅲ组(P<0.01);对于术中不保温的患者,Ⅱ组的TOFR恢复时间显著短于Ⅰ组(P<0.01). 结论 术中保温有助于患者术后罗库溴铵残余肌松的恢复和拮抗.  相似文献   

20.
<正> 木防己系防己科木防已属植物木防己(Coculous Trilodus D.C.)的根,含多种生物碱,文献记载木防已碱有解热、降压及麻痹兔小肠、子宫及心肌等作用。临床上木防己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肋间神经痛、风湿性心脏病及高血压等。我们在寻找肌松剂中,发现碘化二甲基木防己碱(以下简称二甲碱)肌松作用很强,本文报告其肌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