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α1 酸性糖蛋白 (α1 AG)的水平变化在糖尿病继发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对 30例糖尿病继发感染患者、25例糖尿病无感染患者、20例正常人的血清α1 AG进行检测,并与反映感染的敏感指标C反应蛋白 (CRP)相比较。结果 继发感染组α1 AG水平明显高于无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 (P均 <0. 001 ),无感染组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α1 AG与CRP水平显著正相关 (r=0. 912,P<0. 01 )。继发感染组感染控制前后血清α1 AG水平有显著差异 (P<0 001 )。结论 血清α1 AG水平与有无感染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清α1 AG水平有助于糖尿病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抗感染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2.
肝病患者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α1酸性糖蛋白的水平变化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α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肝病组和重症肝炎组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而且随病情的加重呈进行性降低;肝硬化失代偿期明显低于肝硬化代偿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肝癌组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α1酸性糖蛋白的检测对肝脏疾病病情的估计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价值。对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G) 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老年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和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ELISA法检测40例老年 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hs-CRP、α1-AG含量,并与30例正常老年人比较,分析3个指标与AECOPD的关系.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IL-6、hs-CRP、α1-AG均高于缓解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无论是加重期还是缓解期IL-6、hs-CRP、α1-AG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加重期及缓解期3个指标两两比较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IL-6、hs-CRP、α1-AG参与了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过程,3个指标对AECOPD早期诊断、治疗疗效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何疆春  李贤峰 《人民军医》2014,(12):1328-1328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1岁。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收住我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无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偶有饮酒,已戒烟4个月余。行维A酸及亚砷酸治疗1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CR),之后给予高三尖杉脂碱+阿糖胞苷(H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MA)等方案巩固化疗。最后1次(第4次)化疗后出院返家途中,无明显诱因突发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并伴后背部放散痛1h无缓解,无黑蒙、晕厥、咯血、呼吸困难,无头晕、头痛。遂送我院急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olo-like kinase1(Plk1)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lk1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3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blastic Ieukemia,ANLL)及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儿童患者与19例正常儿童(normal,N)骨髓细胞比较,Plk1表达有显著性差异(χ^2=43.947,P〈0.01),在ANLL及ALL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结论 Plk1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呈异常高表达,可能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有效靶点及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变化。方法:采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53例)以及健康个体(90例)的外周静脉血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清HIF-1α含量,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结果:HAPC患者血清HIF-1α含量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PC患者血清HIF-1α与HGB及RBC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HAPC的发生可能与血清HIF-1α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王秀玲  孙文斌 《武警医学》2001,12(4):248-249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14岁。于就诊前不明原因左颈部出现绿豆大小肿块 ,口服消炎药无效 ,且继续长大 ,于就诊时如鸽蛋大小且自诉全身乏力、低热、夜间盗汗。查体 :体温 38.2℃ ,脉搏 114次 /min ,慢性病容 ,度贫血貌 ,皮肤粘膜未见血点。B超 :肝、脾、肾、胰未见异常。专科检查 :左颈部居下颌角下方有一 3cm× 2cm大小肿块 ,活动、硬度一般 ,界清 ,微压痛。血常规 :血色素 112g/L ,白细胞 7.8× 10 9/L ,中性占 70 % ,淋巴占 30 % ,血沉 14mm。诊断 :颌下淋巴腺结核 ,给予抗结核和感冒药治疗 ,无效 ,体温反增高至 40℃ ,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初诊和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SDF1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培养5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A组)、5例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B组)、5例正常人或无重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C组)骨髓基质细胞,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SDF1含量。结果A、B、C三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中SDF1含量分别为2941±374、2891±305、1583±157pg/ml,A、B两组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SDF1增多,完全缓解后仍存在持续异常。  相似文献   

9.
慢粒急粒变、急粒单变、急淋变、急淋急粒双重变较为常见,慢粒急性粒细胞-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变较为罕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疾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治疗手段是联合化疗。通过化疗可提高急性白血病缓解率,延长生存期,乃至治愈急性白血病。但化疗药物又可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骨髓抑制,肝脏、肾脏的损伤及感染等副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或减轻毒性反应,避免并发症,能更安全,更有效地为患者服务,确保化疗的正常进行。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熟悉患者的治疗方案,了解各种化疗药物的原理及毒副作用,预防和减轻各种不良反应,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朱柏贵  张苏江  李建勇 《武警医学》2010,21(7):575-577,580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NPM1基因突变发生情况,并了解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采用基因组DNA-PCR方法扩增39例初发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NPM1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AML患者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1)39例初发AML患者中NPM1突变7例(17.9%),其中A型突变6例,B型突变1例.(2) NPM1突变在22例染色体正常核型AML中的发生率27.3%(6/22),显著高于异常核型7.7%(1/13)(P<0.01).(3)临床数据显示NPM1基因突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野生型患者,NPM1基因突变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完全缓解率(CR).结论 NPM1基因突变是AML尤其是正常核型AML患者常见的分子学异常,单纯NPM1基因突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比例较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受抑是急性白血病的急症。通过对 5 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观察 ,发现对此期患者采取早期观察 ,早期处理的护理手段 ,可以帮助患者平稳安全地渡过骨髓受抑期 ,而达到完全缓解。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1988年以来收治 5 6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9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4 7例。男 31例 ,女 2 5例。年龄最小 11岁 ,最大 6 0岁 ,平均年龄 35 .5岁。1.2 方法 采用VP—VDCP—VP—VDCLP方案。 (V :长春新碱 ;D :柔红霉素 ;C :环磷酰胺 ;P :强的松 ;L :左旋门冬酰胺酶 ) ,急非淋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 lα、IL 6、TNF α的含量及其与临床的关系。观察丙型肝炎患者病情转归。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分析法。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 1α、IL 6、TNF α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IL 1α与IL 6呈正相关。IL 1α、TNF α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 (P <0 .0 5 ) ,慢性肝炎者 1L 6含量高 (P <0 .0 1)。结论 提示IL 1α、IL 6、TNF α高低对观察病情、判断疗效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双表型发病率不高 ,获完全缓解难 ,为探讨其治疗效果 ,现将完全缓解 1例 ,治疗体会总结报告 :1 病例介绍 患者 ,男 ,4 6岁 ,双下肢骨痛伴头晕、乏力 2月。于 1998年 6月 3日在我院就诊。查体 :轻度贫血貌 ,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瘀斑 ,浅表淋巴结不大 ,心肺阴性、肝脾未触及。血象 :WBC17.3×10 9/L ,原始细胞 0 .6 2 ,分叶核 0 .19,淋巴 0 .11,Hb10 0g/L ,BPC7.4× 10 9/L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以原始细胞为主占 0 .95 ,该细胞胞体偏大 ,胞核以圆形为主 ,染色质较粗糙 ,核仁 1- 3个 ,胞浆蓝染 ,量中等 ,不均匀 ,部分…  相似文献   

15.
药物治疗相关性白血病(medicinetherapy—re-latedleukemia,MTRL)是近十年来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其是继某些治疗药物应用后发生的白血病,引人注目的是近几年来乙双吗批广泛应用治疗银屑病随之发生的白血病已报告不少,我们收治1例,就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患者女,22岁,住院号010369,因周身皮肤紫癜、牙齿出血、鼻出血二个月伴头晕乏力,于1993年1月12日以急性白血病收入院。入院前一年其家长发现患者周身皮肤出现淡红色或红色丘疹或斑丘疹,表面有多层银白色鳞屑,伴有瘙痒,曾在当地医院诊为银屑病,并使用乙双吗啉治疗好…  相似文献   

16.
王玉琴 《民航医学》1994,4(2):42-43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恶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死亡率甚高。通常称之为“血癌”,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通过近年血液病专家们临床研究表明,ANLL是可以缓解和治愈的。本例患,主要通过联合应用化疗药物,治疗22个疗程,已完全缓解(CR),5年达到治愈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IL-6、TNF-α水平的变化对rt-PA溶栓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超早期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家属是否同意溶栓分为rt-PA溶栓组(30例)和巴曲酶治疗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血清中IL-6、TNF-α水平,以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情况。结果两治疗组IL-6、TNF-d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rt-PA组细胞因子下降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更显著,且不增加出血率及死亡率。结论IL-6、TNF-α对判定急性脑梗死的病情程度、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rt-PA溶栓治疗优于巴曲酶治疗;rt-PA溶栓治疗是相对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 26例ALL初发未治患者及 5例复发患者化疗前后血清bFGF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ALL初治患者血清bF GF水平为 (64. 71±27. 45 )pg/L,复发患者血清bFGF水平为 ( 76. 02±27 07 )pg/L,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水平 ( 24 06±5. 97 )p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01, 0. 05 );化疗后完全缓解 (CR)患者血清bFGF水平 [ (29. 64 ±7. 02 )pg/L]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经化疗无效 (NR)患者血清bFGF水平 [ 76. 16±29. 83 )pg/L]与化疗前水平 [ ( 82. 11±32. 64 )pg/L]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NR组化疗前血清bFGF水平明显高于CR组化疗前的水平 [ 50. 36±12. 52 )pg/L],P<0. 01。结论 ALL患者存在bFGF的异常高表达,检测血清bFGF对ALL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冯甜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466-1467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对其实施强化护理,观察临床获得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白血病患者分为A1组(强化护理组75例)与A2组(常规护理组)。 A1组:主要采取强化护理措施、保护性隔离措施以及肠道清除(选择性)等措施;A2组:实施白血病常规护理;对比A1组与A2组白血病患者临床出现感染的概率。结果在临床出现感染的概率方面,A1组与A2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对于血液病房(缺少层流无菌设备),对其实施强化护理能够显著将临床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概率降低,在提高临床感染治愈率方面也表现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