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下肢静脉血流异常是下肢静脉溃疡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 ,纠正下肢静脉血流异常对治愈静脉溃疡和防止其复发具极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 1 0 5例 (1 2 6)个静脉溃疡的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和报道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 0 5例静脉溃疡病人于 1 996年 2月至 1 998年 1 0月入院 ,其中男 62例 ,女 43例 ,平均 57.3岁 (38~ 81岁 ) ,双下肢均有溃疡 5例 ,共有患肢 1 1 0条 ,1 6条患肢同时合并有 2个静脉溃疡 ,静脉溃疡数共为 1 2 6个。97个溃疡位于下肢内踝部 ,1 9个位于外踝部 ,1 0个位于胫前区。静脉溃疡的平均直径为 2 .3cm(0 .…  相似文献   

2.
下肢复发性静脉溃疡的外科治疗SottiuraiVS下肢慢性静脉高压所引起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复发性溃疡,是一种致残性病变。保守治疗或大隐静脉剥脱术和交通静脉结扎木,多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作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深静脉瓣膜重建术加大隐静脉剥脱术和交通静...  相似文献   

3.
61例下肢静脉淤积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静脉淤积溃疡是静脉性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我们 2 0 0 1— 2 0 0 2年间共收 61例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 61例 ,男 37例 ,女 2 4例 ;年龄 41~ 82岁 ,平均 63 1岁。溃疡病史 4~ 50年 ,平均 1 1 3年。左下肢 44例。右下肢 1 7例 ,溃疡均位于足靴区。溃疡面积最大 5cm× 9cm ,最小 1cm× 1cm。其中有静脉手术史 7例。临床表现 :足靴区皮肤肿胀、溃烂、附脓痂 ;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曲张静脉 ;溃疡周围皮色发黑或褐色 ,伴有皮肤水肿、瘙痒。继发急性网状淋巴管炎者 1 5例。2 治疗方法2 1 基本治疗  1 5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方法,优点及疗效。方法:在电视内镜下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明显浅静脉曲张,交通支及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有静脉性溃疡,其中3例系术后复发性溃疡,行常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小腿曲张浅静脉分段抽剥或结扎,同时行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对1例内踝部巨大溃疡者术后1周加做植皮。结果:术后浅静脉曲张消失,静脉性溃疡10天-30天,内愈合,无切口感染并发症,1例巨大溃疡植皮成功,创面术后18天愈合,结论: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静脉性溃疡初步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中西医外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性溃疡也称淤血性溃疡,中医称“臁疮”“裙边疮”“裤口毒”“老烂脚”等。是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发病率高,我院脉管科收治的1827例住院患者中,下肢静脉性溃疡344例,占18.8%,糖尿病足722例,占49.5%,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80例,占20.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52例,占13.8%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激光闭合穿通支静脉在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8例下肢静脉溃疡(28条肢体)。所有病人均行CT静脉成像定位溃疡处穿通支静脉。14例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穿通支静脉激光闭合术(激光组),另14例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穿通支静脉结扎术(对照组)。术后均以弹力袜加压并定期处理溃疡创面,随访2年。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术前溃疡病程和溃疡面积均无统计学差异。激光组术后1周溃疡面积缩小值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1个月和2个月的溃疡面积缩小值无差异。对照组有6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高达42.9%,而激光组仅1例出现局部灼伤。两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2个月内溃疡愈合的比例在两组间无差异,均为12例(85.7%)。两组1年内溃疡复发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1~2年内均无复发。结论 在大(小)隐静脉结扎的基础上,激光闭合穿通支静脉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7.
下肢复发性静脉溃疡18例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晚期病变,其病因往往同时涉及下肢浅静脉、深静脉及交通静脉,单纯抽剥浅静脉往往不能奏效,容易导致溃疡再发。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对18例复发性静脉溃疡患者,进行了以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subfa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vein surgery,SEPS)为主的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下肢慢性静脉溃疡(CVLU)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最严重和难治的并发症,以下肢静脉系统持续高压为特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破溃、下肢疼痛,常伴随有下肢静脉曲张及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多好发于小腿中下段前内侧、外踝以及足背,常为单发,也可为多发,久治不愈或是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使其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高发病率、难治性及高复发率使CVLU成为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其致病危险因素较多且复杂,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统一,迄今已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论,本文就近年来CVLU病因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 CVLU)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许多CVLU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形成难治性溃疡,成为临床治疗中的辣手问题.笔者就近年来CVLU病因学研究进展,分期疗法和个体化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及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下肢静脉瘀血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静脉瘀血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济南军区第三干休所周围血管病专科(山东250014)邢乐友,王郁文自1987年12月至1994年10月,我们收治了下肢静脉瘀血性溃疡24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特发型下肢深静脉血栓(IDVT)为模式疾病,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病机制及遗传因素的可行性。 方法:随机选择IDVT患者(病例组)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120例,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血流动力学、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功能等指标。 结果:两组年龄与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股、腘静脉流速降低,股、腘静脉内径增大(均P<0.05);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升高(均P<0.05);白蛋白含量降低,谷草转氨酶与肌酐含量升高(均P<0.05);红细胞沉降率、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升高,而凝血酶时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下肢IDVT混杂因素少,均衡性好,是进行下肢DVT临床及遗传学研究较好的模式疾病。  相似文献   

12.
下肢静脉病并发下肢慢性溃疡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静脉病是外科常见病,我院自1994年至1998年对12例并发下肢溃疡的下肢静脉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性溃疡外科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1例(33侧患肢)下肢静脉性溃疡通过静脉造影检查明确引起溃疡的原发病变,根据患肢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种类和程度对10例(11侧患肢)行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17例(18侧患肢)行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内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4例(4侧患肢)行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内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溃疡一律行周缘环行缝扎。结果术后33侧患肢浅静脉曲张均消失,色素沉着、湿疹样病变均明显减轻;24侧小腿酸胀沉重感、疼痛、水肿12~16d消失;溃疡18~40d内愈合。随访1~36个月,平均14.8月,3侧(9.1%)肢体溃疡复发。结论纠正浅静脉、交通支静脉、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重视溃疡创面的处理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有效疗法,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内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操作简便、微创、安全,联合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可以有效地减少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病例资料2008年4月至2011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单位采用静脉腔内激光疗法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23例(26条),男13例,女10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49岁。左下肢16条,右下肢10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慢性静脉溃疡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10例下肢慢性静脉溃疡患者(10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并联合应用透光曲张静脉刨吸术、泡沫硬化剂注射、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等方法处理小腿病灶。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采集数据,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成功实施联合手术治疗方案,在术后的VCSS评分项目中得到改善[(12.3±2.06)v s (9.6±1.71)]。随访(6.70±1.45)个月,疼痛较前均有缓解,未发现患肢有曲张浅静脉残余或复发,8例溃疡基本愈合,仅有2例还有残余溃疡,但都控制在2 cm内,已愈合的溃疡未见复发。结论下肢慢性静脉溃疡经正确选择联合治疗方案进行处理后的效果是理想且安全的,而且其短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性溃疡综合性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总结38例(43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性溃疡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术前都行顺行性深静脉造影。所有患肢均行浅静脉手术和溃疡周围曲张浅静脉缝扎术,其中8条患肢加行深静脉瓣膜修补术,17条患肢加行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即SEPS,9条患肢加行深静脉瓣膜修补术和SEPS。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小腿皮肤的湿疹或色素沉着明显减轻。术后6个月随访,有6条患肢出现溃疡复发,加行SEPS治疗后溃疡愈合。术后1~2年随访,均无静脉性溃疡复发。结论下肢静脉性溃疡是深、浅静脉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时,应同时纠正每个静脉系统的功能不全,尤其是交通静脉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7.
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国外有关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外科治疗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常常累及下肢多个静脉系统,对下肢浅静脉、深静脉和交通静脉三个系统同时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对各个下肢静脉系统进行综合性治疗,将成为今后外科治疗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下肢静脉淤血性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CVD)最严重和最难治的并发症,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接近1%[1],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4%~1.3%[2]。其发生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现已认识到静脉逆流、静脉阻塞、静脉壁薄弱和腓肠肌泵功能不全所致的静脉高压是瘀血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持续的静脉高压状态增加毛细血管后血管透壁压,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损伤、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吸收障碍、慢性炎症反应,代谢产物堆积、组织营养不良、下肢水肿和皮肤营养改变,最终溃疡形成[3]。细菌等微生物的感染参与溃疡面的扩展,影响溃疡的愈合[4]。静脉性溃疡不仅导致慢性疼痛、残疾、工作能力及生活质量下降,高昂的治疗费用也使得该病成为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5]。同时,下肢静脉性溃疡往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形成难治性溃疡,成为临床外科中棘手问题。目前针对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方案百家争鸣,但这些治疗方案各有利弊,我国尚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6]。我们在多年的临床诊疗实践基础上结合各家经验总结出一套下肢静脉性溃疡诊治方案,疗效显著,现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下肢静脉瘀血性溃疡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新天  蒋米尔 《普外临床》1996,11(4):244-244,249
本文报道449例下肢静脉瘀血性溃疡的治疗体会。全组449例患者除3例外,溃疡均见于内踝部。通过血管造影可明确引起溃疡的原发疾病。因疾病的发展最终导致深静脉高压而致溃疡,故通过种种手术降低下肢深静脉高压是治疗溃疡的关键;而溃疡周围的交通静脉及浅静脉结扎是必不可少的手术辅助手术;巨大溃疡可游离植皮或游离皮瓣移植加速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伤口负压治疗在下肢静脉性溃疡创面床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进行创面处理,试验组在创面床处理中采用伤口负压治疗方法,每组各18例,并结合整体干预至伤口愈合或创面达到手术修复适应证时,观察两组创面红期演进情况及治疗时间。结果试验组红期的演进速度和治疗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性溃疡创面床准备时应用伤口负压治疗治疗成本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