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5):726-727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我国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降低我院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新复苏法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现将2000~2005年我院剖宫产窒息新生儿199例复苏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窒息系指新生儿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新生儿窒息报道的发生率为47‰~89‰。以往对有新生儿窒息史儿童的短期发育结局、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和智力障碍研究较多,而对其长期影响研究较少。目前有研究结果提示新生儿窒息对儿童认知及行为等有长期的负面影响,并且对新生儿窒息长期的影响结局也存在一些争议。综述了新生儿窒息对儿童认知和行为长期影响的研究进展,以及新生儿窒息常用的判定指标,如Apgar评分、NBNA、脐血PH值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级。这些指标不仅可判定新生儿有无窒息及窒息的严重程度,还能预示有窒息史患儿的长期发育。另外,儿童早期积极的干预措施能改善有窒息史儿童的发育结局。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对新生儿危害性大,近远期并发症较多。为了探讨预防措施,现将我院1993年1月至1995年10月的168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病例选自1993年1月至1995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共4080例为分析对象,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68例,发生率为4.1%。168例中新生儿轻度窒息142例,占新生儿总数的3.4%,重度窒息26例,占0.6%。1.2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常规于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后各进行一次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分为正常。1.3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168例新生儿窒息中,发生胎儿宫…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窒息者即使幸存,也有可能因神经系统遭受损害而留下后遗症。本文通过对新生儿窒息110例临床分析,探寻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求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自1992~1994年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的临床记录。新生儿窒息判断标准为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的Apgar评分≤7分者为新生儿窒息,其中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2结果2.且三年间在我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2246例,发生窒息110例,发生率为4.9%,其中重度窒息16例,占14.5%,轻度窒息94例,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81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因素是新生儿窒息的首要原因;产程异常、高危妊娠、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阴道助产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前两者(p〈0.0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及产时监护,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提高产科技术,可避免或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6492例新生儿病例,探讨与新生儿窒息相关的产科因素。结果:脐带因素、羊水过多、早产等产科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相关。结论:定期产检,筛查与新生儿窒息有关的产科因素,并予以防治,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新生儿发生窒息的病因并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患儿的窒息情况予以有效治疗与干预措施,探析新生儿发生窒息的病因并掌握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结果:50例窒息新生儿中,有1例重度窒息患儿死亡,其余49例均治疗有效并最终好转。患儿的窒息原因如下:19例为宫内窘迫所导致窒息,所占比例为38%,13例为脐带因素导致的窒息,所占比例为26%,7例(15%)为胎膜早破,5例(9%)为胎位异常,3例(6%)为妊娠合并症,3例(6%)为早产儿。结论:宫内窘迫、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妊娠合并症以及早产是导致新生儿发生窒息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有效预防新生儿窒息问题的出现,妇产科相关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技术,做好产妇妊娠期的保健工作,评估产妇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对于需要使用助产技术的产妇,准确评估助产技术可能带来的危害,同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降低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生儿窒息实际上是产前或产程中窒息在出生后的表现和继续。大多数发生在产程中,国际上对这一连续的病理过程称为围产期窒息。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因此要积极进行预防处理。  相似文献   

9.
甄妙平 《职业与健康》2008,24(18):1965-1966
目的总结恩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新法复苏方法与效果,探索提高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水平。方法对296例新生儿窒息与新法复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96例新生儿窒息经新法复苏,成功抢救286例,死亡6例,放弃治疗4例,成功率96.6%。结论新生儿窒息经新法复苏,即国际公认的ABCDE法,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复苏新方法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关键在于及时实施正确的复苏,本文对新生儿实施复苏新方法前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变化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血浆脑利钠肽和血钠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脑利钠肽(BNP)、血钠水平的变化,评价窒息新生儿病情轻重和预后与血浆脑钠肽、血钠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41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及62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组)出生3日内血浆BNP和血钠水平。结果:轻度窒息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而轻度窒息组血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血钠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P〈0.01)。3日内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浆BNP与血钠水平呈负相关(r=-0.762,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血浆BNP水平能反映窒息新生儿心功能损害及心肌损害程度、疗效,评价心功能障碍的预后。BNP可能参与和导致了窒息新生儿的低钠血症,并直接和经过低钠介导在新生儿窒息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浆BNP和血钠测定可以作为判断病情、评价疗效、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芹 《工企医刊》2008,21(3):19-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的89例新生儿窒息病例,比较产科各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新生儿窒息为1.81%,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监护技术,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避免早产,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急症。是导致新生儿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地处高海拔地区,新生儿窒息发病率较高,故新生儿窒息后血糖、电解质检测及治疗时问题亦应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对36例窒息新生儿进行血糖、电解质动态测定,以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室合作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根据《产科标准流程》,我院儿科医生进产房,参与新生儿急救,尤其是高危产妇,有效地降低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现总结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指出加强孕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做好产时监护和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能减少新生几窒息的发生,迅速、正确、有效地对新生儿窒息进行复苏抢救并及时建立呼吸和循环是医治新生儿窒息的关键,加强对新生儿复苏后的监护是医治新生儿窒息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是儿科常见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及窒息后的正确复苏至关重要。现就我院于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所收治的104例新生儿窒息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窒息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佘蔚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3):367-367
新生儿窒息是当今引起婴儿死亡和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欠发达国家新生儿死亡原因中,新生儿窒息为第1位,占29%。依次为早产儿24%。严重感染24%。为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围产因素,本对112例新生儿窒息的围产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预防和减少窒息的发生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邱秀玲 《工企医刊》2004,17(1):61-62
新生儿窒息对新生儿危害颇大。并发症较多,窒息新生儿的复苏及以后的治疗和护理是否恰当。对窒息新生儿的预后有很大影响。现将27例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本文将我院1993年1月至1996年1月发生新生儿窒息3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在新生儿窒息发生原因分析中看到当前临产处理上存在的问题,以探索预防与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的规律。一、临床资料1993年1月至1996年1月本院分娩总数4480例,其中窒息儿320例,窒息发生率为7.15%。诊断标准为新生儿常规于出生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各进行一次Apgar评分,7分诊断为新生儿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c3次评分中以最低分作为标准分。轻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132例新生儿窒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主要与脐带因素有关,其次是与羊水过少、早产、宫缩过强过频、第二产程延长、产前出血、胎膜早破等因素有关。(2)与足月妊娠比较,早产、过期妊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增高。(3)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结论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管理,定期产前检查及严密的产程观察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产期新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