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产前及腔镜检查前患者四项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随机收集3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就医的术前、产前及腔镜检查前患者4230例,并对其检测的HBsAg、抗HCV、抗HIV、TP—Ab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30例患者中,总阳性率高达19.67%,其中HBsAg阳性率达10.78%,抗HCV阳性率达1.11%,抗HIV(1+2)型阳性率达0.64%。以双抗原夹心法和胶体金法进行HIV抗体初筛试验,所有检测程序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进行,阳性及可疑血清标本经复试仍为阳性者,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认,TP—Ab阳性率达7.14%。结论在术前、产前及腔镜检查前检测HBsAg、抗HCV、抗HIV、TP—Ab对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和预防患者医院内感染,以及防止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1—2015年我院临床输血治疗患者HbsAg、HCV、HIV和TP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输血治疗的2 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和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结果感染性指标中的HBsAg感染率为8.14%,HCV感染率为2.43%,HIV感染率为0.57%,TP感染率为2.76%,感染性指标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sAg感染率最高,其次为TP及HCV,感染率最低的为HIV。结论感染性指标阳性率居高不下,在输血前检测感染性指标,对杜绝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提高输血治疗效果,进一步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腾坚    杜季梅  楼永良 《现代预防医学》2016,(11):2106-2109
目的 回顾分析住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及相关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为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和意见。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永嘉县人民医院11 862名住院患者,进行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按照不同性别、年龄段、科室和疾病类型进行抗TP抗体阳性率、HBsAg阳性率、抗HCV抗体阳性率、抗HIV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结果 抗TP抗体确诊阳性246例,阳性率2.07%,男性阳性率为2.34%,女性阳性率为1.80%,男女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01, P= 0.036)。抗TP抗体阳性率在31~45岁组最高,为2.51%,科室方面,骨科最高,为3.25%,产科最低,为0.94%。内科、外科、骨科患者不同疾病间阳性率不同。246例梅毒抗体阳性患者中,HBsAg阳性31例(占11.79%)、抗HCV抗体阳性4例(占1.63%)、抗 HIV抗体阳性1例(占0.41%)。 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具有性别、年龄和科室病种差异,且阳性者合并高HBsAg和抗HCV抗体阳性率,须加强监测和护理,防止院内传播及患者间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四项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17 517例拟输血或手术患者四项感染指标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 517例受检者总阳性2 635例,阳性率15.04%,抗HIV、抗TP、抗HCV和HBsAg的阳性率分别为0.62%(109例)、2.91%(509例)、1.22%(214例)和10.86%(1902例)。其中男性抗HIV、抗TP和HBsAg阳性率均高于女性(χ2值分别为46.67、16.01和23.58,均P0.05)。四项感染指标均以20岁组阳性率最低,抗HIV、抗TP和抗HCV以40~59岁组阳性率最高,而HBsAg以20~39岁组阳性率最高。结论输血前及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可以确定患者患以上四种传染性疾病的情况,对防止医院感染和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四项感染指标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28 165例拟输血或手术前患者上述四项感染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 165例受检者总阳性3 422例,阳性率12.15%,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的阳性率分别为8.69%(2 447例)、1.31%(368例)、2.07%(583例)和0.09%(24例)。其中男性HBsAg、抗HCV和抗HIV阳性率均高于女性(χ2值分别为36.64、28.95和4.82,均P<0.05)。四项感染指标均以<20岁组阳性率最低,HBsAg、抗HCV和抗HIV以20~39岁和40~59岁组阳性率最高,而抗TP以≥60岁组阳性率最高。结论检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经血传播疾病标志物,有助于了解其输血前及手术前主要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输血前检测受血者传染病标志物,明确临床诊断,避免因输血造成的医疗纠纷。方法:输血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对受血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检测。结果:①传染病标志物总阳性率为13.59%;②HBsAg阳性率为11.97%,Anti-HCV阳性率为0.41%,Anti-TP阳性率为1.12%,Anti-HIV阳性率为0.10%;③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Anti-HCV阳性率和Anti-T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986例受血者中混合感染2例。结论:通过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有利于患者的治疗,避免因输血造成的医疗纠纷,同时防止交叉感染。进一步加强了输血管理,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李炎梅 《现代保健》2009,(4):102-103
目的探讨两种梅毒诊断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试验(TRU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ELISA试验(TP—Ab)联合检测在辅助临床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EHSA试验(TP—Ab)进行检测,其中任一试验发生阳性反应的样本再采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试验。结果9343例血清样本TRUST法的阳性检出率为2.33%,经TPPA确认阳性符合率为98.62%;TP—Ab法的阳性检出率为2.92%,经TPPA确认阳性符合率为98.52%。TRUST和TP—Ab同时阳性检出率为2.21%,经TPPA确认阳性符合率为100%;TRUST阴性TP—Ab阳性的检出率为2.21%,经TPPA确认阳性符合率为93.10%;TRUST阳性TP—Ab阴性的检出率为0.12%,经TPPA确诊阳性符合率为72.72%。结论同时采用TRUST和TP—Ab进行血清学联合检测,可互补两种实验的不足,提高阳性检出率和辅助临床诊治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宁市社区注射吸毒人员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方法]2006年3月,对南宁市某社区内的189名注射吸毒人员进行调查,采血检测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结果]检测189人,HBsAg阳性率为7.94%,抗-HCV阳性率为91.01%,TP感染率为4.76%,抗-HIV阳性率为19.05%,36名HIV感染者均合并感染HCV。[结论]某社区注射吸毒人员HCV、HIV、TP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临床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患者输血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预防医院感染,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对25 870例临床患者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及梅毒特异性抗体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各种传染性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9.45%、抗HCV 0.42%、抗HIV(1+2)0.008%、RPR 0.50%、梅毒特异性抗体0.51%。结论临床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对医患双方均有益,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临床输血管理的安全监控、减少医疗纠纷、防止医源性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院患者输血或介入性检查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 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 TP)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 HI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临床各科收治的33 683 例拟输血及介入性检查前患者的上述4项感染指标进行检测。结果33 683例患者上述4项感染指标总阳性4 056例,阳性率为12.04%。其中HBsAg、抗 HCV、抗 TP和抗 HIV阳性率分别为8.94%(3 011例)、1.20%(405例)、1.86%(628例)和0.04%(12例)。32例患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HCV,1例抗HIV阳性的患者合并感染HBV和TP。结论患者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率较高,术前检测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减少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G—Ab、TPO—Ab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5例和在此期间我院体检的健康人110人,测定FT3、FT4、TSH、TPO—Ab、TG—Ab。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为31.3%,其中25.1%的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K0.05);6.2%的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型糖尿病患者TPO—Ab阳性率为14.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G—Ab阳性率为1.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较多,因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随访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2.
手术、分娩、输血前血源性疾病指标检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某院2004-2006年手术、分娩及输血前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的血清标志物检测情况。共调查17688例患者,HBV血清标志物检测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单项阳性30例(0.17%),HBsAg合并其他标志物阳性1681例(9.50%);抗HCV阳性365例(2.06%);梅毒抗体阳性182例(1.03%);抗HIV初筛阳性114例(0.64%),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阳性64例(0.36%)。上述检测结果提示,手术、分娩及输血前患者血源性疾病感染率较高,强化检测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并增强医务人员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检测各项血源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2 175例拟受血者于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HBsAg、抗 HBs)及丙型肝炎抗体(抗 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 TP)、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 HIV)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 175例拟受血者中,输血前检出血源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总阳性率为15.63%,其中HBsAg、抗 HCV、抗 HIV和抗 TP单项阳性率分别为12.95%、1.11%、0.04%和1.53%。2001-2007年期间,HBsAg、抗 HCV和 抗 HBs阳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3或P=0.000),而抗 HIV阳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01)。结论部分受血者在输血前就已有血源性相关病原感染,特别是HBV感染率较高。受血者输血前血源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不仅可减少和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患纠纷,还有利于了解该地区血源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4.
赵菊香  刘娅莉 《现代保健》2011,(17):124-125
目的对226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传染病四项(HBV、抗-HCV、抗-HIV、梅毒)进行筛查和检测,以预防医院内感染,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并可阻断患有以上传染病孕产妇的母婴传播,确保母婴安全健康。方法采集226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HIV初筛阳性标本送乌鲁木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梅毒抗体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试验(RPR),RPR阳性再做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结果226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血样中,检出HBsAg阳性153例,抗-HCV阳性13例,抗-HIV初筛阳性8例,其中3例为可疑,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阳性5例,梅毒RPR初筛阳性8例,TPPA确认阳性4例。结论对2265例门诊住院患者开展传染病四项检测,以便及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预防控制母婴传播的关键,同时可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南宁市社区吸毒人员HBV、HCV、HIV和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宁市社区注射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及梅毒(TP)感染情况,完善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方法]2006年和2007年对注射吸毒人员340名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结果]2006年调查189人,HBsAg阳性率为7.9%,抗-HCV为91.0%,抗-HIV为19.0%和TP为4.8%,36名HIV感染者均合并感染HCV;2007年调查151人,HBsAg阳性率为10.6%,抗-HCV为91.4%,抗-HIV为19.9%,TP为3.3%,30名HIV感染者均合并感染HCV。[结论]注射吸毒人员HCV、HIV、TP感染率较高,应继续加强宣教与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受血患者进行输血前相关病原学标志物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病的感染状况,避免和预防患者医院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及防止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1932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以及苍白密螺旋体(TP)等8项相关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并对这些标志物阳性患者不同性别、年龄作统计分析。结果 1932例患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CV、HIV和TP的阳性率分别为5.90%、40.53%、3.26%、24.59%、52.54%、2.90%、0.16%、1.60%;不同性别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性指标检出情况,除了HBeAg外,其他检验指标男性感染率均高于女性,而且HBsAg、HBeAb和HBcAb 3个检验指标不同性别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性指标检出情况,60岁年龄组只有HIV、HBsAg、HBeAg等3个检验指标的检出率高于60岁年龄组,除HIV、HBsAb外,其他6个检验指标两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HCV和TP阳性患者中60岁较高,表明中老年健康值得关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有利于医患双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患者术前和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的自身情况,从而预防因手术和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自身保护意识.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对2600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试验(TRUST)检测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9.03%、抗-HCV阳性率0.95%、抗-HIV阳性率0.076%、TP阳性率为0.70%.结论 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能有效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以及减少医疗纠纷.所以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检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艾书娥 《现代保健》2011,(19):93-94
目的通过对输血与手术前患者四项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掌握萁患病及分布情况,防止院内交叉感染,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ELISA法,对2680例患者四项感染性标志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感染性标志物HBsAg阳性率10.11%,抗-HCV阳性率1.90%,抗-HIV未检出,梅毒抗体阳性率0.37%。结论输血前、手术前四项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在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和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院病人术前和输血前(含产前)由输血引起的经血传播的疾病情况,保障病人及医务人员健康,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导致医疗纠纷.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12月需输血、手术或分娩的病人进行输血前、术前检测共5项,即: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进行统计.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1.39%,抗HAVIgM阳性率为0.15%,抗HCVIgG阳性率为1.10%,TP-Ab感染率为3.69%,抗HIVl/2阳性率为0.23%,所有抗HIV1/2阳性经上送己确认.结论 为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对患者进行五项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手术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为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健康,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导致的医疗纠纷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需输血、手术的患者10 09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常规4项感染指标的检测,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苍白密螺旋体抗体(TP-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 10095例患者中,HBsAg阳性患者834例,阳性率为8.26%,HCV抗体阳性患者94例,阳性率0.93%,TP-Ab抗体阳性患者81例,阳性率为0.80%,HIV抗体阳性患者16例,送疾控中心进行复测阳性15例,阳性率0.15%.结论 手术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测,可防止可能的医疗纠纷,避免和预防患者医院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