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心肝肾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UTI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复苏、监测乳酸指导补液、抗菌药物应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UT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UTI 30万单位,溶于0.9%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2次/d,每次1 h滴完,共7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测定血浆CRP水平、TNF-α和IL-6水平及心肝肾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差异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BUN)、尿酸(UA)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显著降低CRP、TNF-α、IL-6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的心肝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急诊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2例急诊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微循环指标。结果 治疗48 h后,两组的IL-6、 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IL-6、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48 h后,两组的MFI、 PPV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MFI、 PPV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大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急诊脓毒症患者可显著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微循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的浓度及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MM初诊未治疗组患者IL-18、IL-6、TNF-α及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完全缓解组(CR)IL-18、IL-6,TNF-α及CRP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未缓解组(NR)(P〈0.01).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水平与骨髓中骨髓瘤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r=0.512,0.635,0.462,0.438,P〈0.05).结论 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高表达,并与MM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CVVH对脓毒症患者HMGB-1、TNF-α、IL-6炎症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庆  张磊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51-1852,1838
目的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CVVH对脓毒症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对56例临床诊断脓毒症的患者共进行129例次CVVH治疗,收集治疗开始后0、4、8、24 h等时间点外周静脉血并检测HMGB-1、TNF-α、IL-6的浓度,比较上述指标在各时间点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HMGB-1水平虽有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可降低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HMGB-1浓度,可部分清除体内TNF-α、IL-6;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减少是CVVH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糖尿病肾病(DN)与非DN患者炎性因子清除效果的对比.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DN患者3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N-LFHD组和DN-HDF组,每组19例;非DN患者38例,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DN-LFHD组和非DN-HDF 组,每组19例.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蛋白水平.结果 各组治疗前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DN-LFHD组、非DN-LFHD组患者CRP、IL-6及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N-HDF组、非DN-HDF组患者 CRP、IL-6及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HDF组、非DN-HDF 组患者治疗12周后CRP、IL-6及TNF-α水平分别与DN-LFHD 组、非DN-LFHD 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30.95±7.12)g/L,明显低于非DN患者的(36.78±3.21)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患者轻中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7.37%( 18/38),严重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63%(1/38).血清CRP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44,P<0.01).结论 HDF 相对LFHD 可以显著降低DN与非DN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改善炎性反应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出血(ICH)患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及β-七叶皂甙钠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2组分别在病程3d、9d、20d行腰椎穿刺收集脑脊液,同期进行NIHSS评分。结果病程3d2组脑脊液TNF-α、IL-6、CRP水平和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d和20d治疗组TNF-α水平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RP水平在20d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H急性期脑脊液中TNF-α、IL-6和CRP水平增加,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病情变化和转归有关,β-七叶皂甙钠通过调节TNF-α、IL-6、CRP表达而改善ICH预后。  相似文献   

7.
张寰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5020-5021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急性肺挫伤患者早期血清TNF-α、IL-6、Ⅱ-10的影响. [方法]选取60例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山莨菪碱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1.0 mg· kg-1静推,3/d,连续应用2d.两组患者治疗第24 h、48h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TNF-α、IL-6、IL-10浓度.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h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48 h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茛菪碱可抑制急性肺挫伤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升高抑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山莨菪碱可能通过调节TNF-α、IL-6、IL-10,对急性肺挫伤患者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干预效果及临床预后,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 70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无丙种球蛋白组(Ⅰ组)20例,小剂量丙种球蛋白组(Ⅱ组)25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Ⅲ组)25例,Ⅰ组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Ⅱ组在Ⅰ组基础上再给予1g/kg的IVIG治疗,Ⅲ组在Ⅰ组基础上再给予2 g/kg的IVIG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儿症状改善情况,记录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空腹抽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随访3个月,记录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Ⅱ、Ⅲ组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治疗前血清TNF-α、CRP、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IL-6明显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Ⅰ、Ⅱ、Ⅲ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分别为35%(7/20)、4%(1/25)、4%(1/25),Ⅱ、Ⅲ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崎病的发展、预后可能与血清炎性指标升高有关,丙种球蛋白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降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及缩短症状缓解时间,1 g/kg与2g/kg临床疗效相当,建议发病初始给予1g/kg的IVIG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2例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30mg/24 h)32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30~300 mg/24 h)40例.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并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的CRP、TNF-α、IL-6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的CRP、TNF-α、IL-6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白蛋白尿和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的CRP、IL-6、TNF-α增高,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增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胸腺肽α1(thymosinα1)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诊断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治疗。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温、呼吸、心率、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温、呼吸、心率、PaCO_2、pH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6、IL-8、TNF-α、PCT、CRP、WBC计数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应用胸腺肽α1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炎性反应进展,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1.
马腾 《现代保健》2009,(11):26-27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维持性虹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38例,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对照组为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是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疗程为14d。观察用药前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Ⅱ)、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给予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炎症指标IL-6、TNF—α和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短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陈国威 《现代医院》2009,9(12):17-1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中药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和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初次起病的7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治疗8周后,观察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血清IL-6(p<0.05)、TNF-α(p<0.05)、CRP(p<0.05)较治疗前降低,血糖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初发T2DM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重度颅脑创伤患者炎症角质浓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6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ICU的急性重症颅脑创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按常规重型颅脑创伤治疗原则处理,治疗组(50例)入院当日给予1,6-二磷酸果精(FDP)10g/d,静脉点滴,对照组(50例)按常规重型颅脑创伤治疗原则处理。两组入院1、3、5、7d分别检测脑引流液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的浓度。统计两组患者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入住ICU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两组入院时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TNF-α、IL-1β、IL-6、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d后炎症介质浓度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CS评分明显改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8d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FDP可以通过对神经细胞能量代谢的改善,稳定细胞内环境和膜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浓度,以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阿托伐他汀对CSF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70例经冠脉造影(CAG)诊断为CSF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患者知情同意,两组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 1次/d,阿司匹林100 mg 1次/d,曲美他嗪20 mg 3次/d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晚.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浆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他汀治疗组血浆hs-CRP及TNF-α水平明显减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减轻CSF患者的血浆炎性因子hs-CRP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1月住院治疗的HIE患儿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支持疗法、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流灌注、维持血糖水平、控制惊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照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脑活素注射液2.5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2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1.76%,观察组9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3,P0.05)。治疗后hs-CR、IL-1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2.54±0.73)mg/L、(132.56±46.57)、(45.61±12.08)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56±1.30)mg/L、(266.50±63.58)、(69.36±15.48)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00、9.910、7.053,均P0.05)。结论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HIE可显著抑制炎症状态,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陕西省渭南市第二医院儿科300例日龄2~26天的新生儿,其中100例正常新生儿为正常对照组,100例新生儿患有单纯败血症者为一般感染组,100例存在合并严重并发症的败血症为严重感染组,应用免疫色谱法进行PCT,C反应蛋白监测,对比分析1周后3组新生儿血浆PCT及C反应蛋白的浓度变化。结果与正常新生儿组相比,一般感染组PCT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X^2=6.5117,P〈0.05);与一般感染组相比,严重感染组PCT和C反应蛋白升高明显(X^2=3.4361,P〈0.05);治疗1周后,一般感染组患儿恢复情况优于严重感染组,两纽PCT和hsCRP指标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CT:t=9.1083,P〈0.05;hsCRP:t=7.4728,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应首选PCT监测方法,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优于其他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MPP的患儿4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奇霉素治疗,10 mg/kg溶于生理盐水(浓度为1 mg/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3 d后停药3 d,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次/d,连续用药3 d停药2 d,再连续用药3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水煎服,日1剂,连续服用14d。对比两组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CRP、IgE浓度,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0.0%,治疗组9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7.5±2.1)、(9.6±1.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1.2±2.6)、(13.4±2.8)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IgE浓度[(7.2±4.6)mg/L、(134.3±8.5)U/L]明显低于对照组[(18.4±5.1)mg/L、(167.3±15.4)U/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5.0%,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MPP可有效清肺热、止咳平喘,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小不良反应,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补肾调经中药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评估中医"从肾论治"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的方法,对167例排卵障碍性不孕妇女进行3个治疗周期和3个随访周期的观察,服用克罗米芬(西药组)55例,服用克罗米芬和补肾调经方药(中西药组)112例。结果:治疗后,肾虚型临床自觉症状表现总有效率中西药组(83.0%)高于西药组(43.6%)(P0.01),总妊娠率中西药组(69.6%)高于西药组(41.8%)(P0.01),周期妊娠率中西药组(23.0%)高于西药组(14.2%)(P0.05),月经周期正常者中西药组(82.0%)高于西药组(71.1%)(P0.05),排卵障碍表现者中西药组(25.9%)低于西药组(44.7%)(P0.01),在LH-6~LH+1子宫内膜发育中西药组均好于西药组(P0.05~0.01)。结论:补肾调经方药具有明确的调经、促排卵、健内膜作用,体现出中医药"从肾论治"思想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COPD临床稳定期患者49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理想体质量百分比(N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部臂围(MAC)、血清白蛋白(ALB)及总淋巴细胞(LYM)等营养参数,分为COPD营养不良组(COPDⅠ组)25例,COPD非营养不良组(COPDⅡ组)24例,正常对照组2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IL-6、TNF-α,并分析血清IL-6、TNF-α与各营养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BMI、NW%、MAC、TSF低于对照组,IL-6、TNF-α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BMI、NW%、MAC、TSF、LYM均低于Ⅱ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Ⅰ组、Ⅱ组IL-6、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IL-6与BMI、NW%呈显著负相关.COPDⅠ组血清TNF-α与BMI、NW%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COPD患者的营养不良与IL-6、TNF-α水平有一定的关系,IL-6、TNF-α增高可能导致COPD患者病情加重和营养状态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