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丽 《职业与健康》2002,18(8):125-126
我院自1997~2000年采用纳洛酮(Naloxone HCI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患者在我院急诊科抢救,采用纳洛酮静脉注射作为治疗组,对照组选用我院1994~1995年间采用的常规方法治疗2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5年4月至1996年10月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0例,并另选取45例做对照,观察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催醒作用,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18~32岁,平均24岁。对照组45例,男性33例,女性12例,年龄19~32岁,平均25岁。治疗组处于兴奋期的20例,处于共济失调期的25例,昏迷期5例。对照组处于兴奋期的19例,共济失调期的22  相似文献   

3.
林英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98-1098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内科常见病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大学生饮酒人数不断增加,急性酒精中毒时有发生。纳洛酮救治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实验和临床的广泛印证。笔者对2002-2004年某学院60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例进行系统回顾,选择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0例,均为某学院在校大学生,其中男53例,女7例。治疗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17~23岁。对照组为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17~23岁。治疗组…  相似文献   

4.
我院内科自1995年8月~1997年12月,应用纳洛酮救治急性酒精中毒重症病人8例,均收到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8例均为男性青壮年,年龄18~32岁。入院表现:昏迷,口唇、指甲有不同程度发绀,瞳孔缩小在1~2毫米之间,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眼球固定及球结膜血管扩张充血呈暗红色,呼气有明显酒精气味。本组病人在发病前1~3小时内有酗酒史。2.治疗,8例重症急性酒精中毒病人均给保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及10%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C3~5克静脉输液。按昏迷程度给予纳洛酮0.4~1.2毫克用50%葡萄糖注射液20~40毫升稀释后静脉注射。严密观察下,必要时一小时后再用纳洛酮0.4~0.8毫克稀释后静注。  相似文献   

5.
万君梅 《中国保健》2007,15(19):43-43
目的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通过12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的观察.结果两组疗效接近,观察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所以,常规剂量的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且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6.
刘梅芳 《工企医刊》2002,15(2):20-21
纳洛酮自70年代运用于临床以来,实践证明除对抗啡类药物、呼吸抑制和催醒外,对急性酒精中毒也有显著疗效。现选择本院1997年元月~2000年5月,急性酒精中毒231例,应用纳洛酮治疗,为治疗组,另选择192例为对照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入院顺序确诊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有效的醒脑剂,我科自1995年6月~1996年5月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120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35例,无效6例,显效率 有效率为90%(54/60);对照组则为73.3%。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显著性(χ^2=5.57,P<0.05)。结论:纳洛酮用于抢救急性酒精中毒具有苏醒快,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首选与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中的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密度为5%的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平均疗效时间比对照组缩短40~80min,症状消失的时间缩短100~200min;对照组患者平均疗效时间为(95±35)min,症状消失时间(300±120)min。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时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缓解患者的痛苦,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钠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包括症状缓解和清醒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22例酒精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采用传统治疗联合纳络酮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轻、中、重度患者的显效时间和中、重度症状完全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0.46±0.17)h比(1.21±0.39)h、(0.63±0.19)h比(2.67±1.10)h、(1.37±0.24)h比(3.75±1.81)h和(0.76±0.15)h比(3.89±0.31)h、(1.83±0.44)h比(6.79±0.52)h,P<0.01],且纳洛酮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安全系数高,症状缓解好,催醒快,无明显不良反应,较传统治疗方法(常规补液)疗效好、见效快、简单易行,可作急性酒精中毒的常规和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纯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773-1774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0例,对两组非昏迷患者均进行催吐,以排出胃内酒精,并给予静脉滴注10%葡萄糖、0.9%氯化钠溶液、VitC、VitB6,利尿、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研究组应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患者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见效快,可作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首选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纳洛酮联合葛花水提物解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测定腹腔注射纳洛酮加服用葛花水提物后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时间、血清乙醇浓度及小鼠肝、胃细胞匀浆中乙醇脱氢酶的活力变化。结果:纳洛酮联合葛花水提物缩短翻正反射恢复时间,降低醉酒小鼠血清乙醇含量,提高肝、胃组织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且比单用纳洛酮和葛花水提物效果更好。结论:纳洛酮联合葛花水提物防治急性酒精中毒效果显著,其机理与催醒、解除呼吸抑制以及激活乙醇脱氢酶(ADH)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酒精中毒后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针、西咪替丁、维生素c、维生素B6、ATP、纳洛酮、甘露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麝香注射液;对两组平均清醒时间、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为(3.54±1.25)h,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2.72±1.0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无一例死亡,全部治愈。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能缩短急性酒精中毒意识障碍患者的清醒时间。  相似文献   

14.
急性酒精中毒是一种常见病 ,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催吐洗胃、输液保肝护胃 ,能量合剂及速尿等对症治疗 ,但对昏迷或神志障碍者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我科自1998年 9月 - 1999年 9月运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治疗组 40例 ,其中男性 35例 ,女性 5例 ,年龄为 16 - 5 2岁 ,平均 34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为 1.1小时 ,饮酒量为135 - 6 5 0ml;对照组 38例 ,其中男 30例 ,女 8例 ,年龄为 15 -5 0岁 ,平均 32 .5岁 ,饮酒量 10 0 - 5 5 0ml,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为 0 .94小时。各组在性别年龄 ,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科学的诊疗流程在急性酒精中毒中的建立和应用。方法将1年内急诊科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建立的流程方案进行诊断治疗,评价疗效并总结分析相关问题。结果急性酒精中毒诊疗流程的应用,使中毒疗程缩短、疗效提高,误诊和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结论科学的流程应用于急性酒精中毒的诊疗,能有效规范医疗行为,显著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纳洛酮药物对临床表现符合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的轻中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中确诊的急性乙醇中毒,诊治时临床表现处于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其中纳洛酮治疗组54例,确诊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立即肌注纳洛酮0.4mg;常规治疗组50例,确诊后仅给予常规治疗。全部病例每20min观察呼吸、脉搏、血压和神志情况并记录。结果纳洛酮治疗组经早期使用纳洛酮后有1例出现昏睡,53例在60-120min意识清楚临床症状消失;常规治疗组有6例出现昏睡,44例在60-120min意识清楚临床症状消失;经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使用纳洛酮可有效减少处于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昏睡昏迷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张锡菊 《现代保健》2010,(36):11-12
目的 探讨大剂量纳洛酮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纳洛酮4.0 mg加灯盏花素注射液20 mg,对照组40例,给予纳洛酮1.2 mg加灯盏花素注射液20 mg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14 d,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总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纳洛酮加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气管内注入对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生后约2min仍无自主呼吸的9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列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一组36例,另将未按本研究规则用药的30例患儿列为对照二组。观察组纳洛酮气管内注入剂量为0.1~0.13mg/kg,对照一组除未用纳洛酮外,其他措施同观察组,对照二组开始用纳洛酮的时间大于生后4min,剂量小于0.09mg/kg;结果:观察组的所有患儿均被复苏,平均复苏时间为(6.87+2.87)min。对照一组中6例患儿即刻死亡,其余30例患儿平均复苏时间为(13.49+7.87)min。对照二组2例患儿即刻死亡,其他患儿平均复苏时间为(22.5+15)min。观察组平均复苏时间与对照一组及对照二组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t=3.29,P〈0.01;t=3.97,P〈0.01);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气管内注入可缩短重度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时间。  相似文献   

19.
Training and distributing naloxone to drug users is a promising method for reducing deaths associated with heroin overdose.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 providers have experience responding to overdose, administering naloxone, and performing clinical management of the patien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attitudes of EMS providers toward training drug users to use naloxone. We conducted an anonymous survey of 327 EMS providers to assess their attitudes toward a pilot naloxone program. Of 176 who completed the survey, the majority were male (79%) and Caucasian (75%). The average number of years working as an EMS provider was 7 (SD=6). Overall attitudes toward training drug users to administer naloxone were negative with 56% responding that this training would not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overdose deaths.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did not vary by gender, level of training, or age. Providers with greater number of years working in EMS were more likely to view naloxone trainings as effective in reducing overdose death. Provider concerns included drug users’ inability to properly administer the drug, program condoning and promoting drug use, and unsafe disposal of used needles. Incorporating information about substance abuse and harm reduction approache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classes may improve the attitudes of provider toward naloxone train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20.
Nutritional status in alcoholis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intensive study of 39 alcoholic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 indicated a wide range of nutritional status; severe malnutrition was uncommon.
Normal values for all measurements of anthropometry and vitamin status were observed in 41 and 13% of 39 subjects respectively. Mild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by anthropometry) was observed in 22%. The incidence of abnormal biochemical levels of the micronutrients were: riboflavin (69%), magnesium (54%), zinc (50%). thiamin (44%), pyridoxine (21%), ascorbate (19%), and folate (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