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6年2-10月我科改进一次性接尿袋,应用于26例成人尿失禁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2000~2004年对昏迷、长期卧床的尿失禁的男性病人采用自制的储袋,既经济方便,又不易发生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男性患者的尿失禁 ,一般采用留置导尿法和留置接尿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留置导尿法易引起尿路感染 ,而用一次性男性接尿袋则易引起阴茎水肿及糜烂。我科从 2 0 0 3年起对一次性成人男性接尿袋进行了改进 ,并应用于 3 0例尿失禁的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材料 一次性保鲜袋 1个 (小号 )、小塑料夹子 1个、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保护套 1个、剪刀、一次性引流袋 1个。2 制作方法 将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保护套盲端剪去 ,将针头保护套放入保鲜袋盲端一角并刺破保鲜袋 ,弃去引流袋上端的接头 ,将针头保护套插入引流袋的引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一款适用于卧床尿失禁男性患者的随体接尿袋,以改善脑卒中、昏迷等卧床尿失禁男性的护理问题。方法 产品以一次性引流袋为原型,改良引流袋上端加以阴茎套,阴茎套开口采用亲肤硅胶薄膜及拉绳设计,可有效固定尿袋防止阴茎水肿及尿道滑脱;引流袋下端加以引流管及排液阀排出尿液。结果 随体硅胶贴合亲肤预防水肿,灵活拉绳有效固定防止外渗,三步简单操作及双重警戒提示量化排尿,最终改善卧床男性尿失禁患者阴茎水肿及漏尿问题。结论 此随体接尿在改善卧床尿失禁患者的护理问题方面具有创新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昏迷、截瘫、急性脊髓损伤等尿失禁病人,由于尿液刺激易引起压疮,长期留置导尿易引起尿路感染,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及活动时,尿失禁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研制适用于卧床及离床活动的男性尿失禁病人使用的尿袋尤为重要。基于此目的我们研究设计了一套感应性固定式一次性尿袋。 1 材料制作与使用方法 (1)材料及制作 材料:细白布、松紧带、粘扣、薄塑料、细皮套、感应器。制作:感应性固定式一次尿袋,由感应器,背带式腰带和一次性尿袋组成。背带式腰带由细白布做成,上端有两条可调节的背带,下端有两条可调节的固定尿袋的细带,腰带两侧…  相似文献   

6.
黄小春 《家庭护士》2008,6(1):13-13
尿失禁病人因不能自主控制排尿,传统的阴茎套法由于尿套上部紧紧裹住阴茎根部,阴茎不能透气,容易患阴茎湿疹和龟头感染等病症,在经常拆洗阴茎套的过程中又易导致破损,且套法麻烦并耗去大量胶布。鉴于此,笔者采用一次性保鲜膜做男性尿袋,能够有效引流尿液,避免了使用传统阴茎套的弊端,降低了成本。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男性尿失禁患者可使用假性尿袋、保鲜袋等,但效果欠佳。为此,笔者设计了男性漏斗型尿袋,既方便又舒适。又能重复使用,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和改进,效果满意。制作尿袋主体为软橡胶制成的圆柱体漏斗型尿袋,直径分别为0.5cm和5cm,长10cm,上面开口,连接一软塑料管,再接普通的一次性引流袋。市售纯棉布适量,制成梯形,上缘25cm,下缘15cm,高20cm。将其下缘与橡胶尿袋上缘密缝或粘牢,  相似文献   

8.
尿失禁病人因不能自主控制排尿,传统的阴茎套法由于尿套上部紧紧裹住阴茎根部,阴茎不能透气,容易患阴茎湿疹和龟头感染等病症,在经常拆洗阴茎套的过程中又易导致破损,且套法麻烦并耗去大量胶布。鉴于此,笔者采用一次性保鲜膜做男性尿袋,能够有效引流尿液,避免了使用传统阴茎套的弊端,降低了成本。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常因重型颅脑损伤、额叶及胼胝体区肿瘤、脊髓外伤、脊髓休克等原因引起间断或持续性不自主经尿道漏尿现象,临床非常常见。传统护理多采用持续保留导尿,但是患者长期插入尿管,对于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容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症,可增加患者痛苦。增加住院时间,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如不保留导尿,患者往往频繁溢尿,如护理人员未能及时更换尿垫,患者皮肤经常受尿液刺激,易引起皮肤皮疹、腌红、破溃甚至形成褥疮。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采用保鲜袋代替尿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临床上对于男性尿失禁患者的尿失禁问题,采用长期留置导尿管或者做膀胱造瘘术。但是上述二种方法均存在明显缺陷,极易导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尿路堵塞、尿湿床,甚至尿潴留等而痛苦不堪。男性尿失禁患者一次性专用尿袋则能很好地解决男性患者尿失禁问题,该尿袋具有实用、方便、简单、经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对38例使用一次性塑料尿袋的患者,进行尿液细菌学监测,结果有10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菌为肠杆菌科细菌。通过对10例尿路感染病例的观察,说明留置尿袋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且尿路感染与导尿病人的手术部位密切相关。与有关资料对比,导尿病人应用一次性尿袋对控制尿路感染的效果显著,明确了导尿病人更换尿袋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临床使用男护士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目的:了解患及医护人员对男护士的认可程度及影响因素,为培养和使用男护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瑞金医院门诊、住院患及医护人员共241例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1例被调查中,男护士知晓率为70.12%;认为男护士是需要或非常需要的占73.44%;愿意接受男护士护理的占68.88%。影响选择男护士工作的因素有:传统观念、社会舆论、家庭压力、护士的社会地位、工作性质、薪酬及个人的兴趣爱好等。结论:护理工作需要男性的加入,只要社会和从业人员转变观念,培养和增加一些男护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不同时段尿沉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同一患者不同时段尿沉渣分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UF 100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87 例在本院住院的经尿干化学法测定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及尿蛋白阳性病人和25 例对照组健康人尿液三个时段,即晨尿、随意尿和餐后尿作尿沉渣定量分析。结果 尿红细胞、尿白细胞浓度依大小分别为晨尿> 餐后尿> 随意尿;尿白细胞各时段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1) 。尿红细胞:晨尿与随意尿、餐后尿与随意尿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1) 。晨尿和餐后尿尚未发现有显著区别( P> 0 .05) 。结论 同一患者不同时段尿沉渣结果有差异,测定时应采用同一时段尿进行比较以保证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更换集尿袋的最佳时间。方法全面检索国内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研究对象为已发表的有关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的临床对照试验,观察指标为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不同更换频率(每天更换、每3d更换及每周更换)下的尿培养阳性率,干预有效性的效应量采用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OR)。结果共检索到10篇合格文献。Meta分析结果提示: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每天更换与每3d更换、每3d更换与每周更换、每天更换与每周更换发生泌尿系感染的OR值分别为2.31[95%CI(1.45,3.68),P=0.0004]、0.54[95%CI(0.32,0.92),P=0.02]、1.33[95%CI(0.91,1.95),P=0.14]。结论留置导尿患者若每3d更换1次集尿袋,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15.
杨良琴  杨子敬  陈茜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11):1747-1751
紫色尿袋综合征是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导尿管、尿袋出现深浅不同的紫色色素沉淀的现象,虽然在文献中已被广泛报告,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尚未被充分认识。该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对护理人员关注紫色尿袋综合征的重要性、紫色尿袋综合征的产生机制及患者识别、相关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相关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24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有58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占46.8%.引起泌尿系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1.7%,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12%.可作为治疗泌尿系感染的首选与次选药物。产ESBLs菌株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比非产ESBLs菌株明显升高(P〈0.01)。男性患者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1)。结论:尿路感染应检测ESBLs并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张爱琴  方颖  曹凤  孙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4):273-274,277
目的探讨引流袋更换频率对引流尿液细菌污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卧床留置导尿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密闭式引流袋。A组每天更换1次引流袋,共72例;B组每3d更换1次引流袋,共52例;C组每7d更换1次引流袋,共56例。分别于留置导尿后次日起按无菌操作技术隔天1次取尿液送尿细菌培养,连续留检5次。结果三组患者的尿培养致病菌阳性结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尿培养致病菌阳性结果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组尿培养致病菌阳性结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A、C组尿培养致病菌阳性结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流袋更换频率影响引流尿液的细菌污染状况,应以每3d更换1次为宜。  相似文献   

18.
何秋蓉  李萍  王嘉南  余霆 《华西医学》2008,23(2):332-333
目的:研究分别用肌酐和渗透压校正随机尿、晨尿中的常规生化指标与24 h尿中对应指标含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患者同一天内的24 h尿、晨尿和随机尿,分别测定三种不同类型尿液中的蛋白、电解质(钾、钠、氯)、和尿酸UA的含量,其中晨尿和随机尿的结果分别以肌酐比值和渗透压比值表示,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秩相关分析。结果:随机尿、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和尿蛋白/尿渗透压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相关性良好(P<0.05),相关系数约为0.8;随机尿、晨尿尿电解质/尿肌酐比值和尿电解质/尿渗透压比值与24 h尿电解质的相关性较差;随机尿、晨尿尿酸校正后没有相关性。结论:晨尿和随机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代替24 h尿蛋白的测定有标本收集方便易行的优势;用肌酐校正随机尿、晨尿尿电解质的临床评价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尿酸的测定仍须采用24 h尿标本。而晨尿、随机尿用渗透压做校正效果与肌酐校正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随机尿红细胞计数经不同方法校正后与尿红细胞Addis计数的相关性.方法:以1t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随机尿红细胞/尿比重、随机尿红细胞/渗透压和随机尿红细胞/尿肌酐,并分析它们与3h尿红细胞Addis计数的相关性.结果:随机尿红细胞计数、随机尿红细胞/比重、随机尿红细胞/渗透压和随机尿红细胞/尿肌酐与尿红细胞Ad-dis计数呈正相关(r=0.66、0.66、0.54、0.68,均P<0.01).当估算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 1.73m2)、尿比重≤1.012时,随机尿红细胞/尿肌酐与尿红细胞Addis计数的相关性明显提高(r=0.77、0.76,均P<0.01).结论:随机尿红细胞/尿肌酐能较好地反映尿红细胞排泄量,尤其在低比重尿(尿比重≤1.012)和肾功能减退[(eGFR<60mL/(min·1.73m2))]时,它是评价尿红细胞排泄率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不同放尿方法对剖宫产术后病人膀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利  刘铭镛  涂素华  邱敏 《护理研究》2003,17(23):1385-138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不同放尿方法对病人膀胱功能的恢复、子宫复旧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 12 0例剖宫产术后病人随机分为3组 ,甲组采用开放式引流法 ,乙组采用自主性放尿法 ,丙组采用定时性放尿与自主性放尿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开放式引流法对剖宫产术后病人膀胱功能的恢复有影响 ,对子宫复旧、产后出血无影响 ;自主性放尿法对剖宫产术后病人膀胱功能的恢复、子宫复旧、产后出血均有影响 ;定时性放尿与自主性放尿相结合的方法可促进剖宫产术后病人膀胱功能的恢复 ,不影响子宫复旧及产后出血。结论 :定时性放尿与自主性放尿相结合的方法优于开放式引流法和单纯自主性放尿法 ,适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