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中医辨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瑞彬 《河南中医》2003,23(9):66-67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 ,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代医学除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外 ,尚无特效措施。笔者依据中医理论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 ,心有所得 ,现介绍如下。1 气阴两虚 ,损及肝肾症见口干多饮 ,尿频量多 ,头晕腰酸 ,神疲乏力 ,口燥咽干 ,视物不清 ,或见四肢麻木疼痛 ,舌质暗红 ,苔白少津 ,脉弦细数。本型为DN早期 ,多以气阴不足之消渴症状为主 ,病久不愈 ,损及肝肾 ,致肝肾阴精亏损。肾主水 ,司开合 ,肾阴久亏 ,耗伤肾气 ,开合失司 ,故尿多尿频 ;肝肾同源 ,肾阴既虚 ,损及肝阴 ,肝肾阴虚 ,精血不能上承 ,头目失养 ,…  相似文献   

2.
史丽伟  杨亚男  韩旭  徐翔  倪青 《中医杂志》2018,(23):2057-2060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临床紧扣病-期-症-指标的辨治思想,抓住气阴两虚、血脉瘀阻疾病特点,将本病分为早期、临床期、肾功能衰竭期三期,早期分肝肾阴虚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辨治,临床期分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辨治,肾功能衰竭期分为阴阳两虚证、肾阳衰微证、浊毒内蕴证辨治,综合对主症对症论治和对主症辨别不同证候论治,遣方用药选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具有改善糖尿病肾病指标作用的中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浅析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临床分期,以及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辨证论治方法。结果: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不能简单地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为论,将其归结为下消、肾消,应该将其置于消渴、水肿、虚劳等几个疾病中综合考虑。痰湿、瘀血、燥热皆可为标,阳虚、阴虚、气虚皆可为本。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568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总结,提出将DN分为三期九度,中医辨证分型、分候的设想,制定了详细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并对不同的期、型、候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法,临床实践表明,疗效显著。这种分期辨证方法对研究本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指导临床防治,提供了可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张仲景对心悸的辨证论冶及其临床意义:《伤寒论》首提“心悸”病名,开心悸病辨证论冶之先河。 将心悸病分为心气虚、心阳虚、阴阳两虚、阳虚水泛四证而施治。文中又论述了关于桂枝的应用及血瘀证问题。因心悸脉象复杂,故仲景对辨脉非常重视,脉证合参,避免误治。《伤寒论》对心悸的辨证论治理论,至今对临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中医分期辨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DN是消渴失治、误治或治之不当,阴虚燥热渐致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日久脾肾虚损、毒浊内停而成。糖毒内蕴和瘀血阻络始终贯穿于DN病程的始终,是DN临床各期共同的病机。但DN各期肾脏病理改变有所不同,中医病机亦有各自特点。因此,临床诊治DN时,既要把握DN各期的病机特点,又要抓住其共性.灵活运用滋阴润燥、健脾益气、益肾固精、活血化瘀、泻浊利水诸法,以提高中医药治疗DN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肾病分期辨治是一种独特的病证结合诊疗理念,西医治疗同时对糖尿病肾病进行分期中医辨证论治取得新进展。现从证候病机、专家经验、临床研究3个方面汇总梳理有关研究,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系统化的分期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病机为本虚标实,核心以脾肾亏虚为本,五脏俱虚,以肾虚为根本,脾虚是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因素,进而水湿、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生成。治病求本,糖尿病肾病——辨病,根本病机为肾虚,治疗要补肾固肾,但不能一味补肾,脾为后天之本,重视从脾论治,气血化生之源旺盛,滋养其余脏腑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糖尿病肾病以虚为本,虚则邪滞生,湿瘀贯穿糖尿病肾病始终,治疗强调扶正祛邪,以补肾健脾,利水化瘀为大法。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的特点,现代医学治疗该病效果不佳,中医治疗效果好,且近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切入点均较分散,对其治疗思路进行总结,主要包括本虚标实、气机失调、体质学说三方面.另外,多种措施并用可取得更好的效果,现介绍治疗糖尿病肾病常用的外治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辨治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根据DN分期(早期、临床期、终末期)进行分期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疗法,治疗组则加用中医疗法,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PG、HbAlc及2 hPG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但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ALB、24 h尿蛋白定量、UAER及β_2-MG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中医分期辨治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DN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对促进临床康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中医分期辨证论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伟 《陕西中医》2007,28(11):1571-1572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升高。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正在成为新世纪肾脏病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在临床上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临床期、终末期3期,根据每期糖尿病肾病不同的病理、临床特征以及证候表现,采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分别运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益气健脾、益肾固涩法;温阳健脾、化湿利水法;滋补肝肾、清利湿热法;滋肾助阳、化瘀泻浊法五法进行辨证治疗,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祥齐 《河南中医》2009,29(11):1127-1128
从湿热下注、气滞血瘀、寒凝肝脉、肝胃阴虚、脾肾阳虚5个证型探讨了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型论治,拟定了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健脾益肾、滋阴清火、温经散寒的基本处方,但临床应随证变通,灵活运用各种治法,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祛邪补虚,标本同治,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钱烨 《光明中医》2013,28(3):637-639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微血管病变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病人数也随之上升,其已成为糖尿病患者重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在西医方面,尚无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措施,也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特效药。而从中医理论出发对DN的不同阶段辨证论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往往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已成为糖尿病肾病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合近些年来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探讨糖尿病肾病的证型分布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然而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肥胖率明显升高,这种情况下,糖尿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合并多种疾病,尤其是后期,会引发糖尿病肾病(DN),该病具有较大的危害,不仅威胁生命健康安全,还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当前,无论是国内医学界,还是国外医学界,都对该病提高了重视,加强了治疗方法的研究。众所周知,我国的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界尝试以中医药对该病进行治疗,但是,由于不同的理论依据和不同的实践方式,在该病的治疗中使用的方法各有不同。本次研究收集了多种资料和文献,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致力于将糖尿病肾病理论与实践上的治疗思路及方法理清,为中医药治疗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辨治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并与西医的微观认识有机结合,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本质为脾肾亏虚为本,水湿、浊毒、瘀血为标,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理论,提出了糖尿病肾病临床论治分为标急期型和稳定期(本虚)型,标急型得化湿祛浊行水,本虚型者补益脾肾,同时把化瘀贯穿于治疗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同时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长期口服药及胰岛素的应用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经济负担。王镁教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独具特色的见解,总结王镁教授的临床经验和体会,基于中医"先天之精需依赖后天之精不断充养"理论创立的以健脾为主,兼补肾活血的中药复方糖肾安煎剂,灵活辨治,效果良好,并举验案两则,以资鉴考。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心脏病的中医分期辨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晖  吕仁和 《北京中医》2006,25(7):403-405
糖尿病心脏病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作者总结了吕仁和教授关于糖尿病心脏病的学术思想,认为其病位在心,发病与肝、肾、脾(胃)诸脏有关,是在气血阴阳失调基础上,出现心气、心阴、心血、心阳不足和虚衰,导致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痹阻心脉,基本病机是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心脉痹阻。在回顾性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参照现代医学中的有关糖尿病心脏病认识,结合学习当代医家对消渴病心病辨治体会和吕仁和教授的经验,提出了本病的分期辨证方法,即以虚定证型,以实定证候,将消渴病心病分为早晚两期、四型、七候辨治。早期,主要病理改变是心脏植物神经病变和心肌、心内微血管病变。晚期,病理改变主要特点是出现了心脏大血管病变。四型为阴虚燥热心神不宁、心气阴虚、心气阳虚、心阴阳两虚,早期以前二型多见,晚期以后三型多见。七候是肝郁气滞、血脉瘀阻、湿热内停、热毒侵袭、痰浊中阻、水饮内停、阴寒凝结,早期以前四候多见,晚期七个证候都可见到。临床采用中医药分期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预示中医干预治疗糖尿病心脏病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滋肾通络方为主分期辨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以滋肾通络方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Mogensen分期将1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早期、早中期、中期、晚期4期,在分期的基础上,以滋肾通络方为主结合各分期的中医辨证加减用药,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早期总有效率为86.05%,早中期总有效率为59.46%、稳定率为86.49%.中期总有效率为72.50%、稳定率为90.00%,晚期总有效率为50.00%、稳定率为83.33%。各期治疗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P〈0.05)、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早期患者24h尿蛋白排泄率(URE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早中期、中期、晚期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早期、早中期、中期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P〈0.05);中期、晚期患者血红蛋白(Hb)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结论滋肾通络方为主分期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尤以糖尿病。肾病早期、早中期及中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以滋肾通络方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Mogensen分期将1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早期、早中期、中期、晚期4期,在分期的基础上,以滋肾通络方为主结合各分期的中医辨证加减用药,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早期总有效率为86.05%,早中期总有效率为59.46%、稳定率为86.49%.中期总有效率为72.50%、稳定率为90.00%,晚期总有效率为50.00%、稳定率为83.33%。各期治疗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P〈0.05)、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早期患者24h尿蛋白排泄率(URE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早中期、中期、晚期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早期、早中期、中期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P〈0.05);中期、晚期患者血红蛋白(Hb)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结论滋肾通络方为主分期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尤以糖尿病。肾病早期、早中期及中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hy,DN)现已成为中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治疗常可延缓其病情,发挥独特作用,值得深入探究。本篇以为“肾虚络瘀”为DN的核心病机,但常随分期及兼夹证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早期多为气阴两虚、燥热络瘀,治疗当益气养阴、扶助正气、清润化瘀;中期则以脾肾不足、痰湿络瘀为要,治疗当标本兼顾,既温补脾肾,又活血化瘀;后期以肾阴阳俱虚、浊毒瘀络为主,治疗当根据具体病情表现,或补正为先,或排浊解毒化瘀为急,以缓解病患痛苦为目的。本虚虽多以肾阴虚为要,但可兼夹心肾阳虚、肺肾阳虚、甚或阳虚水泛等证;实证以瘀为主,亦可变生气滞、痰浊、湿热之证。治疗时应当辨证为先,结合不同分期的病机特点,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