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东兰、施秉及旬邑3个县的县医院及乡卫生院门诊处方抽样调查表明,这3个贫困的县医院和乡卫生院平均每张处方中用药种数(2.2~4.3)均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处方中使用抗菌素的比例在32~52%间,与其他国家相似,但使用2种以上抗菌素的处方比例较高(8~23%)。处方中使用注射给药的比例为15~30%,与其他国家相近。使用静脉滴注的处方比例相差很大,低的仅0.8%(东兰县乡卫生院),高的到达17.5%(旬邑县乡卫生院)。过多使用静脉滴注,不仅增加农民医疗费负担,也影响医疗质量,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1998 年4 ~5 月在福州市对某综合性教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的前瞻性调查。结果显示,神经内科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17.6 % ,其主要危险因素有:病人神志不清、长期卧床缺少活动、吸氧、气切、鼻饲、导尿、吸痰、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其它介入性操作等。应用抗生素种数与医院感染之间存在等级效应关系,随着应用抗生素种类增加,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我们收集了1991~1999年肾病住院患儿19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回顾性分析各危险因素的分布。发现医院感染率为34.2%,其中呼吸道感染占69.7%。单因素分析危险因素为24小时每公斤体重尿蛋白定量(尿蛋白)、住院时间、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种数及时间。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为尿蛋白、使用抗生素种数及时间。提出加强呼吸道疾病管理,建立洁净病房,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措施。尿蛋白定量是肾病医院感染的灵敏指标,肾病确诊后应足量足疗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尽快减少蛋白从尿中的丢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目前乡村医疗机构用药现况,找出其在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山西省卫生八项目县部分乡村医疗机构2001年1-6月的一定数量的门诊处方,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每次就诊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77种;就诊处方中使用抗生素所占的比例为67.7%;就诊处方中使用针剂所占的比例为54.8%;就诊处方中使用激素所占的比例为20.1%;每张处方平均用药费用为21.43元。结论:目前乡村医疗机构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农村乡镇卫生院药品收支与处方用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了解我国西部农村药品收支及用药现状,对西部5省的40个贫困县、160个乡镇卫生院的药品收支和使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80.35%;每处方平均费用为19.23元,每处方药品种数为4.04种;其中,抗生素类药物平均每处方为0.81种,激素为0.15种。处方肌注比例为21.97%,静注比例为20.10%;回归分析显示,处方费用与每处方药品种数、抗生素种数、肌注数量以及静注数量相关。提出大力推广并监督基本药物目录的执行、加强处方审核与管理、加强人员的培训,以及对农民大力宣传和引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董丽芳  高俊宏  颜虹 《中国卫生统计》2013,30(4):508-509,513
目的了解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该地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05年的横断面研究,调查地区为西部10省的40个县。采用"县-乡-村"三阶段抽样,从每个县随机抽取5个乡,再从每个乡随机抽取4个村,从每个村的村卫生室依次抽取2005年5月31日前的30张处方。并设计《村卫生室现场观察表》,搜集村卫生室和村医的相关资料。抗生素使用率影响因素分析借助于MLwiN软件拟合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完成。结果影响抗生素使用率的主要因素有村卫生室现有的药物种数、村卫生室现有的抗生素种数、政府是否给予固定的补助、村医是否参加《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培训与考核、处方中的药物种数、是否在该次治疗中使用注射剂、患者的年龄以及患者的性别。结论中国西部40县农村抗生素的使用频率高。政府对村医给予适当的补助以及村医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对于改善农村地区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按比例分层随机和系统随机方法抽取某三级医院2005年1 05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8.4%(88/1 05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26.1%),其次是消化道和上呼吸道(25.0%和21.6%);院感率在高干病区最高46.7%(7/15)。年龄、性别、病区、总住院时间、感染前使用抗生素和介入性诊疗是院感的关联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感染前使用抗生素、介入性诊疗、性别和病区是主要危险因素;感染前抗生素使用种数越多,发生院感危险性越大。[结论]感染前使用抗生素和介入性诊疗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严格把握抗生素应用指征、规范各类介入性诊疗操作,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甘肃省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取10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乡镇卫生院1所,抽取每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政策实施前后的门诊处方各100张进行分析。结果:与2009年相比,2012年各乡镇卫生院处方平均药物数降低了17.36%;处方平均金额降低了8.62%;基本药物使用次数比例提高了9.18%;抗微生物药物处方所占比例、激素处方比例、针剂使用次数比例均明显降低。结论:基本药物政策实施后甘肃省乡镇卫生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地区医疗机构门诊合理用药处方指标现状。方法: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对湖北省农村地区医疗机构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研究。结果:单张处方平均用药数为2.52种,抗生素使用率为33.38%,含激素处方比例为6.09%,含针剂处方比例为50%,处方通用名使用率为56.61%,基本药物使用率为71.75%o,处方平均药品费用为42元。结论:湖北省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现状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研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并运用WHO的评判标准对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结果:单张处方的用药数基本符合我国的规定;抗生素的使用比例在逐年的下降;对于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频率较低;对于针剂的使用,一直都处于较低的状况;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用药具有影响的因素包括:门诊用药费用因素、社区服务中心自身因素以及制度因素三方面.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通过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推行临床药物治疗以及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等方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at county, township and village health care facilities in four counties in rural China in order to describe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health financing systems on antibiotic prescribing in outpatient care. A total of 1232 outpatients at the health care facilities was selected by multi-stage random sampling and were interviewed over 2 wee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alth financing systems appeared to influence antibiotic prescribing in outpatient care, both in terms of frequency and of the types prescribed. The insured group had lower prescribing of antibiotics at township and village health care facilities, and fo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but had higher prescribing of newer antibiotics at county and village health care facilities, for respiratory tract and g-i infections. Because there was a high patient compliance rate (94.3%) in this study the prescribing of antibiotics (supply side behavior) reflected the use of antibiotics (demand side behavior) to a great extent. Thus the results imply that antibiotics prescribing and using might be biased by the patient's health financing systems and antibiotic prescribing wa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5岁以下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随机抽取1 200份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门诊处方,对其平均用药个数、注射剂使用比例、抗生素使用比例、抗生素联用比例、激素使用比例进行分析.结果 单张处方平均用药个数为2.72,注射剂使用比例为48.00%,抗生素使用比例为56.83%,抗生素联用比例为4.50%,激素使用比例为14.00%.不同职称医务人员处方指标存在差异性.结论 5岁以下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严重,有必要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医生的处方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监测-培训-计划(MTP)干预模式对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参照合理用药国际网络(WHO/INRUD)选择性用药指标调研方法(SDUIS),设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观察指标;采用MTP干预模式,每月对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干预,连续干预4次,比较干预前后观察指标值的变化。结果经过4次MTP干预后,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平均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率、注射剂使用率及抗菌药物平均药费和抗菌药物金额百分比,分别由干预前的23.67%、4.52d、14.22%、49.29%、50.31元、51.98%下降至干预后的15.80%、2.19d、1.27%、11.39%、8.31元、10.37%,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由58.37%提高至9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P合理用药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用药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6个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以及TOPSIS法,综合分析和评价了2009年上海市某区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用药状况。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分析显示:平均药费为77.11元/张,平均药物数为2.30种,抗菌药物费用比例为12.02%,针剂费用比例为12.95%,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26.27%,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为56.45%。根据Ci值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用药基本合理,部分医疗机构门诊用药合理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李洋  颜虹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0):1162-1163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38个贫困县村卫生室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村卫生室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西部8个省市区选择38个县,每县随机抽取5个乡,每个乡随机抽取3个村进行调查,收集每个村卫生室处方60张,共25870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各贫困县处方使用的西药种类在83~202种之间,其中内蒙古、广西、江西各县西药类基本药物比例较高,分别占95,24%,87.71%和80.73%,宁夏则只有34.73%,青海为53.95%;四川、重庆各县中成药类基本药物比例分别为41.45%和51.77%。处方药的西药使用中,抗感染药使用比例最高,达到44.19%;中成药中的清热剂、解表剂、止咳平喘祛痰剂的使用占50%以上;每次就诊处方药物平均品种数2,52个;药物三联率25.75%;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占3.50%。结论应加强村卫生室药物使用的规范化管理以及乡村医生的培训指导,巩固和完善村卫生室预防保健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及慢性病防治机构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龙川县慢性病防治站2007年1—12月份门诊处方6000张,主要调研合理用药指标和限定日剂量,采用Excel表单完成统计分析。结果每次就诊人均用药2.84种;26.87%的病人使用了抗菌药;17.44%的病人使用了针剂;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居于用药频度前3位;抗菌药联合应用率为23.95%,以口服给药为主;疗程多在7d以内。结论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对医生仍需加强责任感和合理用药培训,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8.
19.
浙江省县级疾控中心人员配置及经费收支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县级疾控中心人员配置状况及经费收支情况。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公共卫生监测的疾控中心进行调查。结果机构平均编制40人,在职51人。人员配置最多的科室是办公室和门诊,其中门诊临聘人员比例最高,以从事有偿服务为主。投入以本级财政为主,占总收入的45.6%,主要用于人员经费和专项经费。有偿服务收入占46.6%,主要来源于疫苗和门诊收入。结论人员编制和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有偿服务仍然是机构的主要经费来源渠道,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人员配置的偏向,重有偿服务轻公共服务。因而,需增加投入,控制有偿服务,使更多的人员从事公共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对2008-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3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用药频度呈逐年递减,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排在首位的是青霉素类,单品种药物平均销售金额排在首位的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平均DDDs排在首位的是氨苄西林/舒巴坦.结论 调查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