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液流变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颈椎病之一,以中老年人多发,占颈椎病发病率的20%~30%,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表现。近年来,笔为探讨本病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测定了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和52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因颈椎退行性改变引发的一系列症状,按其临床症状表现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以及脊髓型。现对近几年治疗临床上较常见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动分析脑血流图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435例40~78岁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脑血流图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400例40~74岁正常体检人群进行对比.结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脑血流图检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共282例,占64.8%,对照组400例检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9例,占19.8%.结论 自动分析脑血流图对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肯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型,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本病虽病位在颈椎,但其临床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脑缺血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椎主动锻炼配合牵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对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推拿配合颈部功能锻炼治疗,并与牵引推拿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半年及1年随访复发率有明显差异.结论:主动功能锻炼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了解颈椎牵引加药物外用和手法整复及TDP照射4种疗法同时治疗与非同时治疗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经X线、CT及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120例,按首次就诊随机分为同时治疗组和时照组(各60例).同时治疗组是在颈椎牵引的同时给予手法整复、药物外用和TDP照射,而对照组是将上述4种疗法分次治疗。结果经30d观察。其疗效采用Ridit分析,认为牵引同时综合治疗CSA疗效较非同时治疗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牵引同时综合治疗疗效高,缩短了治疗时间及疗程,认为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松林 《甘肃医药》2010,(6):661-662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椎动脉颈椎型颈椎病运用"滚、按、揉、拿、旋转、拔伸牵引"等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经随访治愈21例,显效7例,有效2例。结论:推拿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正确的诊断及适应症的选择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针刺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以椎动脉受压迫或痉挛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颈肩痛、目糊目干、耳鸣、面部麻木、上肢麻木等。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总数的10%[1]。国外亦有报告约70%的颈椎病患者合并椎动  相似文献   

9.
陈启波 《广西医学》2008,30(2):279-280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以椎动脉受压迫或痉挛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颈肩痛、目糊目干、耳鸣、面部麻木、上肢麻木等。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总数的10%。国外亦有报告约70%的颈椎病患者合并椎动脉受累。随着人们工作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目前本病的发展呈多发且年轻化趋势。近年来笔者以针刺治疗为主结合卧位牵引治疗本病75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的64例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颈椎牵引等综合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治疗的意义。方法:对198例CSA全部做X线、CT及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确诊,随机分为牵引综合治疗组和单独牵引组各99例,观察对CSA进行颈椎牵引加药物外用加手法整复及TDP照射4种疗法同时治疗的疗效与单独牵引治疗进行比较。结果:经Ridit分析,认为牵引综合治疗疗效较单纯牵引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牵引综合治疗疗效高,缩短了治疗时间和疗程,认为牵引等综合治疗较单独牵引治疗疗效高。  相似文献   

11.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针刺以颈椎病穴为主穴,对照组针刺以颈夹脊穴为主穴;两组针刺得气后,均辨证取穴,接电针仪,中等刺激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头晕症状评分量表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愈显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5);眩晕证候积分减少率,血流速度改变率,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颈椎病穴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速度,提高临床愈显率方面较颈夹脊穴组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手法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通过临床实践观察该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整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例,并根据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结果:手法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100%,对照组46.67%,2组比较(P〈0.01)。结论:此法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通过临床观察,证明手法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颈椎主动锻炼配合牵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对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 用牵引推拿配合颈部功能锻炼治疗,并与牵引推拿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但半年及1年随访复发率有明显差异。结论:主动功能锻炼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肖愫祺 《当代医学》2013,(18):116-117
目的分析采用针灸加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9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分别采用针灸加颈椎牵引治疗和单一颈椎牵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1.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灸加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现代人应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积极预防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5.
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多种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迂曲、狭窄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是中老年人常见病,自MRA技术运用以来,近几年对其认识更加深刻。鉴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及其转归非常复杂,许多临床现象仍较难解释,因此必须看到对本病的研究仍有深入的必要,现就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现状及前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颈椎牵引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红花联合颈椎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6%,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颈椎牵引,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陈红亮  王华兰 《中医学报》2016,(7):1073-1075
目的:观察四穴五步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四穴五步手法,对照组采用《推拿学》中所规定手法。通过观察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眩晕、头痛症状评分以及症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穴五步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吕泰山 《甘肃医药》2020,(11):984-985+992
目的:讨论颈椎牵引、温胆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住的椎动脉型颈椎病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和温胆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MFV)较对照组有所改善,但只有RVA的MFV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椎牵引、温胆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通塞脉片联合颈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药物对照组和基础对照组各60例,3组均予以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塞脉片口服,药物对照组予以颈复康颗粒口服,疗程均为3周。在治疗后的1、3周分别采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ESCV)、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和椎动脉平均流速(Vm)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3周的改良ESCV、CASCS评分和Vm均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和基础对照组(P<0.05)。结论 通塞脉片结合颈椎牵引可有效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动脉平均流速。   相似文献   

20.
针刺结合推拿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针刺结合推拿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名。结果治愈38例,占23.8%;显效84例,占52.5%;有效25例,占15.6%;无效13例,占8.1%。结论针刺结合推拿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