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杜庆安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47-2849
目的:总结功能部位创面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大张薄皮修复后的疗效。方法:对感染创面清创,控制感染。移植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大张薄皮封闭创面。结果:该技术操作简单,皮片成活良好,外观平整,皮肤弹性好,修复区无功能障碍。结论:关节功能部位创面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大张薄皮移植能恢复关节功能,避免或减少后期整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修复四肢关节挛缩瘢痕切除后的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和距小腿(踝)关节挛缩瘢痕切除松解后,以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构成复合皮,I期移植修复创面,创面最小7cm×11cm,最大12cm×19cm,其中肘关节部位例,距小腿(踝)6关节部位例,膝关节部位例,腕关节部位例。观察移植复合皮的753成活率及愈合皮片色泽、质地和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临床应用21例,术后移植复合皮成活率93.7%,随访3个月~2年,移植皮片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接近,皮片柔软,瘢痕增生不明显,关节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组织工程化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修复关节部位的切瘢后创面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材料,尤其对自体皮源有限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与瘢痕畸形修复的理想覆盖材料。方法将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瘢痕切除后创面或溃疡创面行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结果30例患者复合皮全部成活,复合皮光滑柔软,局部弹性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皮是功能部位创面修复的理想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片复合移植用于修复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03/2004-0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功能部位肉芽创面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复合移植一次性完成创面修复共28个功能部位;对照组共30个功能部位仅移植自体薄断层皮片。结果两组皮片均成活良好;经随访观察6~24个月,治疗组脱细胞异体真皮无排异反应,植皮处光滑平整,色泽及弹性良好,瘢痕增生轻,关节运动角度正常;对照组表皮反复起水泡,瘢痕增生重,关节运动角度较正常小。结论复合皮移植一次性完成对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修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皮片成活率高,远期瘢痕增生轻,关节活动功能无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片复合移植用于修复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03/2004-0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功能部位肉芽创面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复合移植一次性完成创面修复共28个功能部位;对照组共30个功能部位仅移植自体薄断层皮片.结果两组皮片均成活良好;经随访观察6~24个月,治疗组脱细胞异体真皮无排异反应,植皮处光滑平整,色泽及弹性良好,瘢痕增生轻,关节运动角度正常;对照表皮反复起水泡,瘢痕增生重,关节运动角度较正常小.结论复合皮移植一次性完成对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修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皮片成活率高,远期瘢痕增生轻,关节活动功能无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6.
组织工程化真皮在四肢关节部位瘢痕整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庆  苏爱云  刘祥厦  曾庆梅  胡瑛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9):6318-6319,i001
目的:探讨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修复四肢关节挛缩瘢痕切除后的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和距小腿(踝)关节挛缩瘢痕切除松解后。以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构成复合皮,Ⅰ期移植修复创面,创面最小7cm&;#215;11cm,最大12cm&;#215;19cm,其中肘关节部位6例,距小腿(踝)关节部位7例,膝关节部位5例,腕关节部位3例。观察移植复合皮的成活率及愈合皮片色泽、质地和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临床应用21例,术后移植复合皮成活率93.7%,随访3个月~2年,移植皮片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接近,皮片柔软,瘢痕增生不明显,关节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组织工程化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修复关节部位的切瘢后创面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材料,尤其对自体皮源有限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薄皮片联合移植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银根  徐俊赐 《现代康复》2000,4(12):1846-1847
目的:寻找在深度烧伤的治疗中一种较理想的创面覆盖物,方法:应用50kg左右健康小白猪的皮肤,制成0.4mm厚度的细网状脱细胞真皮,移植于烧伤切痂后或烧伤瘢痕切除后的创面上,手术当天或1周后在脱细胞真皮移植自体薄皮片,结果:15例中14例成活良好,随访3个月~1年,移植处皮肤生长良好,手及关节部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薄皮联合移植是9深度烧伤切痂入烧伤瘢痕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在深度烧伤的治疗中一种较理想的创面覆盖物.方法应用50kg左右健康小白猪的皮肤,制成0.4mm厚度的细网状脱细胞真皮,移植于烧伤切痂后或烧伤瘢痕切除后的创面上,手术当天或1周后在脱细胞真皮表面移植自体薄皮片.结果15例中14例成活良好.随访3个月~1年,移植处皮肤生长良好,手及关节部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薄皮片联合移植是深度烧伤切痂及烧伤瘢痕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12例III度烧伤创面早期切削痂,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复合移植固定,与创面行刃厚皮片移植做对照观察。随访4~12个月,证实复合移植皮肤愈合质量优于对照部位创面。  相似文献   

10.
脱细胞异体真皮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辛志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3276-3277
12例Ⅲ度烧伤创面早期切削痂,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 自体薄皮复合移植固定,与创面行刃厚皮片移植做对照观察。随访4~12个月,证实复合移植皮肤愈合质量优于对照部位创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微粒复合移植解决烧伤患者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后功能欠佳的问题。方法5例男性,TBSA50%~95%,Ⅲ度30%~70%,异种脱细胞真皮移植100~150cm2,采用两步法,外层覆盖异体皮。结果术后4~6周异体皮脱落,创面愈合80%左右,复合皮移植处外观平整,皮肤弹性及关节功能较对照部位好。半年后复诊关节功能正常,疤痕增生不明显。结论异种(猪)脱细胞真皮来源容易、价格低廉,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烧伤后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新的修复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20HD4年16例26个部位深度烧伤及烧伤后期 瘢痕整形患者的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手术效果。结果:复合皮成活良好,成活率95%以上,外观及功能接近正常 皮肤,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可有效保证移植部位外观及功能,减轻供皮区瘢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头刃厚皮修复儿童瘢痕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外伤及烧伤后瘢痕,根据瘢痕切除后创面封闭术式分为复合植皮组和自体植皮组各26例,一次性切除瘢痕后,复合植皮组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头刃厚皮移植修复创面,自体植皮组采用自体刃厚皮片或薄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比较2组植皮成活率和植皮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随访10个月,观察创面移植区域的色泽、质地、皮下丰满度、瘢痕增生情况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等。结果复合植皮组创面植皮成活率(92.31%)、创面愈合时间[(12.62±3.18)d]与自体植皮组[96.15%、(11.90±2.61)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植皮组植皮区丰满,瘢痕增生轻,色泽、质地优于自体植皮组(P<0.05);复合植皮组关节功能受影响5例,自体植皮组关节功能受影响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植皮组头皮供皮区均无瘢痕增生,自体植皮组供皮区色素改变16例,瘢痕形成10例,其中2种情况均发生者8例,供皮区瘙痒16例,供皮区反复破溃3例,影响睡眠5例。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头刃厚皮修复儿童瘢痕丰满度高、瘢痕增生轻,功能恢复好,供皮区损伤小。  相似文献   

14.
复合皮片移植治疗烧伤后功能部位瘢痕20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复合皮片移植对烧伤后功能部位瘢痕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02-05/2005-12在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的复合皮片移植治疗烧伤功能部位瘢痕患者2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行功能部位瘢痕切除,将脱细胞异体真皮(广西北生药业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物理性能柔软、有弹性、弯曲不易断裂、乳白色、呈网状、分光洁面与粗糙面)移植于创面上,异体真皮粗糙面紧贴创面,光洁面朝上,缝合创周。取自体薄皮片(取自头皮、躯干或四肢)移植于异体真皮上,皮片间隙尽量小,以减少异体真皮外露。术后2周换药,术后定时随访。观察术后2周~1年复合皮的移植成活率、挛缩率、平整光滑度、皮肤弹性、关节部位功能恢复情况及供皮区愈合情况。结果:20例患者复合皮移植后随访时间1个月~1年,1~3个月4例,4~6个月3例,7个月~1年13例。31个部位复合皮移植一期成活30个部位,另1个部位创面因自体皮片间隙过大异体真皮外露影响皮片成活,植皮成活率达93.00%。植皮区外观平整,较光滑,弹性尚可,挛缩轻,关节功能活动良好。供皮区愈合良好。结论:复合皮片移植成活率高,能明显改善烧伤功能部位瘢痕所致功能障碍及外观畸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的护理经验。方法 总结167例行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术患者的术前护理,复合移植后植皮区体位和创面护理、预防感染以及出院指导的主要内容。结果 167例复合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月,133例患者术后1~2月出现色素沉着和皮肤脱屑现象,无水疱形成和皮肤溃疡。结论 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患肢制动,生活护理和病情观察,正确的出院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应用真皮模板改善创面愈合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观察真皮模板应用后对创面微血管形成的影响,为真皮模板应用改善创面愈合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1/2002Ш度小面积烧伤患者,采用真皮模板(异体无细胞真皮基质)加自体薄皮复合移植的方法,修复Ш度烧伤患者切痂后创面,并以单纯自体薄皮移植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1,2,3,4,6周取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标本中CD34的表达。结果:在术后1~6周,随着创面的修复,真皮模板组CD34表达逐渐降低,而薄皮组CD34持续高表达,且有逐渐升高趋势,其结果与HE染色所见一致。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真皮模板与自体薄皮复合移植后,可以抑制创面毛细血管超常增生,从而减少瘢痕形成,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治疗Ⅲ度烧(创)伤或瘢痕切除创面的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05年3月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基底良好的Ⅲ度烧(创)伤或瘢痕切除创面50例。【结果】41例(82.0%)植皮完全成活,9例(18.0%)植皮90%以上成活,无一例补植皮,随访3~6个月复合移植皮肤颜色、质地基本接近正常皮肤,功能良好,瘢痕增生轻。【结论】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可推广应用于修复基底良好的Ⅲ度或瘢痕切除创面的复合移植。  相似文献   

18.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DM)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15例21处修复皮肤缺损。结果显示植皮区光滑平整,瘢痕增生不明显;病理学检测提示复合皮血管化明显,胶原排列有序,表皮与真皮连接结构重建充分,未见急性免疫排斥反应。表明ADM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是一种修复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刃厚皮片修复深度烧伤创面和瘢痕切除创面,往往形成不同程度的畸形和功能障碍,比较观察应用无细胞猪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06/2002-08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烧伤科收治深度烧伤创面需手术植皮的患者43例,瘢痕手术患者1例,共44例,男33例,女11例;年龄(33.39±17.08)岁,平均4~92岁;43例烧伤患者的烧伤面积为(36.63±25.88)%总体表面积。应用无细胞猪真皮基质移植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的创面共65处,其中烧伤创面为64处,瘢痕切除创面1处。移植创面选择深度烧伤创面切削痂至新鲜、健康组织层面;瘢痕切除后止血满意的新鲜创面。移植方法一步法,选择复合条件的创面,移植无细胞猪真皮基质(真皮乳头层向上,与创面平整紧贴,周边可予缝合固定),并立即取大张自体薄皮片移植于无细胞猪真皮基质上,外覆粗网眼油纱布,并用局部抗菌药物浸渍的绷带包扎固定,再以消毒烫纱包扎。二步法,首次手术时,移植无细胞猪真皮基质后,外覆生物膜或辐照猪皮等生物敷料,然后用局部抗菌药浸渍的绷带包扎固定,外加消毒烫沙加压包扎。通常在1周内再次手术,揭去覆盖于无细胞猪真皮基质上的生物敷料,然后与一步法一样进行大张自体薄皮片的移植。结果应用无细胞猪真皮基质与自体皮复合移植成功率为89.06%,  相似文献   

20.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DM)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15例2l处修复皮肤缺损。结果显示植皮区光滑平整,瘢痕增生不明显;病理学检测提示复合皮血管化明显,胶原排列有序,表皮与真皮连接结构重建充分,未见急性免疫排斥反应。表明ADM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是一种修复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