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癫痫发作间期18F-FDG PET显像、EEG、MRI在手术前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行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EEG、MRI检查,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CoG)检查,术后送组织病理检查,比较其结果.结果24例术前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23例检出癫痫灶,而EEG、MRI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83.3%、16.7%,PET与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83.3%,EEG与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41.7%,PET和EEG均阳性与ECoG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是诊断和定位癫痫灶灵敏而有效的方法,对制定癫痫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其对癫痫灶定位的价值优于EEG和MRI.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脑电图(EEG)和脑磁图(MEG)在难治性额叶癫痫(FLE)致痫灶定位的价值,以提高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方法:16例FLE患者,根据临床发作表现、发作间期和发作期EEG、MRI、PET—CT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后致痫灶定位仍困难,再行MEG检查。其中9例行手术治疗,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和/或深部电极脑电图(DEEG)监测并验证术前定位的准确性。结果:本组发作表现、EEG、MRI、PET—CT能准确定位的比率分别为:18.75%、31.25%、25%、43.75%;MEG棘波源定位优于EEG,可局限在脑回水平;EEG记录的痫性波范围比MEG广,但棘波优势区与MEG结果一致;术中ECoG和/或DEEG监测结果证实MEG定位的准确性。结论:MEG是一种能准确定位FLE致痫灶的术前无创性检查技术,与EEG检查相结合,可全面反映FLE的电生理状态,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脑PET显像和视频脑电图(VEEG)在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及其联系。方法42例患者均行18F—FDG脑PET显像、VEEG,与术中脑电图(EcoG)比较。结果发作间期42例患者PET检查38例阳性,阳性率92.9%;42例患者VEEG阳性37例,阳性率89%;PET与VEEG检查完全一致或部分一致率分别为54.8%和19%;42例患者PET检查34例与术中EcoG相符,符合率80.9%;VEEG符合率60%。结论18F-FDG脑PET显像是定位诊断顽固性癫痫致痫灶的一种无创、灵敏、较VEEG更加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18F-FDG PET-CT脑显像与EEG对颞叶癫痫灶术前定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神经外科癫痫中心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的患者152例,所有患者术前行18F-FDG PET-CT脑显像、长程/视频EEG检查,其中29例定位仍不确切者行颅内电极EEG检查,手术切除组织术后送病理检查,比较结果。结果 (1)本组152例患者PET-CT脑显像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为80.92%(123/152),长程或视频EEG定位致痫灶准确率为43.42%(66/152),两种检查方法定位致痫灶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P〈0.01);(2)本组29例患者颅内电极EEG定位致痫灶准确率为100%。结论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显像定位致痫灶灵敏、有效,其价值优于长程/视频EEG;18F-FDG PET-CT脑显像对颅内电极埋置有指导价值,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致痫灶定位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癫痫发作间期^18F-FDG-PET显像、EEG、MRI在手术前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行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EEG、MRI检查,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CoG)检查,术后送组织病理检查,比较其结果。结果 24例术前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23例出癫痫灶,而EEG、MRI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83.3%、16.7%,PET与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83.3%,EEG与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41.7%,PET和EEG均阳性与ECoG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是诊断和定位癫痫灶灵敏而有效的方法,对制定癫痫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其对癫痫灶定位的价值优于EEG和MRI。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难治性癫痫患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视频脑电图监测 (VEEG)、颅内脑电图(Intracranial EEG)以及MRI结果,探讨18脱氧葡萄糖(FDG)PET及MRI对致痫灶进行定位的应用价值. 方法:难治性癫痫患者65(男44,女21)例,平均年龄(30.1±18.5)岁,均行VEEG,发作间期PET及MRI检查,4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颅内电极埋藏术,所有患者均术后1 mo复查MRI,定期电话随访,根据Engel疗效分级评估手术疗效,比较PET, MRI和VEEG在对致痫灶的术前定位准确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结果:① 58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皮层为低代谢表现,3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皮层为高代谢表现,4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组织代谢未见明显异常. ② FDG PET病变定侧率高于VEEG,FDG PET低代谢灶检出率高于MRI. ③ 42例手术患者中,属于Engels疗效分级Ⅰ级的30例手术切除部位定为准确的致痫灶,颅内EEG, FDG PET, VEEG与 MRI定侧定位准确性分别为96.7%, 90.0%, 76.7%, 53.3%,经χ2检验,颅内EEG, PET与MRI有显著性差异(P<0.05). ④ MRI阳性患者比MRI阴性患者的手术效果好;单侧颞叶低代谢手术效果好;颞叶癫痫手术效果优于颞叶外癫痫;PET示局灶性脑组织代谢减低者,手术效果优于伴有其他部位皮层代谢改变者. 结论:发作间期FDG PET对癫痫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MRI和头皮EEG,头皮EEG, MRI及FDG PET相结合可帮助临床医生确定病灶部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7.
廖声潮  黄玮  杨雷霆 《广西医学》2012,34(7):834-83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 显像对颞叶微小病灶并发颞叶癫痫的癫痫灶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CT或MRI检查发现颞叶小病灶、有癫痫发作的21例患者,发作期间行18F-FDG PET显像及EEG检查,对比二者对癫痫灶定位的相符情况.结果 21例患者中,18F-FDG PET检查阳性19例,正常2例,其灵敏度为90.5%(19/21),特异度为84.2%(16/19).16例癫痫灶18F-FDG PET与EEG定位一致患者,行病灶及前颞叶切除术;2例18F-FDG PET未检出癫痫灶患者行单纯病灶切除术;3例癫痫灶为两侧颞叶患者,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18例术后患者随访1~5年,癫痫发作完全消失12例,发作减少6例,总有效率为94.4%.结论 发作期间18F-FDG PET 显像对颞叶微小病灶并发颞叶癫痫癫痫灶的检出率较高,但PET显示的低代谢区比病灶及癫痫灶范围大,手术时尚需综合分析临床特点及EEG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致痫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难治性颞叶癫痫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对25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采用视频脑电图、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CT进行术前致痫灶定位,结合术中皮层及深部电极定位,均给予颞前叶、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Engle Ⅰ级20例(80%),Ⅱ级3例(12%),Ⅲ级2例(8%).结论 联合视频脑电图、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发作期临床表现综合术前定位致痫灶,显微手术切除前颞叶、海马-杏仁核结合皮层热灼能安全、有效的治疗颞叶难治性癫痫.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额叶癫痫临床和术前各项辅助检查资料,结合术中脑电监测及手术疗效来评价致痫灶的定位及对手术的指导.方法 2005至2009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对23例额叶癫痫患者行AEEG、VEEG检测和头MRI检查,其中17例行发作问期18F-FDG-PET-CT检查,11例行MEG检查,2例行功能磁共振检查(fMRI),10例行手术治疗并行术中ECoG及DEEG监测.分析临床发作特征及各种检查对致痫灶定位的价值,比较EEG和MEG痫性放电与致痫病灶的一致性,对额叶致痫灶的部位、手术方式及术后转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发作的症状、发作间期EEG、发作期EEG、MRI和PET-CT检查有致痫灶定位意义的结果分别为56.52%、56.52%、60.87%、54.55%和94.12%,各项结果一致时对定位有帮助;MEG比EEG的定位更精确;术中ECoG及DEEG监测对手术治疗的范围有指导意义.结论 额叶癫痫的致痫灶定位应坚持综合检查评估定位方法,手术疗效取决于术前定位的准确性及致痈灶能否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10.
江鹰  罗二平  申广浩  谢康宁  吴小明 《医学争鸣》2007,28(12):1142-1143
目的:分析难治性癫痫患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视频脑电图(VEEG),颅内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探讨仪器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难治性癫痫患者75(男52,女23)例,年龄(30.6±18.3)岁,均行VEEG,发作间期PET及MRI检查,5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4例行颅内电极埋藏术,根据Engel疗效分级评估手术疗效,比较PET,MRI和VEEG在对致痫灶的术前定位准确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癫痫患者70例在发作间期脑PET异常表现,5例脑组织代谢未见明显异常.PET病变定侧率高于VEEG,FDG PET低代谢灶检出率高于MRI.结论:发作间期PET对癫痫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MRI和头皮EEG,头皮EEG,MRI及PET相结合可确定病灶部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11.
FDG-PET脑显像在小儿难治性癫痫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对小儿难治性癫痫发作期及发作问期癫痫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癫痫患儿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行18F-FDG PET检查,并与MRI及EEG比较。男10例,女13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4岁。[结果]23例中91.3%(21例)PET显像有异常代谢灶,低代谢灶19例,高代谢灶2例,2例正常。2例高代谢灶中1例检查时癫痫正发作。24 h后复查仍为高代谢灶。另1例于检查前3 h癫痫发作1次。有2例行手术切除癫痫灶,术中发现病灶及头皮、深部电极癫痫灶与PET异常代谢灶部位相符。另年龄小患儿异常代谢灶呈弥漫改变较年龄大的患儿多。MRI异常率65%(15例),EEG异常率86.9%(20例)。[结论]18F-FDG PET对发作间期或发作期对癫痫灶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MRI和头皮EEG。尤其在发作间期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18F-FDG PET脑显像对小儿原发性癫痫定性和病灶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CT或MRI检查正常的小儿原发性癫痫患者进行18F-FDG PET脑显像,29例发作间期,3例发作期显像,并同步进行EEG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作间期29例患者PET显像25例异常,发作期3例患者均异常,总阳性率88%,EEG检查异常的20例患儿中与PET异常部位完全或基本符合率为70%,结论:18F-FDG PET脑显像是诊断小儿原发性癫痫病灶的有效方法,灵敏度优于EEG,但PET所示异常范围并非都是致痫灶,尚需与EEG结合分析,方能提高其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癫痫治疗前后脑细胞葡萄糖代谢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 对22例临床确诊为癫痫患儿在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间期各查一次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脑显像,同时查EEG、PET与EEG检查相隔时间在两周以内。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常规使用一线抗癫痫药一种或两种,统计学配对设计符合秩和检验。[结果] 治疗前后小儿癫痫发作间期18F-FDG PET显像有显著差异(P<0.005)。治疗前检查22例,有20例结果为脑葡萄糖低代谢异常,表现为弥漫性低代谢灶11例,单侧低代谢灶9例,正常2例,经过2年以上治疗,复查:无变化3例(其中原正常2例,异常1例),7例由原来异常转为正常(正常率59.9%),较前好转11例(好转率50%),加重2例。脑电图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2例异常脑电图中,经治疗后,正常2例,好转18例,加重2例,治疗后PET与脑电图结果一致性比较显示,完全一致的改善11例,加重2例,正常2例。完全不一致的改善5例,正常2例。[结论]小儿癫痫脑细胞葡萄糖代谢变化与临床发作轻重有相关性。18F-FDG PET脑显像对预测癫痫愈后及评估脑损伤程度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偶极子定位(Dipole localization modeling,DLM)系统对致痫灶定位的价值。方法 对82例拟行癫痫病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DLM和MRI检查,部分病人行SPECT/PET检查;79例手术病人的皮层或深部脑电图定位与术前DL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LM检查与术中定位结果基本一致,且特异性好。结论 DLM是一种新型无创性痫灶定位方法,因其特异性定位优于影像学方法,在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颞叶癫癎术前的定位作用.方法:对53例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癎患者行EEG检查及Discovery LS PET/CT扫描仪显像,其中的38例在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下行手术治疗,比较EEG、术中ECoG及病理结果与18F-FDG PET/CT显像定位的一致性.结果:53例患者均获得清晰的脑解剖与功能双重显像;颞叶癫癎的PET/CT显像敏感性为94.3%(50/53); PET结果阳性的50例中,多种EEG检查发现有明确癫样放电者为42例(85.0%),其中明确有定侧意义32例与PET/CT结果完全或基本一致的占93.8%(30/32),定侧结果相反2例.38例接受手术者,PET/CT结果与术中ECoG定位完全或基本相符的32例,相反6例,所有患者病理结果均证实为海马硬化或萎缩;以ECoG监测结果为标准,PET/CT对癫癎灶检出的特异性为84.2%(32/38).结论:18F-FDG PET/CT可以实现颞叶癫癎的解剖与功能双重显像,是颞叶癫癎灶术前定位较为灵敏有效的一种无创检查,但其显像结果的解释必须慎重,尤其应强调PET/CT结果与EEG结果的一致性是病灶定侧定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