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西藏自治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I:重型精神障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调查西藏精神障碍患病率,为政府制订西藏卫生工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两次全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执行手册/研究版(SCID-I)作为定式检查工具,并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为诊断标准,对西藏具有代表性的4个地市进行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在西藏≥15岁人口中实际调查5375人,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和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时点患病率分别为0.48%,0.34%,0.17%和0.037%;终生患病率分别为0.56%,0.37%,0.17%和0.037%。结论西藏4类重型精神障碍总的终生患病率为1.14%,如何妥善解决全自治区1%人口中重型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治问题,在政府制订卫生工作规划时有必要特别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女性罪犯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女性罪犯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制定监狱环境罪犯精神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结合罪犯精神障碍线索调查表为筛查工具,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1V)为标准,用DSM-IV-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为调查确诊工具,对某监狱在押女性罪犯进行横断面普查。用大体功能量表(GAF)评定社会适应和功能缺损程度。结果2186人完成调查,调查完成率为97.31%。女性罪犯精神障碍总终生患病率、时点患病率分别为22.54%和12.76%。结论女性罪犯精神障碍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特别是重性抑郁障碍、物质使用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3.
保定市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保定市抑郁症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调查对象进行抑郁症的诊断。结果:9021人完成了调查,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05%,时点患病率为4.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受教育年限及家庭年收入等因素影响抑郁症的患病;抑郁症的精神科就诊率为1.82%。结论:抑郁症是保定市常见的精神障碍,女性、农村及中老年患病率高,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服务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云浮市15岁以上人群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为诊断标准,用DSM-IV-TR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患者版(SCID-I/P)进行调查。结果:2 373人完成调查,诊断为焦虑障碍有14例,粗时点患病率0.55%,粗终生患病率0.59%,该市检出的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未特定焦虑障碍。其中,焦虑障碍在失业/无业人群患病率高于在职人群。结论:焦虑障碍是云浮市常见的一类精神障碍,有必要针对其开展防治与康复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常住人口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15岁人群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 2006年8月1~31日采取分层、整群和随机抽样法,使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中文版(CIDI-3.0)对广州地区≥15岁的居民7418人完成访谈,其中"精神病性障碍"筛查阳性者由精神科医生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ID-I/P)进行疾病诊断.结果 广州地区各类精神障碍加权时点患病率为4.33%,加权终生患病率为15.76%.在加权时点患病率中,排在前三位的是酒精使用障碍(1.38%)、重性抑郁障碍(0.80%)和精神分裂症(0.49%).各类精神障碍加权时点患病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5.92%vs 3.73%,χ2=17.12,P<0.001);酒精使用障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54%vs 0.17%,χ2=86.74,P<0.001)、农村明显高于城市(2.19%VS 0.87%,χ2=20.65,P<0.001);烟草依赖男性明显高于女性(0.50%vs 0.02%,χ2=17.78,P<0.001);重性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及未特定抑郁障碍女性明显高于男性(1.03%V8 0.59%,χ2=4.20,P=0.041;0.53%vs0.16%,χ2=6.88,P=0.009;0.43%vs 0.13%,χ2=5.75,P=0.016).结论 广州地区的精神卫生问题值得重视.其中,重性抑郁障碍、酒精使用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社区开展精神卫生服务中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综合医院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患者抑郁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的患病率。方法由精神科护士采用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对分层抽样的北京50家综合医院顺序就诊的2877例门诊患者和2925例住院患者进行筛查,然后由精神科医师在盲法下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配套的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患者版(SCID-I/P)》对筛查阳性和10%筛查阴性者进行半定式精神科检查,以确定最后诊断。结果综合医院患者抑郁障碍的现患率、年患病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5.23%、5.72%和8.22%;其中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应患病率分别为2.94%、3.46%和5.32%。结论北京地区综合医院患者抑郁障碍总的现患率并不显著高于我国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济南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人群4 800人,由精神科护士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不同比例的高、中和低危人群进行调查,做出有无精神障碍的判断及具体诊断.结果 完成调查4 774人,调整后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23.14%.各类精神障碍现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焦虑障碍(7.39%)、心境障碍(7.29%)、物质使用(酒精)精神障碍(3.73%)、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1.47%).城市居民精神障碍的现患率(21.06%)较农村(15.16%)为高.男性(27.87%)较女性(18.51%)为高.济南(23.14%)较同时参加本次调查的山东省内其他城市青岛(21.96%)、潍坊(17.03%)、枣庄(12.02%)为高.结论 精神卫生问题,特别是焦虑障碍、重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酒精使用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已成为城市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福建省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 000名≥15岁的个体为调查对象,以改编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为筛选工具;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ID-I/P)为调查的诊断工具.结果:福建省重性抑郁障碍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定市民特殊恐怖症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周岁及以上的人群10073例,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Ⅳ),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对调查对象进行特殊恐怖症的诊断。结果9021例完成调查,特殊恐怖症的终生患病率为0.74%,时点患病率为0.68%;各类型的终生及时点患病率分别为:动物型0.38%、0.36%,自然环境型0.31%、0.27%,其他型0.07%、0.03%;血液-注射-损伤型的终生和时点患病率均为0.09%,情景型仅终生患病率为0.01%。女性时点患病率高于男性;农村时点患病率高于城市;30-39岁的患病率最高,18~19岁的患病率最低。特殊恐怖症的精神科就诊率为2.5%。结论特殊恐怖症常见于年轻的女性,各类型患病率不同,且就诊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北省抑郁症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周岁的人群16 088名,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Ⅳ),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ID-I/P)对调查对象进行抑郁症的诊断。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评定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结果:14 408人完成调查,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0.62%(95%CI=0.46%~0.78%),时点患病率为0.54%(95%CI=0.39%~0.69%)。时点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30~39岁、40~49岁、50~59岁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女性、分居/离婚、低收入增加抑郁症的患病危险性。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受损程度:重度57.41%,中度35.19%,无或轻度7.41%。抑郁症的精神科门诊就诊率为35.56%,住院率28.89%。结论:抑郁症是一类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在女性及30~59岁中更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河北省承德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至2004年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者为调查对象。用一般健康问卷(C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用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进行调查,用DSM-Ⅳ对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3025人完成调查,精神疾病总时点患病率为177.19‰,终生患病率为216.86‰。除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外,各类精神疾病时点患病率为175.86‰,终生患病率为215.54‰。时点患病率农村为(176.65‰),城市为(180.08‰);女性(182.05‰)高于男性(171.94‰)。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最高(51.57‰)。结论:本调查基本掌握了河北省承德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东省莱芜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采用初级单位含量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5岁的莱芜市城乡居民进行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评分,并根据评分(≥4分、1~3分、0分)分为精神障碍的高、中、低危险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ID-I/P)对100%的高危组、40%的中危组及10%的低危组人群进行精神障碍诊断。结果:共有6 314位城乡居民完成调查,高、中、低危险组分别有1 033、395、4 886人;精神障碍时点总患病率为13.87%,终身患病率16.45%。精神障碍患病率依次为焦虑障碍3.91%(247例)其中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1.14%(72例)、心境障碍3.10%(196例)、酒精依赖2.33%(147例)、精神分裂症1.47%(93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10%(70例)、精神发育迟滞0.97%(61例)、痴呆0.03%(21例)、躯体形式障碍0.65%(41例);其中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酒精依赖患病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患病率较高。结论:莱芜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患病率较高,是国家公共卫生工作防治的重点;以酒精依赖、焦虑障碍,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轻型精神障碍患病率也较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无锡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和分布情况,为制定无锡地区精神 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无锡地区≥ 18岁的人群进行入 户调查。使用一般健康问卷将调查对象分为患精神疾病高、中、低危险组,以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 式检查量表、美国精神病学会诊断手册第四版和精神发育迟滞/痴呆诊断量表为诊断工具,依次对高危组 中的100%,中危组中的40%,低危组中的10%为调查对象进行定式检查,对各类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 果 6 263人完成筛选,1 128例完成诊断。精神疾病时点患病率为12.26%,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外,患病 率最高的依次为焦虑障碍(3.45%)、心境障碍(1.89%)和物质使用障碍(1.33%)。结论 无锡地区精神疾病 患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常见病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保定市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保定市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周岁的人群,共10073名,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Ⅳ),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对调查对象进行酒精滥用及酒精依赖的诊断。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采用大体功能量表(GAF)评定。结果9021人完成调查。酒精滥用:终生患病率为27.49‰,时点患病率为10.37‰;时点患病率:男性(20.01‰)明显高于女性(0.69‰)(P〈0.01),农村(11.44‰)明显高于城市(2.76‰)(P〈0.01),18-59岁患病率较高;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无或轻度91.67%、中度2.38%、重度5.95%。酒精依赖:终生患病率为14.25‰、时点患病率为10.47‰;时点患病率:男性(20.69‰)明显高于女性(0.22‰)(P〈0.01);20-69岁患病率较高;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无或轻度68.68%、中度27.71%、重度3.61%。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均与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常见。结论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是常见的精神障碍,在男性及中青年人群中患病率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保定市精神分裂症性别差异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保定市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及其性别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的人群,共10073例,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Ⅳ),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调查对象进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功能状况评价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结果9021人完成调查,精神分裂症的终生及时点患病率分别为6.20‰、5.42‰,男性3.93‰、3.28‰,女性8.45‰、7.55‰,女性均高于男性(P〈0.01);女性已婚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而受教育年数女性显著低于男性(P〈0.0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发病年龄与诊断分型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女性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受损程度较男性为重(P〈0.05)。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的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患病率、婚姻、教育及心理、社会、职业功能均存在性别差异,提示在制定治疗康复方案时,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保定市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周岁的人群,共10073名,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Ⅳ),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调查对象进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评定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结果9021名完成调查,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0.62%(95%CI=0.46%~0.78%),时点患病率为0.54%(95%CI=0.39%~0.69%)。时点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30~39岁、40~49岁、50~59岁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女性、分居/离婚、低收入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患病危险性。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受损程度:重度57.41%,中度35.19%,无或轻度7.41%。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科门诊就诊率为35.56%,住院率28.89%。结论精神分裂症是一类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在女性及30~59岁中更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精神障碍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了解河北省≥18岁人群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人群,共24000名,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进行调查,用DSM,Ⅳ对各类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1)患病率:20716人完成调查,精神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162.43‰[95%可信区间(95%CI)为15.8%-16.7%],排在前三位的是重性抑郁障碍(27.01‰)、未特定的焦虑障碍(25.09‰)和心境恶劣障碍(23.12‰);终生患病率为185.12‰(95%CI为18.0%~19.0%),排在前三位的是重性抑郁障碍(47.47‰)、酒精依赖性和滥用性障碍(38.62‰)和未特定抑郁障碍(25.51‰)。(2)时点患病率:女性(167.95‰)高于男性(156.95‰),农村(165.63‰)高于城市(144.31‰),均P〈0.05~0.01;并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其中30~49岁为137.17‰~156.71‰,50-≥70岁为201.44‰~285.41‰。结论河北省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其中女性和农村的患病率高;重性抑郁障碍是省内患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保定地区和承德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的差异。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保定地区10073名,承德地区3358名均≥18岁的人群为调查对象,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对调查对象进行DSM—IV修订版轴I障碍定式临床用治疗提纲(SCID-1/P),对各类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保定地区9021人完成调查,创伤后应激障碍时点患病率3.7%e,终生患病率5.7%e;承德地区3025人完成调查,创伤后应激障碍时点患病率4.3%c,终生患病率7.27‰。。保定地区和承德地区时点患病人数分别为33例,13例;终生患病的人数分别为51例,22例。两地男性与男性之间,女性与女性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时点患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地区终生患病率无显著差异(U=0.901P〉0.05)。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在我省两地区之间发病无差异,但发病率逐渐增高,为迫切需要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保定市18岁及以上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073名≥18岁的人群为调查对象,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对调查对象进行DSM-Ⅳ修订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用治疗提纲(SCID-I/P),对各类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9021人完成调查。创伤后应激障碍时点患病率为3.7‰,终生患病率5.7‰。创伤后应激障碍时点患病者33例中6例(18.8%)患者与情感障碍共病。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应列入防治和研究的重点疾病。  相似文献   

20.
在精神医学领域中,目前常用的诊断量表有“精神现状检查”第9版(PSE.Wing 等1978)与“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9版的精神障碍部分(ICD—9 WHO 1978)配套。“定式交谈检查量表”(DIS Robin 等1977)和“用于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量表(SADSSpitzer 等1978)可以与美国的“精神障碍分类与统计分册”第3版(DSM-Ⅲ-APA 1981)或“研究用精神疾病诊断标准”(RDC Spitzer等1978)配套应用。鉴于近10多年来,量表及其应用的迅猛发展、现有的诊断量表和诊断标准的优缺点已经暴露得比较充分。WHO 近几年组织有关专家制订 ICD—10的精神障碍部分及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