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多巴胺(DA)、α-突触核蛋白(α-Syn)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50只C57BL/6雄性小鼠通过ip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分为模型组,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和多巴丝肼组,每组10只,另设对照组10只。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im 0.2、0.4、0.6 g/(kg·d)天麻素注射液,多巴丝肼组im 0.05 g/(kg·d)多巴丝肼溶液,模型组、对照组im等量无菌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4 d。末次给药后1、7、14 d对各组小鼠进行爬杆、悬挂、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测试,14 d时处死,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小鼠纹状体内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纹状体内α-Syn和TH表达,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检测各组小鼠DA水平。结果相同时间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爬杆时间、纹状体内MDA、α-Syn水平显著升高(P0.05),悬挂评分、旷场活动总距离、旷场活动平均速度、纹状体内GSH、DA、TH水平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天麻素0.2、0.4、0.6g/(kg·d)组和多巴丝肼组小鼠爬杆时间、纹状体内MDA、α-Syn水平显著减少(P0.05),悬挂分值、旷场活动总距离、旷场活动平均速度、纹状体内GSH、DA、TH水平显著增多(P0.05),天麻素0.6g/(kg·d)组与多巴丝肼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天麻素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保护脑内DA能神经元,从而改善帕金森病小鼠运动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方海蛇胶囊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的作用。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MPTP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给药14 d后观察各组小鼠行为活动变化,利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等的含量变化。结果:复方海蛇胶囊可以显著对抗MPTP对黑质及纹状体的损伤作用,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与模型组相比,复方海蛇胶囊治疗后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纹状体内DA、DOPAC和HVA的含量(P〈0.01)。结论:复方海蛇胶囊通过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提高纹状体内DA的含量,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19):2648-2651
目的:研究神经酸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运动障碍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多巴丝肼片组(阳性对照,按左旋多巴计120 mg/kg)和神经酸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建立PD模型。成模后,每天ig相应药物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脑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爬杆时间延长、滚筒时间缩短、自发运动次数减少(P<0.05),脑纹状体内DA、DOPAC、HVA含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多巴丝肼片组和神经酸各剂量组小鼠爬杆时间缩短、滚筒时间延长(P<0.05),脑纹状体内DA、DOPAC、HVA含量均升高(P<0.05);多巴丝肼片组和神经酸高剂量组小鼠自发运动次数增加(P<0.05)。结论:神经酸可有效改善PD模型小鼠的运动障碍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纹状体内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物CT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首先建立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连续4 d给予MPTP(30 mg.kg-1,qd,ip)。用高低剂量(50和100 mg.kg-1,qd,ig)中药提取物CTE预处理MPTP所致帕金森模型小鼠。之后进行行为学检测,包括一般行为学检测和滚筒实验。最后,用HPLC-EC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含量。结果:在MPTP所致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药提取物CTE能显著改善小鼠的行为能力;且能显著提高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结论:中药提取物CTE对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纹状体定向损毁致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并在此模型上观察中药复方健行颗粒对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损毁的方法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以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旋转行为,大鼠脑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酪胺酸羟化酶阳性细胞的数目等系统评价了健行颗粒改善模型动物运动功能的药效学作用及其机制。结果 对于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损毁所致帕金森病样模型大鼠,健行颗粒能明显减少其旋转次数,提高模型鼠脑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增加酪胺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的细胞数。结论 健行颗粒能够明显改善拟帕金森病模型动物的运动功能,提升动物脑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并对黑质处神经元具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QP4对雌激素调节神经递质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雄性AQP4基因敲除型CD1小鼠与野生型CD1小鼠,给予不同剂量雌激素后测定不同脑区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AQP4基因敲除型雄性小鼠纹状体多巴胺(DA)及5-羟色胺(5-HT)、皮层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增加;海马NE、下丘脑DA水平下降。同时,给予雌激素后,野生型雄性CD1小鼠纹状体DA、5-HT含量及海马5-HT含量升高,皮层DA、5-HT水平及下丘脑NE、DA水平下降;而雌激素对AQP4敲除型雄性CD1小鼠单胺类递质无显著影响。结论:AQP4敲除可改变雌激素对单胺类递质水平的调节作用,对纹状体内DA水平的影响尤为显著。AQP4参与了雌激素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尹成芳  马坤 《药品评价》2005,2(6):450-451,454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PD),是锥体外系统的疾病,常见病状有震颤、肌肉僵直、运动障碍等。目前认为震颤麻痹是由于纹状体内缺乏多巴胺(DA),主要病变在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上。黑质中有多巴胺能神经元,其上行纤维到达纹状体,末梢释放多巴胺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同时黑质-纹状体通路中还有胆碱能神经元,其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两种递质正常处时处于平衡状态。若多巴胺合成减少,胆碱能神经元功能相对亢进造成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和胆碱能神经功能失衡,则产生帕金森病症状。PD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应用左旋多巴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绿素还原酶B(biliverdin-Ⅸβreductase,BVRB)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帕金森小鼠模型和6-羟基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帕金森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内的表达。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黑质纹状体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以确认模型的成功建立。对黑质纹状体BVRB的表达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TP小鼠及6-OHDA大鼠模型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黑质纹状体内TH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而黑质纹状体BVRB的表达水平在两种模型中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黑质纹状体BVRB的高表达可能与帕金森病的氧化应激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何首乌主要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TSG)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单侧脑内黑质致密部(SNC)和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两点注射法制备PD大鼠模型后,灌胃给予TSG低、中、高剂量 (50,100,200 mg&#8226;kg-1),qd,连续5周。实验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美多芭阳性对照组(125 mg&#8226;kg-1),每组10只。用旋转行为检测及Rotarod试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测定大鼠脑黑质多巴胺(DA)及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含量。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旋转次数及运动协调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SG与美多芭给药可改善大鼠旋转行为及运动协调性。TH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TSG处理组脑黑质部位损毁较轻,有较多残存的TH阳性细胞;而模型组黑质大部损毁,几乎无残存的TH阳性细胞;从HPLC-ECD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A及DOPAC含量下降显著(P<0.05),与模型组相比,TSG处理组脑内DA及DOPAC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TSG可改善P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增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物含量并提高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残存率,提示TSG对PD可能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氏病(PD)是一类困扰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属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疾病,患者脑内多巴胺能系统功能低下,胆碱能系统功能亢进,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P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尚无根治方法,中枢抗胆碱药是早于左旋多巴用于帕金森氏病一类药物,目前因其临床用药无M受体亚型选择性,毒性作用多见,致使临床该类药物的研究滞后。大量研究发现M4受体亚型为中脑黑质纹状体内主要分布的M受体亚型,对中脑纹状体多巴胺(DA)的合成和释放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DA参与的运动功能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有可能成为帕金森病治疗抗胆碱类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靶标。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具有M4受体亚型选择性的中枢抗胆碱药物盐酸去甲基苯环壬酯在小鼠震颤模型、6-OHDA黑质纹状体定向损毁大鼠模型及MPTP特异损伤C57BL/6小鼠模型均表现出良好的缓解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作用,与临床常用的中枢抗胆碱药盐酸苯海索比较,其选择性增加纹状体内DA递质释放作用更显著,抗帕金森病药效更好,无认知损伤、胃肠道反应轻等副作用更低的特点。提示该药效学差异与二药间受体亚型选择性差异有关,本研究为临床合理开发具有M4受体亚型选择性的新型抗胆碱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甲基苯丙胺(METH)中毒大鼠模型纹状体神经毒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中毒模型,在METH前30min腹腔注射(ip)NAC,应用二氯荧光乙酰乙酸盐作为荧光指标检测纹状体ROS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DA浓度,TUNEL方法观察神经元损害情况,并计算神经元的凋亡率。结果NAC预处理能降低纹状体内ROS的含量,减轻DA浓度的下降程度,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结论NAC通过抑制METH诱导纹状体的氧化应激,减轻METH多巴胺能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2.
黄荣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11):1581-1583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PTP腹腔注射制备帕金森小鼠模型,银杏叶提取物组(GBE组)、阳性组小鼠每日分别给予100mg·kg^(-1)的银杏叶提取物和75mg·kg^(-1)美多芭灌胃处理,连续15d后观察小鼠行为症状,采用滚筒试验评估小鼠肢体运动功能,色谱法测定纹状体内多巴胺(DA)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并对脑组织切片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成功造模后,模型组小鼠出现震颤、尾僵直及竖毛等症状,滚筒试验中潜伏时间、DA、GSH-Px及SOD水平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脑黑质TH阳性细胞显著减少;GBE能缓解帕金森小鼠一般行为学症状,增加滚筒实验中小鼠运动潜伏时间,显著升高DA、GSH-Px及SOD水平,降低MDA含量,防止脑黑质TH阳性细胞继续减少。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MPTP所致的帕金森小鼠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 DA )能神经元变性、缺失,纹状体内DA大量减少。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1],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预后差。现就PD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对临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Tet-On系统修饰慢病毒(Lv-TH-GDNF)目的基因的表达调控及纹状体内直接转移对帕金森病(PD)大鼠的作用。方法 1用Lv-TH-GDNF与rt TA2s-M2病毒感染He La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强力霉素(Dox)对TH、GDNF基因表达的调控。2用Lv-TH-GDNF与rt TA2sM2病毒共同注射到PD大鼠患侧纹状体,Dox诱导目的基因表达。通过观察阿扑吗啡(APO)诱导旋转行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患侧纹状体DA、DOPAC含量评估Lv-THGDNF治疗效应;通过移植侧纹状体内TH与GDNF蛋白量评估外源基因在体内的表达。结果 1在体外He La细胞实验,仅Dox阳性组见TH、GDNF蛋白条带。2在动物体内实验,病毒移植4周后,与PBS对照组相比,仅病毒+Dox组大鼠旋转行为明显改善(P<0.01),损伤侧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纹状体DA、DOPAC含量及TH和GDNF蛋白量明显增高(P<0.01)。结论新型Tet-On系统修饰的Lv-THGDNF目的基因表达受四环素类抗生素调控,在体外实验未见基础活动,且纹状体内直接转移对PD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DJ-1蛋白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SDS-PAGE和生物质谱仪对DJ-1蛋白的纯度和活性位点进行检测。然后将DJ-1蛋白注射进入小鼠侧脑室内,24 h后小鼠腹腔注射MPTP造模,通过滚筒实验、自主活动实验和竖直网格实验观察行为学变化,使用HPLC-ECD对纹状体内神经递质含量进行测定,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yrox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SN区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状态。结果:SDS-PAGE和质谱实验表明DJ-1蛋白纯度较高,且活性位点未产生氧化;将DJ-1蛋白注射进入PD小鼠侧脑室后,小鼠行为学明显改善,纹状体内神经递质含量降低有所恢复,黑质区域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死亡显著减少。结论:侧脑室注射DJ-1蛋白能够显著改善MPTP致的小鼠帕金森病症状,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1.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坛紫菜多糖(P1、P2、P3)和原料多糖(P)的抗疲劳作用。方法连续给药2周,观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坛紫菜多糖对小鼠爬杆时间的影响;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及小鼠肝糖原变化的影响。结果降解产物能提高体内肝糖原含量,且能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和爬杆时间,这一作用随降解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降低而减弱,作用大小依次为P1>P2>P3。原料样品P能提高小鼠体内肝糖原含量,显著延长小鼠爬杆时间。结论降解产物能提高小鼠耐疲劳时间,促进肝糖原合成,发挥肝脏保护和促进体能恢复的作用,其功效强于原料P。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司来吉兰(selegiline,Sel)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单胺氧化酶B(MAOB)的抑制作用.方法: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荧光检测法测定小鼠脑MAOB的活性.结果:MPTP(30mg·kg-1ip)明显减少小鼠纹状体内DA含量(73%).预先给予Sel(10mg·kg-1ip)可以阻断MPTP的神经毒性;而MPTP损伤后再给予Sel则否.MPTP损伤后2wk内,Sel对纹状体DA水平的自然恢复无促进作用.MPP+外周给药无神经毒性.Sel对小鼠脑内MAOB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38;95%可信限为:31-45μg·L-1).结论:Sel具有与其抑制脑内MAOB活性相关的对抗MPTP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何首乌提取物对百草枯和代森锰引起的C57BL/6小鼠自主活动减少和脑纹状体内单胺递质含量降低的影响。方法应用智能自发活动测定仪记录小鼠自主活动情况;应用高效液相电化学的方法检测小鼠脑纹状体内单胺类递质的含量。结果何首乌明显抑制百草枯和代森锰引起的小鼠自主活动数减少和脑纹状体内单胺递质含量的降低。结论何首乌对百草枯和代森锰引起的C57BL/6小鼠行为学、神经化学的损害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小鼠纹状体内注射6-OHDA制作PD模型可行性。方法将6-OHDA注射入小鼠单侧纹状体内,使用阿朴吗啡和安非他命诱发的动物单侧旋转进行行为学检测,同位素法检测皮层、左右纹状体内多巴胺能神经元标志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活性。结果与结论小鼠纹状体内注射6-OHDA后,可成功制作急性PD模型,成功率为95%,模型持续时间大约4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司来吉兰(selegiline,Sel)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单胺氧化酶B(MAO-B)的抑制作用,方法: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荧光检测法测定小鼠脑MAO-B的活性。结果 MPTP(30mg.kg^-1,ip)明显减少小鼠纹状体内DA含量(73%),预先给予Sel(10mg.kg^-1ip)可以阻断MPTP的神经毒性,而MPTP损作后的于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