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智玲  孙丹丹 《河北医药》2011,33(16):2533-2534
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手术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不仅可以致残,还可以导致严重的肺栓塞(PTE),危及生命。我院监测82例骨科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探讨与DVT发生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骨科临床领域,高龄手术患者、高能量多发伤患者及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是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和肺栓塞(PE)的高危人群。据统计,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40%~84%,有症状的PE发生率为1.8%~7%,致命PE发生率为0.2%~2.0%,75%~90%的肺血栓来源于下肢、盆腔和下腔静脉。肺栓塞的发生与DVT形成直接关联,DVT形成隐匿,常常在血栓脱落后随血流堵塞肺动脉,是骨科围手术期致残、致死率高的并发症之一。因此,  相似文献   

3.
李佳  赵光瑜 《河北医药》2009,31(4):471-472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在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较多见,可使下肢肿胀,溃疡,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严重者还可导致肺动脉栓塞(肺栓塞,PE)、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由此提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DVT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于下肢,是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危害是血栓脱落后形成肺栓塞,严重时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远期危害可导致血栓后综合征长期影响生活质量。而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亦被认为是并发DVT的高危人群,因此,积极地预防与治疗肿瘤患者术后DVT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国内外对DVT的诊断和防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妇科盆腔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因肢体肿胀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因栓子脱落发生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因此,对妇产科手术后DVT的预防及早期诊治十分重要。回顾分析妇科盆腔术后合并DVT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卧床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下肢骨折手术并于术后发生DVT的患者58例作为DVT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下肢骨折手术并于术后未发生DVT的患者65例作为非DVT组。观察术前及术后3d卧床期间的凝血功能五项指标变化;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凝血功能指标与DVT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凝血功能指标对DVT的预测效能。结果 DVT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较术前上升,且高于非DVT组(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FIB(OR=2.363,95%,CI为1.462~3.820)和D-D(OR=1.013,95%,CI为1.007~1.019)是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IB的AUC为0.694,最佳截点值为4.23g/L,D-D的AUC为0.797,最佳截点值为501.95μg/L,联合预测的AUC为0.918。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术后卧床期间各项凝血功能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7.
凝血及纤溶指标检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  王毅  白雪  杨雅琼 《天津医药》2007,35(2):133-134
创伤后出血、血管壁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肢体血流的再灌注障碍及血液的高凝状态,都是导致骨科创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高危因素。创伤后DVT的发病率国外统计为35%~65%,国内报道为28%。因此,研究创伤后血栓前状态实验室指标,筛选出早期诊断DVT的特异性指标是对DVT早期干预,减少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前提。笔者检测了创伤患者部分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并采用受试者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f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所检测的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探讨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经治疗2~3周下肢肿胀消失,复查彩超提示下肢静脉再通,侧枝循环建立。结论 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DVT已引起重视,药物保守治疗有效。通过临床护理和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预防DVT发生和促使DVT痊愈,防止肺栓塞(plumonary embolism PE)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电动按摩器按摩穴位和肌肉影响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发生率。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普外科住院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岁以上患者286例,按接受手术的顺序随机分为Ⅰ组(电动按摩器按摩下肢穴位和肌肉)和Ⅱ组,每组143例。Ⅰ组患者手术后以凯仕乐电动按摩器按摩下肢穴位和肌肉,3次/d,每次按摩30 min,连续治疗10 d。Ⅱ组患者不给予按摩。观察2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以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DVT的存在及部位。结果Ⅰ组发生DVT 1例(0.7%),Ⅱ组发生DVT 17例(11.9%),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电动按摩器按摩下肢穴位和肌肉能显著降低老年患者LC术后DVT的发生率,对预防DVT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lmmbosis,DVT)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占深静脉血栓的90%以上,而神经外科手术后DVT的发病率在24%左右.DVT是病死率极高的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2ism,PE)的基础疾病。故预防DVT的发生显得非常重要。将我科12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并发DVT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骨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和难度的不断提高,术后DVT和肺栓塞仍为脊柱外科手术后常见及较为危险的并发症之一[1]。脊柱外科患者多需长期卧床,部分还合并神经损伤,血栓风险进一步增加,而且目前对于脊柱外科患者发生DVT的认识仍然不足,使得脊柱手术成为DVT的危险因素之一。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病在脊柱手术围术期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仅少数学者针对脊柱手术后DVT的发生及预防作相关报道[2]。笔者对脊柱术后DV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脊柱外科手术患者DVT的预防提供更好的防治指导,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曹慧连 《中国当代医药》2022,(13):190-192+196
目的 探讨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U)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ICU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DVT发生情况、护理前后DVT风险评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DVT风险等级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DVT风险等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ICU卧床患者的护理中,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能较好预防DVT,降低DVT发生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DVT一旦发生,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可因肺栓塞而危及生命。近年笔者对5例剖宫产术后DVT患者进行积极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肢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提高临床监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 观察697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2周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收集可能与DVT形成的相关指标,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下肢骨折术后发生DVT者71例(10.19%).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多发骨折、BMI≥25 kg/m^2、无踝泵练习、既往血栓史的构成比大于非DVT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585)、高血压(OR=2.766)和踝泵练习(OR=-0.455)人选的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和高血压是下肢骨折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活动锻炼可减少DVT发生的风险,尤其应加强存在DVT高危因素患者的术后观察和护理,降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钢  李保东  马春晓 《中国医药》2008,3(4):227-228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预防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脑肿瘤术后患者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抗炎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围手术期皮下注射LMWH。2组患者于术后每隔7d进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DVT的发生率分别为4.65%和23.26%,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率为4.65%(2/43),高于对照组2.33%(1/43),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MWH可有效预防脑肿瘤术后DVT的发生,疗效确切,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6.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深静脉血栓(DVT)是外科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7.
白雪  张凯  王毅  李会强 《天津医药》2010,38(10):896
【摘要】 目的 研究D-二聚体(D-Dimer)对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骨折患者DVT的发生率、时间及例数,选择创伤24 h内发生DVT的骨折患者(DVT组)、创伤后未发生DVT的骨折患者(无DVT组)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D-Dimer含量变化。应用ROC曲线评价D-Dimer对DVT诊断的性能。结果 490例骨折患者中63例发生了DVT,DVT的发生率为12.9%。其中创伤24 h内发生DVT者32例占50.8%(32/63),创伤3 d内发生DVT者占68.3%(43/63)。DVT组与无DVT组患者D-Dimer含量均大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DVT组与无DVT组D-Dimer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D-Dimer≥500 ng/m1为诊断DVT的阈值,则D-Dimer对DVT诊断的灵敏度为84.4%、特异性为55.0%、准确度为68.1%、阴性预测值为81.5%、阳性预测值为60.0%,ROC曲线下面积0.61。结论 创伤骨折是DVT发生的高危险因素,创伤早期是DVT的高发期。创伤24 h内患者血浆D-Dimer含量明显升高,提示发生DVT的危险性增加。D-Dimer对DVT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较高,特异性较低,结合DVT临床概率评估,D-Dimer阴性对DVT具有重要的排除价值。【关键词】 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排除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宁  刘金彪 《中国医药》2014,(7):1037-1039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 探讨乳腺癌患者DVT的发生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52例乳腺癌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发生DVT分为非血栓组(331例)和血栓组(21例)。比较2组患者基本参数的差异,包括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既往DVT病史以及血D 二聚体值等。结果352例乳腺癌患者发生DVT者21例,DVT发生率为6.0%。血栓组患者于术后3 d发生DVT 10例(47.6%),术后3~7 d者8例(38.1%),化疗期间出现DVT者 3例(14.3%)。非血栓组患者年龄低于血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4)岁比(57±6)岁,P<0.05]。非血栓组与血栓组间既往有DVT病史、血D 二聚体≥500 μg/L和临床分期≥Ⅱ期的患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VT病史:2.1%(7/331)比23.8%(5/21),血D 二聚体≥500 μg/L:6.6%(22/331)比47.6%(10/21),临床分期≥Ⅱ期:52.9%(175/331)比90.5%(19/21),均P<0.05]。2组病理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VT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发生率, 其年龄、临床分期、D 二聚体水平等均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相关, 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朱爱兰  智慧文  徐莉 《淮海医药》2009,27(6):550-551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与预防。方法通过对16例下肢骨折后并发DVT的患者从一般护理、用药观察、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DVT的发生机率。结论对已经发生DVT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对未发生的应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下肢骨折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12例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DVT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妇产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3%,其中以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其次为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后。术后伴下肢静脉血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可导致肺梗死,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