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480例宫颈病变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细胞学诊断CIN符合率为40.0%,阴道镜诊断CIN符合率6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细胞学诊断CIN符合率为86.3%,与单纯阴道镜、单纯细胞学诊断CIN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对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原位癌有重要价值,阴道镜检查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能明显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1853例宫颈疾病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均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与组织学结果作对照比较。结果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阴道镜检查能及时早期发现宫颈微小病灶,并能选择性定位活检,可提高CIN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张彩莲  张宝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92-3593
目的:探讨分析固原地区妇女宫颈发病情况及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 602例宫颈疾病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术952例进行分析。结果:宁夏南部山区妇女宫颈病变多发,有明显地域性。阴道镜图像与组织学结果相比:醋酸白上皮符合率为68.7%,二联征符合率为73.2%,三联征符合率100%,可疑宫颈癌符合率100%。宫颈疾病以30~45岁发病者所占比例最大(46.7%)。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技术诊断宫颈疾病结果准确可靠,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重要价值,应加强对南部山区妇女宫颈普查,及早治疗并预防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门诊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就诊患者中的492例行阴道镜检查及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并将阴道镜检查拟诊结果与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拟诊结果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的完全符合率为75.2%,阴道镜拟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病理诊断为CIN的符合率为85.37%。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拟诊结果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对宫颈上皮内瘤(CI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可明显提高宫颈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阴道镜对宫颈疾病尤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所对450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本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将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完全符合率为93.33%,其中宫颈癌、CIN、宫颈湿疣、慢性宫颈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88.10%、83.33%、96.25%,假阳性率为6.67%。结论阴道镜检查技术诊断宫颈疾病准确率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对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阴道镜下定点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44-2245
目的 通过阴道镜检查及定点活检对妇女宫颈病变进行筛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方法 应用电子数码阴道镜结合3%冰醋酸及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对妇检发现患有宫颈疾病而自愿接受阴道镜检查并进行活检的156例育龄妇女进行检查. 结果 共检出宫颈癌患者5例,占3.2%,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20例,占12.8%,慢性宫颈炎89例,占57.1%,宫颈息肉42例,占26.9%. 结论 阴道镜检查及定点活检方法简单,价格便宜,在宫颈疾病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瑾  马冬梅  张妤  查道珍 《安徽医药》2008,12(9):842-843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进行阴道镜检查的280例宫颈病变患者,对其中78例CIN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拟诊CIN93例,占总数的33.22%;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IN78例,占27.86%;阴道镜拟诊CIN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87%。结论据阴道镜图像显示阴道镜检查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962例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其中152例患者疑为宫颈病变,对阴道镜观察结果和在阴道镜下行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阴道镜检查慢性宫颈炎121例,子宫颈尖锐湿疣8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0例,宫颈癌3例;病理诊断结果慢性宫颈炎123例,子宫颈尖锐湿疣8例,CIN 19例,宫颈癌2例,电子阴道镜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98.4%、100.0%、95.0%、66.7%。结论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准确率高,对早期发现宫颈病变、诊断宫颈疾病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670例经阴道镜下活检患者的资料,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阴道镜下病理检查的670例中,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110例,占16.4%,其中,CINⅠ65例(59.1%),CINⅡ28例(25.4%),CINⅢ11例(10%),宫颈癌6例(5.5%)。以组织学诊断为标准,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84.3%、51.9%、96.9%。从CINⅠ→CINⅡ→CINⅢ及癌,阴道镜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84.6%(55/65)、85.7%(24/28)、90.9%(10/11)、100%(6/6)。结论: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阴道镜对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低度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镜应用于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2006年7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10例拟诊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阴道镜进行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比较,总结阴道镜对于宫颈疾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病理检查慢性宫颈炎87例,尖锐湿疣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9例,宫颈癌4例;阴道镜检查符合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82例,尖锐湿疣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16例,宫颈癌4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25%、84.21%、100%。结论电子阴道镜应用于宫颈疾病诊断中,方法简便、安全能提高宫颈疾病特别是宫颈癌的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经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诊断为CIN,继之行宫颈LEEP环切术或宫颈锥切术治疗的124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镜下组织学诊断与宫颈LEEP环切术或宫颈锥切术最后诊断符合率为69.35%(86/124),不符合率为30.65%(38/124),其中级别升高者占7.26%,其中有4例最终诊断为宫颈浸润癌,漏诊率为3.23%(4/124);级别降低者占23.39%(29/124)。结论:阴道镜检查在诊断CIN和宫颈早期浸润癌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对高级别的CIN应结合宫颈LEEP术或电刀锥切术作为进一步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老年患者性质不明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ASCUS以上宫颈病变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根据临床对中老年患者ASCUS宫颈病变不同处理方法分组,观察1组(348例)行阴道镜检查;观察2组(316例)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HPV阳性行阴道镜检查;观察3组(129例)定期宫颈细胞学复检,鳞状上皮内病变行阴道镜检查,比较三组临床处理情况.结果 三组574例患者同时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上皮内瘤变(CIN)以上宫颈病变223例(38.9%),其中CIN Ⅰ 136例(23.7%)、CINⅡ64例(11.2%)、CINⅢ20例(3.5%)、原位癌3例(0.5%);观察1组348例中,行阴道镜检查348例(100.0%),活检CINⅡ以上的患者36例(10.3%);观察2组转阴道镜检查213例(67.4%),活检CINⅡ以上的患者38例(12.0%);观察3组转阴道镜检查13例(10.1%),活检CINⅡ以上的患者3例(2.3%).活检CINⅡ以上检出率,观察1组、观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7.014、9.156,均P<0.05).结论 高危型HPV检测分流ASCUS,可减少宫颈病变处理过程中误诊、漏诊及过度治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诊断筛查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上栗县9600位女性进行妇科疾病的筛查,使用妇检、白带常规、醋酸或碘染色试验、阴道镜检查、病理活检、B超等检查手段,比较分析阴道镜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电子阴道镜实查278例中,查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4例(5.0%),宫颈癌5例(1.2%),尖锐湿疣1例(0.4%);病理活检实查46例,查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4例(30.4%)(包括CINⅠ7例,CINⅡ2例,CINⅢ5例),宫颈癌1例(2.2%)(浸润癌1例),尖锐湿疣1例(2.2%)。病理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尖锐湿疣等方面的检出率高于阴道镜检出率(P〈0.05)。结论电子阴道镜作为筛查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作用不可忽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宫颈病变电环切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患者行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8年10月本院35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Leep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经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LCT)、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HPV-DNA)检查阳性、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CIN共310例,其中CINⅠ140例,CINⅡ150例,CINⅢ20例,宫颈糜烂40例患者行Leep术(宫颈锥切),组织送病检。结果Leep术后随访宫颈糜烂100%治愈,CINⅠ、CINⅡ95%治愈;CINⅢ90%治愈。Leep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愈率高、并发症少、能保留生育功能。结论Leep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在诊治宫颈组织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价值。方法对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52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LEEP术后病理检查和阴道镜下活检诊断的一致性,LEEP治疗的效果。结果手术顺利,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68±1.32)ml,平均手术时间为(4.9±1.1)min;术前、术后病理符合率65.4%,术后病理级别下降19.2%,病理级别上升15.4%。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即诊即治法(see and treat)与三阶梯法(即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疗效,通过两组对比,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和同济医院因宫颈病变行LEEP治疗的629例患者的细胞学、阴道镜、阴道镜引导宫颈活检(CDB)及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阶梯法(阴道镜引导宫颈活检)准确性较高,为84.57%,但存在着不足之处,即CDB诊断为低级别宫颈病变者,经LEEP治疗,术后病理证实有部分患者存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选择HSIL患者采用即诊即治法行LEEP治疗,过度治疗率达16.43%.经TCT诊断为HSIL的患者联合阴道镜检查及Reid评分,在RCI高评分组中无过度治疗.结论 CDB可以发现大部分宫颈病变的患者,不足之处是不能排除宫颈浸润癌.即诊即治法应用于TCT联合阴道镜同时诊断为HSIL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可弥补CDB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提高宫颈病变诊断及治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诊断为宫颈病变并行LEEP术治疗患者103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结果,术后宫颈塑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1例,平均手术时间9.8±4.4分钟,平均出血量(15.8±5.7)mL,宫颈塑形满意率为87.1%,治愈率为90.3%;宫颈良性疾病72例,平均手术时(10.1±5.1)min,平均血量(16.4±6.2)mL,宫颈塑形满意率为86.1%,治愈率为90.3%。宫颈上皮内瘤变组患者与宫颈良性疾病组患者相比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塑形满意率及治愈率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治疗CIN和宫颈良性疾病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宫颈疾病的1853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均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结果与组织学结果作对照,阴道镜诊断CIN的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阴道镜检查能及时早期发现宫颈微小病灶,并能选择性定位活检,可提高CIN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准确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艳  阚延静  李凤山 《江苏医药》2012,38(4):461-463
目的评价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Ⅰ并于短期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23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不足及漏诊宫颈浸润癌的相关因素。结果 235例患者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符合者152例(64.7%),诊断过度者29例(12.3%),诊断不足者46例(19.6%)。8例患者最终诊断为宫颈浸润癌,漏诊率为3.4%。结论对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不排除高度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或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Ⅰ尚不够可靠,需警惕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