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医学的发展,输血技术的提高,输血模式的多元化,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而输血科的规范管理则是输血安全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通过输血前的准备、输血中、输血后的监控,确定输血的规范管理。结果有效识别临床输血中的主要工作关节及关键控制点,明确了过程控制与管理的方法。结论对临床输血各环节的规范管理,能杜绝输血工作中的隐患,减少差错的发生,保障了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管理确保输血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血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如果应用得当可以挽救生命和改善健康状况,但是,血液和血液制品来自人体,血液中各种成分的生物结构、遗传特征十分复杂,人类作为多种致病微生物的中间宿主及寄生方式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输血存在感染疾病和导致不良反应等风险。稳中有降医院应利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以及现代的循证医学,  相似文献   

4.
从安全输血探讨医院输血科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院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如何履行好职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科学、合理、有效,已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体会如下。1建立独立输血科,提高管理水平原来血库属检验科的一税分,值班人员轮岗工作,技术不娴熟,  相似文献   

5.
岳挺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27-128
本文对输血科的建设和安全输血管理进行综合的分析,以充分认识到输血科的重要性,加强基础设备的投入,完善相关仪器的构建,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加大法规的学习,健全输血科管理队伍,制定全面合理的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流程,全面掌控血液的质量,加强对血液的细致管理,使输血科的建设和安全输血达到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临床输血管理中输血科的作用,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抽取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临床用血成分比例、输血申请情况以及输血不良事件回报情况等资料,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输血科在加大医院临床输血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后,与2014年相比,不规范、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与输血申请单明显减少,输血不良事件发生概率逐渐下降,且回报率高达100%。结论加强输血科的用血管理,不仅能够有效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与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手段之一。近十年来,由于输血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临床输血的观念、知识得到更新,输血技术不断提高。但由于地区、医院级别的不同,输血科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特别在县级医院尤为突出。笔者通过多年输血工作的管理,提出辖区县级医院输血科建设、管理的模式的构想,借以提高输血工作的质量,安全、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临床输血,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8.
临床输血科管理工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科管理工作在临床输血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从检验科分离,成立单独输血科,全院1600张床位的输血工作。结果通过对本院输血科管理工作现状、对输血管理的重要性和关键问题提出客观评价。结论输血科管理在临床安全输血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贯彻落实卫生部(现卫计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参照IS0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建立输血医学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避免因输血所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河北省采、供血和临床输血形成一整体网络化管理系统,使全省采、供血和临床输血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主管部门提供快捷、准确、可靠的信息、数据和决策依据,为保证血液质量和安全验血提供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1.
基层医院供血库的安全输血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层供血库建设和管理是安全输血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采供血机构除更好地做好血液采集和检测。提供充足、安全、便利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及成分,保证输血安全外,对临床能否合理正确地使用血液及其成分应给予更多关注,同时在加强基层医院供血库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制定策略促进开展有效的临床输血方面发挥更加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在审理因输血感染而引起的医疗官司中,多采用举证倒置的原则。患者只要能够证明曾输过血,并在输血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病毒感染,即可推定其感染的病毒与输血有关,我们知道,输血并不是病毒感染的唯一途径。据WTO统计,全球HIV感染者中约5%~10%,为血液传播而感染^[1],其他的感染途径为性传播,母婴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文山州临床用血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的基本现状及对相关临床用血管理规定执行情况,我们于2009年5月对全州主要用血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进行了调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赵云珠  张海  陈莉  王毅  江建明  李玮 《河北医药》2006,28(5):393-393
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的血库设在检验科内,其经济收入在医院的收入中占很少的成分,但由于输血治疗仍无有效替代手段,血库还取消不得,然而输血科真正的职能却没有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李明湘  张凤珍 《河北医药》1997,19(5):292-293
输血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合格的血液输入人体可使病体康复。输入频临死亡的人,可以起死回生。反之,输用了不合格的血液,不但起不到输血应有的效果,反而使机体致病,如输血后引起的肝炎。所以如何保证血液质量做到安全用血是输血工作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而随之采取相应措施以提供合格的血液用于受血者又是输血工作中首先考虑和解决的。但是,血液的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比如血源队伍人员组成与管理,各项指标检测的准确度与所采用的试剂及所用的仪器之间的关系,以及检测人员,质量控制人员素质等问题。经过数道程序直至合理使用于受血者,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设及到一个质量的问题。下面就如何保证血液质量,进行严格管理方面的几个问题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1 质量管理,人的因素第一 有计划的培养一支质量员队伍,在提高血液质量保证安全用血的质管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质量员必须由具有较高素质和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担任。其素质不仅指具有诸如对工作认真负责,事业性强,有较高质量意识,对事物有较高分析和解决能力,而且还应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质量员的工作具  相似文献   

17.
有偿供血者是目前我国绝大数地区临床用血和血液制品生产原料用血的主要来源,是现代已被证实的传播血源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现将安顺地区8583名供血人群每次供血前进行HBsAg、抗一HCV、ALT、梅毒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液是医疗重要资源,然而,输血具有较高风险,易造成受血人员身心受到伤害。基于此,临床输血救治过程中,需加强输血管理,控制输血风险因素,保证输血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此,笔者将在分析引发输血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探究输血管理对策,为提高临床输血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在输血科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促进输血科对血制品的管理,提高用血过程的安全性,满足医院管理要求.方法 运用Microsoft技术,开发血制品管理系统应用于输血科备管理中.结论 在应用当中,系统实现血库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方便了输血科以及各部门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安全用血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不断适应输血医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探索安全、科学的输血管理模式,强化工作人员对输血科工作流程的执行,实现临床输血管理过程控制,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方法 引进的系统采用C/S结构,PB8.0开发工具,基于Windows2000(高级服务器版)、0RACLE8i(企业版)数据库的运行环境,开发"血库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