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的动态变化及治疗。方法 无原发疾病创伤性脾破裂67例,脾切除术后按1~3 d、4~5 d、7 d、10 d、14 d、17 d、21 d规律监测血小板变化,指导抗血小板黏附、聚集和抗凝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增多,大多数持续高于正常长达4~11周左右,无血栓形成。结论 动态监测血小板变化,及时抗血小板祛聚及抗凝药物治疗,避免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病例1患者,男,17岁。巩膜黄染时轻时重4年余,因骑马摔伤“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入院。入院后发现巩膜黄染。常规检查时血中发现有大量小球形红细胞。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脾及一个2.5 cm×1.5 cm×2.0 cm大的副脾切除。术后查肝功能,除总胆红素80μmol/L外其余各项均正常。红细胞脆性试验,开始溶血88.3 mmol/L NaCl,完全溶血67.3 mmol/L NaCl。网织红细胞0.032。追问家族病史,其父亲及其同胞6人均有黄疸史。住院2周出院。出院诊断:球形细胞增多症,外伤性脾破裂。出院时巩膜黄染消退,总胆红素降至22μmol/L,红细胞4.3×1012/L,血红蛋白115 g…  相似文献   

5.
脾切除者肝移植后合并血小板增多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为男性,40岁。肝移植术后8个月,出现腹胀、皮肤及巩膜黄染2个月。既往有脾切除史。入院彩色超声波及血管造影检查提示门静脉吻合口狭窄。于2005年7月7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门静脉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凝、营养支持、输血、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术后前3d血小板为(153~166)×109g/L,第4d血小板升高,1周后为318×109g/L,第10d达743×109g/L,第12d达峰值,为958×109g/L,白细胞为(11.31~17.99)×109g/L,血红蛋白为64~82g/L。骨髓穿刺检查提示骨髓血小板增生活跃。考虑为感染所致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给予阿司匹林75mg/d,双嘧达莫…  相似文献   

6.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膜先天缺陷疾病,以幼儿或青少年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黄疸及脾肿大,30%~50%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2008年1月至3月,我院共收治同一家系5例HS患者,均实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治疗;其中4例合并胆石症者联合胆囊切除,1例行胆道探查,疗效满意.现将我们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骨髓抑制剂治疗脾切除后血小板异常增多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脾切除后血小板异常增多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3例巨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异常增多的患者 ,用骨髓抑制剂 ,如马利兰 6mg/d ,或高三尖杉酯碱针 2~ 4mg/d治疗 ,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血小板的动态变化 ,待血小板降至 (490~ 340 )× 10 9/L时 ,停用骨髓抑制剂。结果  3例使用骨髓抑制剂治疗后 ,血小板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未出现皮肤粘膜出血和血栓形成或栓塞现象。结论 骨髓抑制剂治疗巨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异常增多具有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患者,32岁。因黄疸、贫血、脾肿大20年入院。其祖父、父亲及子均有类似病史。体查见贫血貌,巩膜皮肤黄染,脾肋下18cm,质较硬,无触痛。Hb85g/L,BPC116×109/L,RC0.10,球形红细胞0.17,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始溶0.5%NaCl,全溶0.4%NaCl,总胆红质78.97umol/L。B超检查:提示胆囊内多发结石,牌大。硬膜外麻醉下,取上腹部正中切口行脾及胆囊切除术,脾25×15×9cm3,重1550g。胆囊结石33枚。术后1周Hb1268/L,总胆红质12.5umol/L。切口一期愈合,贫血改善,黄疽消退。病理;符合HS脾病变,胆色素结石。遗传性球…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4例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再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而经手术或尸体解剖证实2例为“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急性胃粘膜出血;另2例分别为十二指肠活动性溃及胃癌出血。作者等提出对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再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应常规作急症术前或术中胃镜检查,以免疫误诊治。  相似文献   

10.
11.
膈下感染是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我院的预防办法除术中注意操作外,还应用脾凹留置塑料管,术后灌注抗生素,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我院1969~1981年共行脾切除加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113例,其中1975年前未置管灌药55例,术后发生膈下脓肿8例;1975年后应用置管灌药58例,术后发生膈下脓肿1例。  相似文献   

12.
门脉高压症巨脾大部切除后残脾及其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脾活检、^99m锝核素扫描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古量和血清Tuftsin水平检测,对30例脾大部切除后病人残脾及其免疫功能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脾大部切除后残脾组织结构逆转,残脾形态及吞噬功能正常.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血清Tuftsi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表明门脉高压症巨脾的保留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脾切除后暴发性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1892年Riegues首次做抢救性脾切除术后,脾切除即成为治疗脾脏损伤和某些脾脏疾病的传统手术方法。但在1919年,Mortis和Bullock发现小儿脾切除后感染机会增加,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952年King和Schumacher首次报道5例患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小儿行脾切除术后,全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脾切除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单孔腹腔镜脾切除联合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溶血症状显著改善.长期随访发现3例患者胆囊结石均未复发,但其中2例患者胆红素水平出现波动.结论 单孔腹腔镜脾切...  相似文献   

15.
很多因素可影响全血粘度,其中之一是红细胞的变形性能。在微循环中,红细胞必须挤过直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在大血管内,红细胞也需经常变形、旋转、“辗踏”,以维持其低血粘度。高血粘度是有害的:例如并发于副蛋白质血症、白血病和红细胞增多症的高血粘度综合征,可以威胁患者生命。有些血管疾患包括动脉闭塞性疾病,静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脾切除血清Tuftsin检测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uftsin为一种依赖于脾脏产生的能促进吞噬细胞活性的四肽激素,称之为促吞噬素,并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脾切除患者血清Tuftsin水平锐降。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兔和人脾切除后血清Tuftsin水平进行检测观察,以评估保脾手术的临床价值动物实验:大耳自家兔33只,6~7月龄,体重1.56~2.2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对照组11只,脾切除组11只,半脾切除组11只。实验组术前1h皮下注射吗啡2mg/kg、阿托品0.2mg/kg。用2.5%硫贲妥钠3ml/kg腹腔注射麻醉,行常规脾切除术和半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本组病例选自乙肝肝硬化并门脉高压症行单纯脾切除或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共36例,测定其手术前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1999年1月~2001年3月在我科住院,均确诊是乙肝肝硬化并门脉高压症的患者。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26~62岁,平均44.9岁。肝功能Clild-pugh分级:A级24例,B级11例,C级1例。手术方法采取单纯脾切除  相似文献   

18.
外科医生■可遇到巨脾切除.近来报?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小脾脏切除.大多数巨脾者伴严重疾患,预后较差,但作者经验并非如此,本文介绍作者1971~1977年脾切病例,脾脏重量≥1500g,术后并发症率与小脾脏组作比较.发病率脾切除共1622例,其中51例脾重≥1500g,46/51例为淋巴瘤、白血病及或骨髓增生疾病.慢性白血病44例行脾切除,其中21例脾重1600~4500g.术后肺不张2例、肺炎1例、膈下脓  相似文献   

19.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的手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脏切除的技术难点与改进方法。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收治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共60例,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施行脾切除加近端脾肾静脉分流术30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9例,单纯脾切除1例。脾切除的平均耗时50 min,平均出血量约200 ml。整个手术的平均输血量为540 ml,其中19例未进行输血。术后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2例,膈下积液1例。结论脾周狭小间隙的合理显露,脾动脉预处理的妥善施行,以及脾蒂血管的正确处理是门静脉高压症顺利施行脾切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脾切除术治疗海蓝组织细胞增多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3岁。2007年4月4日以“海蓝组织细胞增多症”收入血液内科。患者在10年前因“全血细胞减少.脾大”.在我院行骨穿检查诊断为海蓝组织细胞增多症.此次为入院复查。入院后查体见:T36.8℃,P82次/min.BP108/77mmHg,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未及,脾脏脐下三横指,质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骨穿细胞形态学检查示:①海蓝细胞占2%;②幼红细胞比值升高;③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少。彩色多普勒示:①肝囊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