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设计,将68例拟行PCI治疗的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同时纳入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所有被试PCI术前、术后即刻、治疗14 d的血浆内皮素-1(ET-1)、P选择素(CD62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7 d后ST段回落率。采用SAS 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S患者术前的血浆ET-1,CD62p,hs-CRP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ET-1,CD62p,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ET-1,CD62p,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抑制ASC患者PCI术后的炎症反应,保护内皮细胞,建议作为PCI术后保护心肌的治疗措施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浆血栓素B2(TXB2)的水平变化,评价丹红注射液对ACS的抗炎及抗血栓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丹红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测定治疗前后静脉血清hsCRP、IL-6、MCP-1及血浆TXB2水平。另选50名门诊体检的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结果治疗前丹红组及常规组hsCRP、IL-6、MCP-1及TXB2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丹红组及常规组四个参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丹红组和常规组治疗后四个参数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丹红组比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hsCRP、IL-6、MCP-1及TXB2的水平,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丹红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ET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同时取健康查体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S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丹红治疗组ET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丹红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ET可作为ACS诊断的一项较敏感的指标;丹红注射液能显著降低ET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属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为气虚、气滞、血瘀、心气不足、血瘀阻碍气机运行,气机壅塞,不通则痛,治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在改善心绞痛症状、缺血心电图改变、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134-2135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对血小板活化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住院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入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于治疗前、7 d、14 d评定神经功能和测定血小板活化产物CD62p、PAC-1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7 d、14 d时神经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7d时治疗组CD62p及PAC-1含量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14 d时CD62p及PAC-1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可降低血小板活化产物,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可明显改善脑梗死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内皮素(ET)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136例ACS患者随机分成丹红组和丹参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丹红组予丹红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输注,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ET、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丹红组ET和CRP明显下降(P〈0.05),与丹参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ACS有效,并能明显降低ACS患者的ET和CRP水平。  相似文献   

7.
朱可  张娜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736-173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溶栓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g静脉输注,两组治疗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0.0%(P<0.05),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改善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胸闷痛、心悸、气短等症状以及促进心电图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治疗。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14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血脂、炎症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心肌灌注情况及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完全心肌灌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TC、TG、HDL-C、LDL-C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 d 2组hs-CRP、IL-6、v WF均明显升高(P均<0.05),术后1个月2组hs-CRP、IL-6、ET、Fg、v WF明显降低(P均<0.05),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血管灌注效果,降低患者血脂并减少炎症因子,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PCI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PCI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60例(西药标准化治疗+丹红注射液),对照组患者60例(西药标准化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血脂、超声心动图、血小板聚集率、冠脉再狭窄率及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CHOL和LDL有更显著的降低,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治疗组增加更明显。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黏附性率(PADT)及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三项指标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均减低,治疗组减低更明显。术后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时,治疗组再狭窄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红注射液有效的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减低血小板黏附和凝聚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6个月的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40例),两组病例在冠脉介入术前和术后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表达水平;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用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功能。静脉滴注川芎嗪治疗14天后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患者术前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vWF及ET-1均显著升高(P〈0.01),FMD和NO显著降低(P〈0.01)。冠脉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有升高趋势,而vWF因子升高(P〈0.05),FMD降低(P〈0.05),但ET-1和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川芎嗪组CD62p、CD63、vWF、ET-1及GPⅡb/Ⅲa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FMD水平增加(P〈0.05)。结论川芎嗪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设计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CBM、VIP、CMCI、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等中外医学数据库,采用Revman5.3软件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因子的临床研究。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包括831例患者。①炎性反应指标:丹红注射液组检测到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值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RR=-0.86, 95%CI (-1.03, -0.69), P < 0.0001]。丹红注射液组血清白介素(IL)-6的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 -1.19,95%CI (-1.41,-0.96),P < 0.00001]。丹红注射液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值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RR = -0.39,95%CI (-0.78,-0.00),P = 0.05]。②心肌损伤指标:丹红注射液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与对照组差异显着[RR = -0.89,95%CI (-1.12, -0.67,P <0.00001)]。丹红注射液组心肌肌钙蛋白T(cTnT)值与对照组差异明显[RR = -1.25,95%CI (-1.51,-0.98),P <0.00001]。结论:目前的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可以降低冠状动脉介入后炎症因子hs-CRP、IL-6和MMP-9的水平以及改善心肌损伤指标CK-MB和cTnT的作用,进而对心肌起保护作用,但以上结论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丹红注射液对PCI术后患者ET-1、sP-sel及hs-C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可溶性P选择(soluble P-selectin, sP-sel)及高酶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变化,评价丹红注射液对ET-1、sP-sel及hs-CRP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25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两组均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ACS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功能指标包括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以及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NO,v WF,FMD)相对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以及CRP等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佳(P0.05)。观察组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9%VS 3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显著改善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并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不同时期血小板活化状态和内皮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造影剂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 80例接受PCI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碘普罗胺注射液为造影剂,均常规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水化治疗,治疗组于PCI术前2~3天至术后3天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分别测定两组PCI术前及术后24、48、72 h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及尿微量白蛋白(mico-albumin,mAlb)、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观察两组患者造影剂肾病(ra-dio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RCIN)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清SCr、CysC均在PCI术后24 h达到峰值(P〈0.05,P〈0.01);治疗组SCr、CysC分别在术后48、72 h即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仅SCr在术后72 h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尿mAlb、β2-MG分别在PCI术后24、48 h达到峰值(P〈0.05,P〈0.01);术后72 h治疗组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未恢复(P〈0.05)。两组患者共发生RCIN 7例,其中对照组5例(12.5%),治疗组2例(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造影剂肾损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缩短肾损害恢复时间,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脉血康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介导血小板聚集率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f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08年7月-2010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RTT组,120例)和脉血康治疗组(简称MKT组,116例),MKT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每天加用脉血康胶囊12粒,均连续治疗12个月。检测其术前、术后12h及术后30天ADP介导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和血清hs-CRP浓度,同时进行12个月临床随访,记录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PCI手术前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12h ADP介导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和血清hs-CRP浓度明显增高,而经脉血康胶囊治疗30天后其显著降低,与RT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8% vs 12.5%,P<0.05)。在12个月临床随访中,MKT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RTT组(6.9% vs 12.5%,P<0.01)。结论 ADO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在PCI手术后明显增强,是冠脉不良预后的一个因素。脉血康胶囊可降低PCI术后升高的血小板聚集率及hs-CRP浓度,并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同时期血小板活化状态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通心络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8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和GPⅡb/Ⅲa水平,测定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ET-1和NO, 并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比较。结果 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GPⅡb/Ⅲa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vWF因子和ET-1显著升高(P<0.01),NO和FMD显著降低(P<0.01)。冠脉介入术后CD62p、CD63和GPⅡb/Ⅲa以及vWF因子较术前升高(均P<0.05),FMD降低(P<0.05),ET-1和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通心络组分别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 CD62p、CD63、GPⅡb/Ⅲa及vWF因子、ET-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NO和FMD增加(P<0.05,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通心络组更明显降低CD62p、CD63、GPⅡb/Ⅲa、vWF因子以及ET-1的水平(P<0.05,P<0.01),明显增加NO和FMD的水平(均P<0.01),而且治疗6个月时较治疗2个月时以上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