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328-329
目的总结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方法,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方法对通榆县第一医院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中痊愈20例,占87%;复发3例,占13%。结论病毒性心肌炎虽较顽固,如果在对症治疗期间能配合临床医师的综合治疗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即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3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分析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惠儿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相比,综合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有助于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儿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10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肌酶与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护理结束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5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7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心肌炎护理等。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病毒性心肌炎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心肌炎的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总结15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及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收入我科的15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要点,包括一般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 15例患者没有发生并发症,以痊愈出院。结论有针对性的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心肌炎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电图等检查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心肌炎疾病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张莉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217-21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变化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4%,略高于对照组的93.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酶谱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明显地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酶谱情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炎、心内膜炎症,如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我科自1997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7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人性化护理在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13/2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18/20),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且对照组心肌酶、心电图、临床体征及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学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理行为改变特点及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大庆市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在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学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儿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例如入院宣教、基础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以上几点心理行为改变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住院学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根据心理行为改变特点采取有针对性护理,可以缓解患儿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禹晓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36+138-136,138
目的探讨提供以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对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1例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2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心理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的疗效为有效以上的患者为19例(90.5%),高于对照组的17例(85.0%)。结论以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为主的综合性护理能影响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炎、心内膜炎症。病毒性心肌炎已成为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已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本文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06例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联合人性化护理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病毒性心肌炎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果糖二磷酸钠并予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酶谱降低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联合人性化护理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提高疗效,改善患儿的心肌酶谱,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诱因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前症状及病毒感染诱发病毒性心肌炎情况,以便对病毒性心肌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例患儿发病前1~14天有上呼吸道感染15例(55.5%),消化道感染8例(29.6%),腮腺炎1例(3.7%),水痘1例(3.7%),伴有发热史16例(59.3%),无感染史2例(7.4%).结论病毒性心肌炎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本组病毒性心肌炎92.3%发病前有感染史,因此要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对在1~14天内有病毒感染的患儿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乏力、多汗、头晕、腹痛、抽搐症状,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麻疹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麻疹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结果 69例患儿均治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及时采取综合治疗,精心护理,可以帮助患儿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为一种由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常见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局灶性或者弥漫性的心肌炎性病变。目前其临床发病率正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除对症治疗外,我们还应加强护理。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1例病毒性心肌炎为研究对象。我院男28例,女53例,年龄20-45岁,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儿病毒心肌炎的发病情况,并分析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以探讨优质的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期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2组,总结观察组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在护理上加强了心理护理,实施优质的护理,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护理,并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情况较好,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率达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掌握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理行为变化特点,加强护理指导,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总结6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及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收入本院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护理,观察治愈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科学、有效、合理的综合护理,可使治愈率提高,复发率减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枝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6):188-18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且观察组的体征、症状、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