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后应用氟马西尼对异氟烷麻醉后苏醒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给予异氟烷全身麻醉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安慰剂组)34例和观察组(氟马西尼组)38例,然后对两组患者术后苏醒及认知功能的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拔管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1.23±2.84)min,轻度唤醒时间:(14.65±3.02)min,术后5 h时MMSE评分:(2.94±3.22)分。对照组拔管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3.12±3.54)min,轻度唤醒时间:(16.98±2.87)min,术后5 h时MMSE评分:(24.42±3.8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烷麻醉术后应用氟马西尼,对于苏醒和认知功能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前躁动的影响差异。方法择期实施下腹部手术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吸入七氟烷麻醉,对照组吸入异氟烷麻醉。对患儿麻醉苏醒躁动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105±11)min、对照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104±10)min。观察组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为(8.51±3.14)分、对照组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为(8.52±3.09)分。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和对照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和对照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前躁动状况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二者临床效果近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比较七氟烷与异氟烷对于治疗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情况。方法 62例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七氟烷组和异氟烷组。观察并记录从吸入麻醉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内插管时间,并评定插管条件,将术后患儿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哭闹、躁动等情况做统计学对比。结果气管插管条件为优49例,良12例,差1例。两组在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哭闹、躁动等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烦躁的发生率与异氟烷无明显差别,且七氟烷诱导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理想的小儿吸入麻醉药。  相似文献   

4.
异氟醚与七氟醚对老年人麻醉后苏醒和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莺  赵志斌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75-75,78
目的:比较异氟醚与七氟醚对老年人麻醉后苏醒和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n=40)和七氟醚组(n=40)。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监测手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测定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以及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患者的手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异氟醚组,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麻醉后苏醒较异氟醚快,但两者对麻醉后老年患者认知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七氟醚、异氟醚和安氟醚麻醉后的苏醒特征,将36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均分为三组,用快速肺泡冲洗法分别测定各药物的初醒和完全清醒MAC,并系统观察临床苏醒过程。结果,七氟醚的初醒和完全清醒MAC为0.37±0.08%和0.26±0.06%;异氟醚为0.32±0.04%和026±0.04%;安氟醚为0.37±0.04%和0.31±0.05%。初醒和完全清醒时间七氟醚为5.0±1.9min和8.3=1.7min;异氟醚为8.9±2.6min和12.9±3.0min;安氟醚为9.6±2.9min和15.4±5.1min。显示尽管三种药的停药前维持浓度依次降低,但苏醒时间则依次延长,表明七氟醚的苏醒确实更快。另外发现术后三组病人均对初醒时的情景无明确记忆,完全清醒后还有3~5min的遗忘期。  相似文献   

6.
七氟烷是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具有镇静、镇痛作用,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其起效迅速,无刺激性等优点被国内外广泛地应用于儿科麻醉,但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高于成人.该文概括了七氟烷麻醉在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可能机制,重点论述了小儿在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与治疗,以便为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双频指数(BIS)监测仪监测下,比较病态肥胖患者用地氟烷或异氟烷(静脉麻醉药)麻醉后的苏醒速度和质量。方法40名病态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35kg·m^-2)随机分为2组,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以地氟烷或异氟烷维持麻醉,保持BIS在40~50和血流动力学的平稳;缝皮开始,将吸入麻醉剂减少,维持BIS在60,术毕停止吸入麻醉剂。结果全麻药用量及接受其他辅助用药患者的数量2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患者能呼之睁眼、握手、拔管、定向力恢复的时间:地氟烷组[(8.1±3.7),(9.8±4.1),(10.6±4.1),(14.1±5.5)min]明显〈异氟烷组[(13.2±4.9),(15.6±6.3),(16.9±6.9),(21.9±8.2)min](P〈0.05);地氟烷组患者达到Aldrete9分的时间也明显〈异氟烷组(P〈0.05)。结论在BIS监测下,地氟烷和异氟烷均能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但地氟烷的苏醒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8.
氟马西尼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氟马西尼的合成彭震云,祁超(徐州医学院,徐州221002;徐州第三制药厂,徐州221001)SYNTHESISOFFLUMAZENIL¥PENGZhen-Yun;QiChao(XuzhouMedicalCollege,Xuzhou221002;Xuz...  相似文献   

9.
吴丹 《中国药业》2013,22(5):95-96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符合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和异丙酚组,分别使用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异丙酚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七氟醚组(P<0.05或P<0.01)。七氟醚组术后2,6,12 h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较麻醉前明显下降,异丙酚组术后2,6 hMMSE评分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七氟醚组术后2,6 h MMSE评分明显低于同时点异丙酚组(P<0.05)。异丙酚组术后12 h MMSE评分基本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而七氟醚组术后24 h才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结论与七氟醚全身麻醉相比,异丙酚全身麻醉后患者苏醒快,气管插管时间减少,术后苏醒监护时间缩短,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早,更适合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开腹手术患者在异氟醚吸入麻醉苏醒期应用右旋美托嘧啶对麻醉苏醒恢复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嘧啶组(Dex组)和对照组(Control组):Dex组,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1μg·kg-1的右旋美托嘧啶;Control组,手术结束前10 min给与1μg·kg-1的右旋美托嘧啶剂量的等体积生理盐水。并监测测患者诱导前基础值(T1),用药前(T2),用药后(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1 min(T5)、3 min(T6)、5 min(T7)、15 min(T8)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值,记录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呛咳评分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Control组在拔管即刻(T4)、拔管后1 min(T5)、3 min(T6)、5 min(T7)的MAP及HR明显高于Dex组(P<0.05);与诱导前(T1)相比,Control组在T4~T7时间点MAP和HR明显增高(P<0.05)。与Control组相比,Dex组的躁动评分及呛咳评分也显著降低(P<0.05),高血压、心动过速及寒颤等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P<0.05),但是其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去高于Control组(P<0.05)。结论:在异氟醚吸入麻醉苏醒期给与右旋美托嘧啶,可以维持患者麻醉苏醒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苏醒过程中的躁动、寒颤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没有明显的呼吸抑制及苏醒延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停吸异氟醚后环路内给不同氧流量对异氟醚排出的影响及其与苏醒的关系.方法 9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Ⅰ组(n=30),停吸异氟醚后给O22 L·min-1;Ⅱ组(n=30)、Ⅲ组(n=30)则分别给O24 L·min-1和6 L·min-1.结果 三组异氟醚呼末浓度/停吸前呼末浓度(F./FAO=0.5)、降低80%(FA/FAO=0.2)和降低90%(FA/FAO=0.1)的时间以Ⅲ组最快,Ⅱ组次之,Ⅰ组最慢(组间P<0.01).在停吸20 min内患者出现肢动、睁眼的时间快慢以Ⅲ组>Ⅱ组>Ⅰ组,但肢动、睁眼时呼末异氟醚浓度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停吸异氟醚后随氧流量增加,异氟醚排出显著加快,苏醒时间亦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2.
13.
口服异氟烷、七氟烷对小鼠的麻醉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异氟烷(Iso)、七氟烷(Sev)对小鼠的镇痛及催眠等麻醉作用。方法:按分层随机设计,将180只小鼠分为18组(n=10),分别用于热板实验、扭体实验(各60只):对照组(生理盐水(NS)组),Iso1、Iso2、Iso3组(1、2、3mL·kg-1),Sev1、Sev2组(5、10mL·kg-1)。催眠实验(60只):对照组(NS组),Iso1、Iso2、Iso3组(6、8、10mL·kg-1),Sev1、Sev2组(20、40mL·kg-1)。小鼠Iso、Sev灌胃后用热板和扭体实验观察小鼠热板痛阈值(HPPT)和扭体次数的变化情况,以评估镇痛作用;用催眠实验的睡眠时间变化情况评估催眠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1~3mL·kg-1)、Sev(5、10mL·kg-1)灌胃能增加HPPT值,减少扭体次数(P<0.05,P<0.01);Iso(6~10mL·kg-1)、Sev(20、40mL·kg-1)灌胃后能延长睡眠时间(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小鼠Iso、Sev灌胃可产生有效的催眠和镇痛等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14.
潘巍 《北方药学》2013,(12):33-33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异氟烷低流量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22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异氟烷低流量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七氟烷低流量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腹前、气腹10min、苏醒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平稳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Aldrete评分至9分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指标(P〈0.05)。结论:七氟烷低流量麻醉较异氟烷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患者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更短,麻醉深度更易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患儿出现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时进行丙泊酚联合七氟烷的治疗效果作出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腺样体或扁桃体摘除手术的5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单位数据样本设为X组(观察组)和Y组(对照组),每组各28例。给予Y组在吸入七氟烷的基础上进行氯胺酮静脉推注,则X组同样在吸入七氟烷的基础上进行丙泊酚静脉推注,并对两组患儿的躁动发生率和镇静满意度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 X组患儿在吸入七氟烷的基础上进行丙泊酚静脉推注其镇静满意度显著优于在吸入七氟烷的基础上进行氯胺酮静脉推注的Y组患儿,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X组患儿在吸入七氟烷的基础上进行丙泊酚静脉推注其躁动发生率与在吸入七氟烷的基础上进行氯胺酮静脉推注的Y组患儿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出现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时进行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叶常红  杨燕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60-1561
手术中应用的麻醉剂的类型可以分为吸入型麻醉剂和液体型麻醉剂,常用的吸入型麻醉剂有一氧化二氮、七氟烷、地氟醚、异氟烷等;液体麻醉剂通常可通过静脉注射管直接注入血液,然后流入大脑,主要有巴比妥酸盐、丙泊酚、氯胺酮、依托咪酯等[1].各种麻醉剂大部分通过肝肾代谢,大多能促使氧自由基、过氧化质脂生成增多[2],对肝肾具有一定的损害[3].本研究主要比较七氟烷与异氟烷吸入麻醉对肝、肾功能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氟马西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和丙泊酚组,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镇静健忘慢诱导行鼻腔插管,麻醉维持:咪达唑仑组以咪达唑仑0.1~0.2mg/(kg·h)恒速泵入维持术中镇静;丙泊酚组以丙泊酚4~6mg/kg恒速泵入维持术中镇静;2组患者术中均以瑞芬太尼0.2~0.4μg(kg·min)恒速泵入维持镇痛,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后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氟马西尼至患者清醒。记录2组患者的入室时、插管即刻、拔管即刻、出室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评分)情况以及达5分时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人室时比较,诱导后MAP和HR均有所下降(P〈0.05);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患者呼唤睁眼时间[(2.9±0.5)min]、拔管时间[(5.4±1.2)min]及OAA/S评分达5分时间[(7.0±1.5)min]明显短于丙泊酚组[(10.1±2.0)rain,(12.6±2.3)min,(13.6±3.1)min](均P〈0.05);2组患者在苏醒期躁动/呛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拔管后均未发生再镇静及呼吸道梗阻,术后2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氟马西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麻醉可缩短患者的清醒时间,提高苏醒期的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5,(33):4649-4651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52例接受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阿曲库铵0.5 mg/kg+瑞芬太尼1μg/kg麻醉诱导后;观察组患者吸入七氟烷;对照组患者输注丙泊酚。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气腹后10 min(T4)、气腹结束前(T5)、拔管结束时(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及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6时SBP、HR,T4~6时DBP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T1~5时BIS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0.5 h及拔管后1 h 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拔管后3 h 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拔管后0.5 h及拔管后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及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均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但七氟烷可控性更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沛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胆囊切除术患者共92例为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0)、切皮前(T1)、进腹后(T2)、关腹前(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T5)的HR和MAP、术毕清醒时间、术毕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阿曲库铵用量、躁动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和术中知晓率。结果两组各时段的HR和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阿曲库铵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218±18.6)mg、(21±5.4)mg、(32±14.6)min、(35±17.8)min,均显著少(或短于)对照组(t=5.643、4.753、4.496、4.961,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和术中知晓率分别为4.35%(2/46)、6.52%(3/46)、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39、5.392、4.182,P<0.05)。结论七氟烷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更好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结合七氟烷复合麻醉方法对小儿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接受全身麻醉治疗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原则,将9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儿,其中对照组采用七氟烷进行单独麻醉,对照组则采用瑞芬太尼结合七氟烷进行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与苏醒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患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结合七氟烷对患儿进行麻醉,在患患儿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减少患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效果远远优于七氟烷单独麻醉,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