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人自控镇痛在心血管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镇痛模式———病人自控镇痛 (patient controlledanalgesia ,PCA)。PCA是一种新型镇痛给药方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病人可以自行控制给药 ,不必过分依赖医护人员 ,而且镇痛效果好[1] 。1 在心血管外科开展PCA工作的必要性1 1 PCA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现状 国内外关于术后PCA的应用多集中在妇产科、骨科等领域 ,关于PCA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报道相对较少。可能是由于心血管外科手术本身开展并不十分广泛 ,再加之心血管手术是大手术 ,开展PCA工作相对更为谨慎。目前心血管… 相似文献
2.
3.
自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4月 ,我们对 4 2例前列腺摘除术病人 ,应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 ,在缓解切口疼痛及抑制膀胱痉挛方面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7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 (BPH)病人分为研究组 4 2例 ,对照组 2 8例。两组病人在平均年龄、前列腺大小 (术前B超测量 )、前列腺症状评分 (I -PSS)以及术前不稳定膀胱发生率等方面 ,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2 治疗方法 两组BPH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组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 ,施行PCEA :将硬膜外导管与英国嘉士… 相似文献
4.
我科近年来对30例40-65岁晚期癌痛病人应用了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病例包括:肝癌5例、肺癌7例、胃癌10例,食道癌3例、直肠癌5例。全部病例均无脊髓及椎体外转移。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118-120
目的观察经静脉自控镇痛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经病理、影像学及临床确诊,无手术、化疗、放疗指征,8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地佐辛,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镇痛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术后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镇痛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静脉自控镇痛治疗晚期癌性疼痛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镇痛满意率,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为晚期癌性疼痛患者临床镇痛药物的选择提供了有利支持。 相似文献
6.
病人自控镇痛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7 特殊患者PCA的治疗71 分娩痛:为减少镇痛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分娩止痛多采用PCEA,而麻醉平面不得超过T10水平,临床可使用低浓度长效局麻药如00625%~0125%丁哌卡因+1~2μg/ml芬太尼或加微量肾上腺素或加6~10mg/ml曲马多。首次量4~6ml,追加量3~5ml,锁定时间10~15min,并视止痛效果和麻醉平面调整用量,多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25],国外已应用罗派卡因替代丁哌卡因。72 癌痛治疗:癌痛患者早期多已口服或皮下注射阿片类药物,如口服无效可改为吗啡PCN… 相似文献
7.
8.
我院自 1999年 6月以来 ,对晚期癌痛病人 16例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进行治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晚期癌痛病人 16例 ,硬膜外穿刺点无癌性转移及感染 ,男 9例 ,女 7例 (家庭病床 5例 ,住院病例 11例 ) ,其中肺癌 6例 ,食管癌 4例 ,肝癌 2例 ,胃癌 4例。1.2 方法 药物配方选用 0 .75 %布吡卡因 15 ml,吗啡 10 mg,氟哌利多 5 mg,异丙嗪 12 .5 mg加生理盐水至 60 ml,注入澳大利亚产高氏 PCA泵 ,该泵容量60 ml,固定设置自控注射器容量 4 ml/次 ,充填锁定时间为 15分钟。根据病人需镇痛部位神经分布区域选择硬膜外穿… 相似文献
9.
10.
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用注射泵将镇痛药物由患者或陪伴者注入而获得镇痛效果的一种新型镇痛方法,近年来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主要用于术后镇痛或癌症病人的疼痛治疗。现将我院1997年6月以来120例术后硬膜外PCA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疼痛是癌症病人尤其是晚期癌症病人的主要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 ,癌痛的逐渐加重 ,病人受疼痛的折磨达到痛不欲生的程度。控制癌痛 ,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带瘤生存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是近年来国际上应用较多的止痛方法之一[2 ] ,国内多用于术后镇痛[3 ] 。我院近两年来采用PCEA治疗 39例晚期癌症病人 ,取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观察病例 39例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15例。平均年龄 5 9± 9岁。 2 1例肺癌 (13例术后 )骨转移 ,9例乳腺癌 (5例术后 )骨转移 ,3例肝… 相似文献
13.
影响病人自控镇痛的主观因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择本单位开展病人自控镇痛(PCA)治疗的最初病人30例,治疗期间分段随访并记录启动次数、镇痛评分、镇静状态等指标。结果表明,病人对治痛的顾虑、医护人员的治痛观念、麻醉医生的解释方法、陪护人员的参与程度、文化素质及社会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PCA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病人自控镇痛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5PCA专用设备PCA需要专用设备,即PCA泵。20多年来,PCA泵的研制不断地发展更新换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普遍应用,1990年微电脑PCA泵问世,PCA治疗的精确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10]。51PCA泵多项指标的设定[2... 相似文献
15.
16.
病人自控镇痛(PCA)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技术在发达国家应用较为普遍,但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为了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将这一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我院从1997年7月以来使用澳大利亚(GOMEDICAL)一次性PCA注射泵于术后镇痛。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静脉应用PCA(PCIA)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0~65岁,体重44~70kg。手术种类为肝胆、普胸、普外、妇产科手术等,尤以肝胆手术为多。硬脊膜外腔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介入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90例ASA Ⅰ~Ⅲ级拟行介入治疗术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行局部麻醉;丙泊酚靶控输注组(TCI组)以靶控输注技术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5 ~7 μg/mL;瑞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泵输注组(PCA组)以PCA模式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记录镇痛效果、镜检情况、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等.结果 TCI组和PCA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1),镜检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高于C组(P<0.01);与C组和TCI组比较,PCA组呼吸、循环于各时点变化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检查者满意度高(P<0.05).结论 瑞芬太尼PCA技术可满足介入治疗术患者镇痛需求,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对比研究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20例ASAⅠ-Ⅱ级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异丙酚组(P组)和PCA泵输注组(PCA组),每组40例.C组未行麻醉处理;P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5~2 mg/kg即开始镜检;PCA组以PCA泵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效果、镜检情况、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组和PC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Ρ〈0.01),且镜检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高于C组(Ρ〈0.01);P组不能主动翻身配合检查,镜检开始及检查中血压下降、呼吸抑制较另两组明显(Ρ〈0.01),患者留院时间较长;PCA组检查者满意度较另两组高(Ρ〈0.05),不良体动反应少见(Ρ〈0.01).结论 PCA技术用于结肠镜检查镇痛效果完善,安全性好,病人检查中能主动配合医生变换体位,使肠镜操作流程更加顺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未作任何处理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加速了产程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