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利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1232例2446只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术后的视力、屈光度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患者在术后6个月后中低度近视组、高度组、超高度组平均视力分别为1.04、0.83、0.55。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预测性较好的角膜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对近视患者术后视力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分表评分的影响。 方法:回顾 性收集 2017 年 1 月 ~2020 年 9 月收治的 100 例近视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各 50 例。 常规组接受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 对比两组视力、屈光度、视野平均敏感度、世界 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分表评分。结果:术后 1 个月、 3 个月研究组视力及屈光度较常规组优( P <0.05 );术后 1 个月、 3 个月研究组视 野平均敏感度较常规组高( P <0.05 );术后 1 个月、 3 个月研究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分表评分较常规组高( P <0.05 )。 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视网膜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中患者头位改变的观察 ,探讨术中患者头位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近视患者 40 0例 (80 0眼 )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在完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瓣后 ,观察记录患者头位 ,在继续进行手术前 ,对头位改变的患者予以调整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不予调整头位。对两组手术疗效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完成角膜瓣后明显改变头位的有 11.2 5 %;术后 6个月裸眼视力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对照组激光切削偏离中心及散光轴位矫正偏移发生率均大于实验组。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中患者头位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头位的改变对手术疗效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进一步做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协助手术医师发现及纠正患者术中头位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高度近视手术前后眼调节力变化。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126例212眼,观察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百分比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具有疗效确切,稳定性、预测性高,损伤较小,视力恢复快,不引起角膜上皮的过度增生,术后反应轻微、无术后疼痛或角膜上皮下混浊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近视的主要方法。手术虽有短暂的单眼调节幅度下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和适应及锻练调节幅度也逐渐恢复至术前戴镜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是一种新的屈光手术方法,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高度近视治疗视力恢复及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方法:2003-06/2004-09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视光中心分别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140例(272眼)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患者120例(229眼)进行6~12个月的术后观察。结果: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患者术后36例(30%)出现疼痛、流泪、异物感等刺激症状,重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245眼(90.1%)裸眼视力在4.7以上,224眼(82.4%)在4.9以上。266眼(97.8%)矫正视力在4.7以上,249眼(91.5%)矫正视力达5.0。267眼(98.2%)达到术前预测视力,其中24眼(8.8%)超出了术前最好矫正视力。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197眼(86.0%)裸眼视力在4.7以上,170眼(74.2%)在4.9以上。220眼(96.1%)矫正视力在4.7以上,211眼(92.1%)矫正视力达5.0。225眼(98.3%)达到术前预测视力,其中36眼(15.7%)超出了术前最好矫正视力。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患者134眼(58.4%)角膜上皮术后3d完全修复,4眼(1.7%)角膜上皮术后7d完全修复。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1个月10眼(4.4%)出现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I级,8眼(3.5%)出现HazeⅡ级,其余患者无Haze出现。结论: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避免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缺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具有发展潜力的近视眼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是一种新的屈光手术方法,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高度近视治疗视力恢复及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方法:2003—06/2004—09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视光中心分别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140例(272眼)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患者120例(229眼)进行6~12个月的术后观察。结果: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患者术后36例(30%)出现疼痛、流泪、异物感等刺激症状,重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245眼(90.1%)裸眼视力在4.7以上,224眼(82.4%)在4.9以上。266眼(97.8%)矫正视力在4.7以上,249眼(91.5%)矫正视力达5.0。267眼(98.2%)达到术前预测视力,其中24眼(8.8%)超出了术前最好矫正视力。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197眼(86.0%)裸眼视力在4.7以上,170眼(74.2%)在4.9以上。220眼(96.1%)矫正视力在4.7以上,211眼(92.1%)矫正视力达5.0。225眼(98.3%)达到术前预测视力,其中36眼(15.7%)超出了术前最好矫正视力。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患者134眼(58.4%)角膜上皮术后3d完全修复,4眼(1.7%)角膜上皮术后7d完全修复。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1个月10眼(4.4%)出现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Ⅰ级,8眼(3.5%)出现HazeⅡ级,其余患者无Haze出现。结论: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避免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缺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具有发展潜力的近视眼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189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散光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术前强化心理准备、声音训练、固视训练 ;术中积极配合 ;术后保持眼清洁、观察角膜位置、层间反应及预防并发症、进行相关知识健康宣教。结果 :189例病人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相近 (P >0 .0 5 )。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散光疗效可靠 ,达到脱去眼镜的效果。有效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治疗不同类型高度病理性屈光参差的疗效,探讨手术方式、手术量设计等。方法:对87例高度散光性屈光参差、同性屈光参差、混合性屈光参差患者选择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或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结果:术后术眼角膜瓣、上皮瓣复位良好,裸眼视力平均0.91±0.15。随访≥12个月,未发现术眼二级及以上角膜上皮网络状混浊。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或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不同类型高度屈光参差安全有效。术前应精确检查、综合分析,设计预矫屈光度和预留屈光度、激光切削直径,以预防屈光回退,减少术后眩光,改善视觉质量,促进双眼视觉平衡及立体视觉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 )治疗中低度近视术后一年裸眼视力比较。方法 对PRK 5 0例 (98眼 ) ,LASIK 5 0例 (97例 )眼 ,屈光度 -0 .75D~ -6.0 0D。散光度 0 .0 0~ -4 .0 0DC ,术前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均无显著性差异的患者随访观察。结果 LASIK优于PRK ,LASIK在术后一年随访中裸眼视力均数值高于PRK ,术后 4天、1周、1月、3月两组裸眼视力有显著差异 ,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ASIK优于PRK  相似文献   

10.
背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部分患者晶状体植入后依然存在不同程度屈光不正现象,可以采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矫正屈光不正。目的:观察应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矫治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残留屈光不正的效果。方法:纳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残留屈光不正38例(45眼),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4-74岁;角膜中央厚度490-590μm,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前裸眼视力为0.1-0.3,矫正视力为0.6-1.0。均应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进行矫治,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等情况。结果与结论:大部分患者于术后3-6 h后有异物感、疼痛等眼部刺激症状,术后2 d内有不同程度的眼痛、畏光、流泪等角膜刺激症状,术后7 d左右角膜上皮基本愈合,20 d左右视力基本恢复到最佳。术后12个月时裸眼视力均≥0.6,其中26眼视力达到或超过1.0(58%),35眼(78%)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为0.6-1.2。球镜度数从术前平均-2.5 m-1降至术后-0.5 m-1,柱镜度数从术前平均-3.85 m-1降至术后-0.53 m-1。12眼发生眼压偏高,5眼有0.5级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形成。结果说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治疗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屈光不正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非球面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212眼)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近视患者分为非球面切削组(n=53,106眼),标准切削组(n=53,106眼),分别行非球面个体化切削和常规标准切削,比较2组术后1,3,6个月视力、屈光度、角膜非球面指数(Q值)。结果:术后1,3,6个月2组裸眼视力和残余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切削组的Q值低于标准切削组(P<0.05);2组术后均无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情况发生;非球面切削组术后效果满意率95.28%(101/106),标准切削组术后效果满意率85.84%(91/1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近视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且更有助于维持角膜的非球面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与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1 200例(1 200眼)行SBK手术患者(SBK组)、1 200例(1 200眼)行LASIK手术患者(LASIK组),均于术后1,7,30 d分别检查裸眼视力,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后次日行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自述眼干症状.结果 2组术后1,7,30 d裸眼视力>0.5~≤0.8的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SBK组裸眼视力>0.8的眼数明显高于LASIK组(P<0.05) ;SBK组患者术后次日角膜上皮修复良好,LASIK组1 032例术后7~14 d角膜上皮修复,1 68例术后15~21 d角膜上皮完全修复;术后3个月SBK组自述干眼症状者明显少于LASIK组(P<0.05).结论 SBK手术因切削表面浅且均匀,在安全性、视力恢复、角膜瓣上皮愈合反应及术后干眼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LASIK.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二次LASIK手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残余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36只眼)LASIK术后残余近视的患者行二次手术。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6-36个月,随访6-12个月。结果:二次LASIK手术后在随访时间平均裸眼视力(UCVA)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术后近视屈光度平均在±0.50D以内;二次手术后,未见角膜后表面中央前凸的地形图改变。结论:二次LASIK手术治疗残余近视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背景:保证角膜上皮瓣活性的最佳乙醇浸润时间是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后影响角膜上皮瓣活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50例(100眼)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患者,术眼按度数分为轻度近视(〈-3.00m-1)40眼和中度近视(-3.00~-6.00m-1)60眼。术中乙醇作用时间分别为15,25s。结果与结论:术后1周、1,6,12个月时,相同近视度数下,与乙醇作用25s比较,术中乙醇作用15s眼的裸眼视力明显提高,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加快(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降低,雾状角膜混浊程度降低(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雾状角膜混浊程度呈正相关(P〈0.01)。说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中切削深度相当情况下,乙醇浸润时间越短,角膜上皮瓣制作质量越高,术后角膜上皮瓣活性越好,愈合较快、视力易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制作角膜瓣时发生卡刀后改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6例(28眼)中低度近视患者在LASIK术中因遇到阻力卡刀改为PRK,术后随访时间大于1 a,对术后视力、角膜瓣的恢复及并发症等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6例(28眼)术中术后无不良并发症。术后1 a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27眼(96.43%),术后无上皮植入及明显Haze出现。术后1 a无角膜膨隆或圆锥角膜发生。结论 LASIK术中卡刀改做PRK治疗中低度近视效果显著,适用于因特殊原因急需一期手术完成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马玉娜  赵宝春  林萍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1571-1572
目的:观察施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220例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屈光度数不同分为低、中度近视组(A组)和高度近视组(B组),均给予LASIK术,术后随诊达5年。结果:术后5年,裸眼视力≥0.8者A组为95%,B组为85.7%;裸眼视力≥1.0者A组为91.7%,B组为77.6%。全部患者裸眼视力(UCVA)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下降1行者39只眼;下降2行者15只眼。结论:角膜屈光手术(LASIK)治疗近视预测性好,视力恢复快,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眼压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刺性.方法:对40例(76眼)高眼压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矫治术,术中行10%的切削量,术后应用泰利必妥眼液滴眼,4次/d.连用1周;双氯芬酸钠眼液滴眼,4次/d,连续应用2周.随访1年以上,观察术前、术后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值,压陷式眼压计测量值、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及眼底视杯与视盘的比值(optic cup/optic disc,C/D)及中心视野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后较手术前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值和压陷式眼压计测量值明显下降,手术1年后裸眼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度在±1D以内者为84.2%,眼底C/D未见异常,中心视野检查未见青光眼视野改变.结论:中央角膜厚度与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值、压陷式眼压计测量值呈正相关,高眼压近视患者在密切观察视乳头及视野改变的前提下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眼科护理学     
06106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患者不适主诉原因分析及护理/叶晓玲…//南方护理学报.-2005, 12(3).-48-49 通过对1 116例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患者进行随访,针对随访中不适主诉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进一步完善术前检查,如测量暗光中瞳孔直径的大小、泪液分泌试验等;针对患者职业情况及对视力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护理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分析234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易出现的护理问题,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结果通过行使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护理达到满意效果,97.8%的患者达到术前的预期矫正视力,护理问题得到解决。结论提高护士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护理安全的认识,采取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是保证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安全开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归纳和介绍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方法,比较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优缺点及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特点,根据其发展趋势,对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