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损害程度以及血清免疫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197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慢乙肝重度,慢乙肝轻、中度及急性乙肝(P<0.01);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性率最高(P<0.05);重型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ALT、TBil无相关性,与C3、C4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PT、IgG、IgA、IgM呈显著负相关(P<0.05~0.01);重型乙型肝炎死亡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存活者(P<0.05).结论 重型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复制水平低,HBeAg阴性率高,与病毒变异有关;重型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功能及免疫指标有良好相关性;定量检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对判断病情危重程度、指导抗病毒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与HBV-DNA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并对212份HBV标志物阳性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结果:Ⅰ组(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Ⅱ组(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Ⅲ组(HBsAg、抗-HBc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17%、47.13%、47.37%;Ⅰ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与Ⅲ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P<0.01)。结论: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存在状态相关。检测乙肝病毒,采用FQ-PCR法检测HBV-DNA能更准确、直接地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DNA与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 DNA检出情况及其与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00份HBV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同时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HBV5项血清标志物。结果 200份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不同组合组的HBV DNA阳性率有差异,HBsAg、HBeAg和(或)HBcAb阳性组阳性率为98.1%,其中96%以上HBV DNA≥10^4 cope/ml;HBsAg、HBcAb和(或)HBe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约为76,5%,但其中90%以上HBV DNA≤10^4 cope/ml;单纯HBV抗体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约为13.0%,但均为HBV DNA≤10^3cope/ml。三组间HBV DNA阳性率及分布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HBV DNA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FQ-PCR检测HBV DNA含量结合血清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与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BV低水平复制状态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180例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按照HBV DNA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对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HBV低水平复制对病情的影响.结果 HBVDNA含量≤103 copy/ml组的总胆红素(TBil)为(43.00&#177;57.79)μmol/L,与其他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223&#177;344)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138&#177;221)U/L,均低于HBV DNA含量为108组(P<0.05),而且HBV DNA含量≤103 copy/ml组中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患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轻重与血清中HBV DNA含量无明显相关性,HBV的低水平复制也不能代表患者的病情较轻.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与病毒载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与HBV载量(HBV-DNA)的关系,为临床正确诊治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发光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了670例患者血清中的HBV-M和HBV-DNA。结果:HBeAg阳性模式HBV-DNA>5.0×104 cps/mL占96.3%(363/377),HBeAg阴性模式HBV-DNA>5.0×104 cps/mL占74.8%(160/214)。HBeAg阳性模式HBV-DNA载量显著高于HBeAg阴性模式(p<0.05)。1,3,5模式HBV-DNA载量显著高于1,4,5模式(P<0.01)。HBsAg阴性的模式中:14例HBV-DNA>5.0×104 cps/mL占18.8%(12/64),抗-HBs阳性模式中,HBV-DNA>5.0×104 cps/mL占16.7%(7/42)。结论:HBeAg阳性模式HBV-DNA载量显著高于HBeAg阴性模式。但少数HBeAg阳性模式中病毒水平很低及HBeAg阴性模式病毒水平很高。还存在着HBsAg阴性或/及抗-HBs阳性的HBV感染。故临床上只有将HBV-M与HBV载量检测相结合,才能正确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张帅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108-109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8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分别采用ECLI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并评价二者的符合率。结果 ECLIA和ELISA检测HBsAg、HBsAb、HBc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2、1.570、2.006,P>0.05),而对于HBeAg、HBeAb两者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41、17.630,P<0.05)。ECLIA和ELISA对HBsAg、HBsAb、HBeAg、HBcAb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分别为95.00%、89.17%、95.83%、、95.00%。结论 ECLIA与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符合率较好,但ECLIA法为定量检测,更敏感,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8.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计数 ( PL 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 ( MPV)常作为临床上诊断各种出血性疾病的重要参数。已有报道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由于体内各种因素作用 ,使血小板的数量、形态、功能发生改变 ,患者出血和病死率高 [1 ]。但对 PL T和MPV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较少 ,本文对 80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 PL T和 MPV进行检测分析 ,并对患者病情的预后与 PL T和 MPV变化的关系作进一步研究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0 0名来自我院体检身体健康者 ,年龄 2 1~ 65岁 ,为健康对照组。 80例重型乙肝患者 ,其中急性 3 2例 ,亚急性48例 ,年龄 2 1~ 65岁 ,为患…  相似文献   

9.
了解海洛因依赖者输血传播 (TT)病毒感染状况 ;研究其致病性及病毒特征 ;探讨感染传播途径。方法··:采用巢式PCR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T病毒DNA和抗体IgG。结果·· :286例血清标本TT病毒DNA和抗体IgG的阳性率分别为7.0%和9.4 % ;无一例标本同时检出DNA和抗体IgG ;ALT升高和正常组TT病毒感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中存在TT病毒感染和无症状携带状态,感染不依赖其它肝炎病毒而单独存在 ;TT病毒可能是一种新的自限性DNA病毒 ,其对肝脏的损害作用不确切 ;静脉注射不是海洛因依赖者TT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与乙肝疫苗联用(EV治疗)对HBV不同复制水平的影响.方法中~高水平复制者19例(A组)及低水平复制者26例(B组)给予EV治疗,另外低水平复制者19例(C组)作空白对照.以PCR及ELISA定量检测评价疗效.结果A组5.26%病毒复制终止,HBs明显下降(P<0.01),35.71%HBeAg转阴.B组73.07%病毒复制终止,HBsAg下降非常显著(P<0.01),87.50%HBBeAg转阴.C组5.26%病毒复制终止,而HBeAg、HBV-DNA阳性率有所升高,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和C组(P<0.01).结论EV治疗能抑制HBV的复制与表达,可使73.07%的低水平复制者近期获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Toll样受体(TLR)3在外周血HBsAg阳性母亲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显微镜观察胎盘组织HBsAg和TLR3的表达和分布,以胎盘各层细胞出现棕黄色颗粒判断为阳性;Abbott化学发光法检测新生儿外周血HBsAg;ELISA法检测母亲外周血HBsAg和HBeAg.结果:24例母亲外周血HBsAg均阳性,除2例因胎盘组织脱落不计外,22例中17例胎盘组织中HBsAg呈阳性.6例新生儿发生HBV宫内感染,宫内感染率25%(6/24),胎盘HBV感染率77.27%(17/22). HBsAg分布于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17例HBsAg阳性的胎盘组织中16例TLR3阳性,阳性细胞较少,主要在滋养层细胞和绒毛间质细胞.1例宫内感染的新生儿、HBsAg阴性的胎盘组织5例中的4例、外周血HBsAg阴性的6例正常胎盘组织切片上及空白对照均未检测到TLR3阳性表达.结论:外周血中HBV对TLR3可能仅有微弱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与肝癌关系的前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患者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发生肝癌的关系.方法:在肝癌高发的启东地区,对515例20~60岁男性HBsAg携带者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M 1、2、3、4、5)检测,进行连续20年的队列研究.结果:队列发生肝癌111例,肝癌发生率为1 340.90/10万人年,肝癌发生中位年龄为43岁,平均生存期为1年3个月,41-50岁年龄组的肝癌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队列HBVM以15、135、145为主要模式,分别占队列的38.83%(200/515)、15.92%(82/515)、44.08%(227/515),此3种模式的肝癌发生率分别为1 433.69/10万人年、2 284.71/10万人年、984.10/10万人年,135模式显著高于145模式(P<0.01).肝癌中15、135、145模式分别占39.64%(44/111)、23.42%(26/111)、35.14%(39/111),15模式显著多于135模式(P<0.01).肝硬化死亡率分别为195.50/10万人年、966.61/10万人年和277.57/10万人年,135模式显著高于15、145模式(P<0.01).结论:HBsAg携带者是发生肝癌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定期随访,能早期发现肝癌患者,给予早期治疗后可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HBV复制程度与肝癌发生有关,通过抗病毒治疗等手段可能会延缓或解除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并观察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前S1(Pre-S1)蛋白和HBV-DNA的相关性,探讨新型指标Pre-S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1)用ELISA法测定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的乙肝血清标志物,并按结果分为3组.(2)各组用乙肝病毒Pre-S1蛋白诊断试剂检测Pre-S1蛋白。(3)用定量PCR检测上述标本的HlBV-DNA。(4)观察检测血清标志物,Pre-S1和HBV-DNA相关性。结果:Pre-S1蛋白在HBeAg( )组中检出率(82.50%)和HBeAg(-)组中检出率(4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re-S1蛋白与HBV-DNA有良好相关性。结论:3项实验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Pre-S1蛋白是HBV感染与复制的新指标,有望作为乙型肝炎新的检测手段和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王丹薇  赵伟  刘伟  罗婵  刘兰侠  王兰 《天津医药》2002,30(6):328-329
目的:观察死胎肝脏组织中HBVDNA的表达,探讨通过产妇传播到死胎肝脏组织中的HBV是否存在复制。方法:采集4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常规尸检,取肝脏组织。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其中的HBVDNA;回访产妇产前静脉血 HBV的检测结果。结果:死胎肝脏组织中 HBV DNA的检出率为 87.5%(35/40)。产妇产前静脉血 HBV呈高、低和无复制状态时,肝脏组织中 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 75.0%(3/4)、85.0%(17/20)和93.8%(15/16);高、低、无复制者之间相互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BV DNA颗粒分布在肝细胞浆内、毛细胆管上皮和管腔内,少数分布在肝细胞核上。结论:死胎肝脏组织中有HBV复制;死胎肝脏组织中HBV DNA表达与产妇血清中HBV复制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16.
刘彦华  倪旭 《河北医药》2007,29(10):1056-1058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G1896A变异与乙肝病毒复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8例慢性轻度,57例慢性中度,29例慢性重度的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突变特异PCR技术检测HBV前C基因nt1896位点突变情况,并对血清中HBVDNA进行测序.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eAg/抗-Hbe、HBVDNA定量、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1)抗Hbe阳性者在单纯变异株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所占的比例(84.61%)高于单纯野生株感染者(24.32%).(2)随着变异株感染率的增加,HBVDNA的含量增高.(3)随着变异株感染率增加,肝脏纤维化分期的逐渐加重.结论 前C区G1896A变异与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乙肝病毒抗原在肝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怡  赵桂鸣  张万增 《天津医药》2003,31(7):420-421
目的 :了解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组织中乙肝病毒(HBV)抗原表达与病理分型及HBV复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肝组织HBsAg和HBcAg ,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V标志物。结果 :(1)HBV感染者肝组织中HBsAg和HBcAg检出率分别为79.75%和73.01 %。(2)乙肝病毒携带者 (AsC)HBsAg表达以浆型为主 ,膜型检出率较低。 (3)HBcAg浆型表达在重度肝病变高于轻度肝病变 ,而核型表达则相反。除中、重度外 ,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4)肝组织HBsAg、HBcAg 表达在血清HBeAg阳性组与HBeAb阳性组和HBeAg 和HBeAb均阴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浆型HBsAg和核型HBcAg 多见于病变相对静止的病例 ,而膜型HBsAg 和浆型HBcAg 与病变活动程度明显相关。在血清HBeAg与HBeAb均阴性时 ,HBV仍有可能进行复制。HBcAg 作为主要的靶抗原 ,在肝脏免疫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乙肝转阴散对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乙肝转阴散(YGZYS)对鸭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D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DHBeAg)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1d龄雏鸭接种广西麻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强阳性血清,接种1周后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筛选出DHBV强阳性鸭。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YGZY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雏鸭均灌胃给药14d。于用药前(T0)、用药7d(T7)和14d(T14)及停药后3d(P3)分别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DHBsAg和DHBeAg的滴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YGZYS高、中剂量组用药后血清DHBsAg和DHBeAg的滴度显著降低(P〈0.01或P〈0.05);停药3d后,YGZYS高、中剂量组血清DHBsAg和DHBeAg的滴度无反跳现象。YGZYS抑制DHBsAg和DHBeAg的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反应关系。结论 YGZYS可有效地抑制DHBsAg和DHBeAg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前S1(Pre-S1)抗原,探讨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7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Pre-S1抗原;采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 27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中ALT异常检出率为91.1%,AST异常检出率为93.0%,Pre-S1抗原中阴性中ALT异常检出率为28.3%,AST异常检出率为35.4%,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抗原可作为判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复制及对肝细胞损伤的另一个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用嗜肝病毒动物模型对磷甲酸三钠的抗乙肝病毒作用机理和效果作了初步的研究。18只持续感染鸭乙肝病毒的麻鸭腹腔内隔日注射200~400mg/kg磷甲酸三钠共6周,给药期间分别取血清和肝组织以斑点杂交和Southernblot试验检测乙肝病毒DNA、结果显示:尽管用药过程中血清病毒DNA滴度有一过性下降,但肝内仍显示出活跃的病毒复制。表明磷甲酸三钠的抗乙肝病毒作用机理主要不是在于抑制病毒DNA或RNA聚合酶,而且它的抗乙肝病毒效果也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