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透中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对56例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导致内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导致内瘘闭塞最主要原因,穿刺不当及患者对内瘘的保护意识不强是内瘘闭塞的危险因素.结论 避免透析中低血压是防止动静脉内瘘闭篝的重要措施,合理使用和保护内瘘及加强健康教育是预防内瘘闭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动静脉内瘘避免初期24小时内闭塞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AVF)初期24h内闭塞的原因及提高动静脉内瘘成功率。方法 对25例建立永久性AVF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1例AVF闭塞,5例术中发现内瘘不成功经处理后成功,余均顺利。结论 动静脉内瘘术中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抗凝和术后继续抗凝,低赢压患者术中、术后补液等可避免AVF早期闭塞。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22例次动静脉内瘘闭塞病例,分析其原因,在临床工作中提供预防及保护内瘘的经验。方法:本组共总结22例次(20人次)的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患者,针对这些总结病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结果:本组共22例次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透析后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低血压,同时,糖尿病肾病12例,透析后压迫时间过长者8例,血红蛋白在120~150g/L者6例。术后动静脉内瘘杂音较弱,透析中经常出现血流量不足者3例。结论:经过对该组病人的总结,发现导致动静脉内瘘的闭塞最主要的原因为低血压,同时,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原发病、内瘘的护理、血液黏度及术后内瘘质量严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 (HD)顺利进行的前提 ,而建立动静脉内瘘 (AVF)是目前维持性血透患者主要的血管通路 ,但在临床上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内瘘闭塞 ,使血液透析不能正常进行。自 1994年以来 ,我们对动静脉内瘘闭塞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院自 1994年开始至今共收治维持性血透患者 6 3例 ,均采用上肢桡动脉与头静脉的动静脉内瘘术 ,其中男 38例 ,女 2 5例 ,年龄 2 5~ 76岁 ,平均 4 6岁。其中内瘘闭塞 13例。闭塞原因有 :栓塞、低血压、局部压迫、使用不当、弃用。2 护理对策2 .1 提…  相似文献   

6.
王琳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0):530-531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主要的血管通路 ,对血液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生存率有着重要影响 ,最大限度地延长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的使用寿命是医护人员应尽的责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 1995年 7月~2 0 0 1年 4月 ,在维持性血透病人 16 8例中 ,发生内瘘闭塞的有 15例 (完全闭塞 5例 ,不完全闭塞 10例 )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6~ 78岁 ,平均 5 9.2± 2 4 .5岁。内瘘最长使用 6年 3个月 ,最短 3个月。 15例中糖尿病肾病 3例 ,多囊肾 1例 ,肝硬化腹水、肝肾综合症 1例 ,肾移植术后排异1例 ,梗阻性肾病 1例 ,慢性肾小球…  相似文献   

7.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内瘘护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国华  陆燕  蒋碧玲 《华夏医学》2006,19(5):849-85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的护理,减少并发症,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成功率和使用率。方法:对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瘘术观察护理,分析引起血管内瘘闭塞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内瘘尽快成熟,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熟练掌握穿刺的方法和技巧、血透后压迫止血以及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等。结果:20例患者内瘘手术均获成功,穿刺血流量在200~250m l/m 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结论: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命线,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特殊性,使手术难度增大,且易引起血栓、感染而导致内瘘失败。因此,只有术后精心护理和功能锻炼才能促进内瘘尽快成熟,提高血液透析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9.
对21例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内瘘闭塞的常见原因为原发病影响、血栓形成、不当护理操作、手术因素等,通过对内瘘闭塞的原因分析,制定了有效防护措施,为延长内瘘寿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痿的护理干预。方法:对73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64例动静脉内瘘使用良好,使用时间19—71个月,平均58个月。结论:正确指导患者保护好动静脉内瘘,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使动静脉内瘘早日成熟,把握好动静脉内瘘的启用时机,消除引起血栓形成等一切不利因素,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以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开展血液透析以来11例内瘘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现动静脉管径、平均动脉压以及尿毒症的原发病与内瘘的闭塞有关。结论:低血压、静脉管径细以及糖尿病、血管炎等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内瘘易发生闭塞;吻合口口径在8—10mm较适宜;内瘘的使用尽量在6周以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两种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理想血管瘘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钛制轮钉动静脉内瘘与42例直接缝合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应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比较肽制轮钉动静脉内瘘组的内瘘成熟时间短,平均2~3天,术后2—3天即可用(P〈0.01)。两组均无术后感染、出血。但假性动脉瘤形成、血栓形成、吻合口狭窄、心力衰竭,直接缝合组高于肽轮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共同作用后直接缝合组丧失功能(简称失功)明显高于肽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肽制轮钉动静脉内瘘优于直接血管缝合动静脉内瘘,可运用于各种急慢性病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16例成功实施高位动静脉内瘘形成术的患者,分析其高位动静脉内瘘术前护理、内瘘穿刺护理及术后观察、护理的情况.结论 从高位动静脉内瘘形成前到手术后应用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整个过程中,由责任护士订出护理计划,实施整体护理,是保护内瘘,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行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内瘘使用时间、患者负面心理评分、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内瘘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负面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既可延长内瘘使用时间,又能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提高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背景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能不可避免,为最大限度地节约血管资源,现有研究多以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加吻合口扩张手术在原血管基础上重建动静脉内瘘,该方法再通率高,但长期通畅率不佳,寻找一种既能节约血管资源,又可延长内瘘使用周期的方法十分必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后原位动静脉内瘘重建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浙江省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功能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加吻合口扩张手术修复内瘘,研究组采用原位动静脉内瘘重建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分别于动静脉内瘘重建前后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肾功能、炎性因子、血脂、蛋白指标水平。记录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手术费用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及1年通畅率、内瘘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重建前,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氮素(BU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蛋白、清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后,两组患者Scr、BUN、总蛋白、清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s-CRP、IL-6、TNF-α、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重建后血清Scr、BUN、hs-CRP、IL-6、TNF-α、总胆固醇、三酰甘油、β2微球蛋白水平低于重建前,总蛋白、清蛋白水平高于重建前(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2%(7/46),对照组为10.9%(5/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3,P=0.536)。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后原位动静脉内瘘重建术成功率高、疗效稳定,且操作简便、经济适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的认知需求状况,为制定更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120例血液透析患者展开调查,以了解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的认知、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需求。结果:病人缺乏全面和更深层次的健康教育知识,对自身在健康促进中的认知还不够。结论:护士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更全面、更优化的健康教育方案,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提高患者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5年来35例糖尿病透析患者内瘘的特殊性,做好内瘘术前、术后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科学使用内瘘,使糖尿病透析患者的内瘘成功使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有效的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臂尺侧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前臂尺侧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特点和具体护理措施。对尺侧动静脉内瘘的术前、术后、透析期间及非透析期间的应用和护理体会做出阐述。结果 12例前臂远端尺侧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均成熟,成熟时间4~6周;内瘘成熟后初始透析血流量和1年、2年透析血流量均可达250~300ml/min;2例出现血栓导致内瘘失功,其它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臂尺侧动静脉内瘘顺利实施手术后只要护理得当,血流量足够,可以保证有效的血液透析。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对延长尺侧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使用寿命及失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常志  王莉  何强  彭鲲  李贵森  王芳  杨秀川 《四川医学》2010,31(9):1269-1270
目的分析西部地区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以及内瘘失功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平均透析时间(38.5±30.8)个月。每周接受2~3次血液透析,均采用绳梯斜行穿刺。统计这些患者内瘘的使用时间、失功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 92例患者均采用动静脉端侧吻合的方式。初次内瘘6年的存活率为80%。其中共有12例初次内瘘失功,平均使用时间为11.6个月。失功原因分别为:血栓形成7例,内瘘狭窄5例。这些患者中有11例再行第2次内瘘,其中有3例血栓形成及1例内瘘狭窄行第3次内瘘手术。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是影响内瘘失功的主要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6年存活率为80%。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与内瘘狭窄。糖尿病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展开研究,对其注射5至50万U尿激酶实施局部溶栓处理,患者治疗前后均施行血管彩色超声诊断,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肝肾功能进行检测,测定血压,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44例(88.00%)溶栓成功,6例失败(12.00%)。注射尿激酶(47.34±62.85)min后,血栓消除。失败的6例当中有2例血栓形成时间超过48 h,均因血栓性静脉炎。血栓形成时间小于48 h有47例,其中43例(91.49%)治疗成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栓塞与出血,用药后发热的患者有2例,体温未超过38℃,24 h内发热现象消失。结论应用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损伤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成功率高,且操作简便,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与使用价值。而在治疗血栓性静脉炎、血栓陈旧以及女性患者方面,尿激酶的临床疗效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