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1)目的 应用牵张成骨技术延长狗下颌骨动物模型,了解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及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生成规律。(2)方法 8只成年狗,按不同的牵张期和固定期分为4组,每组2只,于下颌第一磨牙后区,行下颌骨体部骨切开术,安置骨支持式口腔外部牵张器,潜伏期固定7d后牵引,每天延长1mm,分2次进行,分别于第3,10,20和20天停止牵张,并固定,分别于牵张期开始,结束及固定期结束摄取X线片,固定期结束时处死动物,取牵张区新骨行组织学检查。(3)结果 4组动物下颌骨分别成功延长了3,10,20和20mm,X线片及组织学检查可见骨样组织、编织骨和板层骨形成,过渡及改建过程,并有软骨内骨化现象。(4)结论 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其牵开区可得到良好的骨生成,新骨以膜内成骨为主。软骨内成骨为辅。 相似文献
2.
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牵张成骨的骨形成过程及机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8只3月龄健康幼年山羊,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实验动物模型,成模后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2只,第1组动物在牵张完成后1周处死,第2组在牵张完成后2周处死,第3组在牵张完成后4周处死,第4组在牵张完成后6同处死。对新生骨的组织学、影像学及骨密度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所有动物的右下颌骨均延长了大约10mm,组织学证实牵张区确有新骨形成。随着固定期时间的延长,X线检查和骨密度测试结果显示新骨组织中骨密度逐渐增高。牵张器相接触一侧的新生骨的骨质成骨较差。结论山羊是一种较理想的对牵张成骨进行模拟性研究的实验动物,采用与牵张方向一致的牵张器施力方向可以避免侧向力的产生,从而提高术后成骨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计算机上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 方法 选择颅颌面发育正常青年男性,螺旋CT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三维有限元模型。 结果 首次模拟了骨皮质断开,并加入二腹肌前腹的边界约束,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总体模型。 结论 模型有较高的相似性,为进一步研究人下颌骨牵张成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了解自行设计开发的三维骨牵张器的成骨效果。方法:成年山羊6只,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术后第8天开始牵引,以0.6 mm/次、2次/d的速度牵引,牵引期为17~18 d,牵引高度20 mm左右。牵引完毕后1、2及3个月各处死2只动物获得标本,进行大体标本、普通X-ray和CT观察。结果:成功建立山羊下颌骨较大速率牵张成骨延长实验动物模型。大体标本观察表明,在牵张间隙形成了很好的骨痂组织,牵张间隙达到了预期的长度。X-ray观察结果显示:牵引间隙逐渐变模糊,骨牵引器固位良好,下颌骨在解剖关系状态下位完成骨缺损修复,固定期2周放射影像可见新骨生成,1个月可见骨样结构,2~3个月骨质修复完成。CT观察结果显示:在牵引的区域,新生成的骨的质和量都非常的好,与原来的骨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我们自行设计的三维牵张器,制作简便,易于控制,可以稳定成骨,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6.
7.
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牵张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0)是1905年意大利学者Codivilla最先报道的,Iilizarov对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四肢骨应用已久。但对颌骨DO的研究应用则较晚,1973年Snyder等等首次将Ilizarov原理应用于下颌骨的动物实验,此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牵引装置的改进和一些组织学的观察及临床应用探讨,关于下颌骨DO对颞下颌关节等周围组织的影响则研究甚少,国内未见报道。本文就下颌骨DO的原理,以及对口腔周围组织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时骨组织再生的组织学改变。方法选取25只成年健康家兔,并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5只),分别行一侧下颔骨缺损牵张成骨术,实验组在牵张第4、8天及固定期第1、3、5周,分别处死4只兔子,对照组在相应时间分别处死1只兔子,均取骨组织标本并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结果牵张第4、8天实验组家兔牵张区均为纤维结缔组织,并存在成纤维细胞,骨基质周缘可见大量活跃增生的成骨细胞;固定期第1、3周牵张区两端可见大量新骨形成,但中间仍为纤维结缔组织,新形成的骨组织表面始终附着大量活跃增生的成骨细胞,成行或以复层排列:固定期5周,成骨细胞明显减少,并逐渐呈现出哈佛系统。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对照组截骨间隙处的成骨过程与一般的骨折愈合情况类似,以软骨化骨为主。结论牵张成骨修复下颌骨缺损以膜内成骨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的软骨化骨。 相似文献
9.
下颌骨骨膜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膜牵张诱导成骨在不做骨皮质切开的情况下是否可用于口腔颌面部成骨。方法选成年健康遵义地区产山羊9只,用自制的骨膜牵张装置分别固定于山羊的两侧下颌骨体部,不做皮质骨切开,使牵张器对一侧骨膜施以牵张力,而另一侧不加力,分别在实验后第30、45和60天处死山羊,对标本分别以游标卡尺测量其新生骨厚度。结果实验侧术后均有新生骨组织,而对照侧未见有新生骨组织厚度变化。结论对山羊下颌骨在不做骨皮质切开的情况下进行骨膜牵张有新骨生成,对口腔颌面部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全身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四组,每组6只,分别为:固定期2周NGF组、固定期2周NaCl组(即空白组)、固定期4周NGF组、固定期4周NaCl组(即空白组).全麻后双侧下颌骨行骨劈开并植入牵张器,经4 d延迟期,牵引10 d,速度为0.5 mm/12 h.按组别分别给予NGF(0.6μg/d×20 d)和相当量生理盐水(1 mL/d×20 d)肌注.于牵张期10 d及固定期2、4周行X线、HE染色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X线示:NGF组较空白组牵张区有更多新骨形成,骨钙化程度更高;HE染色示:NGF组较空白组新生骨小梁数量更多,排列更加规则;生物力学检测示:固定期2周NGF组最大载荷为(12.18±1.65)N、挠曲强度为(11.54±1.27)MPa,均比空白组高25.9%(P<0.05);固定期4周NGF组最大载荷为(17.83±1.92)N、挠曲强度为(16.28±1.74)MPa,均比空白组高14.9%(P<0.05).结论 全身注射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牵张成骨中牵张区下颌骨的骨再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下颌三焦点牵张成骨过程中血管生成和血供重建的立体形态构筑。方法选取4只实验用成年恒河猴,均行下颌前份骨截除,形成颏部正中联合骨缺损后,在两侧下颌体部各制备一个输送盘,并用自行研制的多平面牵张装置使双侧输送盘向前内方向缓慢移动并在正中对接,以修复颏部骨缺损。分别在牵张开始及牵张结束的第0、2、4周选取1只实验恒河猴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采用树脂灌注微血管铸型技术,酸蚀后用扫描电镜观察血管的立体形态构筑。结果影像学检查(摄X线片):牵张结束时,两侧输送盘被牵张器引导向前,并向中线移动,输送盘远心端在正中成功对接,颏部弓形缺损被整复。随固定时间延长,两侧牵张间隙骨小梁不断成熟完善,直至牵张结束后第4周,下颌骨连续性完全恢复。树脂灌注微血管铸型后扫描电镜观察:牵张开始,牵张间隙及颏部正中联合区骨膜血管普遍增生、膨胀,呈现大量血管新生的征象;骨髓内的微静脉和静脉窦也开始膨大。在牵张结束第0周,骨膜血管及骨髓内的微静脉和静脉窦增生活跃,大量骨膜来源的微血管分支长入牵张间隙及颏部正中联合区。在牵张间隙,来源于骨膜和骨髓的新生血管形成血管网,新生成的血管网平行于牵张方向相互连接并包裹整个牵张间隙;而在颏部正中联合区,血管网的排列较为无序。在牵张结束第2周,牵张间隙中央区仍可见血管增生征象,在牵张区与两侧输送盘在下颌中线的血管连接广泛。固定第4周,血管新生现象逐渐消失,再生骨段的血管系统己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下颌三焦点牵张成骨技术整复颏部的骨缺损过程中,下颌双侧牵张间隙与正中的压缩区组织中血管新生与新骨的生成之间存在紧密的时空联系。 相似文献
12.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对兔下颌牵张成骨的作用。方法:建立兔下颌双侧牵张成骨动物模型.于下颌右侧骨断端间植入含有rhBMP-2的可吸收胶原海绵(absorbable collagen sponge,ACS),左侧单纯应用ACS作为对照。分别于固定期第3、5周末处死动物。取标本行X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应用rhBMP-2侧新骨形成的速度以及骨小梁的密度均高于对照。结论:局部应用rhBMP-2能够提高牵张区新骨形成的速度和质量.对下颌牵张成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对大鼠牵张成骨(DO)过程中ONC、OPN、C-FOS、COL1、VEGF、RUNX2、AL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大鼠制备大鼠下颌骨DO模型。随机分5组,每组6只。第1组(只有牵张无PTH),术后8周取材,应用HE染色及微CT检测,以确定成骨情况。第2组(有牵张无PTH),第3组(有牵张有PTH),第4组(无牵张有PTH),第5组(对照组:无牵张无PTH)。2、3、4组及对照组术后1周取材,RT-PCR测定ONC、OPN、C-FOS、COL1、VEGF、RUNX2、ALP基因的表达。结果第1组,新骨形成,骨质充满牵张区,骨质连续,大鼠建模成功。RT-PCR检测结果显示,2、3、4组与对照组比较,OPN、COL1、RUNX2、ALP基因表达有明显提高(P<0.05),其中第3组最为明显。ONC、C-FOS、VEGF基因2、3、4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H在 DO 过程中,间歇性给以 PTH的作用只有在牵张期发挥作用,其对 OPN、COL1、RUNX2、ALP基因表达能够获得理想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和分析下颌骨颏部骨折联合双侧髁突囊内骨折的致伤机制,提高此类骨折的预防和诊断水平。方法: 获取1名下颌骨发育正常、无第三磨牙、无颞下颌关节病史的青年男性的颌面部CT和颞下颌关节MRI数据,通过Mimics和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取不同角度的外力作用于下颌骨颏部,分析下颌骨及髁突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同时,比较有无关节盘、咬合与非咬合状态下下颌骨的应力分布差异。结果: 准确建立了包含颞下颌关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外力作用于下颌骨颏部时,髁突、升支前缘及颏部受力区是主要的应力集中区,其中应力最大值位于髁突顶部。随着外力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由0°逐渐增大直至60°,下颌骨上的应力由分散逐渐集中至颏部与双侧髁突三个部位;超过60°时,应力又出现分散的趋势。当对关节盘进行模拟后,髁突关节面及髁颈部的应力分布明显减小。与非咬合状态相比,咬合状态下下颌骨上的应力集中于咬合面,而其他部位无明显的应力分布。结论: 外力方向与水平面呈60°时,应力分布主要集中于颏部及双侧髁突顶部,即三点骨折发生的部位;在下颌骨颏部受力过程中,关节盘的存在以及稳定的咬合状态下,髁突部位(包括颈部和关节面)的应力分布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利用犬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的有限元模型观察牵张过程中下颌骨特定点位移趋势。方法: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完全截骨(截骨处剩1mm舌侧皮质骨),观察下颌骨一些特定标志点在牵张过程中空间三维的位移趋势。结果:在牵张过程中牵张侧下颌骨标志点位移趋势为在内外(左右或X轴)方向上第五臼齿、喙突、髁状突前斜面前缘中点的位移趋势是向外的,而下颌角、髁状突后斜面后缘中点的位移趋势是向内的:在前后(Y轴)方向上第五臼齿、喙突的位移趋势是向后的,而下颌角的位移趋势是向前的;在上下(Z轴)方向上第五臼齿的位移趋势是向上的。结论:牵张侧下颌骨在矢状平面上有使下颌骨体前端拉高后端压低的倾向.在冠状平面上有使下颌骨体上缘外翻下缘内收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人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两种不同力学模型有限元模拟的结果.方法 通过CT扫描建立包含密质骨、松质骨的完整人下颌骨三维模型,将所获得的三维模型在ICEM CFD软件中划分网格.在建立的网格模型基础上,对前牙咬合的下颌骨分别建立被动肌力加载和主动肌力加载两种生物力学模型,计算并比较其应力分布.结果 两个模型中的应力分布有明显区别.被动肌力加载模型中,应力主要分布于下颌角、磨牙后三角、下颌切迹以及咬合点附近牙冠.主动肌力加载模型中,应力主要分布于髁状突顶点和颈部、下颌角、磨牙后三角以及咬合点附近牙冠.两者的应力分布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在髁状突处则有很大不同,这是由于两种模型下髁状突顶点反力的大小悬殊.结论 主动肌力加载模型更接近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实际受力状态,主动肌力加载模型为前牙咬合下颌骨的合理生物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时机转染基因对下颌骨牵引区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基因治疗促进牵引成骨的分子机制及最佳时机.方法 4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模型后均分为A、B、C、D组.A、B、C组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第4天、术后第14天在牵引区转染重组质粒pIRES-hBMP2-hVEGF165,并局部给予电穿孔刺激.4组动物均在术后第4天,以1 mm/d的速度持续牵引10 d后进入固定期.于固定期第7、14、28、56天各组分别处死动物3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牵引区新生骨组织cyclin A、D1、E的表达.结果 在固定期第7、14天时,A、B、C组牵引间隙cyclin A、D1、E的表达较强,在第7天时表达最强烈,并且A、B、C组均较D组表达强;第28、56天时各组表达均较弱.在第7天时,B组表达较A、C、D组强(P<0.05),A、C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D组强(P<0.05);在第14天时,B、C组表达较A、D组强(P<0.05),B、C组间及A、D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clin A、D1、E的高表达能促进牵引区细胞分裂、增殖和分化,进而加快牵引区新骨形成,牵引期是基因治疗干预下颌骨牵引成骨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