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炳辉  魏元明 《山东医药》1999,39(18):25-25
1986年1月~1998年4月,我们共收治钝性脾损伤218例,其中32例(147%)非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8例,女4例,年龄6~63岁,18~45岁28例(875%)。非手术治疗失败3例(94%)中转手术治疗。其中1例为重度复合伤;1例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另1例20天后迟发性脾破裂。致伤原因:车祸伤20例,坠落伤5例,钝器或拳击伤6例,马踢伤1例。伤后30分钟~8天入院,3小时以内入院者25例。按美国外科创伤协会(AAST)器官损伤分级标准:本组…  相似文献   

2.
付荣湛  于学智 《山东医药》1999,39(20):22-23
乳腺癌的预后与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且有无淋巴转移是决定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重要因素。1985年11月~1997年10月,我院施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47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并探讨乳腺癌淋巴转移的病理因素与术式选择。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75例乳腺癌患者中,女474例、男1例,年龄21~74岁,经病理证实内侧癌208例,外侧癌267例。194例(408%)施行经典乳癌根治术;236例(497%)施行改良根治术,其中Ⅰ式(保留胸大、小肌,清除腋窝淋巴结)78例(164%),Ⅱ式(保留…  相似文献   

3.
老年大肠癌的外科治疗1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 167 例老年大肠癌的外科治疗进行分析,了解老年大肠癌临床治疗特点。 方法 老年大肠癌 167 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采用根治、姑息及局部切除等方法。 结果 106 例行根治性切除(634% ), Dukes C 期、 D 期(431% )。术后切口感染率42% ,切口裂开率 30% ,吻合口瘘发生率 24% ,肺部感染率 42% ,肠梗阻发生率 42% ,围手术期死亡率为 24% 。随访结果,1 年、3年、5 年生存率依次为 706% 、604% 、497% 。 结论 老年大肠癌应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积极有效地防治合并症和并发症,以提高老年大肠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杨凯  周素梅  张筱骅 《山东医药》2007,47(24):95-96
对86例甲状腺微小癌(TM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诊68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8例。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81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例3,全甲状腺切除2例;同时25例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除,6例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无1例手术死亡者,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随访5个月~6a,无复发及转移。认为甲状腺切除联合中央区颈淋巴结清除是治疗TMC较理想的术式,有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手术清扫范围的选择。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2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术前超声结果、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及淋巴结清扫范围。结果 2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均采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40例单纯采取Ⅵ区淋巴结清扫,其中1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24例单纯采取侧颈区淋巴结清扫,其中9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46例采取Ⅵ区淋巴结联合侧颈区淋巴结清扫,其中45例Ⅵ区和侧颈区同时出现淋巴结转移,25例出现Ⅵ区转移而未见侧颈区淋巴结转移,28例出现跳跃式侧颈区淋巴结转移而无Ⅵ区转移。男性、年龄45岁、侵袭至甲状腺被膜、肿瘤直径10.0 mm、术前超声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更高。结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被膜的侵袭情况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可作为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当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时建议同时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甲状腺乳头状癌较为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Ⅵ区,建议行首次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取原发病灶切除联合Ⅵ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6.
小儿血尿 97 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月~1998年9月,我院收治小儿血尿97例。现报告如下,并分析其病因。资料分析:本组97例中,男66例,女31例;年龄4个月~13岁,学龄儿童45例(464%)。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63例,有服相关药物者8例,无明显诱因26例。血尿的病因及发病年龄见表1,血尿的程度与病因的关系见表2。表1  血尿的病因及发病年龄病  因各年龄段发病例数合计~1岁~3岁~7岁~13岁 n%急性链球菌 感染后肾炎161623237病毒性肾炎35614144尿路感染3310420206…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p53、p21^WAF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方法。结果 共检测非小细胞肺癌147例,其中鳞癌63例,腺癌66例,腺鳞癌14例,大细胞癌4例。p53蛋白总阳性率为61.2%(90/147),鳞癌阳性率为63.5%(40/63),腺癌为57.6%(38/66),腺鳞癌为71.4%(10/14),大细胞癌2例阳性。p21^WAF1蛋白总阳性率为40.1%(59/147),鳞癌为41.3%(26/63),腺癌为42.4%(28/66),腺鳞癌28.6%(4/14),大细胞癌1例阳性。肺腺癌p53蛋白阳性表达与其预后相关,66例腺癌中,生存率低于3年组和高于3年组的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5%(21/28)和44.7%(17/38),差异显著(P  相似文献   

8.
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良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贲门癌60例,无1例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4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6岁。其中食管癌33例.贲门癌27例。病理分期:Ⅰ~Ⅱ期29例,Ⅲ~Ⅳ期31例。手术行主动脉弓上吻合16例,主动脉弓下吻合44例。术后病理诊断:鳞癌33例,腺癌27例。 手术方法:手术者先于患者背侧常规经左侧第6肋或第7肋间前外侧切口进胸。主动弓上吻合,经第5肋间进胸,不切除肋骨。进胸后剪开纵隔胸膜、游离食管清扫淋巴结,至…  相似文献   

9.
鹿集成  陈长宜 《山东医药》1999,39(16):18-18
1995年4月~1999年1月,我院对24例膀胱出口梗阻并发腹股沟疝患者,分别采用同期TUR(经尿道电切术)+疝修补术或同期经下腹弧形切口耻骨上前列腺摘除+疝修补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均为男性,年龄57~86岁,平均686岁;病程3个月~5年。10例初诊为腹股沟疝,经进一步检查确诊有膀胱出口梗阻;14例以进行性排尿困难史伴单、双侧腹股沟疝入院,7例有急性尿潴留。膀胱出口梗阻病因:前列腺增生症19例(Ⅰ~Ⅱ°6例,Ⅲ°13例),膀胱颈挛缩5例(3例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6例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4例(A组)行甲状腺原发灶根治切除术,122例(B组)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的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两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相近;两组术后早期复发率分别为29.8%和7.3%,两组相比,P<0.05。结论 cNO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安全,能显著降低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后早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一、对象和方法老年组:为1986年3月至1997年2月面神经麻痹患者63例,年龄60~81岁。其中发病8天未经治疗的贝尔瘫48例,Hunt综合征15例。并存全身性疾病33例(524%),其中高血压21例〔血压≥160/95mmHg(1mmHg=0?..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对48例植入支架的AMI连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肌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33例,右冠状动脉8例,回旋支4例,左主干1例以及大隐静脉桥2例。48例患者共植入57只支架,其中34例因球囊扩张后结果不理想,12例因非闭塞性夹层,2例因闭塞性夹层。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38%,术后残余狭窄降至(24±71)%。院内严重并发症3例,其中1例(21%)死亡,2例(42%)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无院内并发症的45例患者随访10.1±72个月,其中3例失访,出院后2例发生再狭窄和1例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无其它心脏事件发生。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AMI时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2003年8月~2007年8月,我们共为98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其中行甲状腺患叶切除 单侧颈淋巴结清扫术32例,甲状腺患叶切除 对侧叶次全切除 单侧颈淋巴结清扫术58例,甲状腺全切 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8例.术后并发呼吸困难和窒息4例,喉返神经损伤4例,手足抽搐3例,现将上述并发症的术后观察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6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4例(A组)行甲状腺原发灶根治切除术,122例(B组)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的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两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相近;两组术后早期复发率分别为29.8%和7.3%,两组相比,P<0.05.结论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安全,能显著降低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后早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老年口腔癌并存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象:1988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科共收治老年口腔癌并存糖尿病患者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61~88岁,平均68.8岁。其中舌癌25例,牙龈癌11例,颊癌5例,唇癌5例,腭癌4例,口底癌3例。根据1992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方案Ⅰ、Ⅱ期13例,Ⅲ、Ⅳ期40例。其中28例行同侧颈清扫术,10例行同侧舌骨上清扫术,8例行同侧肩胛舌骨上清扫术,7例仅作了局部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16.
张富军  丁凤玲  姜雷 《山东医药》2001,41(13):70-70
1978~1999年,我院行手术治疗食管癌肉癌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36~72岁。5例均有缓慢加重的吞咽困难;肿瘤位于食管中段4例,下段1例。X线表现为食管腔内巨大充盈缺损及病变处梭形膨大。其中2例食管镜检查证实为腔内息肉样肿物,活检病理报告为鳞癌。5例术前均诊断为食管癌,均行食管癌肉瘤根治性切除术,其中食管胃弓上吻合3例,弓下吻合5例。术后病理检查为鳞癌4例,腺鳞癌1例。2例有瘤旁淋巴结转移,l例为下肺韧带淋巴结转移.均为癌成分转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死于全身…  相似文献   

17.
1988~1997年,我院收治小儿卵巢肿瘤25例,其中14例误诊,误诊率为56%。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例患儿的年龄为4个月~11岁,平均7岁;病程1天~10个月,平均3个月。8例自述腹部包块(5例伴腹痛),急性右下腹痛伴呕吐、发热3例,经常原因不明腹痛者2例,排尿困难1例。查体:9例可触及腹部包块,位于右上腹1例、右下腹3例、腹中部5例。8例行肛诊,其中6例阴性。4例摄腹部X线片,2例见钙化影。9例行B超检查,均未能确定肿块来自卵巢。静脉肾盂造影4例,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5例,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254例胰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胰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早期诊断仍较困难,根治率低。提高对胰腺癌的临床认识,可能对早期诊断有所裨益。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977~1995年间我院的254例胰腺癌病例。结果及结论:男166例,女88例,年龄:27~84岁,平均569岁。首发症状以腹痛(504%)、黄疸(154%)、上腹不适(94%)最常见;病程中的主要症状有腹痛(727%)、厌食(727%)、消瘦(682%)、黄疸(570%)、腰背痛(331%)。胰腺癌体征主要有腹部压痛(442%),肿块(244%);黄疸是胰头癌的突出表现(863%),相当一部分是无痛性黄疸。B超、内镜超声检查、CT符合率均较高。手术切除率与病程和癌肿大小有关。提出了尽可能早期诊断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1995年8月~1999年9月,我们收治60岁以上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23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龄61~78岁、其中胃溃疡穿孔11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例,胃癌穿孔4例,穿孔至入院时间3~36小时,平均6.5小时。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在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9例中,一期胃大部切除9例,单纯穿孔修补术10例。胃癌穿孔4例中,1例行一期胃癌根治 术,1例姑息性切除,另2例行单纯修补。 结果:本组病例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8.7%。 其中1例为溃疡病行…  相似文献   

20.
49例儿童心脏瓣膜替换术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儿童心脏瓣膜替换术的经验。方法:49例儿童心脏瓣膜替换者,男34例,女15例,年龄5~14(平均116)岁。其中行二尖瓣替换术32例、主动脉瓣替换术10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5例、三尖瓣替换术2例,所用心脏瓣膜均为机械瓣。同期处理合并的心脏病变。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输出量综合征5例,呼吸衰竭2例,心律失常2例。其中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612%。随访05~13(平均547)年,晚期死亡3例(652%)。结论:儿童心脏瓣膜替换时,人工心脏瓣膜尽量选用成人型号,术后常规行华法林抗凝,并要重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患儿风湿活动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