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颌面肿瘤手术治疗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口腔颌面肿瘤的治疗逐渐由单一治疗方式向综合治疗模式改变。综合治疗是根据口腔颌面肿瘤的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原发部位,制定出不同的、特定的治疗方案,使肿瘤的治疗更加个性化和个体化。其目的是提高口腔颌面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比较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术前诱导化疗→手术治疗→术后放疗、化疗→中药(或免疫)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包括外科根治手术和修复重建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使用口腔矫治器治疗对颞下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呼吸睡眠中心就诊并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OSAHS患者。随机分为口腔矫治器组和CPAP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TMD发病率、慢性疼痛严重程度和颞下颌关节的功能损伤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PSG、ESS监测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6个月时CPAP组各指标改善优于口腔矫治器组。口腔矫治器组疼痛疾病为主型TMD的发病率高于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下颌关节功能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 OSAHS患者使用口腔矫治器治疗疼痛疾病为主型TMD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对下颌功能的影响与CPAP治疗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口腔领面外科重建术时面颈部受区静脉的选择,对34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局部组织缺损患者分别采用前臂皮瓣、背阔肌皮瓣、腓骨肌皮瓣行组织缺损重建术,分别选择颈外静脉、颈内静脉、面前静脉、颞浅静脉、颈前静脉、面总静脉作为受区静脉(12例吻合了2条静脉)。结果仅2例组织瓣未成活,成功率94.3%。认为口腔颌面外科重建术时受区静脉选择要根据缺损的部位、是否实施颈淋巴清扫术以及采用的术式决定。术中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者应选择颈外静脉系统、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和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者可选择颈内静脉或面总静脉,未实施颈淋巴清扫术的病例可根据血管口径及就近的原则选择颈内静脉系统或颈外静脉系统作受区静及脉。 相似文献
4.
2001年10月-2004年1月,笔者对13例老年义齿修复患者行相关知识宣教,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引导下颌后退位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口义齿修复中,重要的步骤是引导下颌后退位到正确的下颌后退位,这对建(牙合)及预防颞颌关节病十分重要.临床上在引导下颌后退位时,应用咬(牙合)吞咽法、卷舌后退法时虽也推下颌退位,但术者往往忽略下颌后退过程中下颌的退位变化,常出现修复后的全口义齿,颌位关系不正确,导致义齿咬(牙合)关系错乱及颞颌关节髁突位置出现偏差.本文对30例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在推动下颌后退时,通过感觉下颌回退动作,体会下颌后退感,修复后的全口义齿颌位关系正确,咬(牙合)关系良好,并经X线片检查髁突位置等均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通道关节灌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在颞颌关节区域局部麻醉后建立关节上腔的双通道灌洗系统,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注射透明质酸钠。通过开口度和疼痛测量值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随访2年,在不同的随访时间开口度和侧向运动时上、下颌中线间的最大距离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加,主观疼痛值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效果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均<0.05)。结论双通道关节灌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有效方法,需要增加治疗次数以维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病因和症状的特点。方法对照分析青、老年TMJDS患者的易患因素和临床症状。结果老年人TMJDS的发生主要与后牙缺失、单侧咀嚼和创伤相关;临床症状以疼痛比较多见(86.9%),X线检查见关节骨性改变(37.9%)和全间隙狭窄(13.6%)较多;临床分期以器质期(44.2%)为主。结论与老年人TMJDS发病相关的最重要因素是后牙缺失,其防治关键是尽早修复缺失的后牙 相似文献
8.
透明质酸钠在骨关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透明质酸钠(SH)又称玻璃酸钠,是透明质酸的钠盐形式,是一种高分子量的直链多糖,广泛分布于动物和人体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中.研究发现,1994~2005年透明质酸钠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占63.2%[1].现将透明质酸钠在骨关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牙列缺损与缺失是老年口腔患者常见的疾患之一。如何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及经济状况合理选择修复材料及技术 ,修复缺失牙列 ,重建咬功能 ,一直是口腔修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近10年来 ,随着材料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 ,口腔修复学在国内外已成为口腔医学中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一门学科。同时 ,随着医学观念的变化 ,新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形成 ,传统的身体健康观念已转变为生物 社会 心理模式 ,这种变化也给口腔修复学注入了新的内涵。口腔修复体不应单独看作一副假牙 ,更不应简单地看成一个机械物件或工艺品 … 相似文献
11.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为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病程长,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语言和咀嚼功能,而且其诊断和治疗涉及学科多,因此已引起国内、外口腔医学界的广泛注意。1 病因及发病机制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发病机理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概括如下:①精神失调:情绪激动可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促使肌肉收缩,血液循环受阻,血液供给不足,造成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而积聚,成为有害刺激而引起肌筋膜痛和牵涉痛。有人用询问法(MMPI法)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12.
1993~ 1998年 ,我们对 2 4例患者于临床先期正畸后行义齿修复 ,结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7例、女 17例 ,年龄 15~ 5 1岁、平均33.2岁。其中 2 2过小牙、牙列分布不均匀散在间隙 3例 ;先采用片断弓技术 ,于 32 112 3粘贴方托槽 ,用直径 0 .0 18英寸圆丝结扎 ,集中间隙平均分配于 2 2近远中 ,2个月后拆除矫治器 ,再行 2 2光敏固化贴面或烤瓷冠修复。牙列缺损、邻牙向缺隙倾斜伴散在间隙 10例 ;先粘贴方托槽 ,采用片断弓技术关闭散在间隙 ,竖直倾斜牙轴 ,后固定义齿修复 ,疗程3个月。多数牙齿缺失、口腔修复无法测出就位道 … 相似文献
13.
14.
胡佳艺薛明飞吴国荣束为 《实用老年医学》2022,(11):1146-1148
目的 对比老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病人采用改良赵氏雷火灸疗法和自制中药包外敷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纳入研究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9例,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雀啄灸法雷火灸于压痛区及下关穴,同时配合药棒局部推拿关节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包局部热敷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开口度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火灸较中药外敷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越。 相似文献
15.
16.
17.
游离皮瓣移植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游离组织皮瓣移植对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对32例口腔颌面肿瘤切除术后的遗留创面采用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补治疗。选取前臂皮瓣17例、股前皮瓣7例、腓骨皮瓣6例、背阔肌皮瓣2例。结果31例皮瓣移植成功,成功率为96.9%。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例,其中1例给予血管按摩并适当固定后危象解除,皮瓣恢复良好,另例抢救无效移植失败;发生感染2例、血肿1例,分别给予抗感染治疗及血肿清创止血处理后恢复良好。随访6~12个月,面部外观满意。结论采用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对大鼠颞下颌关节(TMJ)的破坏作用及对p38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SD组和对照组.SD组采用改良多平台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于制模4d后处死两组大鼠,HE染色观察TMJ髁突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TMJ髁突组织p38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KK6、p38表达.结果 SD组TMJ髁突表面可见部分胶原纤维水肿、松解,出现炎症反应;SD组MKK6、p38阳性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MKK6、p38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鼠睡眠剥夺时TMJ出现病理性改变,p38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TMJ关节破坏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韩文红 《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21,(9)
目的:探究口腔修复治疗与注意事项.方法:选取医院一段时间内的患者,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在进行调查时,医护人员可以自行制定问题,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九个部分.问卷调查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发放,然后由患者进行填写,最后进行收回.结果:最后根据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和总结,总结出在进行口腔治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所... 相似文献
20.
可塑纤维桩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新型材料,主要由增强纤维和预浸润的树脂组成,与传统纤维桩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在使用时可按需求进行一定的修剪和塑形,从而具有个体化修复特点.该文就可塑纤维桩在口腔领域应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