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古代医家对痔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痔是一个古老的病名,是中国医学最早记载的疾病之一。“痔”首见于《山海经》,《山海经·南山经》云:“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壮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在《山海经·西山经》中也记载有:“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有鸟焉,其壮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食之已痔”。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痔”病名的文字记载。在中医古籍文献中,痔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把人体孔窍中有小肉突出的疾病都统称为痔,如宋代医家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有:“如大泽中有小山突出为峙。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独于肛门边也,有鼻…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有关痔核的史料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痔”这个病名,始见于“庄子”:“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治痔者得车五乘”。可见痔疾最迟在战国时(公元前770—403)便有记载了。祖国古代医学,关于“痔”的最早文献,当为公元前240年内经素间的记载:“因为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当时对于痔疾的发生原因,认为是由于饱食、强力、筋脉(筋指静脉、脉指动脉)横解(作扩张解释)、肠澼(大便下血古称肠澼,可能是痔出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很早就有痔漏等肛肠疾病的记载,在距今3000年的殷商时代,古人镌刻于龟甲上已记载了"下痢","疾腹"等病名。在迄今发现的古文献中,《山海经》最早提出了"痔"、"瘘"的病名,并用食物治疗痔瘘病。我国现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医书《五十二病方》(春秋时期)中将庤进行了分类并记载了痔的证候,该书将痔分为牡痔、牝痔、脉者、血痔四  相似文献   

4.
浅析"筋脉横解,肠游为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对痔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痔,<广雅释古>谓之"病也".<说文解字>谓之"后病也".中医"痔"与"峙"同义,即高突之状.笔者认为古代文献中"痔"的概念当有以下含义.  相似文献   

5.
<正>痔病是肛门部的常见病、多发病,而我国古文献亦早有记载。《山海经·南山经》曰:"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壮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山海经·西山经》中也记载有"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有鸟焉,其壮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食之已痔",这是最早关于痔的记载。目前,无论中医抑或西医,在痔的治疗方面多选择手术,但由于肛门部的特殊生理特点,手术无法保持无菌环境,切口大都为二级或三级,术后易出现肛管和/或肛缘皮肤的隆起、  相似文献   

6.
1 中医学对痢疾病名的基本认识 中医对痢疾的认识记载较早,<黄帝内经>将本病称为肠(氵辟)、赤沃.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阳司天,火淫所盛,民病泻注赤白"."厥阴之胜,少腹痛,注下赤白"."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泻,传为赤沃".<素问·六元正经大论>说:"太阳司天之政,四之气,风湿之争,民病注下赤白."  相似文献   

7.
我国早在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对“痔疮”的记载[1]。《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的:“有鸟,名曰栋,食之已痔。”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痔”病名的记载[2]。传统医学认为人体孔窍中突出的小肉就是痔[3]。现代医学则认为痔疮是由肛管皮肤下或直肠下端黏膜静脉丛出现淤曲形成的静脉团[4]。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达86%[5]。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基因有关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西医治疗糖尿病虽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停药后易出现反复.因此应用中药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世界医学史上对糖尿病的记载,以我国为最早.内经<灵枢·五变篇>曰: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瘴,"<素问·奇病论篇>曰: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五变篇>又称: "怒则气逆,胸中蓄积,气血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瘴."<古今录验方>:"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消渴病也."  相似文献   

9.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以脏腑亏虚、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诸病源候论>日:"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关于虚劳病因,<理虚元鉴>提出:"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诸因导致气、血、阴、阳的亏耗,其病位主要在五脏.所以<证治汇补>云:"虚者,血气之空虚也;损者,脏腑之损坏也."因此,补益为治疗虚劳的基本大法,所谓"虚者补之".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的"极"作为疾病名称最早在马王堆医书<十问>中就有记载:"气血宜行而不行,此谓cui殃.六极之宗也.[1]"指人气血闭塞为患,乃是诱发"六极"之病的主要病原所在.在<神农本草经·桑白皮>亦有记载:"桑根白皮:味甘,寒.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2]"<金匮要略>中也有:"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3]的记载."六极"病属于虚劳病中的一种,是形体虚衰的一种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11.
肛肠疾病属于常见下消化道系统疾病。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家就提出了"痔""瘘"的病名,《庄子·列御寇》云:"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后被医学界采用。《淮南子》载:"鸡头已瘘",提出肛瘘病名。肛肠疾病患病率高,据有关数据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为50.10%[1]。  相似文献   

12.
"疙"证新探     
中医病名中有种称作"痘”的皮肤病.这是中医外科中一个古老的病名,而又是医所共知的.在很多古籍中都载有"疕”病.如<说文>中言:"疕,头疡也”.<周礼天官医师>中注:"凡邦之有疾病者, ,疡者”.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记载:"遍身起如风疹疥丹之状,其色白不痛但痒,搔抓之起”.清@顾世澄著<疡医大全>中记叙:" 俗名蛇虱,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常以胸闷、胸痛为主要临床特点,归属中医"心痛"或"胸痹"范畴.早在<内经>即有胸痛的记载,如<灵枢·五邪>说:"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闷痛,两臂内痛."此为该病最早的记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则有更多的论述,把胸痛称为"胸痹",并设专篇论述.大凡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皆习惯于从辨病的角度考虑,活血化瘀成为主题.然笔者认为,治疗法则应为化痰与通阳,而活血化瘀只是辅佐之法.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痔是肛周血管丛迂曲扩张或肛垫肥大、下移形成的柔软团块,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肛肠科疾病的80.6%[1]。本病常见的症状是便血、疼痛、肛门内肿块脱出、肛门瘙痒等,易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探索如何运用中医药治疗痔病的研究不断进行,各种疗效显著的方法不断出现。祖国医学对痔病早已有较深入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其中曰:"南流注于海,其中有沉蛟,其状鱼身而蛇尾,食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很早就有关于痰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六经正纪大论>篇中即有"太阴所致,为积饮痞隔."初步认识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相似文献   

16.
《山海经》中记载8个外科病症名词:痔、瘿、痈、疽、瘘、癙、毒、痔衕[1-2],本文通过与《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先秦两汉具有代表性医籍进行比较,研究其发展与演变。有似病名而实非病名者,不在研究之列,如"毒"、"痔衕"之类。此外科病症名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先秦至汉初的外科学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肺痹证治新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痹病名肇始于<内经>.<内经>中共有五篇论及本病,有病因病机研究,有诊断探讨,有脉证罗列,侧重各有不同.<素问·痹论>曰:"五脏皆有所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又云:"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淫气喘息,痹聚在肺."<素问·玉机真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素问·五脏生成>:"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不足,病肺痹."<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见日光."纵观上述,肺痹为脏腑痹之一,为痹证中重症,其发病之因有二:皮痹为秋感邪气,其"逆荣卫之气而病".继而"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素问·痹论>)"表现为皮肤不仁,肿痛,隐疹,肺主皮毛,皮痹不已,重感于风寒湿三气,内舍于肺,发为肺痹,也可以因本脏自虚及少阴不足为内伤致病.其证候为:烦满喘而呕,喘息,发喘上气,引胸背,起恶见日光,其脉浮、微大.其病机则强调为积气在胸中,其病性为虚,除本脏自病外,与少阴肾脏虚损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医眼科之“治未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未病"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被提出,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述其源流,蓝毓营[1]认为中医治未病说奠基于战国时期<内经>、<难经>, 发展于东汉<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清代<温热论>.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难经·七十七难>谓:"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土不受邪,即勿补之".<温热论>曰:"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可见"治未病"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中有关痴呆病名,最早见于汉代华佗.有关老年痴呆的症状、预后,则见于宋代洪迈<夷坚志>,该书写到:"暮年忽病忘,世间百物皆不能辩,与宾朋见面不相识……阅三年乃卒."林佩琴在<类证治裁·健忘>中对痴呆的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健忘者,陡然忘之,尽力思索不来也.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于精依于肾,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  相似文献   

20.
"四关穴,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首见于<针灸大成>,是临床常用的对穴之一[1].四关穴的应用由来已久,在古典医籍中就有不少记载,如<标幽赋>中写到:"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席弘赋>载:"手连肩背痛难忍,合谷进针要太冲."<杂病穴位歌>载:"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取."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初步提出四关穴的配伍原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