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0T非开放MR机对20例胸腹部分占位性病变行MRI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采用16-18GMRI兼容专用切割式穿刺针穿刺切割肿块。病人一般取侧卧位(病灶在上)或仰卧位,如无特殊原因尽量不取俯卧位;定位扫描和轴位扫描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将3-4个含油质的小胶囊调节置于最佳穿刺点处,用光标测出从最佳胶囊附着点至肿块最佳进入点的直线距离和角度作为穿刺针的路径;MR证实针尖位于病灶内理想位置后进行切割取标本术。结果:20例中肺癌11例(其中鳞癌5例、腺癌4例、未分化癌1例、未能分类1例),炎性假瘤2例,结核1例,肝细胞癌1例,站细胞肺癌肝转移瘤1例,十二指肠炎症1例,腰大肌肉瘤1例,未能定性2例;一次穿刺成功率85%(17/20),二次穿刺成功率15%(3/20);活检正确率90%;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MRI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具有安全、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适应范围广、无辐射等优点,是一种新的有价值的介入技术。 相似文献
2.
经皮穿刺切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切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并发症及其处理。材料和方法:采用ZC-Ⅱ型手动式椎间盘切割器对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治愈率为80.2%,总有效率为89.4%,并发椎间隙感染3例。结论:PLD操作简便,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及常见的并发症。方法患者取俯卧位,选定病灶区域进行CT扫描,确定最佳穿刺点及穿刺路径,取出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常规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结果38例肺部病变患者,诊断腺癌20例、鳞癌15例、胸膜转移瘤1例、胸膜间皮瘤1例、纵隔胸腺瘤1例。术后并发气胸8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项确诊率高、安全可靠的方法,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盘旋间切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国产腰椎间盘摘除器,在X线监视下行腰椎间盘髓核旋切吸出术。结果356例腰椎间盘穿刺成功率100%,随访3个月~5年。效果评价总有效率94.7%,其中显效率79.5%(283/356),有效率15.2%(54/356),无效率5.3%(19/356)。结论PLD创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一种疗效好的微创性介入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穿刺活检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和操作方法。材料与方法:通过对25例患者,其中肺部21例、肾脏2例、盆腔1例、肝脏1例,全部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获得成功的分析。全部病例均增强扫描。结果:25例均穿刺成功,获病理诊断21例,占84%。其中治疗2例,2例因各种原因不能取到有效组织。结论:由于CT的分辨率高,定位准确是现代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门先进技术,其迅速准确,微创伤等特点使之越来越受到临床所采用。 相似文献
7.
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与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和介入性治疗是介入放射学的重要范畴之一,CT引导经皮穿刺达病灶内,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组织细胞学诊断或抽吸出病变组织及液体,注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我院自1997年开展该技术,已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资料完善的6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63例因临床体检、影像检查有异常肿块,或肝肾有弥漫性病变者行穿刺活检术。结果58例明确诊断,5例诊断不明确。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的穿刺活检术,安全、准确性高,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穿刺活检术。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荷瘤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肝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荷瘤动脉栓塞化疗(percutaneous tumor's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 PACE)治疗进展期大肝癌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确诊43例进展期大肝癌,21例行PACE治疗,其中,9例为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疗效不满意者.对照组为同期行TACE治疗的22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两组病例平均年龄、病灶大小以及肝功能分级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PACE组行肿瘤动脉穿刺治疗34次,穿刺成功率91.2 % (31/34),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后PACE组5例缩小,占23.8 %(5/21),TACE组10例缩小,占45.5% (10/22),两组肿瘤缩小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肝功能受损PACE组7 例,占33.3%(7/21);TACE组16例,占72.7% (16/22),二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ACE组平均生存期为11.2个月,最长1 例存活23个月;TACE组为14.6个月,最长1 例存活36个月.结论超声引导PACE术对肝功能损伤小可用于进展期大肝癌治疗,尤对TACE治疗无效者不失为一项补充治疗新技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1983年,Phillips等参照Seldinger经皮穿刺放置心导管的技术,利用大孔径薄壁经皮穿刺套管针,创立了经皮穿刺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支持系统(pereutaneous cardiopulmonary support system,PCPS),伴随着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和器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尤其是膜式氧合器和离心泵的出现,使CPB设备的体积减小、预充量小、性能提高,而且操作更加简便和安全。近年来,CPB技术已经从手术室的单纯心脏手术进入到导管室、ICU病房和急诊室。CPB更被扩展应用到更多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急诊医学方面。 相似文献
11.
经皮椎间盘旋切治疗腰间盘突出症128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探讨经皮椎间盘旋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共治疗1282例病人1912个椎间盘,其中有3例3个椎间盘未能成功进行切吸,实际手术1909个椎间盘。文章回顾性地分析了①临床疗效与适应症和禁忌症;②疗效与椎间盘突出类型及程度的关系;③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疗效;④患者的年龄及病程长短与疗效的关系;⑤髓核摘除量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手术成功率99.5%;显效率79.7%(1022/1282);有效率15.3%(196/1282)无效率4.8%(61/1282)。总有效率为95%。结论①侧隐窝狭窄、病变椎间隙狭窄及突出的髓核钙化可作为相对适应症进行选择,“椎间盘手术史”不应作为绝对禁忌症;②包容型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好;③疑有运动神经纤维不可逆性损伤者,不宜行PLD;④对外伤后出现较重症状的年轻患者,施行PLD应慎重;⑤髓核摘除量越多,疗效越好,但部分只行破环减压者亦能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经皮肝穿刺放置引流管及金属内支架作胆汁内、外引流的临床应作价值。方法 2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内外引流后,其中12例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 23例黄疸均消退满意,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147.4-648.7μmol/L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22例恶性梗阻3个月内死亡6例,半年内死亡8例,最长生存25月,中位生存期6个月。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及内支架引流是姑息性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Hydrolyser导管行血栓切吸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例LEDVT患者,病变在左侧髂静脉2例,左侧髂股静脉8例,双侧髂股静脉5例。均经健侧股静脉穿刺先入下腔静脉滤器,然后经患侧股静脉或Guo静脉穿刺插管,行血栓切吸术,结合血管内溶栓治疗。结果:本组15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15/15)。临床疗效显效11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3%(14/1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Hydrolyser导管行血栓切吸术结合运用溶栓等介入技术综合运用治疗下肢慢性DVT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腋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方法。方法对临床上280例患儿分组进行腋静脉穿刺及改良穿刺留置针成功率的比较。结果改良穿刺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特别是对足月儿,改良穿刺的成功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改良腋静脉穿刺技术对腋静脉留置特别是对足月儿的腋静脉留置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B超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在B超引导下对38例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治疗,其中超声引导穿刺中盏20例、上盏4例、下盏14例。结果本组38例患者,手术一次成功32例,占84.21%。术后复查B超与X光腹部平片,5例有残余结石(占13%),均小于1.0cm以下。结论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治疗肾结石手术成功率高,残石者较低,且安全、创伤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兔VX2肝癌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及股动脉插管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比较不同的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方法,探讨股动脉插管技术的应用。方法将60只实验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分别用瘤细胞悬液直视下注射法、直视下瘤块注入后用明胶海绵封堵穿刺通道法及直视下瘤块注入后局部压迫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结果60只实验兔中死亡2只,存活兔经剖腹探查证实肝脏种植成功54只(成功率93.1%,54/58);三组成瘤率分别为79%(15/19)、100%(19/19)、100%(20/20),前者成瘤多为多结节、分叶状,腹腔及全身转移多见,与后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后两者成瘤状况无统计学差异,多为孤立病灶且成瘤速度快,腹腔及远处转移少见。成瘤后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亦证实前述结果。所有实验兔处死前均经股动脉直视下Seldinger法置入4F导管鞘后引入导管行血管造影及其他介入操作,成功56例(成功率96.6%,56/58)。结论直视下注入瘤块后局部压迫法操作简便、成瘤率高,且多为孤立病灶,转移少见,更适合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实验要求。经股动脉置鞘后行介入操作方法可行,尤其适用于复杂的介入操作。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MSCT)的多平面重组成像(MPR)技术和空间成像(InSpace)功能辅助设计腰5骶1(L5S1)椎间盘侧后方穿刺路径的可行性,并分析影响穿刺的主要因素。方法对81例临床拟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常规扫描,B31Smediumsmooth 2.0mm层厚重建,利用MPR和InSpace观察,测量所需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共55例(67.9%)适合直接穿刺,穿刺参数:穿刺高度(3.80±1.19)cm,距后正中线距离(9.00±1.69)cm,进针深度(11.99±1.62)cm,与水平夹角(42.71±7.88)°,与尾侧夹角(26.22±7.61)°。②不适合直接穿刺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显示因髂嵴阻碍穿刺5例;15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椎体及关节突关节的增生其中因关节突关节阻碍8例,因椎间隙狭窄7例;穿刺至椎间盘但未位于椎间盘中央区6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可协助确定L5S1椎间盘侧后方直接穿刺的可能性并精确定位穿刺点及确定穿刺参数;影响L5S1椎间盘穿刺的原因是多因素的,髂嵴高度并非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9.
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导向下行诊断目的56例,治疗目的32例,诊断及治疗双目的21例。穿刺部位:头、颈部7例,胸部48例,腹部47例,躯干及四肢7例,共109例112个病灶。结果:112个病灶穿刺114针次,穿刺一次成功率100%,确诊96.1%,治疗有效率86.8%,并发症10.1%。结论: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术属微创伤性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快捷等特点,是诊断、鉴别诊断、提高诊治成功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两种介入放射学(CA和PTCA)所致患者辐射剂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介入放射学中心为现场,着重选取介入放射学中较常实施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这两种医疗实践所致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探索临床介入放射学实践中较为恰当的监控方法。方法现场调查监测两种介入放射学实践所致患者的面积剂量乘积(DAP)和介入参考点的累积剂量(CD)等,样本积累了CA患者84例,PTCA患者51例;采用基于蒙特卡罗技术的PCXMC软件,根据现场在线监测的DAP和CD值数据,估算患者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和全身有效剂量水平。运用热释光(TLD)剂量测量方法进行人体模型模拟实验研究,测量体内主要器官的吸收剂量,并与软件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根据DAP和CD值采用软件估算得到的器官吸收剂量值与TLD测量的器官吸收剂量相比较,经配对t检验,检验结果P>0.05。对于PTCA,所监测的DAP范围为16423mGy·cm2至161973mGy·cm2,介入参考点处的累积剂量CD值为287mGy至2883mGy,有效剂量为2.3mSv至20.1mSv。对于CA,所监测的DAP范围为7611mGy·cm2至60538mGy·cm2,CD范围从120·0mGy至1016.0mGy,有效剂量为1·1mSv至6.9mSv。所得CA患者有效剂量与DAP值的转换系数为0.114mSv·Gy-1·cm-2至0.139mSv·Gy-1·cm-2;PTCA患者有效剂量与DAP值的转换系数为0.124mSv·Gy-1·cm-2至0.142mSv·Gy-1·cm-2。依据软件估算得到的介入患者各器官平均剂量水平和在线监测的CD值,还建立两种介入放射学实践所致患者器官剂量与CD值的转换系数。结论采用在线监测的DAP和CD值作为介入放射学实践所致患者辐射剂量的表征量,可以比较方便快捷地估算出患者有关器官的吸收剂量和全身有效剂量,为介入放射学实践及时提供患者受照的辐射剂量学信息,有利于指导和加强介入放射学中患者所受医疗照射的防护,有效防范患者可能受到的潜在电离辐射危险。并且提供了建立相应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的表征量和参考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