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的疗效。方法 6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结石直径0.4-1.0cm。对照组给予氟罗沙星(0.2g2次/d)及尿石通(4g3次/d)治疗;坦索罗辛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坦索罗辛(0.4mg,1次/d)。所有患者观察2周。结果对照组排石率为40%(12/30),坦索罗辛组为排石率83%(25/30),两组比较排石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排石时间于对照组、坦索罗辛组分别为10.20±2.13d、5.52±1.87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周内再次发生肾绞痛而需镇痛治疗者分别为8例(27%)、和2例(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2周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方面安全性高,并能明显提高排石率。  相似文献   

2.
高剑  宫敬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26(9):700-701,710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2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结石直径0.4~1.0cm。治疗组口服坦索罗辛0.4mg,每晚1次,口服诺氟沙星胶囊0.2g/次,每天3次,服药不超过2周,并适量饮水和运动;对照组仅口服诺氟沙星胶囊0.2g/次,每天3次,适量饮水和运动。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结果:2周内,治疗组排石率为83.3%(50/60),对照组为41.7%(25/60),两组比较排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排石时间治疗组为5.1天,对照组为8.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发生。肾绞痛而需镇痛药治疗,治疗组有1例,对照组有9例。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坦索罗辛可明显提高结石排出率,减少排石时间,缓解肾绞痛症状,有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在输尿管微小结石排石中的效果。方法:64例输尿管微小结石随机分成两组。组Ⅰ为对照组,应用排石冲剂1包(25g),3次/d;组Ⅱ为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4mg,1次/d。每例患者观察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在观察时间内两组排石率分别为42.3%和79.9%,两组比较差异有系统学意义(P〈0.01)。观察时间内两组再次发生肾绞痛而需要镇痛药物治疗的患者分别为15.4%和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Ⅱ除1例发生头晕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坦索罗辛能提高输尿管微小结石的排石率,减少再发生肾绞痛的几率,且安全有效,可作为输尿管微小结石辅助排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对输尿管远段结石的辅助排石作用。方法:将104例确诊为单纯输尿管远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坦索罗辛治疗组(治疗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镇痛剂使用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结石完全排出率为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38.46%(P<0.05),平均排石时间治疗组为4.9d,对照组为9.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肾绞痛发作而需使用镇痛剂的使用率治疗组为3.84%,对照组为19.2%。2周内两组患者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坦索罗辛可明显促进输尿管远端结石排出,缓解肾绞痛发作,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输尿管远端结石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效果.方法:64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组Ⅰ为对照组,ESWL后应用消炎痛25 mg,3次/d,排石颗粒5 g,3次/d,未应用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剂;组Ⅱ为实验组,ESWL后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口服坦索罗辛0.4mg,1次/d.每例患者观察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在观察时间内两组排石率分别为42.3%和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时间内两组再次发生肾绞痛而需要镇痛药治疗的患者分别为15.4%和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Ⅱ除1例发生头晕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坦索罗辛能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的排石率,减少再发生肾绞痛的机率.且安全有效.可作为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的辅助排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1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盐酸坦索罗辛(tamsulosin)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结石直径小于1.0cm。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片(0.2g,bid);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0.2g,bid)+盐酸坦索罗辛(0.4mg,qd),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镇痛治疗使用率。结果:2周内结石排出率,对照组为30例(37.5%),治疗组为63例(7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排石时间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为(11±3)d、(5±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肾绞痛发作而需镇痛治疗者分别为11例(13.8%)、3例(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辅助排石方面有效、安全,可明显提高结石的排出率。  相似文献   

7.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BPH 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PH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以及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笔者对2008年3~10月期间应用盐酸坦索罗辛单药治疗BPH的病例进行总结,其中30例有较为完整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坦索罗辛单药治疗BPH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单药治疗BPH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门诊选择45例BPH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组1为安慰剂组;组2为坦索罗辛0.2mg/d组,组3为坦索罗辛0.4mg/d组,分阶段观察三组在服药前、服药后1个月和3个月的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MFR)、剩余尿量。结果:服药后1个月和3个月,组2和组3的IPSS评分、QOL评分及剩余尿量较组1明显降低,MFR较组1明显改善(P%0.01);而组2和组3的IPSS评分、QOL评分、剩余尿量以及MFR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2和组3无差异。结论10.2mg/d或0.4mg/d剂量的坦索罗辛均能在服药1个月后明显改善相关症状;0.2mg/d剂量治疗效果与双倍剂量治疗有相同疗效。0.4mg/d剂量与半量治疗有着相同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68例确诊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4组(A、B组为C、D组的对照组):结石≤5 mm,未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组(A组,对照组),使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组(C组,治疗组);结石510 mm,未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组(B组,对照组),使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组(D组,治疗组)。随访1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疼痛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和其它方法介入率情况。结果(1)结石≤5 mm,治疗组的结石排出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0.05)。结石排出时间和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20±1.32)d和2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0±1.82)d和58.3%(P均<0.05)。(2)结石510 mm,未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组(B组,对照组),使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组(D组,治疗组)。随访1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疼痛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和其它方法介入率情况。结果(1)结石≤5 mm,治疗组的结石排出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0.05)。结石排出时间和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20±1.32)d和2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0±1.82)d和58.3%(P均<0.05)。(2)结石510 mm,治疗组的结石排出率为38.3%,高于对照组的20.2%(P均<0.05)。结石排出时间和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10±1.57)d和38.4%,均低于对照组的(11.20±1.72)d和65.7%(P均<0.05)。(3)4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P均>0.05)。结论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有效缓解肾绞痛的发作,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比较坦索罗辛和硝苯地平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的疗效。方法1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3组,每组60例。结石直径0.4~1.0cm。组1为对照组,未给予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剂;组2给予硝苯地平10mg,3次/d;组3给予坦索罗辛0.4mg,1次/d。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结果2周内结石排出者组1为26例(43.3%),组2为44例(73.3%),组3为49例(81.7%),组2、3与组1比较排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排石时间组1~3分别为9、8、4d,组1与组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与组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组1~3因再次发生肾绞痛而需镇痛治疗者分别为5例(8.3%)、1例(1.7%)和0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3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坦索罗辛和硝苯地平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方面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排石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单用坦索罗辛(商品名:哈乐)治疗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坦索罗辛组、坦索罗辛+翁沥通组及坦索罗辛+保列治组,比较治疗后患者前列腺体积、IPSS症状评分、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变化以及药物费用。结果:三组在降低IPSS症状评分、增大最大尿流率、减少膀胱剩余尿和缩小前列腺体积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用坦索罗辛组药物费用最低。结论:单用坦索罗辛即可很好地控制BPH。  相似文献   

12.
坦索罗辛与坦索罗辛和保列治联合应用治疗BPH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PH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患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梗阻和下尿路刺激症状。在非手术治疗中,坦索罗辛和保列治两种药物因其疗效肯定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单用坦索罗辛与坦索罗辛和保列治联合应用在BPH治疗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SWL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并促进结石排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80例单发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在应用ESWL治疗后分组进行为期2周的临床观察,40例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即每天饮水2L,必要时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症状;40例除采用保守治疗外,加用坦索罗辛0.4mg,每天1次(治疗组)。结果:ESWL后2周,两组均行影像学检查。对照组排石率为47.5%(19/40),治疗组为77.5%(31/40)。2周内,两组发生肾绞痛分别为15%(6/40)和7.5%(3/40)。治疗组有2例发生轻微头晕乏力。结论:坦索罗辛可以显著提高ESWL后的结石排出率,减少发生肾绞痛机率,不良反应轻微,是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辅助排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2008年6~8月应用超选择性α受体阻滞——α1△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Tamsulosin)单药治疗中小体积BPH患者38例。现通过服药前后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量(RV)、血压、脉搏检测来评价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比较坦索罗辛、山莨菪碱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输尿管远端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用坦索罗辛0.4 mg/d,B组用山莨菪碱30 mg/d.均同时服用琥珀消石颗粒.结果:两组在结石排出时间、强止痛剂使用率、2周结石排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坦索罗辛组较山莨菪碱组有更高的排石率且排石时间短.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远端结石排出的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与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应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作用。方法:选取12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0.4~1.0cm)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坦索罗辛0.4mg,1次/d;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甲基泼尼松龙8mg,2次/d。均观察期为2周,统计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使用止痛剂的例数。结果:A组排出结石者为19例,B组为31例,C组为38例,B、C组排石率高于A组(P〈0.05),C组排石率高于B组(P〈0.05);平均排石时间分别为(9.3&#177;3.5)d,(5.1&#177;2.8)d和(4.9&#177;2.4)d,B、C组短于A组(P〈0.05);出现肾绞痛而给予哌替啶者分别为10例,2例,1例,B、C组少于A组(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坦索罗辛和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治疗可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少止疼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06—2012-03泌尿外科收治的12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ESWL后给予消炎痛和排石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坦索罗辛。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结石排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排石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剂的使用率及肾绞痛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可提高ESWL术后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石率,减少肾绞痛发作,可作为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辅助排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远段小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盐酸坦索罗辛(哈乐)治疗输尿管远段小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73例输尿管远段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6例,采用叶金排石胶囊0.8mg/次,t.i.d;B组37例,采用叶金排石胶囊0.8mg/次,t.i.d,加盐酸坦索罗辛(哈乐)0.4mg/d。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强止痛剂使用率、外科干预率、副作用。结果 B组与A组在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强止痛剂使用率、外科干预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有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对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排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均服用中成药排石冲剂4 g/次,2次/d,或肾石通颗粒4 g/次,2次/d。治疗组服用坦索罗辛(哈乐)0.4 mg,1次/d,口服2~4周。结果两组在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不良反应(强止痛剂使用及副作用)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联合应用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安全、有效,能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轻排石的疼痛症状等作用,不良反应少,副作用轻微,可作为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治疗的一种有效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0.
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泌尿系结石中约20%位于输尿管,而其中70%位于输尿管下段。最近的研究表明,α肾上腺素受体亚型(α1Aα1D)阻滞剂-坦索罗新用于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排石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