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格列吡嗪和格列美脲与其他降糖药物比较,具有高效、长效、用药量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我们对这二种药物进行了随机对比研究,以评价格列吡嗪和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降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及速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照,评价格列吡嗪控释片,其为依次从性良好的抗糖尿病药物。方法 治疗组22例服用控释片,对照组20例服用速释片。两组均测试服用前后葡萄糖耐 耐量、胰岛素、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控释片及速释片均有较好的降糖效果,而控释片又不增加血胰岛素及C肽水平。结论 控释片降糖作和安全可靠,又减少了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格列吡嗪和格列美脲与其他降糖药物比较,具有高效、长效、用药量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我们对这二种药物进行了随机对比研究,以评价格列吡嗪和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降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石妍   《中国医学工程》2013,(1):77-77
目的对比格列吡嗪控释片与格列吡嗪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1年11月在我科治疗的1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格列吡嗪控释片组)84例和对照组(格列吡嗪片组)70例,将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水平、餐后血糖水平大于11.1mmol/L的患者比例进行比较,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结束后空腹血糖的平均水平为5.78±1.02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平均水平为6.89±1.13mmol/L;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的患者比例为3.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结论应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临床疗效优于格列吡嗪片,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及速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照,评价格列吡嗪控释片,其为依从性良好的抗糖尿病药物。方法治疗组22例服用控释片,对照组20例服用速释片。两组均测试服用前后葡萄糖耐量、胰岛素、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控释片及速释片均有较好的降糖效果,而控释片又不增加血胰岛素及C肽水平。结论控释片降糖作用安全可靠,又减少了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杨彬 《广西医学》2003,25(12):2406-2408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老年糖尿病患服用控释片,对照组老年糖尿病患28例服用速释片,两组均测试服药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并进行组内、组间对比。结果:控释片及速释片均有较好的降糖效果,而控释片可以增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但不增加血胰岛素。结论:格列吡嗪控释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8.
侯杰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977-978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前吞服格列吡嗪控释片5mg,1次/d,连续治疗12周。结果用药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下降。结论格列吡嗪控释片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全天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对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少且服药次数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格列吡嗪控释片与格列吡嗪速释片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吡嗪速释片治疗,观察2组给药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格列吡嗪控释片每日服用1次的降糖效果与格列吡嗪速释片每日服用3次的降糖效果相同,控释片组胰岛素和C肽水平较低。结论格列吡嗪控释片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又相对不引起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0.
磺脲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 2型糖尿病的药物 ,主要的作用是刺激胰岛素B细胞分泌 ,其次还具有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并降低肝糖原的作用 ,多年来沿用的给药方法为餐前约 3 0min服用 ,日服 2~ 3次。尤其是第 2代磺脲类药物 ,如格列吡嗪 ,近年来开展了“胃肠道治疗系统(GITS)”控释制剂的研究。格列吡嗪控释片首先研制成功 ,用于治疗 2型糖尿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 ]。笔者观察了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 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所选对象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为 2型糖尿病 ,…  相似文献   

11.
董玉霞  许文秀  常翔 《中国现代医生》2012,(22):155-156,158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治疗组单用格列美脲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HbAlc)、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李庆光 《医学综述》2014,(16):3033-3035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在南阳理工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7例,应用口服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口服进行治疗,疗程24周。观察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7.13±1.75)mmol/L vs(10.12±1.45)mmol/L],餐后2 h血糖[(9.47±1.52)mmol/L vs(14.17±2.33)mmol/L]与糖化血红蛋白[(7.25±1.37)%vs(9.24±1.5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格列美脲与格列吡嗪治疗初诊超重的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格列美脲与格列吡嗪对初诊超重的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T2DM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格列美脲组31例,格列吡嗪组33例,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血糖、胰岛素、血脂、体重指数(BMI)等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降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作用相似,对空腹胰岛素水平影响2组无差异。治疗12周后2组餐后2h胰岛素水平均升高,升高程度格列美脲组低于格列吡嗪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格列美脲组病人BMI下降,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格列美脲组(3.2%)低于格列吡嗪组(12.1%),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格列美脲对初诊超重T2DM不仅能有效降低血糖且能降低BMI,较少的升高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杨建忠 《黑龙江医学》2010,34(4):284-285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格列美脲,对照组采用格列喹酮,疗程3个月,观察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以上指标均有变化(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磺脲类药物用至足量后血糖控制不佳而改用胰岛素疗法后续用格列美脲的作用.方法 80例口服足量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先均改用格列美脲(3 mg,1次/d)8周,如血糖仍不达标者再改用胰岛素疗法(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 U,2次/d).随机分为续用格列美脲组和不续用格列美脲组,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等变化.结果 治疗28周及48周时,两组FPG、2hPG均较用胰岛素前明显下降.从第8周到28周,续用格列美脲组HbA1c从(9.2±1.1)%降至(7.9±1.0)%,并于48周进一步降至(7.1±0.6)%,不续用格列美脲组HbA1c从(9.1±1.0)%降至(8.3±0.9)%,但48周时HbA1c为(8.4±1.1)%.结束观察时续用格列美脲组日用胰岛素量比不续用格列美脲组少,分别为(0.21±0.12)U/(kg·d)和(0.34±0.13)U/(kg·d).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患者,续用格列美脲组9例,不续用格列美脲组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 在改为胰岛素治疗时,续用格列美脲药物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更有效地控制血糖,而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相似文献   

16.
马一汀  彭一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59-60,63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住院的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地特胰岛素(Det)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均治疗6个月,监测两组治疗前后体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记录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计算胰岛B细胞功能(Homa-B)和胰岛素抵抗(Homa-IR)。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2 h PG、HbA1c、BMI及Homa-B和Homa-I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G及HbA1c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更显著,低血糖发生率较低,能较好地控制患者体重,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时分别联合西格列汀或格列美脲治疗对血糖波动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46例经二甲双胍片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联合西格列汀(S组)或格列美脲(G组)继续治疗12周。观察治疗后2组以及2组间的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氧化应激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HbA1c、FBG、2 h PG均显著下降(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血糖波动幅度和3-NT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5),S组的血糖波动幅度和3-NT水平显著低于G组(P <0.05)。治疗后仅S组CRP水平显著下降(P <0.05),S组体重指数和总体不良反应也显著低于G组(P <0.05)。结论 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西格列汀比联合格列美脲能更有效地降低血糖波动,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诺和灵3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组予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观察治疗12周后两组疗效、胰岛素日用量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血糖达标时间相近,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使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胰岛素日用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病人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王翠捷 《中外医疗》2009,28(7):12-13
目的探讨格华止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对66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格列吡嗪,治疗组同时每日三餐后口服格华止。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FPG、2hPG、TC、TG、计算BMI。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FPG、2hPG、TC、TG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这4个指标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MI和腰围对照组经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格华止联合格列吡嗪治疗T2DM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赵伟河  田永红 《中原医刊》2006,33(10):14-16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将36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分别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30d,治疗前后观察空腹和餐后2h血糖、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口服药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与口服药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可以更好的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