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残余听力检测,是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基础工作。本方案通过设计适用于儿童的应答方法,改造测听程序和操作方法,附以正式测听前的适应准备工作,训练聋儿配合检测,从而使原来不便用于聋儿的纯音测听方法得到使用,为更准确、细致、完整地检测聋儿残余听力和助听后听阈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毕慧华 《现代康复》1997,1(2):100-100
残余听力检测,是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基础工作。本方案通过设计适用于儿童的应答方法,改造测听程序和操作方法,附以正式测听前的适应准备工作,训练聋儿配合检测,从而使原来不便用于聋儿的纯音测听方法得到使用,为更准确、细致、完整地检测聋儿残余听力和助听后听闻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聋哑症,目前唯一有效方法是:配带助听放大装置后,给聋哑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让聋儿充分利用残余听力,学会说话,聋而不哑。一、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评价: 聋儿语言康复的目的,一是能进行普通对话,表达一定的感情,在聋儿踏入语言世界的门槛后,自己在交流中培养语感,发展语言,基本克服聋像。例如在一定的场合中,聋儿能说1、1、2,配合一定的表情手势,别人能理解他在说1+1=2。反之,他说2、1、1,人们同样可以联想、理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广东省聋儿状况,分析广东省聋儿残疾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提出康复对策。方法采用填写表格、询问病史、听力测试等方法,对广东省1886例聋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岁以前发病占52.7%。感音神经性聋占76.7%,重度以上耳聋占80.8%。致聋因素产前期占20.5%;产期占25%;产后期占44.5%;致聋病因以使用耳毒性药占首位34.1%;遗传性聋居第二位13.1%。造成语言障碍占88.7%。结论降低聋儿发病率,应常规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儿童期禁用氨基糖甙类耳毒性药物;婚检把关,减少遗传性耳聋的发生。聋儿绝大部分有残余听力,应加强早期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干预。  相似文献   

5.
爱德基金会、南京聋哑学校、海军414医院、南京大学特殊教育研究室联合成立了“爱德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心”(简称爱德聋儿康复中心),并于88年10月开办了第一期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班。爱德聋儿康复中心设有语训部、听力检测部和科研部,中心还聘请了省内外的医学、教育、康复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聋儿1886例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邹建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0):1552-1553
目的 通过调查广东省聋儿状况,分析广东省聋儿残疾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提出康复对策。方法 采用填写表格、询向病史、听力测试等方法,对广东省1886例聋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岁以前发病占52.7%。感音神经性聋占76.7%,重度以上耳聋占80.8%。致聋因素产前期占20.5%;产期占25%;产后期占44.5%;致聋病因以使用耳毒性药占首位34,1%;遗传性聋居第二位13.1%。造成语言障碍占88.7%。结论 降低聋儿发病率,应常规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儿童期禁用氨基糖甙类耳毒性药物;婚检把关,减少遗传性耳聋的发生。聋儿绝大部分有残余听力,应加强早期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干预。  相似文献   

7.
在耳科学、听力学、电声学、心理学、语言病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飞速发展的今天,聋儿听力语言训练更显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大量实践中,听力学家、语言病理学家、教师、家长在尽力解决聋儿的听和说问题时,创造了许多科学实用的方法,使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具有了中国特色。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目标是:根据聋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发掘聋儿的听觉、视觉、触觉、运动党等其他感官代偿功能的作用,教会聋儿听和说,建立聋儿的有声语言体系,发展聋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使聋儿接受…  相似文献   

8.
聋儿是正常发育过程中有异常的儿童、耳聋治疗上应用药物能提高一定听力外、心理因素也是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对耳聋康复有重要意义,存有残余听力的儿童如能克服消极情绪、及时进行语言训练、仍可获得部分语言听力。由于聋儿听不到声音,不能模仿学习语言 ,把自己置身于无声中,所以临床上患儿表现呆头呆脑、性格孤僻、反应迟钝,长期下去家长对聋儿也丧失了信心,有时甚至抛弃他们,医务人员要拿出耐心,爱心去接触,帮助他们,和他们交流,沟通思想。要根据聋儿的病因,现实心理状态去帮助病儿克服抑郁、焦虑、孤僻等消极因素,让他们去…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正日趋规范化、科学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启音博士、导航系统、数码助听器的验配、电子耳蜗的植入等先进设备和手段已应用于聋儿康复工作中,但聋儿康复最终还是要立足于语言康复训练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10.
聋幼儿听力语言康复评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喜斌  郭占东 《现代康复》1999,3(11):1288-1289,1291
目的:探讨聋儿配戴助听器后不同的听力补偿效果与语言识别率、语音清晰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关系。方法:应用统一试用的全国聋蚰儿康复评估标准,分五个组对生国14省市201名聋幼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评估,并经统计分析处理。结果:聋儿配戴助听器后不同的听力补偿敏果与其它3项均成正向相关,(r>0.9,P<0.05)。聋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康复训练时间亦呈正向相关(r=0.95.P<0.01)。结论:为聋儿科学地选配助听器.保证其良好的助听效果,并使其坚持长期的听力训练及语言学习是促进聋儿早期康复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1资料与方法 聋儿早期干预的对象是:0—6岁导致耳聋高危因素的婴幼儿和2—6岁明确诊断学龄前听力损伤(感觉神经性聋)的儿童。主要面对聋儿听力损伤程度为90 dB以下的学龄前儿童。1995—1999年我们与昆明市17家医院、儿保所建立了聋儿早期干预网络。每一位聋儿填写《聋儿登记表》,形成聋儿档案库。通过每月收集表格,整理分析,掌握178例学龄前聋儿的情况。然后,社区康复部进行走访、信访,分类办理康复事宜,让其聋儿早日进入康复学校验配助听器及耳膜订制,接受听觉语言训练或在学校指导下进行家庭康复训练,这…  相似文献   

12.
聋幼儿听力语言康复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聋儿配戴助听器后不同的听力补偿效果与语言识别率、语音清晰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关系。方法:应用统一试用的全国聋幼儿康复评估标准,分五个组对全国14 省市201 名聋幼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评估,并经统计分析处理。结果:聋儿配戴助听器后不同的听力补偿效果与其它3 项均成正向相关,(r > 0.9,P< 0.05)。聋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康复训练时间亦呈正向相关(r = 0.95, P< 0.01) 。结论:为聋儿科学地选配助听器,保证其良好的助听效果,并使其坚持长期的听力训练及语言学习是促进聋儿早期康复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聋儿听觉语言康复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聋儿康复事业正在各地兴起,并取得初步成效。本文就我国聋儿康复中有关致聋原因,听力和语言能力的评价、助听器的选配及听觉语言康复训练等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天津市听力障碍康复中心9名聋儿通过280~300学时的康复语言训练情况,并讨论了训练方法以及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遇到的聋儿拒绝带助听器、训练时不开口、不安心、训练中聋儿喜欢用手势语,以及概念性理解错误,学而不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22岁,耳聋,听力损失在85分贝以上。小时候虽“读”过几年书,但由于听力受损和语言不通,在学校只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未能形成规范的语言,其语言表达力相当于1.5~2岁的正常幼儿的水平,1994年9月到我校语训班就诊。由于这是一名已失去最佳语训年龄的大龄聋人,不能将其安置在康复班与5~6岁的聋孩子一起训练,笔者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走个别化训练与家庭康复相结合的路子。要使聋儿学会有声语言,实现语言康复,必须让他先掌握汉语拼音,对大龄聋人进行汉语拼音的发音训练不同于对聋幼儿的训练方法,其训练工作必须在他怀有很…  相似文献   

16.
简栋梁 《中国康复》1990,5(4):149-150
早期训练是聋儿听觉言语康复的重要途径。不少先进国家已把聋儿的言语训练提前到婴儿期,力求聋儿能与健听儿一道接受初等教育。我校八年来的实践证明,八岁以前的中度、中重度听力损失的儿童,只要智力正常,经过三年左右的训练,又都能够辩听日常生活的音响,审别通常的有声语言,能与健听者进行简单的会话。每一学期末,我们都对各训练组进行训练效果的检查,以便改进训练方法、修改训练计划。在每次检查中,尤其注意残存听力在聋儿审别言语、正音学话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聋儿具备学习口语的基本条件正常儿童掌握口语主要依靠听觉、视觉和运动觉3方面的综合运用 ,其中听觉起着关键作用。聋儿虽然有听力障碍 ,但大部分聋儿具有学习有声语言的基本条件 :(1)绝大多数聋儿发音器官比较完善。(2)一般的聋儿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残余听力 ,通过借助助听放大设备 ,可以有效地学习和理解有声语言。(3)教师可以借助视觉、触觉和运动觉对其进行语言训练。(4)心理学研究证明 ,3~7岁是聋儿学习掌握有声语言的重要时期 ,对聋儿进行口语训练应从这时抓起。2运用多种方法对聋儿进行口语训练2.1强化聋儿的发…  相似文献   

18.
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31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评估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术后的听力、听觉及语言能力及智力情况,初步分析耳蜗植入后听力语言康复的进展。方法31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前聋儿童进行听力测试、双音节词封闭项识别,主题对话测试及智力评估。结果受试者术后平均听力在33dB左右。正确识别率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而不断增加,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聋儿中扬扬格双音节词识别率大于等于90%的占94.7%。语言能力随植入时间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聋儿中主题对话达到三四级的占89.5%。使用人工耳蜗后对患儿的言语发育具有较大帮助,听觉能力≥80%的聋儿语言能力为三四级的占73%。结论对于8岁及以下进行植入手术、智力发育正常,术后及时在康复机构接受科学的康复训练的语前聋耳蜗植入患儿,到术后半年以上大多数患儿的听觉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31例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评估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术后的听力、听觉及语言能力及智能情况,初步分析耳蜗植入后听力语言康复的进展。方法:31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前聋儿童进行听力测试、双音节词封闭项识别,主题对话测试及智力评估。结果:受试术后平均听力在33dB左右。正确识别率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而不断增加,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聋儿中扬扬格双音节词识别率大于等于90%的占94.7%。语言能力随植入时间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聋儿中主题对话达到三四级的占89.5%。使用人工耳蜗后对患儿的言语发育具有较大帮助,听觉能力≥80%的聋儿语言能力为三四级的占73%。结论:对于8岁及以下进行植入手术、智力发育正常、术后及时在康复机构接受科学的康复训练的语前聋耳蜗植入患儿,到术后半年以上大多数患儿的听觉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聋儿在言语康复过程中,不同的言语康复方式和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将不同年龄、不同训练时间、不同听力水平的116名聋儿,采用5种言语训练方式分5组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测试。方式1组是图片+自然手势+表情+口型+言语;方式2组是自然手势+表情+口型+言语;方式3组是表情+口型+言语;方式4组是口型+言语;方式5组是言语。结果:5组聋儿中1组成绩最高,并且与3组、4组、5组的成绩比较有显著差异,与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中重度聋儿5种言语训练方式康复成绩均比重度及重度以上聋儿的成绩高。结论:116名聋儿中,1组聋儿言语康复效果最佳。言语康复成绩随着5种言语康复方式中的方法的减少而下降,中重度聋儿,仅凭听觉语言康复可完全获得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