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左娅 《海峡药学》2014,(10):85-86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间苯三酚合用治疗结石性肾绞痛临床疗效。方法肾绞痛患者178例,分为两纽。实验纽94例,纽肌注地佐辛5mg,静脉滴注间苯三酚120mg;对照组84例,肌注杜冷丁50mg,静滴山莨菪碱10mg;观察解痉、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89.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对照组6h内疼痛再发率分别为13.8%、33.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3%、47.6%,组问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与间苯三酚合用治疗肾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氨酚羟考酮与哌替啶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及复发率比较。方法92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使用654.2,黄体酮肌内注射以及静脉输液的基础上,分别口服氨酚羟考酮片及肌内注射哌替啶,观察镇痛效果、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12.2%,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酚羟考酮治疗肾绞痛疗效与哌替啶相仿,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奥尔芬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奥尔芬)联合黄体酮对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止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急诊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患者586例,采用单盲法将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黄体酮组(观察组)318例和单用黄体酮组(对照组)268例,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评价疼痛的严重程度及止痛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第15、30、60、120min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不同时间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用药后第15,30、60、120min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30、60、120min的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黄体酮对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止痛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吴祥祯 《海峡药学》2014,(12):160-161
目的:探讨黄体酮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予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及黄体酮40mg肌肉注射;对照组予哌替啶100mg及山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用药后30min后进行观察患者的镇疼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镇疼效果与 B组镇疼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差异显著,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黄体酮治疗肾绞痛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小的解除肾绞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门诊及收治入院的105例肾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曲马多100 mg肌肉注射联合间苯三酚80 mg+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曲马多100 mg肌肉注射联合山莨菪碱20mg+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视具体情况予以抗感染等处理.结果 治疗45 min后,观察组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91.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对照组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64.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急性肾绞痛发作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曲马多、黄体酮、山莨宕碱(654-Ⅱ),针灸肾俞、京门、三阴交、足三里等综合措施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治疗组采用曲马多、黄体酮、654-Ⅱ加穴位针灸,对照组用杜冷丁、阿托品。观察两组止痛起效时间、效果、不良反应及3~12个月随访情况。结果治疗组对肾绞痛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黄体酮、654-Ⅱ加穴位针灸治疗肾绞痛可显著提高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桂美辛与山莨菪碱对肾绞痛的疗效。方法:肾绞痛病人分桂美辛组126例(男性84例,女性42例;年龄为38±s12a)与山莨菪碱组123例(男性86例,女性37例,年龄37±11a),前绞痛时即口服桂美辛300mg,后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mg。结果:桂美辛组总有效率达96%,而山莨菪碱组总有效率为58%(P〈0.01)。结论:桂美辛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山莨菪碱。桂美辛是治疗肾绞痛的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体酮联合曲马多、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2月中山市南区医院收治的肾绞痛患者100例,将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曲马多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联合曲马多、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桂美辛与山莨菪碱对肾绞痛的疗效。方法:肾绞痛病人分桂美辛组126例(男性84例,女性42例;年龄为38±s12a)与山莨菪碱组123例(男性86例,女性37例,年龄37±11a),前者绞痛时即口服桂美辛300mg,后者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mg。结果:桂美辛组总有效率达96%,而山莨菪碱组总有效率为58%(P<0.01)。结论:桂美辛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山莨菪碱。桂美辛是治疗肾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问苯三酚辅治妊娠期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妊娠期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问苯三酚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问苯三酚辅治妊娠期肾绞痛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硫酸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不同给药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为今后临床工作更好地应用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取得更好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患者11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肌肉注射组(A组)和静脉滴注组(B组),其中A组50例,B组60例。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蛋白尿、水肿、头痛)、血压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并且追踪观察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在临床表现(蛋白尿、水肿、头痛)、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压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硫酸镁肌注和静滴均可以明显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症状,有效地降低血压,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母婴的安全,但静脉途径明显优于肌肉注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根据监测复发性流产孕妇孕早期血清孕酮值,探索黄体酮个体化用量标准及效果,将有助于指导临床中的具体操作,规范用药剂量。方法将108例复发性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至孕12周黄体酮用量、注射天数、保胎成功率。实验组55例,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每周监测孕酮值,及时调整黄体酮用量,当15ng/mL≤孕酮〈20ng/mL,肌注黄体酮针剂60mg/d;当20ng/mL≤孕酮〈25ng/mL,肌注黄体酮针剂40mg/d;当25ng/mL≤孕酮〈30ng/mL,肌注黄体酮针剂20mg/d;当30ng/mL≤孕酮,观察治疗;治疗至孕12周停药。对照组53例,每日肌注黄体酮40mg,至孕12周停药。结果实验组应用黄体酮总量为(1456.23±206.36)mg,注射天数(36.23±6.54)d,对照组应用黄体酮总量为(1827.48±242.05)mg,注射天数(43.54±3.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保胎成功率为87.27%,对照组保胎保胎成功率为84.91%,两组的保胎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可在提高保胎成功率的基础上,减少黄体酮的用量,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以硫酸镁为基础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现治疗组能明显延长孕周时间,两组终止孕周的时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的值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死亡率进行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液高凝情况比单独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的效果有提高作用,对母体和婴儿的机能有保护作用,对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缓释片辅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应用硫酸吗啡缓释片;对照组30例,应用盐酸吗啡控释片,30 mg/12 h,2次/d。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92.3%(36/39),与对照组(70.0%,21/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硫酸吗啡缓释片镇痛效果确切,是辅助治疗癌性疼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硫酸镁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妊高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为A组(44例)与B组(42例),A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B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95.5%,B组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黏度、血细胞比容、S/D及RI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妊高征的效果明显,无严重副作用,具有显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邵永红  王芸  阮彩霞 《中国药房》2014,(12):1092-1094
目的:观察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早期先兆流产妊娠期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妊娠期妇女给予黄体酮40 mg,肌肉注射,bid;观察组妊娠期妇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间苯三酚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两组妊娠期妇女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妊娠期妇女的保胎成功率和治疗前、后血孕酮水平,记录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妇女保胎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妊娠期妇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妇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妊娠期妇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妊娠期妇女血孕酮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妇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血孕酮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缩宫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1周内出现乳汁淤积需要治疗的单胎、无妊娠期合并症、无乳房缺陷的200例产妇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后用吸奶器吸出乳汁,观察组采用肌内注射缩宫素后配合手法按摩后人工挤出乳汁,治疗3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肿块消失率95%、红肿症状消失率92%、乳汁通畅率96%等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46%、45%(x2=89.76、67.34、59.43,均P〈0.05),观察组乳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89.76,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78.98,P〈0.05)。结论肌内注射缩宫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痛苦,提高产妇的通乳率,增加泌乳量,减少乳腺炎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和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所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硫酸镁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酚妥拉明。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顺产率为66.7%,对照组为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新生儿宫内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率,治疗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和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优异,可显著减少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多沙唑嗪治疗输尿管下段小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沙唑嗪对输尿管下段小结石的辅助排石作用。方法100例输尿管下段小结石(结石横径5~10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金钱草颗粒剂,3次/d,每次3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沙唑嗪控释片,1次/d,每次4mg。其余治疗相同。所有患者治疗时间不超过2周。每周复查B超和KUB了解结石排出情况。记录排石时间、使用止痛药物情况等。结果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因药物反应退出本组实验。对照组患者中有22例排出结石,排石率44%(22/50);治疗组39例患者排出结石,排石率81.3%(3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止痛药物83次,平均1.7次(83/50);治疗组患者使用止痛药物52次,平均1.1次(52/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沙唑嗪与中药排石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输尿管下段小结石的排出率,减少因肾绞痛使用止痛药物的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黄体酮有效治疗后对继续妊娠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70例早期流产患者分为2组,85例予以口服黄体酮胶丸(口服组),85例予以肌注黄体酮(肌注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和临床疗效;经有效治疗并继续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我院无早期流产症状的妊娠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围生儿妊娠结局.结果 口服组与肌注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与肌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91.8%(P〉0.05);在早产儿率、低体重儿率、Apgar低分儿率、新生儿畸形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良好,口服黄体酮胶丸与肌注黄体酮的疗效相当,黄体酮有效治疗后对继续妊娠的围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