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右室梗塞(ARVI)的心电图特征是右胸前导联(V_3R~V_7R),尤其是V_4R导联ST段抬高。然而右胸前导联并非常规描记,因而难免遗漏右室梗塞的诊断。因此,有必要探索根据常规心电图的某些导联即能诊断右室梗塞的简便方法。我们通过对20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者以及30例单纯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研究发现,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合并ARVI者Ⅱ、Ⅲ导联以及V_2、aVF导联ST-段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对于心电图诊断ARVI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病例:57岁,农民。因突然心慌、憋气、上腹痛3小时,于1991年2月16日急诊入院。以往健康。查体:P140,R40,BP9/7kPa,神清烦躁。肢冷脉弱,呼吸急促,唇绀,颈静脉怒张,右下肺呼吸音较低,无啰音,腹软,肝脾未扪及。ECG:窦速,室率136次/分,QRS:V_1为rS形,V_3R-V_6R为QS形,升支措折,QRS时间0.06秒,V_7-V_9呈rs形;T波:Ⅲ、aVF、V_1-V_5浅倒。临床诊断为急性右室心肌梗塞(ARVI)并急性右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3.
常规心电图诊断右室梗塞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进 《临床荟萃》1998,13(17):808-809
临床工作中,右胸导联(V_3R~V_5R)目前仍未列入常规心电图(ECG)检查中.右心梗塞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右胸导联上ST段的改变,如V_4R导联ST段抬高幅度≥lmm.但V_aR导联ST段抬高持续时间较短,约50%在发病10小时内降至正常,同时一些医院对急性心梗患者未能加做V_3R~V_5R导联心电图.容易漏诊右室心梗(RVMI).为此,常规ECG诊断RVMI日益受到关注,为解决这一课题,国内外学者致力研究,并相继报道常规ECG诊断RVMI的一些方法,本文对此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25例首次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MI)患者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并加作 V_7~V_9、V_3R~V_7R、CR_3R~CR_7R,发现合并右室梗塞者43例。结果提示:急性下壁或下后壁 MI时,除 STⅢ/Ⅱ>1可作为右室梗塞的诊断依据之一外,STaVL↓/aVF↑≤50%,STV_2+V_3↓/Ⅱ+Ⅲ↑≤50%可作为常规12导联 ECG 诊断右室梗塞的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5.
术后用力排便诱发心肌梗塞7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 临床资料2 0 0 2 - 0 1~ 2 0 0 2 - 11我院住院手术患者 10 0 0例次 ,其中男6 5 2例次 ,女 348例次 ,年龄 2~ 80岁。全部采用常规 12导联的ECG检测方法。均排除早期、急性期及近期心肌梗塞。结果手术后 2~ 3d有 7例明确诊断心肌梗塞。其中男 5例 ,女 2例。 7例心肌梗塞的诊断均有 ECG的明确演变过程及实验检查相应酶谱的升高。其中下壁心肌梗塞 4例 ,广泛前壁心肌梗塞 2例 ,前间壁心肌梗塞 1例 ,年龄 6 5~ 80岁。2 讨论10 0 0例手术患者 ,术前常规 12导联 ECG检查均大致正常。术后 4 8~ 72 h内却发生 7例心肌梗塞 ,且年龄在 6 …  相似文献   

6.
侯清奎  王维练 《临床荟萃》1996,11(5):210-211
急性右室梗塞(ARVI)的心电图特征是右胸前导联(V_(3R)~V_(7R)),尤其是V_(4R)导联ST段的抬高。然而右胸前导联并非常规记录,因而难免会遗漏右室梗塞的诊断,这就有必要探索根据常规心电图的某些导联诊断右室梗塞的简便方法。我们通过对20例急性下、后壁MI合并右室梗塞者以及30例单纯急性下、后壁MI患者心电图研究发现,急性下、后壁MI合并ARVI者Ⅱ、Ⅲ导联以及V_2、avF导联ST段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对于心电图诊断ARVI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小心脏综合征渐被国内学者重视,但国内尚未见超声学方面的研究报告.本文对我院1989年12月~1993年6月收治的9例小心脏患者进行两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小心脏组9例,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23~41岁(平均32.44岁).X线心胸比率(CTR)0.36~0.40,符合CTR<0.40标准.ECG符合(RⅡ RⅢ RaVF)/(RⅠ R_aVF)>3.00;伴或不伴V_3R/S>1;伴或不伴RV_6<12mm,RV_6<9.5mm特征.均除外呼吸系统疾病.对照组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25~48岁(平均36岁),均为预激综合征患者,经体检、胸片、Holter及2D—UCG等检查均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X线CTR0.44~0.55.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近年来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35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35例均为我院1986年1月~1992年10月收治且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心肌梗塞诊断符合WHO标准。远隔导联ST段下移是指在V_1~V_6、I、avL导联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的QRS波J点后0.08秒ST段水平或斜形下移≥0.1mv。按远隔导联ST段下移持续时间分组,Ⅰ组无ST段下移。Ⅱ组(短时性ST段下移)ST段下移随梗塞导联ST段上抬的恢复而同时复位。重组(持续性ST段下移)ST段下移不随梗塞导联ST段上抬的恢复而同时复位。其中,Ⅰ组11例,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62.8岁(49~76岁)。Ⅱ组7例,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65.1岁(59~72岁)。Ⅲ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平均年龄60.2岁(40~75岁)。 测量远隔导联ST段下移的平均值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右室梗塞漏诊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 10 a来 ,右室梗塞渐受重视。由于其心电图改变多不明显 ,有时诊断十分困难 ,常常误漏诊。从 1998- 0 1~ 2 0 0 0 - 10 ,我们收治了 7例漏诊的右室梗塞患者。1 临床资料7例患者均来自基层医院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5 8岁~ 72岁 ,平均年龄 6 6岁。临床特点如下 :1心前区疼痛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 :头晕、黑朦、恶心、气短、双下肢水肿及上腹部疼痛 ,初诊时曾被误诊为 :颈椎病、脑动脉硬化、肺心病、急腹症等 ;2发病 2 4h左右才进行 ECG检查 ,ECG示急性下壁心梗 ,继而行Vilson(V3R~ 6 R)导联 ECG检查 ,V3R~ 6 R导联 ST段抬高均…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5岁,胸闷半小时就诊。半小时前因在门窗紧闭的浴室内淋浴,感胸闷伴心慌、胸前区痛,伴恶心未吐,不伴大汗淋漓。患者有冠心病史6年。查体:T 37℃,P 72次/min,R 20次/min,Bp17/11kPa,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园,光反射灵敏。急查ECG示:STI、avl、V_2~V_5呈下斜型下移0.15~0.35mv,上述导联T波负正双相。ECG诊断:急性广泛前壁缺血。经解痉、扩管、吸氧治疗5h后,患者症状消失,9h后复查ECG,上述ST—T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分析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病死率高约为 10 %~ 2 0 % [1 ,2 ] ,其中继发性心功能异常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脑出血所引起的一系列心电图 (ECG)及心脏功能改变 ,称为“脑心综合征”。本文就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我院收治的 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 80例患者均经颅脑 CT或 MRI确诊为脑出血并在发病后 2 4小时内行心电图 (ECG)检查。男 5 8例 ,女 2 2例 ,年龄 4 2~ 78岁 ,平均年龄 6 2 .5岁。1.2 出血部位  80例脑出血中基底节区出血 4 8例 (占6 0 % ) ,脑叶出血 2 2例 (2 7.5 % )…  相似文献   

12.
我院心内科1986~1987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以牙痛或下颌部疼痛为前驱症状者3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3.
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STV3 R~V6R↑≥ 1mm及STⅢ↑ /STⅡ↑≥ 1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ARV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以探讨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ARVI组 2 6例 ,其中心电图 2 5例STV3 R~V6R↑≥ 1mm ,2 4例STⅢ↑ /STⅡ↑≥ 1,对照组3 8例 ,其中心电图 1例STV3 R~V6R↑≥ 1mm ,2例STⅢ↑ /STⅡ↑≥ 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在STV3 R~V6R↑≥ 1mm及STⅢ↑ /STⅡ↑≥ 1间 ,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STV3 R~V6R↑≥ 1mm是诊断ARVI的主要依据 ,而STⅢ↑ /STⅡ↑≥ 1可作为诊断ARVI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1988-12~2003-12急性右室心肌梗塞ECG1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1例,年龄35~76岁,平均59岁.入院后除作常规ECG外加作后壁V7、V8、V9导联.右室壁V3R、V4R、V5R导联,并观察ECG动态变化.同时定期测定心肌血清酶.右室壁梗塞主要表现为,右胸前导联V3R、V4R、V5R,呈qR型或呈QS型.  相似文献   

15.
王绍贞  王丛 《临床荟萃》1994,9(7):300-301
1病例与方法1.1本文收集我院1986~1992年间收入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81例,诊断符合WHO AMI诊断标准.根据入院时及急性期心电图资料,除外电解质及药物对Q—T的影响,76例符合上述条件,其中男44例,女32例,年龄36~79岁,平均59.6岁.1.2分析与测量方法 选择QRS波终点清楚,有明确的S波,并巨T波幅度较高的导联,同时仔细剔除u波所致的误差,一般在V_3~V_5、Ⅱ、avF等导联.直接测量连续3个J—T间期及R—R间期,根据J—Tc=J—T/(R-R)~(1/(R-R))计算出J—Tc值.76例患者均  相似文献   

16.
有些肺心病者心电图酷似心肌梗塞,极易误诊,临床多以急性或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入院,其心电图 V_1~V_3 或 V_1~V_4 导联呈QS 型,部分 S—T 段抬高等。笔者曾收治肺心病九例,均因入院时出现上述心电图波形而误诊为“心肌梗塞”,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般情况:年龄50~70岁;女4例,男5例;均有慢性支气管炎(下称慢支)病史。均符合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描记:V_1~V_3 导联呈 QS 型者7例,误诊为前间壁心肌梗塞;V_1~V_4 呈 QS 型2例,误诊为前壁心肌梗塞;2例 S—T 段抬高(超过正常限度)误诊为  相似文献   

17.
无痛型心肌梗塞多见于60岁以后发病,提高对无痛型或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认识,降低无痛型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无痛型老年心肌梗塞124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我院自1986年1月~1996年5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06例,其中无痛型老年心肌梗塞124例,约占30.5%,124例中男性86例,女性38例,男女发病比例为2.3:1.讨论无痛型老年心肌梗塞发病率国内报道为18.5~34.4%。大部分均在20%以上,本文发病率30.5%,与文献报道相符。本组均为60岁以上的老人,多数学者认为心肌梗塞有无胸痛与年龄有关,老年组的发…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哮喘猝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哮喘猝死是指患者突然发病 ,迅速恶化 ,可在发作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我们对 7例猝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其病情特点 ,以提高临床防治及抢救水平。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来源于本院急诊内科 1993~ 2 0 0 0年期间 7例突发性哮喘猝死患者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18~ 6 2岁 ,平均为 2 9.1岁 ;发病季节 :4~ 5月 2例、10~ 11月 5例 ;发作至猝死时间 :发病后 1小时内死亡者 3例、6小时内 3例、16小时内 1例 ;发病情况 :突发猝死前数年内发病次数并不多 ,1次 / 1~ 2年 ,甚至已有数年未曾发作。1.2 抢救情况  3例患…  相似文献   

19.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年3月~1992年10月,我科共收治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13例,其中日常生活中发病5例,抬举重物发病3例,用力大便5例。发病当天来院4例,2~3天来院6例,5天来院3例。均采取脑脊液置换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例均系住院病人,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46岁,平均35岁。13例患者均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血压偏高8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为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人,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108例患者中男69例,女39例,年龄42~85岁,平均65岁.其中脑出血16例(基底节8例,脑叶4例,小脑1例,脑于3例),脑梗死92例.均为2型糖尿病,符合WHO198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发病前已确诊为糖尿病,其中病程<1年3例,1~5年23例,6~10年48例,>10年3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