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本科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前后住院病人对护士满意度调查分析,以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穿刺技术、服务态度、与责任护士的沟通情况、责任护士的反应速度等项目。结果:通过实行APN排班、责任包干管理病人、治疗台前移等一系列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后,病人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认可程度及工作质量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结论: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方法得当、切实可行、工作效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世俊  赵薇  鲁珺 《吉林医学》2013,(36):7757-7757
目的:探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的创新方案。方法:在骨科病区实行能级对应的护理人力配置、连续性工作排班模式、信息化管理、绩效考核以及质量监管等创新举措,比较实施前后各3个月患者对责任护士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病区护理质量。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方案后,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患者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较之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创新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方法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质要求与内函,参照医生管床模式调整临床护理工作模式,以护士分管病人及对所管病人实行责任制大包干的护理工作模式。结果病人对护士的各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护理文书书写时间减少;直接护理时数增加。结论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通过对临床护理工作模式的调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病区内实行分层管理模式,对实施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病区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既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又能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魏艳君 《吉林医学》2014,(34):7711-7712
目的:探讨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中的效果。方法:制定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实行责任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分管患者的岗位职责。比较新护理模式实施前后3个月后病区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基础护理质量、患者安全管理、健康教育质量检查评分得分结果。结果: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实施3个月后,护士的分层级使用充分体现,工作责任心加强,患者、医生对病区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比较实施该工作模式前后3个月各项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开展工作,能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更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加强责任心,从而显著提高科室各项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真正将优质护理的内涵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6.
李红艳 《当代医学》2016,(33):114-115
目的 调查分析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情况.方法 选择活动前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开展活动前后,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的10项内容为入院介绍护士接待态度、夜间及时巡视、住院环境、使用呼叫器次数、健康指导、协助生活护理工作、用药知识指导、早晚交接班时床前问候、对护士及护士长的认识度及护理技术操作.结果 通过制定出的10项护理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后住院患者对入院介绍护士接待态度、夜间及时巡视、住院环境、使用呼叫器次数、健康指导、协助生活护理工作、用药知识指导、早晚交接班时床前问候、对护士及护士长的认识度及护理技术操作等满意度有很大提高.结论 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的服务态度,提高广大患者的满意度,达到更好的医护水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护新型合作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实施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前后12月,护理质量考核情况以及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实行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前后对照比较,我科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提高;护士对病员的病情观察、及时准确的执行医嘱,医护配合方面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行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获得较高水平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构建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优质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我院464名护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2人。对照组的护士不实施护理管理,观察组的护士则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工作半年后进行比较分析,实施护理管理在增强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中的作用,观察组实施了优质护理管理之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护理质量,还能够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ICC临床护理路径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在优质护理工作中实行护士分管床位责任制大包干的管理模式。试验组:管床的责任护士在专科护理单组成的PICC置管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下开展工作;对照组:管床的责任护士采用传统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试验组护士方面:对PICC置管专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管道维护及记录时间、对实施此项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方面:在平均住院日、在健康宣教达标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PICC临床护理路径在优质护理工作中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专科护理工作质量,落实健康宣教工作,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使患者满意、护士满意。保障PICC置管患者优质护理工作的落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变护士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创立适合病区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方法:每天8∶30至15∶00在病房之间设立病区临时护理工作站,完成治疗、护理、宣教等护理工作,与同期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的时间段(15∶00至8∶30)比较,观察护士,医生、病人三个人群对病区临时护理工作站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士满意度97.05%,对照组80.25%;实验组医生满意度95.22%,对照组76.36%;实验组病人满意度96.9%,对照组82%;医生,护士,病人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结论:病区临时护理工作站模式更有利于优质护理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与实施优质化护理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急诊ICU病例各60例,分为两组,A组优质护理组60例,B组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护理安全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小组护理总体满意度为98.4%,高于急救ICU对照组9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急救护士的综合急救服务能力,可提高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降低危重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剧本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提升护理服务,适应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方法按照优质服务剧本培训开始时间,方便选择2013年8—12月入职的168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方便选择2014年8—12月入职的150名新护士为实验组,在传统岗前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将优质服务剧本融入其中。比较两组新护士在培训一个月后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上岗一个月后患者对新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3.35±7.24)分,对照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为(72.56±8.6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30,P<0.01);实验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为(93.02±4.15)分,对照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为(86.01±7.0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50,P<0.01);实验组护士的患者满意度为96.45%,对照组护士的患者满意度为88.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20,P<0.01)。结论优质服务剧本培训,能全面提升新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天钰 《吉林医学》2012,33(20):4387-4389
目的:探讨对结核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方法: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前后随机抽取50例结核患者进行满意率比较。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患者满意率均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可以提高结核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履行护理人员职责,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把基础护理做实,把专科护理做精,推进护理工作,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全程、无缝隙、满意的护理服务。做到让患者、政府、社会满意。方法首先选几个试点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修订各项护理职责制度常规和工作程序。改变排班模式,实施护士站前移,实行床边工作制,责任大包干,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薪酬制度,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分层次使用护士,拓展护理服务内容。结果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也提高了,同时也增加了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明确优质护理的内涵。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为患者提供全程满意的护理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是护理工作改革的重大壮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PET/CT中心应用的效果.方法对受检者、科室成员及临床科室发放满意度测评表,对测评表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窗口”活动实施后,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由85.79%上升为99.23%.其中护士医疗服务意识、专业素质及综合服务态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窗口”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社会价值感.  相似文献   

16.
王艳芳  赖瑞香 《河北医学》2012,18(1):122-12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的实施效果.方法:自2010年3月起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于实施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护士进行考核,并将实施前后调查考核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整体素质均有显著提高(P均<0.01).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整体素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17.
孙群  杨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4,(33):4476-4477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工作认可度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护士表扬率、满意度及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评价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士表扬率、责任护士的知晓率及满意度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患沟通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认可度增加,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疾病患者30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医院和护士满意度(对病区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出院1年内随访(不合作、高风险事件、复发率)、知识了解度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半封闭式病房开展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后期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进护理工作方法,提高黎族人群手术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于2007年9月成立了外科质量控制小组(简称QCC小组),运用PDCA循环方法,通过确立活动内容,进行了现状调查,设立了目标,从人、法、物、环境4个方面查找原因,经过要因确认找出6个主要因素,如环境嘈杂、入院宣教不到位、新护士专科知识缺乏、患者卫生习惯差等,针对原因提出有效措施并组织实施,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实施8个月,患者满意度表中对护士评价方面由活动前74.71%提高到活动后88.5%。结论:QCC小组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改善了服务质量,提高了黎族手术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周建芳  张雨  万珊 《吉林医学》2012,33(28):6174-6175
目的: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按照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及《四川省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评价标准》要求,在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基础上,结合医院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于2011年启动了第三批"示范病房"。结果:提高了护理管理效能;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2010年90.8%上升到2011年98%。结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深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建立了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长效机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