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房颤的发生率仅次于室上性和室性早搏,是一种发生率高的心律失常。近年来,由于降压药的进展,脑出血减少,亦栓或栓塞引起的脑梗塞增多,其中多数栓察病例可由房颤所致。因此,房颤患者脑栓塞的预防是一个极重要的课题。作者采用头部CT检查研究了42例阵发性房颤52例(男24、女28例,年龄59.1±1.9)、慢性房颤65例(男35、女30例,年龄67.9±1.1岁)、因头痛、眩晕来诊,疑有中枢神经症状而作头部CT的窦性心律者53例(男13、女40例,年龄62.6±1.4岁)。并对部分无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进行了食管超声检查,观察左心房血流速度和有无血栓,上述病例均无脑卒中病史  相似文献   

2.
3.
心源性脑栓塞的栓子在心内形成 ,经由心脏 ,栓子闭塞脑血管而发病。因血流淤滞在左心房、左心室、静脉所形成的血栓为纤维素性的 ,所以首选抗凝治疗 ,慢性期可预防性使用华法令。用华法令的抗凝疗法指标 ,血栓试验结果无互换性 ,凝血功能越是被抑制 ,其灵敏度越低 ,故用于检测出血性合并症危险性高 ,国际上已趋于不用 ,而推荐用凝血酶原时间的INR(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一般心源性脑梗塞预防复发多以INR 2 0 3 0为指标 ,但因构成心源性脑梗塞原因的基础心脏疾病多种多样 ,故推荐的抗凝疗法强…  相似文献   

4.
5.
当前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脑卒中的轻症化 ,脑卒中患者有增加的趋势。本专辑选译自《日本医事新报》2 0 0 2年第 41 0 1期“新しいエビデンスによる脑卒中の予防对策”专辑 ,载文 5篇。全集从循证医学角度 ,从发病因素、预防对策、血压管理等方面做出全面阐述 ,内容详实 ,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本专辑由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主译 ,陈谅教授主审。  相似文献   

6.
抗心律失常药对发作性房颤的治疗及预防作用发作性心房纤颤(Paf)是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心律失常,因其临床电生理学尚不完全清楚,故目前仍以自然发作的有无和Holter心电图为指标进行药效评价。Paf虽然不是致命性心律失常,但因心悸和眩晕...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重构的房颤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薰  赵广东 《日本医学介绍》2000,21(11):486-488
房颤虽不是致死性的疾病 ,但是如果反复发作 ,自觉症状会较明显。其合并症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者成为血栓栓塞性疾病原因的心律失常。房颤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 ,现在瓣膜疾病已减少 ,而非瓣膜性房颤的发生率在增加。预测随着社会高龄化 ,房颤合并症的出现率也会增加 ,所以如有可能 ,希望不发生房颤。一、房颤的电重构在临床上 ,房颤分为 :1由于某种诱因而发生 ,但以后不再发生房颤的一过性房颤 ;2自然停止 ,但反复发作的发作性房颤 (PAF) ;3不能自然停止 ,有除颤可能的持续性房颤 ,以及 4既不能自然停止的 ,除颤也不能停止的永久性房颤…  相似文献   

8.
当前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脑卒中的轻症化 ,脑卒中患者有增加的趋势。本专辑选译自《日本医事新报》2 0 0 2年第 41 0 1期“新しいエビデンスによる脑卒中の予防对策”专辑 ,载文 5篇。全集从循证医学角度 ,从发病因素、预防对策、血压管理等方面做出全面阐述 ,内容详实 ,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本专辑由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主译 ,陈谅教授主审。  相似文献   

9.
华法令治疗房颤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为常见病之一。治疗战略要点是预防栓塞症,维持窦律,控制心率。按危险程度须对后两者行抗血栓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一、溶栓疗法适应证的判定心源性脑栓塞是由于游离血栓造成脑主要动脉突然闭塞 ,导致远端立即产生神经脱落症状的脑缺血。在刚刚发病的脑缺血区域中 ,由于残存的脑血流不足 ,而立即发生组织不可逆性变化区域 ( ischemic core)以及由于周围残存脑血流尚维持在一定水平、脑机能停止的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尚可逆性维持 (缺血半暗带 ,is-chemic penumbra)的区域混合存在。心源性脑栓塞的溶栓疗法是对后者缺血半暗带的挽救方法 ,具有临床价值 ,因此在判断本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时 ,重要的是捕捉到缺血半暗带的存在。症状性脑缺血区域中缺血中心和半暗带…  相似文献   

11.
一、低体温疗法的背景在对脑梗塞急性期状态认识进展的同时,人们越发体会到急性期的治疗更重要。其中最受重视的是溶栓疗法和脑保护疗法,然而溶栓药物所导致急性期的出血性病变并发生明显脑水肿的病例不少见。所以一直期待着超早期更有效的脑保护疗法,最近终于出现了一些被公认具有一定疗效的治疗药物,但其效果也并非令人十分满意。低体温对脑有较强的保护作用,这一似乎很早以前就已被人们所知道,但它可致心律失常及血压下降等合并症,为临床应用带来许多困难。近年来,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在33℃~34℃的轻度低体温的情况下,对受缺血累及的神经…  相似文献   

12.
脑定期健康检查与脑卒中的预防小林祥泰一、脑定期健康检查的意义最近,随MRI进步使与剖检肉眼所见几乎同等的形态观察成为可能,从而带来了脑定期健康检查(脑dock)的迅速普及。如将脑梗塞比作心肌梗塞,则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当于心绞痛;而无症状脑梗塞则相当于...  相似文献   

13.
14.
向鸿 《日本医学介绍》1995,16(8):360-361
预防阵发性房颤的药物治疗进展在日常诊疗中,阵发性房颤是较常见的心律失常。而且,不少患者临床症状重.一旦发作,可出现全身疲乏无力、眩晕,有时甚至出现晕厥,并且预防复发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房颤的合并症有血栓栓塞,尤其是脑栓塞,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  相似文献   

15.
很多心血管急症 (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猝死 )发病都有特有的一天内变化规律。急性心肌梗塞及猝死多在上午发病 ,其一日内变化的产生有很多因素参与 ,特别与植物神经功能变化有很大关系。在很多临床研究中已明确 ,由于应用 β受体阻断剂 ,心血管急症的发生已显著减少 ,特别是上午发病率减少 ,这就意味着根据一日内变化推测出的交感神经功能的重要性。近年来了解到 ,房颤引起脑梗塞的发病率高 ,考虑其为应予治疗疾病之一就是心律失常。现在已知 ,在慢性房颤 (CAF)的一日内变化上 ,心室率的变化与窦律的一日内变化很接近。阵发性房颤 (PA…  相似文献   

16.
房颤 (阵发性、持续性 )时窦性心律维持的药物疗法尚有不尽人意之处。现代的观点是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复发 ,及早选择最有效的药物。房颤合并栓塞的预防 ,应该根据有无危险因子 ,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随着人口的高龄化 ,房颤有逐年增加之势 ,由于合并栓塞和心力衰竭 ,使生活质量 (QOL)下降 ,心律失常也影响到长寿的问题。现在已认识到应该积极处理这些疾病。据欧美报告 ,房颤栓塞占脑栓塞的 4.5 % ,而向其他部位的栓塞占 0 .5 % ,比窦性心律高 4~ 5倍。房颤合并脑栓塞大多数梗塞范围广 ,死亡率也比窦性心律高出近 2倍…  相似文献   

17.
心源性脑栓塞是由心内形成、经由心腔的栓子闭塞脑血管造成的。引起左房内血液淤滞的房颤等心律失常、二尖瓣狭窄等瓣膜异常、伴附壁血栓的心梗、扩张型心肌病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等都是心内血栓形成的原因。急性期除输液、管理血压、预防水肿和复发外 ,有必要治疗原发疾病。一、输液管理心源性脑栓塞急性期的脱水可促进心内血栓形成 ,故输液十分必要 ,但要注意输液过多可使脑水肿恶化。高龄患者心功能差 ,较难管理时可用漂浮导管监测左心功能。为了避免加重脑水肿而又能减少血液粘稠度 ,不宜用低张液 ,每天输液控制在 1 5 0 0 ml左右。由于…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危险因素随时代的变迁和发病的预防清原裕战后的日本,随着经济增长,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反运动不足或饱食等已成为新的健康问题。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到日本人的心血管病的疾病结构,也可能使脑卒中的病态发生变化。本报告以福冈县久山町长年持续进行的心血...  相似文献   

19.
血压管理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脑卒中的轻症化 ,脑卒中患者有增加的趋势。本专辑选译自《日本医事新报》2 0 0 2年第 41 0 1期“新しいエビデンスによる脑卒中の予防对策”专辑 ,载文 5篇。全集从循证医学角度 ,从发病因素、预防对策、血压管理等方面做出全面阐述 ,内容详实 ,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本专辑由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主译 ,陈谅教授主审。  相似文献   

20.
脑梗塞大多数是由于血栓性动脉闭塞所致。在血栓形成中要有血小板、凝血 -纤溶系统的参与。因此可以说 ,在急性脑梗塞的病态中血小板、凝血 -纤溶系统活化起着核心的作用。脑梗塞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ATS)、心源性脑栓塞 (CES)、腔隙性梗塞(L AS)及其他。现认为这些不同类型 ,血栓的参与及组成亦不尽相同。本文就血小板、凝血 -纤溶系统活化的检查所见按脑梗塞的不同类型分别进行说明。一、在导致脑梗塞中血小板、凝血及纤溶的作用1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在动脉这样快速血液流动系统中形成血栓的过程 ,血小板活化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