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包膜硬化与假体容量的关系及其处理.方法:422例受术者分为两组:实际应用假体容积大于或等于预测假体容积组(简称A组)和小于预测假体容积组(简称B组),分别为147和275例,隆乳术后随访1~6年,观察两组术后包膜硬化发生情况,同时对106例隆乳术后纤维硬化进行了处理.结果:A组发生纤维包膜挛缩硬化29例(19.73%),B组发生纤维包膜挛缩硬化34例(12.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隆乳术后硅凝胶假体的容量与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硬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术后引流量及对比两组隆乳术(桫放置引流组与放置引流组)术后纤维后膜挛缩发生率,对负压引流在隆乳术中的应用作一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274例隆乳者(未留置引流组186例,留置引流组88例)的术后包膜挛缩情况,并观察负压引流组术后引流量,结果:未置引流组发生包膜挛缩18例(27个乳房),包膜挛缩率7.3%,放置引流组发生包膜挛缩3例(3个乳房),包膜挛缩率3.4%,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5),留置引流组都有数量不等的引流量,少者15ml/侧,多者87ml/侧,平均33ml/侧,结论:负压此流能有效减少血肿,降低隆乳术后包膜挛缩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乳晕切口胸大肌后间隙隆乳纤维包膜挛缩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减少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的产生,提高隆乳术的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乳晕切口、胸大肌间隙隆乳术150例资料。结果 术后纤维包膜挛缩12例。结论 术后血肿是发生纤维包膜挛缩的首要原因,术中操作轻柔,减少出血和术后引流十分必要。剥离腔隙不充分是发生纤维包膜挛缩的重要条件。早期按摩对预防包膜挛缩是有益的,如形成包膜挛缩需行手术切除松解。  相似文献   

4.
郑轲  何山  刘兵  刘美宏  冯佳 《四川医学》2012,33(10):1731-1732
目的探讨小切口、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乳腺脓肿的效果。方法 2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持续负压引流和20例患者采用传统切开油纱填塞引流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乳腺脓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小切口、持续负压引流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程度、瘢痕大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引流组。结论持续负压引流组可以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换药痛苦,减少瘢痕形成。是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乳腺脓肿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负压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12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高负压组5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引流,低负压组5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常规低负压引流球引流,两组进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术后住院日、术后两日平均引流量、平均置管日数等相关指标对比性研究。结果:高负压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低负压组,术后两日平均引流量多于低负压组,两管平均置管日数短于低负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可以使早期引流充分,减少置管日期,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陈志鹏  周柯  丁祖烈  沈为民 《重庆医学》2006,35(15):F0002-封2
目的探讨治疗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对假体置入乳房后间隙发生包膜挛缩(Baker分级Ⅲ~Ⅳ级)的52例72侧受术者,29例40侧行包膜全切术,23例32侧行包膜松解术,术后随访1~5年,失访4例,观察两种术式治疗纤维包膜挛缩的效果。结果包膜全切术治疗的患者复发7例(25.93%)9侧(24.32%),包膜松解术治疗的患者复发12例(57.14%)16侧(53.33%),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房后间隙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采取包膜全切术治疗的效果优于包膜松解术,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的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一种局麻下安全、简便、组织损伤小的隆乳方法。方法 在局麻下,采用接近手术分离腔穴的小切口(乳房下皱发口和腋前线切口)行隆乳术,术后随访1~4年。结果 66例术后均无出血、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伤口愈合好;随访乳房外形好,手感柔软,无包膜挛缩硬化现象。结论 局麻下近手术分离区小切口隆乳术具有安全、简便、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切口颜痕不明显、乳房外形良好、不易形成纤维包膜硬化等优点。因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隆乳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析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征。结果:高频超声诊断隆乳术后出血伴感染4只,假体渗漏及破裂18只,假体硬化12只,包膜挛缩硬化9只,置入体破裂4只,胸大肌损伤3只,并均经手术治疗证实。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隆乳术后各种并发症,对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手术的疗效.方法 76例半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负压引流组和间断夹管组,每组38例,观察两组术后12和24 h的引流量、切口愈合情况,并于出院时行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负压引流组术后12和24h引流量均显著高于间断夹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院时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血肿形成、裂开或感染发生,两组切口引流管顶端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间断夹管法引流可有效减少切口引流量,且对切口的愈合无不良影响,是一种较为理想、值得推广的伤口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乳后哺乳期乳汁内瘘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7例注射式隆乳后乳汁内瘘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乳房下皱襞切口,切开反复冲洗、特制刮匙清除植入物,术后应用压力渐降的负压引流和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抑制乳汁分泌。结果:7例患者手术切口在术后12~20 d愈合,术后1~8个月复查乳房彩超均未发现注射物残留,其中5例术后患侧乳明显缩小。结论:治疗关键是及时切开引流、清除植入物及抑乳治疗。有注射式隆乳史的女性产后应避免哺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以下简称“水凝胶”)注射隆乳后的并发症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88例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患者的多种并发症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肿胀稀释负压吸引术,手术切除水凝胶浸润的腺体组织,切开引流间断灌洗术,穿刺抽吸术治疗。结果本组88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乳腺组织柔软、均匀,辅助检查示无明显可见的水凝胶残留,疗效满意。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以上不同方法处理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是切实有效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无损伤钝头丰乳穿刺针减少隆乳术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损伤钝头丰乳穿刺针”减少聚丙烯酰胺凝胶填充剂隆乳术术中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 ,提高隆乳术的成功率。方法 10 0 0例隆乳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 0 0例 ,观察组采用笔者发明的“无损伤钝头丰乳穿刺针”为手术器械 ,对照组采用传统锐针为手术器械。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率为 0 .6 0 % (3/ 5 0 0例 ) ,术后出血率为 1.0 0 % (5 / 5 0 0例 ) ;对照组术中出血率为 3.0 0 % (15 / 5 0 0例 ) ,术后出血率为 3.4 0 % (17/ 5 0 0例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55-59+64
目的 探讨一种既能减少THA术后失血,又不影响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有效引流方式。方法 将2017年8月~2019年5月在我科首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实验组:切口引流管夹闭2 h(A组)、4 h(B组)和6 h(C组)后开放,对照组(D组)持续负压引流。记录各组术后0~8 h、9~12 h、13~18 h、19~24 h的切口引流量;术前与术后24 h血红蛋白含量(Hb)差值;各组异体血输血例数;换药次数;术后第1、3天的VAS评分;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日、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实验组术后前8 h切口流量、术前与术后24 h的Hb差值、异体血输血人数及部分切口并发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9~12 h、13~18 h、19~24 h四组切口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VAS评分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不同时间节点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引流管夹闭能有效减少THA术后失血,减轻患者疼痛、且不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快速康复,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术后夹闭4 h效果优于2 h、6 h。  相似文献   

14.
邹同荣  毛波  杜永贵  陈国双  吕英  张攀  吴琛 《西部医学》2010,22(8):1448-1449
目的探讨双平面隆乳术矫治小乳症并轻度乳房下垂的临床应用。方法在全麻下对40例小乳症并轻度乳房下垂者,应用乳腺下平面与胸肌下平面双平面硅凝胶假体进行治疗。结果随访40例患者1月-2年,术后患者形态自然,无假体移位、包膜挛缩;无双峰现象出现,1例手感差,其余手感柔软,患者满意。结论用双平面隆乳矫治小乳症并轻度下垂效果佳,不失为一种隆乳的好方法。但对下垂二度以上患者不适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观察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nNOS、NO表达的变化,探讨nNOS、NO对肾小球硬化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M组,n=24):行5/6肾切除术;假手术组(S组,n=24):手术方式同模型组,仅行麻醉暴露双肾,剥除肾包膜,不做手术切除。分别于实验第4、8、12周每组各随机抽取4只大鼠处死,观察不同时间点以下指标:(1)血清尿素氮、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2)HE、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形态改变,并进行肾小球硬化半定量分析;(3)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4)比色法检测血清NO的浓度。结果:(1)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h尿蛋白均显著升高(P<0.01),提示手术成功;(2)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均升高(P<0.05);(3)免疫组化提示nNOS主要定位在肾皮质的致密斑,5/6肾切除组大鼠nNOS水平呈持续性下降,手术后4周起模型组nNOS表达与假手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nNOS水平与肾小球硬化提示存在直线负相关(P<0.05);(4)5/6肾切除后NO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与假手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血清NO水平与肾小球硬化提示存在直线负相关(P<0.05)。结论:5/6肾切除后伴随肾小球硬化的进展存在nNOS、NO表达的减少,提示nNOS/NO途径参与了肾小球硬化病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李杨  罗光辉  余启文 《河北医学》2010,16(3):328-330
目的:观察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低负压吸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双管引流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实验组)与2007年前采用创面放置两条引流管接驳Y型管后连接电动负压吸引机进行间隙引流的5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对照组)进行分组对比。结果:对照组出现皮下积液9例(18%),皮瓣坏死8例(16%),病人术后3d内活动受限,护理工作强度大,实验组出现皮下积液2例(4%),皮瓣坏死2例(4%),病人术后12~24h可下床活动,降低了护理工作强度。两组在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病人舒适度、护理工作强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的引流,减少了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并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同时,减少每次护理时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血肿微创穿刺术在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236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早期血肿微创穿刺分为2组,微创穿刺组(术前利用YL-1型颅脑穿刺针行血肿微创穿刺)130例;非穿刺组106例。结果随访6个月~1年,微创穿刺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4~5分35例(26.9%),2~3分32例(24.6%),1分63例(48.5%);非穿刺组GOS 4~5分16例(15.1%),2~3分25例(23.6%),1分65例(61.3%)。微创穿刺组预后良好/中残(GOS 4~5分)情况明显优于非穿刺组(P〈0.05),病死率(GOS 1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早期血肿微创穿刺排血能够改善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