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及CR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CR征象并根据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0级的0例,Ⅰ级可疑变化的CT2例,CRO例;Ⅱ级轻度异常的CT1 2例,CR4例;Ⅲ级明显异常的CT及CR均为29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的CT及CR均为3例(Ⅲ、Ⅳ期CT、CR的检出率相同).结论 CT及CR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分级,特别是对Ⅰ、Ⅱ级的病例明显优于CR,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及CR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CR征象并根据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0级的0例,Ⅰ级可疑变化的CT2例,CRO例;Ⅱ级轻度异常的CT1 2例,CR4例;Ⅲ级明显异常的CT及CR均为29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的CT及CR均为3例(Ⅲ、Ⅳ期CT、CR的检出率相同).结论 CT及CR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分级,特别是对Ⅰ、Ⅱ级的病例明显优于CR,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骶髂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60例骶髂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CT扫描与X线检查结果探讨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结果 CT扫描提示,60例骶髂关节炎患者中,双侧骶髂关节炎53例,单侧骶髂关节炎7例;而X线检查显示,双侧骶髂关节炎45例,单侧骶髂关节炎9例,疑似异常5例,正常1例。骶髂关节炎CT特点为:髂骨侧关节面下出现侵蚀、硬化而变模糊,皮质部分近乎消失,骨质糜烂成融雪状,骨小梁模糊,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缩窄或消失,关节周围骨质疏松;X线特点为:关节面毛糙,骨质侵蚀、硬化,关节腔隙增宽或狭窄,关节出现强直。结论相对X线检查,CT扫描对于骶髂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徐彬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2973-2974
目的:对50例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CT表现进行分析。方法:本给50例患者,男37例,女13例,平均31.6岁,全部病例行CT轴位扫描,观察其CT特点。结果:CT征象以骶髂关节并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模糊、受侵蚀出现率最高,其他如关节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融合、髋关节受损等亦常出现。结论:骶骼关节病变主要表现关节边缘密度增高或减低,或骨的纹理结构紊乱。或关节边缘模糊显示不清,或关节边缘局限性缺损,或关节间隙内有异常的物体或密度增高、减低影存在,即提示骶髂关节有病变。CT在发现骶髂关节痛变影像征象方面有显著作用,对临床可疑者可予以确诊。  相似文献   

5.
冷雨  康建平   《四川医学》2018,39(1):72-75
目的探讨后路单钉棒固定在骶髂关节结核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2010年至2015年我院收治骶髂关节结核患者19例,经术前骨盆X片、骨盆CT及三维重建、实验室检查及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骶髂关节结核。采用病灶清除结合骶1椎弓根-髂骨螺钉单钉棒固定、骶髂关节植骨融合术对该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4个月,骶髂关节结核均获治愈。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骶髂单钉棒固定具有操作简单、早期稳定骨盆的作用,是治疗骶髂关节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喉软骨骨化及左侧环甲关节骨性融合1例报告王振宇宋智敏段坤昌(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沈阳110001)关键词喉软骨;骨化;环甲关节;融合尸体解剖中发现1例罕见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杓状软骨骨化并伴有左侧环甲关节骨性融合的异常。尸体为男性,年龄约6...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分离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分离50例,髂腹股沟入路显露骶髂关节,刮除耳状关节面的软骨,关节复位后用2块重建钢板固定,关节间隙植骨融合。结果45例患者获8个月~4.5年(平均2年)随访。全部患者下地行走,39例无疼痛,6例轻度疼痛,均无骨盆畸形、下肢短缩等发生。X线复查见手术侧骶髂关节全部骨性融合。结论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能有效恢复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夏征云 《包头医学》2015,(3):144-14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以下简称: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MRI表现详细分析.结果:①0级2例解剖结构正常仅表现软骨下骨质和骨髓明显水肿②Ⅰ级4例软骨局部信号减低,间隙略增宽骨髓水肿明显,软骨下骨质细微侵蚀;③Ⅱ5例结构模糊间隙稍宽软骨不规则破坏,部分碎裂,软骨下骨明显侵蚀囊变骨髓水肿较明显局部可见脂肪沉积④ Ⅲ级4例软骨明显碎裂混杂间隙假增宽或明显变窄,骨质明显侵蚀硬化,有融合,骨髓水肿散在,有脂肪沉⑤Ⅳ2例软骨基本破坏消失,仅少量残存,间隙大部分或完全以纤维或骨性融合骨质硬化和脂肪沉积明显[1].结论:MRI技术观察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板及关节旁骨髓水肿或脂肪沉积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1例应用经骶骨纵向固定融合方法治疗重度创伤性腰骶脱位,讨论椎弓根钉联合空心钉经骶骨纵向固定融合治疗腰骶脱位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本病例弯腰时被重物砸伤,腰骶关节V度前脱位.L5椎体向S1椎体前方移位.对患者行后路切开减压,复位,空心钉经骶骨纵向固定,同时行L5和S1椎弓根钉联合固定,椎体间加压融合治疗.结果:术后患者无需外固定,2周离床活动.2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大部分恢复,行走自如.X线和CT三维重建显示获得骨性融合,无进行性滑脱发生.结论:经骶骨空心钉纵向固定融合治疗腰骶关节脱位控制横向剪切力强,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后中入路行单侧骶髂关节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侧骶髂关节病变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1月,应用后中入路单侧骶髂关节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9例单侧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包括4例单侧骶髂关节结核,2例单侧骶髂关节良性肿瘤,1例转移瘤,1例致密性骨炎,1例外伤后单侧骶髂关节不稳,并获得3个月~1年的随访。结果术后疼痛均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恢复大部分或全部生活劳动能力,术后随访优良率100%。结论掌握好适应证情况下应用该方法治疗单侧骶髂关节病变是切实可行的良好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胎头位置异常 12 0例及臀位 6 0例施行气囊助产术研究 ,可使多数按常规处理应行剖宫产术的胎头位置异常者转化为阴道分娩 ,还能顺利解决正常体质量之臀位经阴道分娩 .方法 运用气囊助产法扩张宫颈与软产道 ,等于提前模拟胎头作用 ,排除或减少胎儿通过软产道的阻力 ,为顺利分娩提前创造了良好条件 .结果 胎头位置异常组经阴道分娩率为 94.2 % ,剖宫产率为 5 .8% (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 8.3% ,剖宫产率为 91.7% ,P<0 .0 1) ,臀位经阴道分娩率为 10 0 % (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 11.7% ,剖宫产率为 88.3% ,P<0 .0 1) .结论 运用气囊助产不仅明显缩短产程 ,还能促进多数胎头位置异常者及正常体质量之臀位能自然经阴道分娩 ,故气囊助产术是提高阴道分娩质量并降低剖宫产率的新型助产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吴江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3):544-545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要点。方法:对1991年6月至2005年12月治疗的72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因以胎盘残留占第一位(32例,44.4%),子宫内膜蜕膜炎占第二位(15例,20.8%),子宫复旧不良占第三位(12例,16.7%),其余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7例,9.7%)和产道血肿(6例,8.3%)。导致本症的相关因素有:第三产程处理不当、感染和手术操作问题等。70例经保守治疗痊愈,仅2例切除子宫。结论:本症重在预防,应重视第三产程的处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剖宫产手术质量及会阴伤口缝合技术、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等。保守治疗效果良好,仅极少数严重病例需手术治疗甚至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半规管高频功能情况.方法 确诊为单侧半规管BPPV患者360例,包括后半规管管石症120例,水平半规管管石症120例,水平半规管嵴顶结石症120例,健康体检对照组120例,4组受试者均完成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以vHIT出现补偿性眼跳为异常指标,分析4组受试者vHIT试验结果.结果 BPPV患者vHIT异常率(17.8%)与正常对照组(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74,P=0.001).但3组BPPV患者vHIT异常率分别为16.7%、20.0%和16.67%,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3周的患者其vHIT异常率(47.7%)明显高于病程<3周者(8.1%),病程>3周各组患者其vHIT异常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x2=6.991,P=0.008).结论 BPPV患者vHIT异常率增加,但vHIT异常率不受所累及半规管及亚型的明显的影响,而受到BPPV病程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方法。方法:将要求终止妊娠的疤痕子宫中期妊娠的46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6例,给予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和地西泮终止妊娠;对照组20例,仅给予利凡诺终止妊娠。观察引产效果,发动宫缩时间,产程时间及产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引产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的引产有效率为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腔内注射至宫缩发动时间(23.12±3.8)h,对照组腔内注射至宫缩发动时间(32.43±4.2)h,观察组有3例发生胎盘胎膜残留,无1例发生软产道裂伤,对照组有8例发生胎盘胎膜残留,3例软产道裂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地西泮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诊断慢性中耳炎的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比较术前HRCT检查与手术所见。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30例HRCT表现为鼓室或(及)鼓窦内团块软组织影和骨质改变,包括听骨移位、破坏,盾板破坏及中耳腔扩大,有的伴有乙状窦、天盖,水平半规管破坏;骨疡型中耳炎21例HRCT表现多呈斑片状、条索状或网状软组织影,部分可见液平面,听骨移位及破坏较轻;单纯型中耳炎HRCT表现大多无异常。HRCT所见与手术结果基本相符,符合率为96.4%。结论:HRCT有助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分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专用锥形束CT(CBCT)对下颌后牙区骨内三维结构、走行特点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和测量的临床可行性,运用easydent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和分析测量,得出下颌管、颏孔的正常位置,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CBCT影像资料。测量20岁以上不同性别分组人群第一、二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根尖处下颌管位置的4个距离:下颌管上缘到牙槽嵴顶(MA)、下颌管下缘到下颌骨下缘最下点(MD)、下颌管外缘到与颊侧在同一水平线的颊侧点(MB)、下颌管内缘到与舌侧在同一水平线的舌侧点(ML)的距离,每个距离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并观察不同性别分组人群颏孔位置。结果:不同性别分组人群后牙区下颌管至周围MA、MD、MB、ML4个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颏孔位于第一前磨牙根尖区2例(1.0%),第一、二前磨牙之间80例(40.0%),第二前磨牙根尖区107例(53.5%),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11例(5.5%)。结论:运用CBCT测量下颌后牙区骨内解剖结构,对临床操作中如进行正颌手术中下颌骨矢状劈开术(SSRO)、下颌骨囊肿刮治术、下颌骨种植术以及自体取骨术等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在面神经管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曲面成像技术(CPR)在面神经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中耳炎患者31例、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23例、颞骨外伤患者45例的颞骨薄层CT扫描表现,并将扫描原始数据进行面神经管曲面重建,观察面神经管受累情况。结果 31例慢性中耳炎累及面神经管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改变,CPR图像上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中断;先天性外耳道闭锁23例中,面神经管异常达18例,包括面神经管窄短(9例)、行程异位(6例)、骨壁裂缺(3例);颞骨外伤患者45例中,25例可见面神经管损伤,其中,迷路段骨折4例,鼓室部骨折9例,乳突部骨折7例,2例同时损伤乳突段、鼓室段及迷路段,3例同时损伤迷路段及鼓室段。所有征像在CPR图像上均能得到良好展示。结论 CPR技术可以直接用于临床诊断,为治疗面神经管的解剖变异、先天畸形、外伤、中耳炎累及面神经管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选择对产程较为有利的卧位分娩方式。方法 将 32 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 ,随机分为半卧位组 (观察组 )和平卧位组 (对照组 )各 16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采用半卧位式分娩符合产道生理 ,使产轴与胎轴保持一致 ,有利于胎头入盆下降 ,可缩短第二产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 AF固定结合经椎管椎体植骨加硬膜外骨泥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2 7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用 AF固定结合经椎管椎体植骨加硬膜外骨泥植骨并进行随访。结果 :Cobb氏角术前平均 2 3°(1 1°~ 3 6°) ,术后平均 5°(3°~ 8°)。伤椎前缘高度术前 (% ) 51 .1 2 (2 4~ 70 ) ,术后 (% ) 95.3 (92~ 1 0 0 ) ,1年后 (% ) 94.7(88~ 98)。椎管受阻狭窄程度按 Wolter分类 ,术前指数 1有 4例 ,指数 2有 1 9例 ,指数 3有 4例。术后指数 0有 2 4例 ,指数 1有 3例。神经功能按 ASIA分级 ,除 1例 A级无恢复外其余有 1~ 3级恢复。结论 :AF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常用而效果满意的方法 ,结合经椎管椎体植骨加硬膜外骨泥植骨有利于维持椎体高度 ,防止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20.
外耳道胆脂瘤侵犯中耳乳突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外耳道胆脂瘤侵犯中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87至 2 0 0 1年收入院治疗的 11例侵犯中耳乳突的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侵入中耳乳突的部位多为鼓膜松弛部 ,其余依次为外耳道后壁、紧张部。乳突片表现为乳突密度升高 ,4例有较明显的骨性外耳道扩大。 4例进行了颞骨CT检查 ,示外耳道有软组织影及外耳道骨质破坏现象。手术清理胆脂瘤上皮、肉芽及坏死骨质 ,修补外耳道后壁及鼓膜。术后均未见复发。结论 :病变侵入中耳乳突的部位多为鼓膜松弛部。颞骨CT检查和仔细询问病史在诊断外耳道胆脂瘤侵犯中耳乳突中十分重要。合理选择术式对最大限度的保存听力、预防复发同样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