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股沟区皮瓣的血管——二.腹壁浅动脉和静脉的巨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科书和一些文献对腹壁浅动脉的描述都忽略了一条与内侧主支相当的外侧主支,所描述动脉的行程和分布仅相当于本文所述内侧主支的范围。本文观察的50例标本中,腹壁浅动脉干分为内、外侧两主支的占20%。外侧主支的出现率为66%,穿阔筋膜进入浅层,穿出点多在以股动脉起点外侧5毫米,向下15毫米处为中心的附近。外侧主支的行程,自股动脉起点外侧10毫米处近垂直上行,主要分布本侧下腹部中份偏外侧。内侧主支的出现率为68%,多穿卵圆窝进入浅层,穿出点多在以股动脉起点向下25毫米处为中心的附近。内侧主支的行程自股动脉起点内侧10毫米处近垂直上行,主要分布于本侧下腹部内侧半。两主支起始处的管径各与其分布范围的大小密切相关。讨论了以腹壁浅动脉或其主支为游离皮瓣时血管源的轴线、深度和分布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观察的50例标本中,阴部外浅动脉多分为上、下两主支(82%),两主支来自一个阴部外浅动脉干的占66%。阴部外浅动脉干和具有独立起源的上、下主支,大都起自股动脉。动脉干或上、下主支穿入浅层的位置在大隐静脉末段的内侧缘或外侧缘,并集中在股动脉起点向内10毫米、向下50毫米为中心的一个半径为15毫米的圆内。如果动脉干、上主支、下主支与大隐静脉相遇时,动脉干和下主支多跨过静脉的后方,上主支多跨过静脉的前方。上主支主要分布于耻骨上区、耻骨前区和腹股沟内侧份。采用上主支为游离皮瓣动脉蒂时,可以用股动脉起点下50毫米处与耻骨结节间的连线作皮瓣轴。下主支主要分布于股内侧部上份和耻骨前区。采用下主支为游离皮瓣动脉蒂时,可以用股动脉起点下50毫米处作与耻骨嵴平行的线为轴。上、下主支起始处管径与分布范围密切正相关。阴部外浅静脉大都是阴部外浅动脉的伴行静脉(82%)。讨论了采用有关皮瓣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4.
枕区皮瓣动脉的巨微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手术显微镜,对50侧枕动脉在头皮的分布进行了观测。枕动脉穿头皮深筋膜浅出,有相对恒定的部位,82%的浅出点可包括在半径为15mm的圆内。动脉可分为主干型和两分支型,行程纡曲,纡曲指数多集中在100~150之间。枕动脉分布面积平均为89cm~2,多呈左右均衡分布(78%)。动脉与相邻头皮动脉呈L型、Y型或X型吻合。两侧枕动脉之间、枕动脉与颢浅动脉、耳后动脉之间的吻合点,分别为7.3、8.1和2.3个。吻合点外径在0.3~0.5 mm之间的占60%以上。相邻吻合点间的距离有85%在20mm以内。本文还测定了吻合点的分布位置和频数;讨论了枕动脉在游离头皮瓣和治疗全头皮撕脱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6,(5)
近年来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相对于传统皮瓣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受区的外观与功能,而且对供区破坏较小,同时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效果愈加显著。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克服传统腹股沟皮瓣的缺点,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修复各种皮肤软组织缺损,如头颈部、四肢、会阴及阴茎等部位缺损。本文现结合近年来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髂腹股沟神经皮支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7侧经红色乳胶液灌注的会阴及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髂腹股沟神经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2侧成人新鲜标本灌注墨汁,观测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结果:髂腹股沟神经来源于第1腰神经腹侧支,其皮支从腹股沟管浅环穿深筋膜,穿出点横径为(1.89±0.47)mm,穿出时位于精索或子宫圆韧带下方。髂腹股沟神经皮支营养血管主要来源于阴部外浅动脉的升支、降支及股内侧支,并沿途发出皮支营养周围皮肤。结论:可以设计以髂腹股沟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18岁,因左上臂砸伤至肱骨干闭合性骨折,在外院行切开复位四孔钢板内固定术,术后七个月复查,X 线片示钢板弯曲,无骨痂生长,以左肱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入院,拟行游离同侧旋髂深动脉为蒂髂骨移植修复肱骨骨不连,术中因解剖变异而更换血管蒂 相似文献
8.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了成人尸体50侧,对胸内侧区皮瓣血管源进行了研究。胸廓内动脉在上4个肋间隙发出的穿动脉中,以第Ⅱ穿动脉的出现率最高,平均管径最粗,分布面积也最大。进行胸内侧皮瓣吻合血管移植时,宜首选第Ⅱ穿动脉作为血管蒂。第Ⅰ穿动脉的分布面积和中心分布区,均大于第Ⅲ或第Ⅳ穿动脉,是第二选择。胸廓内动脉跨越了几个肋间隙,其中,第2肋间隙位置较浅,距胸骨缘较远,较其他肋间隙宽,这些有利于以第Ⅱ穿动脉,甚至连同一段胸廓内动脉,作为皮瓣血管蒂的采取。如果切除一段第2肋软骨,以胸廓内动脉连同第Ⅰ、Ⅱ穿动脉为血管蒂,可以扩大皮瓣的采取范围。根据穿动脉的起源、位置、管径、浅出点、行程、分布区范围和吻合情况等,讨论了采取吻合血管胸内侧皮瓣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1986年以来,我们在解剖和 B 超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显微外科技术完成睾丸静脉与旋髂浅静脉吻合术38例(56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解剖学资料 睾丸静脉在精索内多次分支、吻合,因此在不同的部位静脉支数和外径有较大的变化。在阴囊根部至腹股沟管外环段,睾丸静脉有10(6~14)条,外径1.0(0.5~1.1)mm。腹股沟管段睾丸静脉有5(3~8)条,外径1.5(0.8~1.8)mm,旋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旋股外侧动脉、旋髂浅动脉和旋髂深动脉的起始变异,为积累资料和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右旋股外侧动脉起于股动脉,起始处外径3.8 mm,距股深动脉起始处2.42cm发出,发出后行向外侧0.85 cm后继而行向下,分支分布于缝匠肌、股直肌、股外侧肌。2.右旋髂浅动脉起于旋股外侧动脉,距股动脉0.85 cm发出,起始处外径1.8mm,发出后行向外上,分布于缝匠肌、阔筋膜张肌。3.正常情况下:旋髂深动脉在距髂前上棘附近分为髂嵴支和腹壁肌支(升之),前者分布至髂嵴及附近肌及皮肤,后者分布至肌。本例右旋髂深动脉起于股动脉,起始处外径为3.0 mm,距腹股沟韧带1.22 cm,以短干发出后分为上、下两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2.4 mm、2.2 mm。上支向上穿腹股沟韧带后行向外上,分布于髂肌和腹横肌的下份内面,上支起始段还发出两较大分支,分布于耻骨肌;下支行向外上于腹股沟深面入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分布于此二肌的下份。 相似文献
11.
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了30例成人上肢肘区动脉网标本。它的组成可来自10条动脉,但以邻近动脉为主,符合动脉就近分布规律。根据动脉支吻合的密集程度,可将肘区动脉网分为五部分,后、外侧网吻合密度大。动脉网是肘关节的主要供血来源,是肘区侧副循环的主要形态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了80例腹股沟旋髂浅动、静脉与腹壁浅动、静脉。二、旋髂浅动脉单干起始占51.85%,外径为1.64±0.08毫米;共干起始占43.31%。不论单干或共干,绝大多数自股动脉发出,且以外侧壁为主。该动脉缺如者占4.84%。旋髂浅动脉距腹股沟韧带下方为21.05毫米,距交点为22.46毫米。三、腹壁浅动脉单干起始者占40.82%。其外径为1.67±0.11毫米;共干起始者占45.85%;缺如者占13.16%;右侧出现一例双腹壁浅动脉。该动脉距腹股沟韧带下方为28.59毫米。四、旋髂浅动脉与腹壁浅动脉共干起于股动脉者,其外径为1.96毫米;起点距韧带下方为21.44毫米,距交点为23.95毫米。五、旋髂浅静脉单干注入者占63.45%,其外径为2.79±0.16毫米,借合干注入者占32.69%,呈二支分别注入者占1.35%,缺如者占2.51%。该静脉距韧带下方为38.10毫米,距大隐静脉入口为3.66毫米。六、腹壁浅静脉单干注入者占54.75%,其外径为2.75±0.22毫米,合干注入者占24.17%,呈二支注入者占19.73%,缺如者占1.36%。该静脉注入处距韧带为34.59毫米,距大隐静脉入口为3.59毫米。七、对动脉的起始、血管外径,距腹殴沟韧带的距离,动脉的存缺以及皮瓣血管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旋髂深动脉的外科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50具成人尸体的旋髂深动脉,观察了经过,支数,起始处,穿筋膜的管径,以及动脉的分布范围,着重对外科应用的关系。结果旋髂深动脉多数起于髂外动脉(59±4.91%),口径多在2.1-2.5毫米之间(42±4.93%),距离腹股沟韧带0.5-1.0厘米居首位(77±4.20%)。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50例成人尸体腹股沟区浅血管进行观察并综合分析。浅动脉的组合可分成四型,腹壁浅动脉向外偏移与旋髂浅动脉合干者为主型(Ⅱ型,占64%)。浅动脉在股动脉壁上的起源有由上而下,由外而前而内依次出现旋髂浅动脉、旋髂腹壁浅动脉干、腹壁浅动脉、腹壁阴部浅动脉干和阴部外浅动脉的位置规律。寻找动脉根时可以参考此规律。合干浅动脉的管径大于不合干的相应动脉。独立起源的各支浅动脉中,以旋髂腹壁浅动脉干的出现率最高,管径较粗,分布最广,也较恒定。浅组浅静脉以旋髂浅、腹壁浅、阴部外浅等静脉分别直接回流入大隐静脉为主型(占48%)。浅组浅静脉的管径比相应浅动脉的管径为粗。根据本文观察结果,为采取腹股沟区带蒂游离皮瓣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16.
杨登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84,(3)
调查了140侧成人旋髂深动脉,66%发自髂外动脉,34%发自股动脉,平均外径2.8mm。旋髂深动脉升支为一支的占91.4%,为二支的占3.4%,不发升支的占4.3%。升支外径平均1.4mm,升支长度平均9.2cm。升支的体表投影可用下列三点连线表示;A点为股动脉起始部搏动点外侧2.4cm:B点为McBurney氏点外侧一横指;C点为肋弓与腋前线交点。 相似文献
17.
额顶颞区皮瓣血管的臣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侧成年尸体的头颅血管灌注有色填充剂,观测额顶颞区皮瓣的血管。分布于这一区域的主要血管为颞浅血管,此外耳后血管、眶上血管和滑车上血管亦参与该区的分布。颞浅动脉是最大的一支头皮动脉,分布面积占整个头皮的57.38±6.05%。额支和顶支是它的两分支。额支存在恒定,它的管径、分布面积都比顶支大,是一支优势血管。颞浅静脉是颞浅动脉的伴行静脉,静脉顶支的出现率恒定,管径比静脉额支大。统计了颞浅动脉与相邻头皮动脉间的吻合血管,为跨正中线超长皮瓣的设计提供了解剖学依据。本文讨论了以额支为血管蒂的前额瓣及以顶支为血管蒂的头皮瓣。 相似文献
18.
19.
武振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9,(3)
患者男性37岁,因左髋疼痛1年入院,诊断为左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行左下肢动脉造影时发现旋股内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和旋髂浅动脉共干起自股动脉。现报道如下。共干动脉起自股动脉,起点内径3.7mm。在距共干动脉起点3mm处自主干向外上发出旋髂浅动脉(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