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糖尿病(DM)与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IM患者颞部声窗透声良好者95例,分为DM无高血压组(n=46)和DM合并高血压组(n=49)组,同时选择正常人颞窗透声良好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TCD检测其大脑前、中、后动脉、颈内动脉终末段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峰值流速(Vp)、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比较各组间Vp、Vm、PI的差异,由此分析DM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两组DM患者的脑动脉Vp、Vm、P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DM合并高血压组的Vp、Vm、PI明显高于DM无高血压组(P〈0.05)。结论 DM与脑动脉狭窄有密切相关性。TCD无创、可重复性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HT)无症状性患者颅内动咏狭窄的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对28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有无颅内动脉狭窄以及狭窄的分布特点。采集患者一般资料、血压、血脂谱等。结果①TCD检出颅内动脉狭窄65例(21.88%),查动脉1958条。狭窄88条(4.49%),大脑中动脉(MCA)是最易受累的动脉;②狭窄患者的年龄≥65岁、HT病程≥20年,吸烟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非狭患者;③狭窄患者的收缩压、脉压差、TC、TG和LDL-C显著高于非狭窄患者;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压差、年龄、高血压病程和吸烟是影响动脉狭窄的独立因素。结论颅内动脉狭窄可能是HT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潜在的中间环节,脉压差、年龄、高血压病程和吸烟是HT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因素,良好的血压控制和戒烟对HT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保护作为。  相似文献   

3.
广东佛山社区人群大脑中动脉狭窄危险因素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ang HW  Fu X  Peng DX  Tan SQ  Huang JX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3):3079-3081
目的 探讨广东佛山社区无症状人群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危险因素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为社区人群脑卒中的预防提供流行病学上的帮助。方法 2002年整群随机抽取2500名社区居民进行流行病学问卷、人体测量学、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等各项指标的数据收集,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观察对象1068例。4年后对观察对象复查相同指标,存留有效样本844例。依据大脑中动脉TCD检查的结果将其分为狭窄组和非狭窄组。使用SPSS13.0对各项指标进行处理。结果 2002年和2006年社区无症状人群大脑中动脉患病率分别为2.73%、4.62%。2002年非狭窄组2006年狭窄患病率为1.9%。对2002年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糖尿病史,高Hcy血症为大脑中动脉的危险因素;4年后的数据显示,糖尿病史、高Hcy、高血压史和冠心病史是大脑中动脉的危险因素,婚姻状况亦可能对大脑中动脉狭窄存在影响。纵向动态分析证实,冠心病、糖尿病史和体重指数等因素的动态变化也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均P〈0.05)。结论 社区无症状人群存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和高Hcy血症是其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肥胖的改变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发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患高血压或患糖尿病、两者均患者引起脑血管狭窄的危险程度。方法选择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的1590名患者TCD检查颅内脑动脉狭窄,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情况。结果TCD诊断患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两者均患者较两者均未患者有更高的颅内脑动脉狭窄频率;并且两者均患者较仅患高血压或仅患糖尿病者有更高的颅内脑动脉狭窄频率,并且颅内各血管以MCA狭窄率最高,ACA次之。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经颅多普勒(TCD)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35例体检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合并中风、高血压及其他颅内疾病。用TCD检查颅内动脉狭窄情况,观察年龄和血尿酸水平对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响。结果135例患者中有39例有颅内动脉狭窄,患病率为28.89%。检查动脉1 115条,狭窄动脉57条,总的动脉狭窄率为5.11%。其中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率最高,大脑后动脉未出现狭窄。颈内动脉系统的动脉狭窄率显著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老年组患者总的颅内动脉狭窄率及单一动脉狭窄率均高于非老年组患者。狭窄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狭窄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最常发生于大脑中动脉,年龄和血尿酸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梁睿 《广西医学》2014,(12):1751-1753
目的探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175例,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分析脑动脉狭窄程度与侧支循环建立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侧支循环代偿良好率随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代偿良好组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比例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代偿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纤维蛋白原是脑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的危险因素。结论侧支循环代偿良好率随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吸烟,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纤维蛋白原是脑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庞文欢  陈亨  叶程 《西部医学》2014,26(10):1310-1312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方法 分析住院治疗的310例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DM)8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HT)92例、高血压组(HT) 74例、非糖尿病非高血压组(N-DM-N-HT)62例.对四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病程进行分析,并统计四种类型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HT组、DM-HT组、DM组的BMI显著高于N-DM-N-HT组(P<0.05).HT组、DM-HT组的血糖显著高于N-DM-N-HT组(P<0.05).HT组、DM-HT组、DM组的TC、TG、LDLC显著高于N-DM-N-HT组(P<0.05).DM-HT组的病程显著长于HT组和DM组(P<0.05).DM组及HT组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N-DM-N-HT组(P<0.01).并且DM-HT组最高56.6%;DM主要引起小血管病变47.5%,HT主要引起大血管病变1 6.2%;且与N-DM-N-HT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DM、HT、DM-HT组与大小血管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P<0.01).结论 DM、HT、DM-HT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评价颅内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诊断价值。方法460例经TCD检测发现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MRA检查,90例行DSA检查。结果TCD检测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36支,MRA检查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25支,两者符合率为93.3%,与DSA比较TCD检查颅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为83.2%,而MRA为72.0%。结论TCD和MRA是诊断颅内动脉狭窄重要且无创的检查方法,TCD较MRA敏感性高,两者联合应用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梁辉  谢珊芳 《海南医学》2009,20(12):61-63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分布情况,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行DSA检查,并通过TCD检测颈部和颅内Willis环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以及频谱形态的改变,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1)296例患者中202例患者有不同形式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其中颅内动脉狭窄46例(15.5%),颅外动脉狭窄98例(33.1%),颅内外动脉均见狭窄58例(19.6%);(2)20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中,TCD显示有396条血管狭窄。部位依次为: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144条(36.4%)、椎动脉起始段狭窄76条(19.2%)、大脑中动脉狭窄52条(13.1%)、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狭窄30条(7.6%)、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22条(5.6%)等;(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段狭窄危险因素以FIB为主,颅外段狭窄危险因素以年龄、性别及高血压为主,颅内段合并颅外段狭窄危险因素以年龄、长期吸烟及糖尿病为主。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颅外血管狭窄为多见,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长期吸烟、长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及FIB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230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头颅MRA检查,根据MRA所提示脑动脉狭窄的检查结果分为狭窄组(n=125)和对照组(n=105)。调查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等危险因素,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测量患者的血生化指标。结果狭窄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胆红素、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史狭窄组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狭窄组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狭窄组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急性脑梗死脑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中,血清糖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患者颅外段颈内动脉(ICA)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住院患者76例,分为三组:高血压病组26例,2型糖尿病组25例,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25例;均进行颈部螺旋CT和头颅CT、MRI检查.结果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ICA重度狭窄(19例)较单纯高血压病组(10例)及单纯糖尿病组(10例)严重(P<0.05);三组患者中ICA重度以上狭窄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者(100.0%:24.3%)(P<0.05).结论老年人高血压与糖尿病合并存在时,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韦柠琳 《华夏医学》2009,22(3):385-38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11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脑梗死无糖尿病组(74例)及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42例),并以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分别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CDFI)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管壁有无斑块及斑块的性质,记录颅内动脉血流参数.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与非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3组间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是造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影响颅内血流情况,彩色多普勒及经颅多普勒联合检测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判断预后、指导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颅内大动脉狭窄的检查方法和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近几十年来人们已经知道颅外颈动脉狭窄是获美卒中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则是亚洲患者卒中的重要原因。由于不同病变部位导致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完全相同,使不同病因引起的卒中往往需要不同的个体化治疗和预防,因此了解亚洲患者颅内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发病情况对中国卒中患者非常重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是判断脑血管狭窄的金指标,但也是一项创伤性检查,因此无法用其进行颅内脑血管狭窄的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而近20年中蓬勃发展起来的无创性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和磁共振血管成像(digital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为调查和研究颅内血管狭窄提供了可能,并已逐渐取代创伤性DSA检查。本文总结了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五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在近10年中应用上述现代影像学技术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并回顾了国内外文献,现就以下两方面进行探讨:(1)颅内血管狭窄的检查方法;(2)颅内血管狭窄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4.
INTRACRANIAL ARTERIAL OCCLUSIVE LESION IN PATIENTS WITH GRAVES' DISEAS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intracranial arterial occlusive lesions (IAOL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hyroid function. METHODS: We enrolled 7 patients who had Graves' disease (GD) with IAOLs screened and evidenced by transcranial Doppler, then further confirmed with digital substract angiography in 2 patients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n 5 patients.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was performed in all 7 patients. Thre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RESULTS: Among 7 patients, 1 was male and 6 were females. The mean age was 32.0 +/- 5.5 (range from 11 to 49) years old. Six of them had symptoms of GD but one was asymptomatic with abnormality of T3, T4, and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he lesions of intracranial arteries were symmetrical bilaterally in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ystem in 6 patients, as well as asymmetrical in 1 patient Termin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TICA) were involved in all 7 patients.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 were involved in 3,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in 2, and basilar artery in 1 patient. Net-like collateral vessels and mimic moyamoya disease were observe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occlusive arteries in 2 patients. All patients presented symptoms of ischemic stroke including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d/or infarction while IAOLs were found. Three patients had obvious involuntary movements. Brain MRI revealed infarctions located in the cortex, basal ganglion, or hemiovular center in 5 patients. The remaining 2 patients had normal brain MRI. The neurological symptoms were improved concomitant with relief of the thyroid function in 2 patients, while IAOLs were aggravated with deterioration of the thyroid function in 1 patient. CONCLUSION: IAOLs in patients with GD mainly involve intracranial arteries, especially the TICA and MCA, which is similar to moyamoya disease. The neurological symptoms and severity of involved arteries may relieve while the hyperthyroidism is gradually under control.  相似文献   

15.
Li D  Wang ML  Li SM  Ling F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7):1158-1162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病变的分布特点;分析并比较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583例连续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和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6例血管造影未见异常.527例存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其中24.3%(128例)仅有颅外动脉病变,36.8%(194例)仅有颅内动脉病变,38.9%(205例)颅内外病变并存,颅内动脉病变的发生率(75.6%,399例)高于颅外动脉(63.2%,333例).脑梗死患者和颈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均是颅内病变多于颅外病变,但椎基底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则以颅外病变为主(P<0.01).青年(≤40岁)患者大部分为单纯颅内动脉病变(75.5%),主要累及大脑中动脉;而中年(41~60岁)及老年(≥61岁)患者以颅内外病变并存的比例最高(39.4%和48.0%,P<0.001),病变最好发于颈内动脉起始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颅内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是颅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外病变者的年龄和冠心病患病率显著高于颅内病变者.结论 总体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病变的发生率高于颅外动脉,但颅外病变并不少见,且常表现为颅内外病变并存.不同亚组的患者动脉病变的分布不同.颅外病变者的冠心病患病率、年龄高于颅内病变者.  相似文献   

16.
经颅多普勒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功能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功能状态与病程的关系。 方法 :38例 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临床症状的患者 ,分为A组 (病程≥ 10年 )、B组 (病程 <10年 )两组 ,与年龄相近的 17例对照组接受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 ,对比分析各组人群大脑中动脉 (MCA)、颈内动脉 (ICA)末段、大脑前动脉 (ACA)、基底动脉 (BA)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 (PI)、屏气指数 (BHI)的差异。 结果 :A组MCA和BA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B组或对照组 (P <0 .0 0 1) ,A组和B组患者MCAPI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而且A组BHI明显低于B组或对照组 (P <0 .0 0 1)。 结论 :BHI客观地反映了血管反应性 ,糖尿病病程加速了脑血管反应性的衰退 ,TCD检测提供了脑血管功能状态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 (TCD)在诊断和预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TCD诊断仪对 6 4例 5 0岁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及 5 9例同年龄段正常对照组进行脑血流检测。 结果 糖尿病组的 PI值增高 (P<0 .0 1~ 0 .0 5 ) ;血流速度亦增高 ,其中 MCA、ACA、PCA的 Vs、Vm、Vd及 VA的 Vs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0 .0 5 ) ,BA的 Vs、Vm、Vd及 VA的 Vm、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糖尿病组颈内动脉系统血管 PI值较椎基动脉系统血管 PI值明显增高 (P<0 .0 1)。 结论  TCD对糖尿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灵敏度较高 ,在诊断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预测和减少脑血管意外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血管外科住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19例,其中男性223例,女性96例,平均年龄68岁以上。根据既往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分为对照组(无高血压及糖尿病,n=50)、糖尿病组(DM组,n=48)、高血压组(HNT组,n=80)、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HNT组,n=141),均初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磁共振动脉成像(MRA),其中248例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分析比较4组患者一般情况、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及各组下肢动脉闭塞的特点,并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DM-HNT组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血管及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其他3组相比,DM-HNT组TG、TC及LDL-c高(P<0.05)而HDL-c低(P<0.05);DM-HNT组糖尿病病程明显较DM组长(P<0.05);②DM-HNT组髂、股、小腿动脉段闭塞率分别为41.4%、72.7%、75.6%,高于HNT组(27.2%、41.3%、28.3%,P<0.05)及对照组(19.7%、27.9%、16.4%,P<0.01)。DM-HNT组髂、股动脉段闭塞率高于DM组(P<0.05),但小腿动脉段闭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TC、LDL、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以小腿动脉闭塞为主,而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后发生髂动脉段及股动脉段闭塞率亦高,这可能与血压、血脂、糖尿病病程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和Tei指数评价正常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方法选取30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DM组)、30例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DM+HT组)、30例高血压病不伴糖尿病患者(HT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NC组)。应用TDI技术测量左房室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Ea/Aa,并根据左房室瓣环组织多普勒计算Tei指数。结果 DM+HT组Sa较NC组、DM组、HT组显著减低(P<0.01);DM组、DM+HT组、HT组的Ea、Ea/Aa均显著低于NC组(P<0.01),而DM+HT组又显著低于DM组、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a在DM、DM+HT组、HT组与NC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HT组、HT组Tei指数均显著高于NC组(P<0.05),且DM+HT组Tei指数亦显著高于DM组、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DI及Tei指数的联合应用可以敏感、准确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功能,而高血压加重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